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晚清变法思想中的汉学与佛学(下)

    正是中国社会内部的沟通障碍堵塞了中国与世界的沟通管道,因此,主张要建立一个「通学」、「通政」、「通教」、「通商」的世界35。这个「通」意味着文明对话与文明功能互补指向文明融合的全球秩序。  岛田虔次认为...79。   32 同上。   33 胡珠生编《宋恕集》,上,页69-70。   34 见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下,页291。   35 见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下,页297。   ...

    杨际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0570762.html
  • “壶中人”故事的演化─从幻术说起

    晋书》以「道士」称鸠摩罗什,[34]《大正藏》则以「外国道士」称罗叉、僧佉咤、阿梨、沙呵耶奢、呿罗、毘呿罗、波罗迭昙摩侍以及阿毘云等西域 ( 特别是天竺 ) 佛徒。[35] 另外,魏晋以来,由于宦途多...

    张静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2470782.html
  • “六祖坛经”之禅机大旨

    」   本段问答,所显示之问题有二﹕其一,「见不见」、「  痛不痛」之层次性问题。其二,「见不见」、「痛不痛」之  超转问题。  35页  「见不见」,可有两层次之了解﹕(1)识心对境之...

    朱维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2670784.html
  • 大乘佛教伦理现代化重建课题试论

     1.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四,页567中。此偈亦散见于《增一阿含经》卷1〈序品〉、《出曜经》卷25、《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14、《有部毘奈耶》卷50、《四分律》卷35等处。《增一阿含...

    傅伟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5470794.html
  • 法句经与遗教三经

    品32偈 25比 丘 品23偈  35梵志品40偈 33 26婆罗门品41偈  36泥洹品34偈  37生死品18偈  38...

    张火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0870799.html
  • 佛禅“法”“悟”于诗论的影响

    先,有修有证,必依于法;大彻大悟之后,  则无待于法,而无法之主张以出:  35页  若悟自性, 亦不立菩提涅盘,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  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见六祖坛经 )  自性自悟, 顿悟顿修...

    杜松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0970800.html
  • 洪州宗心性思想评述

    会得,但知无心,忽悟即得。」[35]他又说:  「《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何故佛语心为宗?佛语心者,即心即佛,今语即心语,故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者,达本性空,更无一法,性自是门,性无...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3870821.html
  • 后汉三国西晋时代佛教寺院之分布(2)

    口校  古训、请出深义。以九月本斋十四日,于东牛寺中施檀  大会讲诵此法,竟日尽夜无不咸欢,重已校定。」(注一  四0)  35页  此外,见于寺院史料的还有竺法护在洛阳白马寺译『文殊  师利净律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4070823.html
  • 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的理论基础

    沙门之所以生,国存;亦日用于理命。岂有受其德而  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哉?(注35)  慧远在收到桓玄的信后,当时就回了一封信给他,这封信  较短。第二年,他把第一封信重要的观点,发展成一篇长论文  ...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4270824.html
  • 吉藏与大乘《涅盘经》

    第7,《大正藏》卷9,页25下。  34. 参见《法华玄论》卷1,《大正藏》卷34,页367上─中。  页123  化,成就觉悟。[35]由于吉藏以为《涅盘经》是为那些听闻《法华经》后时之教仍然未能...〉,《南都佛教》第26号(1971年),页16─35;杨惠南,前引书,页221─238;廖明活,前引书。页217─267:鎌田茂雄:《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东京:春秋社,1968年),页30─50。 ...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437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