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正理。 所以,“缘起”是摄持种子阿赖耶识;“缘所生法”是转识的有见有相。[33] 此二者关系如表6、表7所示: 表6种子阿赖耶识vs见相转识 缘 起:摄持种子阿赖耶识 缘所生法:转识...33] 《印思史》, p. 273 [34] “如是种子转,句、义、身光转,是名无漏界,三乘同所依。意、受、分别转,四种自在得,次第无分别,刹土、智、业故”《大乘庄严经论》(T31, p. 605a)...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746994.html
-
多义,如《瑜伽师地论》卷77云: 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33] “观”具多义,除寻伺、伺察、观察、观照、分别、抉择、简择、忍、乐、见,...
释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846995.html
-
“初期佛教”一词,历来在日本学界使用上,也有各种不同的界定。三枝充德使用“初期佛教”之名,首见于1973年发表的〈初期佛教思想系列(一)古奥义书与初期佛教(上)〉一文33。后来,他在1978年出版的《...97等。33 此文发表于《东洋学术研究》12-1,1973年4月。34 见三枝充德《初期佛教之思想》,序,i,东京︰东洋哲学研究所,1978第一刷。35 见三枝充德《初期佛教之思想》,页5。36 该文见...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5.html
-
克什米尔。 仁钦桑布(958—1055),13岁时跟耶歇桑波出家,先后三次留学迦湿弥罗,曾跟75位显密大师学法,回来时 又请了许多印度僧人到阿里,协同他翻译佛经。显教方面,他译经17部,论33部;密教方面...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147048.html
-
”。他对佛事也很热心,1285年,于西京普思寺集全国僧侣4万人举行资戒会7日,并令帝师于各大寺庙做佛事19会。1287年,命西藏僧侣在宫廷以及万寿山、五台山等地举行佛事33会。忽必烈曾自述:“自有天下...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247050.html
-
时代随父亲学梵文,25岁时与德国学者拉森合作,发表了《论巴利语或恒河以东的半岛圣语》论文,33岁在法兰西学院开设梵文课。他的代表作《印度佛教史导言》(1844年),主要是依据英国人霍格森在尼泊尔发现的...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347052.html
-
231、236 调达 32、33 郭象 156、172 郭威 331 郭子仪 311 郭扎巴·索南坚赞 443 悟空 230 悟铢 502 悟真 326、369 唐太宗 281 唐圆...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547055.html
-
无明;此即是识杂染所依。”B33 由于心意识的“意”具有二方面的意义,因这种意而存在的前六识就与意发生了二种关系。《摄大乘论》卷上云: “此烦恼识由一依止生,由第二染污,由缘尘及次第能分别...》31卷第136中。 B27B38B45《大正藏》31卷第666页上。 B29B31B33B37《大正藏》31卷第133页下。 B30《大正藏》31卷第...
徐绍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947067.html
-
Bechert 2p. 15~16。 [vii] Bechert 1 p. 32~33。 [viii] Opinions sur les relations de deux Véhicules au...
季羡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547083.html
-
28】无为。
【29】不有【30】不相续。
【31】空【32】无常【33】无余。
白品第四颂:
【34】欲三种【35】延请。
【36】法【37】僧【38】‘为本...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647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