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宋释惠洪的“好为绮语”

    我们先把话题转回到李彭的《寄甘露灭》。其诗“要知在欲是行禅,火聚莲花颜色鲜”二句,源出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佛道品》:“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35 李彭化用《维摩诘经》中的...套第四册,第292页。  34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页。  35《大正藏》第14卷,第550页。下引该经,版本同此,不另出注。  36所谓“增上慢”,指于教理或...

    陈自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361502.html
  • 论汉地早期弥陀净土信仰的形态

    净土信仰的经典依据辨析  大乘经论中说到弥陀净土的特别多,在日本矢吹庆辉《阿弥陀佛研究》、藤田宏达《原始净  土思想研究》中都列出了“汉译净土经论表”“净土思想关系资料一览表”。[35]在这么多  的...32]印顺《净土与禅》,67-68页,正闻出版社,台北,1992年。  [33]《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藏》卷13,908a。  [34]《观无量寿经》,《大正藏》卷12,341c。  [35]矢吹...

    圣 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461503.html
  • 论敦煌净土教赞文

    guzqlamkqra1ya varza-paryantam 1aktah syqd grh]tum antaso divyenqpi cak1usq/(35) 此外,三辈往生也是《往生礼赞》的重要思想...经》为三十六愿。 (32) 《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卷12,268a-b。(33) 池本重臣《大无量寿经の教理史の研究》,114、244页。(34) 《悲华经》,大正藏》卷3,184a。(35)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561505.html
  • 禅门居士庞蕴及其文学研究

    吉富主编《佛教丛书(七种)总索引》,《世界佛教名著译丛》(第35~37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年4月初版。  【 外籍学者著作 】  入矢义高编注《庞居士语录》,筑摩书房,1973年3月。  ...

    李皇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4961528.html
  • 对慧远在《大乘大义章》中佛学立场的再检讨

    实有,乳等为因缘有,小乘论意,非甚深论法。[35]  罗什此处不仅明确地分辨了大小乘教法上的不同,更深入剖析大小乘教法之所以有此差别,乃是针对众生的不同执著而来。有人贪著己身与万物有实体性,则说世间... [34] 同上注,页136中~下。  [35] 同上注,页136下~137上。  [36] 同上注,页137上~中。  [37] 同上注,页137中。  [38] 同上注,页137下。  [39] ...

    吴 孟 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3361693.html
  • 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激进与保守(1)

    老一辈之谛闲、印光亦不得不退避山(三)舍,以让来者。”[35]太虚的此次环球旅行弘法活动,确实为中国佛教的世界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作为江浙佛教界的领袖和昔日的盟友,在上海佛教界为太虚洗尘的盛大欢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4361704.html
  • 法脉——教派:法相唯识宗之中国命运

    考的有14人之多,研究论著则有8类35种。因此,明末的唯识学思潮,可以说是远远盛于唐代。究其个中原委,正与明末年间中国文化思想发展之呐在理路紧密相关。 ,   就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过程而言,虽然&...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5461717.html
  • 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归命,这里显现出 了佛教的影响。前三章在称呼“悟知真理的人”(觉者)时用的婆 门教系统的称呼如muni(见I,29;II,35),tattvavid(II,34),dhimat(III,34)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1361801.html
  • 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2)

    创造力主要表现在35岁以前:这时他还没有足够的知识使他总是按某个固定的思维方式思考。思维的惯性力量有时如此之大,以致任何事实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观点。虽然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所有诘难都被波尔驳倒,他到死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2161811.html
  •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上的限制和程序上的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自我处境、社会 角色的限制亦是自我发展的助缘。在前述过程中不断超越人类学的限 制,体现着我们每个人之中的圣性。[35](二)“圣凡关系”——儒 学宗教性的特点是在...学者对儒学是否宗教或是否具有 宗教性的看法,另请见拙作:《儒学:入世的人文的又具有宗教性品 格的精神形态》,《文史哲》,济南,山东大学,1998年第3 期,第 35-37 页。又请见拙作:《中国大陆地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346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