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8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僧睿的法身观探讨其与《大智度论》法身说之关系

    。 因为在《梁高僧传》卷6、(大正50.364a~b),及《出三藏记集》卷8至卷11.(大正55.p52a~82b)之中,都没有提到僧睿有此一著述,所以本文在此有必要先了解僧睿是否真的著有《维摩经义疏...176c。   《大般涅般槃经》南传7. 142。“阿难!我所说法、律,我灭后,是汝等师。”  《增一阿含经》卷1?大正2. 549c 。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大正12. 1112b。   何以法身...

    释如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848513.html
  • 禅宗审美感悟论——“见山只是山”的禅悟生发机制蠡测

     见山是山A 所谓山 事法界 夺人或夺境 原我 原悟  见山是山B ...禅悟生发机制实际上触及到了禅宗心性论、解脱论、境界论的根本问题:(1)心性论:a)真如不变心本净:素朴之心见山是山。b)真如随缘心起染:熏染之心见山是山。(2)解脱论:荡除我法,一切皆空。(3)境界论:...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3449000.html
  • 如来藏学研究小史

    ;an Buddhism,"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1, 1981.   35. King, Sallie B. The active self : a ...Sallie, B. "The Buddha Nature : True Self As Action," Religious Studies, 1982.   39. Lai,...

    杜正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2149096.html
  • 杨惠南著:《金刚经》的诠释与流传(2)

    故虚空之无边,即是如如之充塞。如如之充塞,即是斯道之流行。[162]  b. 天地之所以造、所以化者,道也,如如也,虚空也。万物之所以生、所以成者,道也,如如也,虚空也。[163]  c. 天地之内、...下。  页214  从(a)和(b),我们了解到“虚空”、“如如”、“道”、“(真)我”,都是同义语。其中,“如如”又译为“如”或“真如”(tathataa),梵文的原义为事物的真实样子。但在中国,却...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949243.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三)

    矛盾来说,在发生质变之后,不会没有继续的载体存在,这种载体不能简单的用完全继续——A=B,或完全否定——A≠B,来表述和说明。这些说法都不是准确的揭示。比如,一棵树,把它烧成灰烬,树与灰烬不能划等号,...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1749928.html
  • 宗舜法师:略论禅宗与念佛--以四祖至六祖为中心(下)

    》85/2837/1289下。   70、案:《导凡趣圣悟解脱宗修心要论》唯有敦煌写本传世,如P。3559b、P。3664b、P。3777e、北8390(裳075)等。署名“蕲州忍和上&...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5550007.html
  • 冯达庵著:佛教真面目(3)

    之。  (b) 《思维经》所说  法以心眼先观自身额上一寸,除却皮肉,但见赤骨。次观此骨辟方一寸,色白如珂。次观全身白骨变琉璃色,净光洞澈。次观此琉璃身放白光明,自近及远,遍满阎浮提。唯见光明,不见...颠倒,见佛菩萨来迎,生于化土也。  (b) 散心念佛  《观经》色法十三观皆定心念佛摄。外此而能生西者复有三观,不须定心,惟以善根为主;盖夙生固尝散心念佛,未获如愿西归之流也。然弥陀摄引之力虽未到饱和...

    冯达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4350124.html
  • 中国佛教史讲纲

    的考定:        己一、传入的最早可能:           西汉成帝河平三年(B.C.26)《列仙传》(刘子政作)叙曰:“历观百家之中,以相检验,得仙者百四十之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经”。        己二、信史所记:         庚一、《三国志》<魏志?西戎传>引《魏略》云:“西汉哀帝元寿元年(B.C.2)博士弟子景宪,受大月氏( )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复豆(佛陀)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0350429.html
  • 吐蕃时期的河西佛教(3)

    释迦牟尼真容从王舍城腾空住海眼寺”。关于此瑞像的形象,敦煌遗书s.b21136、s.b5659卷中有记载。但关于此瑞像图表现的故事详细内容,上引遗书资料无称述,汉文佛教典籍里,至今未查到有关的详情。据有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5250553.html
  • 论佛教的认识路线 ——从认知科学谈起

    有的时候双眼图象也会错误匹配而形成错误的黑箱模型,这时人会产生错误的立体视觉。   再看一个关于运动知觉的例子。可以做一个实验,两幅图象上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黑点,第一幅图中在A点,第二幅图中在B点。当两幅图象以较慢的速度先后呈现在人的面前时,人主观上知觉到的是两幅图象,分别在不同位置有一个黑点;当同样两幅图象以较快的速度呈现时,人主观知觉到的是一个点从A点运动到B点。可见,在这两种情况下,知觉...

    杨新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285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