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能被美国人接受,因为很符合美国
社会主流,可以与之接轨。而净土宗则很难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因为美国主流社会比较活泼,重视实际。35
由上述可知,唐德贤伉俪听闻传道所讲授的人间佛教思想之后...
释传道、伍丽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3268588.html
-
,非惟于事无补,恐怕反要增加困难。所以“合理”的原则有二:一,不违背政府的政策、二、不违反佛教的立埸。这是我在目前要想向全国佛教同人进的言。”[35] 佛教界经过统一思想认识,提高觉悟之后,北京...的自白(续完)》,《现代佛学》第2期。 [30]巨赞《 一年来工作的自白(续完)》,《现代佛学》第2期。 [31]同上。 [32]同上。 [33]同上。 [34]同上。 [35]同上。...
于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5368673.html
-
早年被译成藏文,保存在《丹珠尔》中;其汉文原本第35卷以后部分散失,近年又从藏文本中转译为汉文补齐。据现有材料看,圆测的门徒不多。在义学上知名的弟子有胜庄和道证,都是人唐的新罗僧。胜庄在圆侧死后,在...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5468674.html
-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等著作中曰:
《涅槃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此等并就本觉性智,说为性种。[35]
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法藏也说佛性是一...。
[34]《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下。
[35]《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二。
[36]《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37]《华严经旨归》卷下。
[38]《杂阿含经》卷十二。...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5468675.html
-
时僧睿任执笔,深感意义重大,心情至“忧惧交怀,惕焉若厉,虽复履薄临深,未足喻也” [注35] 。文中“惕焉若厉”,是用《易经?干》卦九三爻的爻辞“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履薄临深”,是用《易经?坤...。《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僧睿、昙影、僧肇等人所作序文见《出三藏记集》卷十一。 [注35]僧睿,〈大品经序第二〉,《出三藏记集》卷八 [注36]萧衍,〈注解大品序第三〉,《出三藏记集》卷...
王仲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4268793.html
-
的故事内容显然有极大的渲染与夸张。 《译师法师遗教》有35章(另有序言及跋尾),其内容按六道因果、三福田、三世佛教法及宁玛派的九乘教法分类来阐述各种佛经著作传入吐蕃及翻译情况,其中揭示了不少来藏的...
孙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3568840.html
-
背景。因此《西藏王统记》的记载是可信的。牟尼赞普死于798年初,即藏历火牛年(797年)末,享年35岁,据《松巴佛教史》记载:“……被母毒死后其小弟塞那勒晋元(赤德松赞)年及39岁即位”。[27]至于...
古格·其美多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2268885.html
-
庄严器具,概不借出违者罚。若不得已白众方借。 (35)轻视耆德,恶闻直言,妄生诽谤者出院。 (36) 保留有大过人及年轻者,或私招徒众者出院。 (37)各寮闻报钟不起者罚,恃己有功不调伏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3968906.html
-
故,不见涅槃,便谓为无。常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无今有。佛性者,非阴界入,非本无今有,非已有还有。从善因缘,众生得见佛性,以得见佛性故,当知本自有之。 [35] 由这段话可知,神会在传统的“心性本净... [34] 方立天:〈灵知心体说〉,《禅学研究》第二辑,第45页。 [35] 均见石井本《杂徵义》,第95、62页。 [36] 石井本《杂徵义》,第95页;巴黎本《杂徵义》,第117页。 ...
月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4068907.html
-
与后来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善导的分判标准一致。所不同的是,吉藏与善导虽然都是从修持因行上来判定九品的位格,但所得出的结论却迥然有异[35]。
六、结语——吉藏净土观的特点
...] 《大正藏》卷37,第245页,上。
[34] 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第64页,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
[35] 善导的结论是:九品皆凡,区别是遇缘有异;吉藏的结论...
华方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486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