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455篇,用时5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印顺法师与王恩洋先生

    特重唯识,所以很尊敬内院系的王恩洋,尤其是注重《阿含经》的丘晞明(运)。[16]  王恩洋居士《读印度佛教书感》,于吾《印度之佛教》,颇能寄以同情。惟于空有之间,意见不无出入,因抒所见以资商榷焉![...192。  [13] 《太虚大师年谱》p.349。  [14] 《太虚大师年谱》p.404。  [15] 《太虚大师年谱》p.490。  [16] 《华雨香云》p.353。  [17] 《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0856503.html
  • 觉悟与救恩佛教与基督宗教的交谈

    万物,而且可以觉识到真理本身。” (注16) 人的心灵和精神若能向著天主而开放, 因著来自天主的光明, 决不会自我封闭,尤其不会封闭在太过人性化的人文主义当中。 就这一层意义来讲,信仰天主、朝拜...non publie,p.6. 24.Ibidem. 25.《玛窦福音》 11, 16-17,见《圣经》(台北:思高圣经学会, 1992 )页 1524. 26.Utilitarianism一...

    沈清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356520.html
  • 宋代台、禅二宗法统说之争

    子凝在天圣元年(1023)正月十八日送给四明一书,“谓不可以道听途说将为正解”,自此之后,“凡往复二十来番,诤之不已。”[16]不过这些往返书函多已逸失,仅在《四明教行录》卷四中还存有三往二复的信函。...

    宋道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1956582.html
  • 般若禅转识

    16)云一,因而“不知之法门多   故名尘沙”。若以教育学而论,教师对于学生所产生之许多问题,而自己本身尚未能知晓其   问题之所在,或对治和解释问题之时,在有责任感之教师,扪心自问,不能无困惑,故称为...

    晓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2256586.html
  • 中国文化与宗教发展趋势

    时候,学界有分歧,一般可断定为公元前13~16世纪。  基于此我认为,在东方,首先是原始自然神,后来是自然神,再后来就是义理化的自然神论。义理化的自然神论,至少在中国可以分出五类型。  第一个类型,叫...

    江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356598.html
  • 解读 鸠摩罗什传 兼谈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上)

    官修的鸠摩罗什传,收在《晋书?艺术传》里,编纂者当然是世俗的史家。[16]中古时代有关鸠摩罗什的传记决不止这三种。比如僧祐的弟子并且也是慧皎同时代人的宝唱(464-晚于514)在他的《名僧传》里也包括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756604.html
  • 平常人法语集

    不动。如人于梦中,得道度众生,实无得亦无众生。佛法性亦然,不见诸佛法,亦不见有众生,知是法相者,速得如来义。   16、教相、法相、实相若分不清楚,就会像迷路的人,四方易位,找不到出路。佛法是无诤法门...

    吴耀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1856650.html
  • 试由唯识种子浅谈念佛法门自他二力的原理

    而有心法生起?”[16]  文殊问佛:一般心法之生起,须由加行,否则,无法生起。何以如来法身已运离加行,而还会有心法生起呢?阿弥陀佛亦已入不生不灭的涅槃,何以还能随感而应,接引众生?这也是许多人...[15]《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新修大正藏》册16,页710。[16]《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新修大正藏》册16,页710。  [17]《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  [18]...

    广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5356691.html
  •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理想人格理论

    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16]〕。  总之,孔子是积极入世、承担责任的价值追求者,但是他对人性现象也并不天真,他在对于社会的真相有所体会之余...>。  [12]:参见《论语》<季氏第十六>。  [13]:参见《论语》<子张第十九>。  [14]:参见《论语》<子路第十三>。  [15]:参见《论语》<雍也第六>。  [16]:参见《论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0056767.html
  • 宋代天台山家山外论争

    金光明经》.昙无谶(426)译.收於《大正藏》册16,第663经.  《观无量寿佛经》.良耶舍(426)译.收於《大正藏》册12,第365经.  (二)古德讲著  《请观音经疏》.智顗说,灌顶(598)...页858-864.  岛地大等著,《天台教学史》,页308 .  《大藏新纂卍续藏经》卷56,页859下20有云:「昭师作五义书」.  《大藏新纂卍续藏经》卷56,《抉膜书》,页859下16-17. ...

    释演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355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