-
49 by name, the last being Ma~nju`srii (349b7).[15] But he plays no further part in the suutra, ...
何离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90677168.html
-
,清朝派出的以沙济达喇等为首的往迎使团抵达达赖喇嘛行宫。[49] 四、达赖喇嘛要求变更会晤地点以及清朝派遣亲王往迎 达赖喇嘛接受顺治五年(1648年)仲夏二十日发出的邀请后,回函说:“我的在宫殿...可参阅《五世达赖喇嘛传·云裳》。 [4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秘书院、内翰林秘书院蒙古文档簿——顺治九年档子》。 [49]《五世达赖喇嘛传·云裳》(汉文版),第:302页。 [50]中国第一...
李保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1577338.html
-
49]
在朱熹心目中,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是明明德功夫的五个步骤,致知、格物是要知得分明,是从知的角度来明明德;诚意、正心、修身是要行得分明,是从行的角度明明德。既要知得分明,又要行得...48]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第五》,《西京清麓丛书正编》版,电子版见国学网站:http://www.guoxue.com/gxzi/zhuziyulei/zzyl005.htm
[49] ...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0878312.html
-
转天图经》[49]等信仰文献有所启示。关于这一点,已有学者论及,此不赘述[50]。需要补充的是,道教中亦有“太乙(一)救苦天尊”,或称“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虽其功能近于观世音,但其化身却...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校录及其流传背景之探讨》,第55页。
[47] T.27,p.659c。
[48] T.30,p.753a。
[49] 参考:1、《天台山五公菩萨灵经》,台北:...
张子开 张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0678537.html
-
无间言。”[49]由于理学的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统治、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制度等,本身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著相当的束缚。值得一提的是,自唐中期以后,韩愈、李翱等人相继批判佛教,企图恢复儒家在社会...典籍选刊”本,1987年8月第1版,上册,第2页。
[48] 第6册,第1964、1966页。
[49]宋周密 :《齐东野语·理度议谥》,《丛书集成初编》本。
[50]参考:1、朱熹:...
饶宗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1178546.html
-
,“甘淡泊,炼寒暑” [49],绝非只会纸上谈论的平常书生。特别令人注意的是,主“寂静”殆始于被黜,亦渗透于言行之中, “恒举《易大传》‘寂然不动’、周子‘无欲故静’之旨以告学人。又曰:‘儒者学在经世...宗羲撰《明儒学案》卷十八《江右相传学案三·文恭罗念庵先生洪先》。
[48]《明史》卷二百八十三本传,第24册,第7279页。
[49] 《明史》卷二百八十三本传,第24册,第7279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278742.html
-
志磐:《佛祖统纪》卷40,《大正藏》卷49卷《史传部一》,No. 2035,页374c。
[25] 杨曾文校写:《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7页。
[...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378745.html
-
很多信仰者四散,佛驮跋陀罗只好带了弟子慧观等49余人南下庐山,连当时的皇帝姚兴试图挽回都没有办法。又如,在乞佛炽盘占据凉州的时候,河南来了两个僧人特别得到崇信,权力很大,但是他们没有佛教学问,对于有...
葛兆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378746.html
-
自我意识」这样前后一贯的信条,此绝对意识又可说为「绝对主体性」或「绝对的自我」(注 48 )。由于受到那托普的影响,引入「纯粹自我」与「超越统觉」的观念(注 49 ),必须和时间能建构的绝对流连贯起来,...的自我」等,即为后期现象学。
注49 参考,Joseph J.Kockelmans,。另请参阅拙著,前揭论文,PP.7-8,PP.73-101。
注50 Cf.,Sokoloski,...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878754.html
-
彼人于后近善知识,得闻法言,法法成就。于是离欲舍不善行,得欢喜心,恬然快乐。”[49]“净心”者,梵语vi?uddha-citta之意译,本指清净的信仰心,此处用为动词,要听众祛除妄念也。[50]《长...[48]参考唐玄应《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三“善知识”条。T.54,no.2128,p.451c。
[49] T.1,no.1,p.36a。
[50] 《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六云:“毘摩质多(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87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