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便。 60、为人父母者,能有“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认知,则子女不仅是自己的骨肉,更是自己的朋友;为人师长者,能有“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涵养,则弟子不仅是自己的晚辈,更是自己的同参;为人长官者...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246974.html
-
是最澄与空海。最澄乃汉孝帝后裔,归化日本后赐近江国,滋贺之津地方,为日本天台宗 开山祖师。著述200余部,今存有60部。空海回日本不独弘扬密教,能诗、能书是日本书道之宗师。日本语文 初依《波吕歌》,及...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746993.html
-
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60]。“菩萨但从大悲生”,菩萨的悲,非凡情的情爱执著,而是悲、空相应的般若波罗蜜行,悲的修学中一定含有空,空的修学中则必须有悲,《大智度论》卷79云: 有二道:...
释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846995.html
-
early Buddhism"译“原始佛教”;以"original Buddhism"译“最初期之佛教”。60由此可见,不同的学者的日文用语,也选用了不同的英译。藤田氏又指出西方各种用语和日文的“原始... 参平川彰《原始佛教与阿毗达磨佛教》,页96-97,59-60,68。19 见《中村元选集》决定版第14卷《原始佛教IV︰原始佛教之成立》,页78,东京︰春秋社,1992第一刷。20 见中村元《原始...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5.html
-
哥塔巴耶王就曾对无畏山寺的方广部采取严厉的制裁,将该部60名僧人驱逐到南天竺的注辇(朱罗)国。此后诸王对大乘佛教也多半实行限制政策,到12世纪,正式取缔了祇陀林寺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乘思想对斯里兰卡佛教...。这些说法,已经包含大乘佛教向唯识一派发展的基本要素。 二、大集经类 现存《大方等大集经》60卷,是隋代僧就所集。其中前30卷,亦日《方等大集经》,系昙无谶5世纪上半叶编译。谶译之前。它的第一、二...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847042.html
-
,噶当派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仲敦巴一直是在家居士。随他学经的僧人有5、60人。他死后,热振寺的堪布由阿底峡的另一弟子南交钦波(1015—1078)继任,扩建了寺院。再传之后,才由仲敦巴的弟子博多哇(...仁钦贝父子,在拉萨东60里的旺古尔山旁建造了甘丹寺,全称“甘丹南结林”,成格鲁派的主寺。此寺有两个显宗扎仓(意为僧院,僧众学习经典的组织),一为绛孜,一为夏孜。规定全寺僧额为3300人。 黄教创立不久,...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147048.html
-
339 嚈达国 108 毗茶国 11、110、191 毗舍离 111 昭成寺 288 哈罗王朝 227 贵霜王朝 32、60 逍遥园 168 信德 228 信度什 30 信度国 ...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447053.html
-
他起相。”B60 在论证说明依他起自性的含义时,《摄论》援引了《华严经·十地品》所说的“三界唯心”和《解深密经》关于禅定境界中出现的表象乃“唯识所现”等论述B61。 遍计所执自性,...B56参见《大正藏》31卷第340页下。 B57B58《大正藏》31卷第133页上。 B59《大正藏》31卷第137页下。 B60《大正藏》31卷第137页下至...
徐绍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947067.html
-
”一名。[60]前面提到的回鹘文形式在发音上与汉字完全相同。如果再走得远些,设想二者为同一个人物,似乎更容易理解。这个胜泉都通就是《慈悲道场忏法》抄本的施资者。因此译文的年代预计更早。 大乘教经典中...文中原对第9卷的解释是错误的,特予纠正。 [60]提罗(Th. Thilo)《西辽时代的一件吐鲁番汉文文书(Ein chineischer Turfan-Text aus der Zeit der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5147098.html
-
注31:本研究,第一章第三节。p.21。 本研究,第三章第一节。pp.59-60。 注32:本研究,第三章第一节。p.61。 注33:本研究,第三章第...僧伽的三衣都一定要染成浊色──袈裟色,于是它也就成 了三衣的代称词。59 由于袈裟应是明度和彩度较低的色彩;所以,不论赤、青、 黄的色相,都可能形成袈裟的色彩。60 在印度多以青、黑、木 兰三色...
郭慧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44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