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52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东晋慧远法师《法性论》义学的还原

    差异确实存在,且远公亦如此认定。 肇公的回信(注21)分别回答了前述的三个问题。 〈答疏〉: 复何足以人情之异而求 圣心之异乎。 此答前问「欲求圣心之异」。 〈答疏... 疏〉写于 407之后一年(408)。 (注21)《肇论》,《大正义》卷45,页155-157。 (注22)《大品》卷一〈习应品〉,《大正藏》卷8,页223上。 (注23)《大正藏》卷8,页...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673948.html
  • 洛阳伽蓝记零笺

    ---------------  (注 21)见卷七「柏香簪不宜入殓」条。据新兴书局「笔记  小说大观」本。  18页  按﹕北魏时三百步为一里,故方三百步亦谓一里  (坊 ),今记文云「京师东西二十...

    叶国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5773968.html
  • 澎湖宫庙小法的普唵祖师之探源

    江西省袁州府),姓余氏。南宋绍兴 4年(1134) 8月,年21依寿隆院贤公出家。绍兴11年落发,翌年 5月受戒于袁州开元寺。师容貌魁奇,智性巧慧,深为贤公器重,勉读《法华经》即绍兴13年入湖湘游,...

    吴永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0073970.html
  • 中国律学研究的方法论检讨——以弘一法师为例

    将余部事见糅于斯。”[21] 反对诸部混杂,要求持戒必须依于统一的律本,这样开遮持犯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是义净三藏的主张。然而,我们看到,南山律的殊异之处,或者说是道宣律师的成功之处...期,10页。   [19]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第54册,第205页。   [20]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第54册,第205页。   [21]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2673999.html
  • 瑜伽行派早期之有无说

    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21]   此中,“色等”指色、受、想、行、识五蕴等所摄世间法,以及涅槃等所摄出世间法,即一切法。引文意为,于此色等想事安立色...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3474009.html
  • 佛教音乐古今谈

    of Fo Guang Shan in the 21st century is to disseminate the Dharma by means of art and culture. In ...

    慈惠

    |佛教音乐古今谈|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94774023.html
  • 阿毘达磨俱舍论叙

    事者,见,非若有部,是实眼见,是实识  见,是实像色。要知三和名见,都无有实。  轻安,非若有部,相应各别,而言五识名身,唯漏及散  ,意识是心,通定无漏。要知心是心  21页  所,身为轻触,皆定无...

    欧阳竟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074033.html
  • 葛婉章:笔绘唐卡的保存传统与发展(1)

    座垫(做度亡往生法事时家属座位)'18﹒寺僧座垫  19﹒坛城一或数个  20﹒大威德金刚21﹒时轮金刚22﹒本殿主尊胜乐金刚  23﹒吉祥天女24﹒四臂观音  25﹒马头明王(以上各尊佛像前均有供桌,...

    葛婉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574044.html
  • 藏文 《声明要领二卷》

    (20)八胜处(zil-gyis gnon-pahi skye-mched brgyad)、(21)十遍处(zad-par-gyi skye-mched bcu)、(22)解脱门、总持及神通名 目(...

    胡进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774048.html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1)

    大愿菩萨,已永断伏烦恼障,故无容复受当分段身。恐废长时修菩萨行,遂以无漏胜定愿力,如延寿法,资现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数数如是,定愿资助,乃至证得无上菩提。[21]  由于法相宗人推崇《瑜伽师地论》...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7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