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道谛”的无间等),究竟于苦边。 浅的无相定是可能会退堕的;深的则是见灭得道,成为圣者;最究竟的,当然是一切烦恼空,阿罗汉的不动心解脱(akuppa-cetovimutti)了。[35] 分别论者...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41468036.html
-
文字,江汉所趣,一切一味,故为《涅槃》立科,此菩萨行道相智中之一切智智也。[35] 《俱舍》文字科是大小二乘共用的通慧文字,相当于菩萨行道相智的“一切智”;《瑜伽》文字科及《般若》文字科是大乘性、...内学杂著下·与李正刚书》,第15页。 [35] 欧阳渐《支那内学院院训·释教》,第85页。 [36]义净法师《南海寄归传》卷四《西方学法》章。 [37]见义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
程恭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0968048.html
-
舍利塔之一即在今大白塔之下。今存佛牙长五匣米,呈圆锥形,安置在一个35厘米高的银质佛牙塔内,据说是民国初年果迦和尚由印度获得。不过,唐宋之世日本僧圆仁、成寻的日记记载五台山确藏有辟支佛牙和佛指,不知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2968067.html
-
》(大正26.35a)、《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大正26.240b)、《大乘起信论》(大正32.580b~c)等等。然而由于《劝发菩提心集》并未引用上列经论之内容,故仅列举以供参考,而不作讨论。 ...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068455.html
-
体净、事相净、受用净、住处众生净、主净、净行因生故、净行即土故等七种净35,其卷十一则将自在净摄于同体净中,而说六种净36。 8.同心同行愿 愿于当来一切菩萨,皆同一种意乐加行,趣入大乘,名第八愿...清净道;五、住处净:大智众生悉满其处;六、因 净:入佛土妙平等境界;七、果净:随物所宜而为示现。前五是体满,有体相用。六是因圆;七是果满。” 35.《大正藏》第35册,页161c:“泛论土净有七:一...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468460.html
-
2.《大正藏》第46册,页35c。 3.《大正藏》第30册,页979a。 4.《大正藏》校勘栏:忘=忌。 《妙心法雨》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九) 八、杂明修行及退不退门(中) ...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668462.html
-
单元三:学佛旨趣 学佛旨趣 ◎妙云集导读(十八)79年11月19日下午2:00~3:50、8:10~9:00 主讲:昭慧法师 纪录:慈滢法师、悟光法师、永佳法师 整理:法印讲堂 妙心写作读书会 阅读范围: 〈归敬三宝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页1~35)(90年5月新版一刷) 〈佛教的财富观〉(下一9,页243~266)(89年10月新版一刷) 〈人生的意义...
昭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4268480.html
-
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35 所以,在肇师看来,“不真空”的“空”就是指“万物自虚”,它的本性就是般若智慧,它的形象就是“潜微幽隐”,此形象非一般人的见解所能彻知,只有在万物当体...31 《大正藏》册四五,页一五二上。 32 《大正藏》册四五,页一五二中。 33 《大正藏》册四五,页一五二上。 34 《大正藏》册四五,页一五二中。 35 《大正藏》册四五,页一五三上。 ...
善 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0168499.html
-
Dasein”译 为“缘在”的理由,作者陈述于题为“‘Dasein’的含义与译名——理解海德格尔《在与 时》的线索”一文中,见《德国哲学论文集》第1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5-5 6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4968546.html
-
声咳,或动摇等,皆是佛事。”故云触类是道也。 (3)马祖道一 《广录》35 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长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吃饭,言谈只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 (4)紫玉道通...相逢不相遇”之例。 34 《寒山诗注》第471页:注释〔五〕引《景德传灯录》卷三○傅大士《心王铭》:“观之无形,呼之有声。” 35 转引自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上),第156页。 36 ...
小川隆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106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