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皆别聚别体”有别[40],所以二者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二者虽有不同,见登又以为二者可以加以会通,见登说“二师所说皆有道理,皆依圣典之所说故,初师所说得瑜伽意。后师意者得起信意”[41],也就是说二者...论同异略集本?,卍续藏经第七十一册,页757。
[40] 见登,?大乘起信论同异略集本?,卍续藏经第七十一册,页740上。
[41]见登,?大乘起信论同异略集本?,卍续藏经第七十一册,页...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974845.html
-
无婢录珠,失满儿……”故须推问唐益谦陈明原因,并“请责保者”,34行至36行为保人保辞,故文书第37行至40行实际上即为“检案”过程。案卷41行至49行为薜光泚请更改过所事的案情审理,按此类文书的体例...
向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74861.html
-
,立于墓前。[41]会宁宋墓左上方云端中一天神(雷神),右一人左手抱棺,右手举向天神。
王裒,字伟元,三国魏城阳营陵(今山东临淄西北)人。《晋书·王裒传》载其孝行曰:“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跪拜...42]《敦煌变文集》下册卷八《孝子传》第910页。
[39]《三国志·吴书》卷48注引《楚国先贤传》。
[41]《甘肃宋元画像砖》图十。
[43]《晋书》卷八十八《刘殷传》。
[...
魏文斌、唐晓军、师彦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74870.html
-
年轻的才41 岁,两个礼拜死了三个优秀的大学教授,你有空去看看。为什么他们身体这么差?你看他们平时很忙啊,口渴的时候没时间喝水,你知道他们喝什么吗?就是喝可乐汽水,你看现在小孩子是不是都这样,年轻人是...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63475786.html
-
适应能力强,有辅助呼吸器官可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故耐低氧,在少水或潮湿的地带也能长时间生存。生存水温0-41℃,适宜生长温度为16-30℃。遇有适害时,可以潜伏于底泥中。能在水面跳跃,同时发出钝音。可随...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1776357.html
-
41不离世觅菩提,这也是禅者的特色。戒禅合一,为修行者拓宽了道路,使得富有山林佛教特色的禅宗更具有率性自然,追求人格完美、提升人生境界的现实意义。特别使得南宗禅在“会昌法难”及乱世之时,在都市佛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2276978.html
-
[41]]从此亦可看出遍计所执性是不存在之法,所以于名言中存在的“异门遍计执”,就不能归于遍计所执性之中,这会混淆遍计所执性与依他起性的界线。包括藏地唯识学有将遍计所执性分为假立名言遍计所执与不得义相...大师集》(四),第113页。
[40] 护法等造,玄奘译:《成唯识论》卷第八,《大正藏》第31册,第45页下。
[41] 玄奘译:《辩中边论颂》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478页下。
...
海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75577109.html
-
实现的罪恶。[[41]]这是一套具有深刻内涵的儒家性情之教。
儒家性情之教有其天人合一的理想。然而“天命”与“人性”之间究竟存在著怎样的关系?“天命”在唐君毅的理解之下具有两个意义:即超越的“天命...>,哲学与文化,页306-317。
2003年5月,<现代意义内的儒家宗教意识>,哲学与文化,儒家伦理学专题。页41-68。
1999年12月,<论唐君毅“三祭说”的宗教涵义>,第二届台湾...
陈振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75777110.html
-
班禅呼图克图、顾实汗的信中希望敦促达赖喇嘛起程,在给第巴的信中,不但希望敦促达赖喇嘛起程,而且为在大昭寺前讽诵《甘珠尔》布施熬茶银2万两,[41]交给尔第巴,会聚僧众颂经之事尔其知之。上述的随信礼品都...内秘书院、内翰林秘书院蒙古文档簿——顺治八年档子》。 [41]《五世达赖喇嘛传·云裳》(汉文版),第267页说1万两。很有可能达赖喇嘛和第巴一人一半。 [42]《五世达赖喇嘛传·云裳》(汉文版),...
李保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1577338.html
-
罪”的道理。区分是说,在古代的中国,人们常常用“明”字来表示对事理的区别或辨认。《玉篇·明部》说:“明,察也。”[40]《正字通·日部》说:“明,辨也。”[41]察也好,辨也罢,都是用心对事物进行深入... [38] 《广雅》,张揖著,《畿辅丛书》本。
[39] 《韩非子》,《四部丛刊》影印本。
[40] 《玉篇》,顾野王著,《四部丛刊》影印本。
[41] 《正字通》,张自烈著,...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087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