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52篇,用时3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论》解脱思想在宗教学上的意义

    .688。注22:Prasannapadaa, ed. by Poussin, p.491,col.1~2。注23:引自万金川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授课讲义〈注释家对‘ 中观论颂.24.7’的理解与...--------------------------------------------------. 页69 提要 每一个宗教,无不以救度众生出离此岸而到达彼岸为究极目的。其间...

    刘嘉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746847.html
  • 从文殊法门看《中观论颂24?1—6》(1

    13,页76下)。[22]  从上面几则稍嫌冗长的引文,可以看出:以“法界”说法,会引起听众的疑虑:既然一切是“法界体性”,众生怎会有污染(no.1)?怎会有无明、爱、我、我所相(no.2)?怎会有六道..., p. 17 ,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第301经。  2. 第12品第1颂:“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如是说诸苦,于果则不然”,这是引述巴利SaMyukta II, p. 19 ff,也就是《...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246882.html
  • 杨仁山与现代中国佛教

    ModemChina”,Chapter.1。 ...佛教逐渐走向衰落的境地。而到清朝,佛教遂成为真正虚有其表的空壳。 尽管佛教僧尼在康熙时,仍有十一万八千余名(注 1),但是真正仍怀有大乘佛教精神的,真是微乎其微。环顾有清一代,僧众中能对佛教义学...

    蓝吉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947280.html
  • “实相”与“方便”——佛教的“神通”观

    --   注 1 《白净识奥义书》4,9-10,曾说:‘宇宙乃幻力之主(即大梵)所设计。其他的事物(anya,指生物体),也由祂的幻力(Maya)所控制。...自然界(Prakrti)即...又译陀罗尼,dharana)、静虑(又译为禅或禅那,dhyana),以及等持(又译三昧、三摩地,samadhi)。 其中,依照《瑜伽经》III.1的说明,“执持”是&lsquo...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247470.html
  • 「六群比丘」与「六众苾刍」──兼谈佛典仿译及其对汉语的影响

    ,《十诵律》,T23,no.1435,114a27~b1)6(2) 六群比丘于是夜闇中作种种恐畏相,明旦问十七群比丘:「汝等昨夜得安眠不?」(刘宋,佛陀什等译,《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T22,no....曰四天王众,六曰忉利天众,七曰魔众,八曰梵天众。」 (姚秦,佛陀耶舍译,《长阿含经》, T1, no.1,16b18~21)(16) 阿难陀!若苾刍尼夏安居已,于二众中以三事──见、闻、疑──作随意事...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847510.html
  • 巴利学的现况与未来任务

    1994年12月,第1-19页。其后收于巴利圣典协会(PTS)1996年为K.R. Norman出版之《论文集》(Collected Papers)第六册,页68-87。本文即由该《论文集》译出并补注。...Namacaradipaka),?4刊载于1990年JPTS XV,页1-28。H. Saddhatissa的《名色略论》(Namarupasamasa)英译,刊登在1987年JPTS XI,页5-...

    蔡奇林 翻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847511.html
  • 从原始佛教到阿毗达磨论书的二谛探讨(2)

    毗婆沙论》.第三说  胜义谛:一切法空非我理  另一方面,须提出的问题是,在玄奘三藏(A.D.600~664)所译毗昙学诸论书之前,对于毗昙学的二谛研究当中,仅只有隋.净影寺慧远的《大乘义章》卷1〈二... 2.《杂阿含经》50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2册,No.99。  3.《别译杂阿含经》1卷(失译)大正藏第2册,No.100。  4.《增一阿含经》51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2册...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9.html
  • “七十七智”与“度疑清净”之关系探究

    阿含经》“七车经”(大正1,429c28~431c12)称为“疑盖净”及《中部》24“传车经”(日译南传(九),p.273)称为“断疑清净”,但是都无对其下任何定义。)  在契经中没有明显的分说“度疑...)  三世生命流的观察,方便是可以有所不同的,如将上经与觉音依《中阿含10经》(大正1,432a)来说明三世的十六种疑惑相对论的话,多少可以理解其中奥妙: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3  《杂阿含...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47574.html
  • 从初禅相应之心所谈修定前方便

    1册,No.1。  2. 《杂阿含经》50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大正藏第2册,No.99。  3. 《增一阿含经》51卷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 大正藏第2册,No.125。  4. 《瑜伽师...如我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此名现在泥洹。1  有人以为入定即涅槃,持著这种邪见就成了学佛的大障碍。不得定,而急求定则苦恼生;得定,则邪见生。此二极端皆因为前行不具足所造成。  ...

    释见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47577.html
  • 从文殊法门看《中观论颂24?1—6》

    下;异译   《大集经?无言菩萨品》,大正13,页76下)。[22]  从上面几则稍嫌冗长的引文,可以看出:以“法界”说法,会引起听众的疑虑:既然一切是“法界体性”,众生怎会有污染(no.1)?怎会有...离有亦离无”,也就是巴利SaMyuktaII, p. 17 ,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第301经。  2. 第12品第1颂:“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如是说诸苦,于果则不然”,这是引述巴利...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34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