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4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更敦群培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

    发现了5个编号的《罗摩衍那》故事,即I.O.737A,I.O.737B,I.O.737C,I.O.737D(原件藏于伦敦印度事务部图书馆)和 P.T.983(原件藏于巴黎图书馆)。(35)还有藏族文人...

    杜永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5943028.html
  • 地论师、摄论师的判教学说

    众生修习正确的行为; 继而说示渐教,为那些未能明白顿教的众生渐次彰显真理; 最后说示圆教,显示佛果完备无缺的功德。  (C) 撇开方便诱导在“因”位的众生的考虑, 纯粹自最究极的“果”位的理想层面出发...C) 诳相宗 “诳”的意思是迷惑,有不真实的意思。智《法华玄义》历述十家判教学说后,继而逐一加以批难,当批难四宗判时,论及诳相宗,迳称之为“不真宗”,说 次难不真宗 此指《大品》十喻,为不真诳相者。 ...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2443060.html
  • 东山法门及其对敦煌禅修的影响

    .2125、3715、3727);[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六《道信传》。   [②] 收入《大正藏》卷八五,1286c~1289b。  [③]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富学 王书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0743178.html
  • 佛教与中国文化

    阿罗汉果和辟支佛果;大乘则兼修“六度”,以证大觉果---佛果为终的。 C.大小乘对于释迦牟尼的态度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小乘佛教由于离释迦时代较近,因此只把释迦牟尼看成一个现实的传教师或圣人、教祖,而大乘...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2643459.html
  • 调适与反抗——以近代东亚佛教传统与政治关系中的两个案例为中心

    Heisig,John C.Maraldo,ed.Rude Awakenings:Zen,The Kyoto School,and the Questioon of Nationalism,University...

    龚 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643498.html
  • 朱文光:汉语佛学研究的方法论转向(一)

    佛学研究业绩的整理,至今仍为研究者了解过往学术行情的基本资料,D. S. Ruegg、M. D. Eckel、C. Prebish、J. I. Cabezsn、高崎直道等人踵继其后,对欧、美、日等地区的...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1443507.html
  • 禪畫研究的回顧

    Munsterberg, Hugo. Publ. C.E. Tuttle Co., Rutland, Vermont & Tokyo. 1965, 158頁﹐ ...

    吳永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5243674.html
  • 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

    出版社,1991,第769-787页;《跋梵文贝叶经说出世部比丘律 Abhisamàcàrikà》,《中国文化》,第10期,北京:三联书店,1994,第116-123页;《杂藏考》,《国学研究》,第2卷,...

    王邦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55843737.html
  • 噶举派祖师那洛巴尊者传(一)

    西藏  (1) 由善恶双面品性来净化满愿宝,视“住于其中”与“成为自己”如同一味本章分三部分  A、 深具强烈信心及不变热忱寻觅上师时,所经历的十二个境界  B、 意图自杀,立志于来生值遇上师  C、 ...困苦,  仍旧未能寻获上师,  我将抛弃此身所成之障。  于未来世继续寻觅亲上师。”  他拿起刀子,正当要下刀之际——  C、 遇见帝洛巴,并得入其门下  天空传来一个声音:  “若你没能找到上师,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4143941.html
  • 從彌陀淨土信仰的漢化到淨土宗的成立

    八二六、a~八四四、b)(二)淨土或淨土法門(道綽『安樂集』、大正四七、四、a~二二、c)。(三)西方淨土﹔彌陀淨土﹔彌陀佛國﹔ (善導『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大正四七、四二四、b~四三八、b)...尚未成立,則是不諍的史實。註 釋(註 1) 大正九、二八、b。(註 2) 大正九、四三、c。46頁(註 3)參照藤田宏達氏『原始淨土思想研究』頁五○七、岩波書店、一九八六、十一、七、初版...

    慧嚴法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564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