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296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境野哲的《支那佛教史纲》为依据,但全书4卷18章的第4卷,即清代至民国的佛教,则完全是蒋维乔根据调查研究所得之资料补写而成的。卷中,除了对清初诸帝的信佛情况、清末民初居士勃兴对佛教的影响、敦煌石室唐人写经...

    高振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5461535.html
  • 杜顺是文殊菩萨化身

    18岁时,辞亲弃俗,于因圣寺依僧珍禅师披剃出家,从此过上了仰慕已久的佛家生涯。   杜顺在因圣寺躬勤服侍于僧珍法师左右,学习佛教戒律、禅法,同时被佛教教理深深吸引,从而更加精勤地学习佛法,遍览经藏,...

    竹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5061596.html
  • 广州六榕寺导游词

    ,慧能反问道:“人分南北,佛性也是吗?”五祖见他谈吐不俗,便留他在碓坊舂米。[旅游联盟2007-9-30提供:旅游资源大全,免费旅游交易平台,旅游社区,旅游软件,  18个月后,弘忍要选接班人,弟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35261647.html
  • 天下南岳(1)

    突起,高出芙蓉、紫盖、天柱、祥光、烟霞、轸宿诸峰之上,据新编《南岳志》载:祝融峰,海拔1289.8米,位于北纬27度18分6,东经112度41分05,是南岳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它是根据火神祝融氏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1261668.html
  • 对慧远在《大乘大义章》中佛学立场的再检讨

    又说:  有二种障:一者三界诸烦恼,障涅槃道;二乘菩萨结使,障于佛道。此最难断,以其微隐故。譬如怨(疑为外字)贼易避,内贼难识难知。[18]  罗什所说的二种结或二种障,也即后来《成唯识论》所说的烦恼... [16] 同上注,页126中。  [17] 同上注,页124中~下。  [18] 同上注,页125上。  [19] 同上注,页131上。  [20] 同上注,页124下。  [21] 同上注,页...

    吴 孟 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3361693.html
  • 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激进与保守(1)

    了整理僧伽制度论,成为‘从中国汉族的佛教本位,而适合时代需要的新佛教”’[18]。因此,太虚“虽在闭关的时期没有作其它的活动,却集成了我(太虚)对于改进佛教的理论”[15]。正如江灿腾所说:这一段时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4361704.html
  • 唯识论的知识可能性和可靠性思想探源

    瓶等、数等、举等、有性、瓶性等”之智,按《大疏》的解释,这些世俗智的对象,就是事物的实体、性质、运动,等等,所以,世俗智就是关于世间法的各种知识。  至于五种智,《大疏》卷3[18]解释为:一、“忆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52261746.html
  • 佛教的“如来藏”思想与婆罗门教的“我”的观念

    为如同太阳和其映在水面上的影子的关系一样)(参考跋达罗衍那的《梵经》3, 2, 18 - 28及商羯罗的相应注释) [ 7 ] ( P. 317 - 318) 。“不二论”主张...

    姚卫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0961798.html
  • 商羯罗与《示教千则》(1)

    解释。他在作《梵经注》时认为,“非变异名色”就是世界的质料因。在《示教千则》(II、1、18)中,商羯罗指出:“非变异名色与自己的阿特曼在本质上相异,它作为世界的种子,住于自己的阿特曼之中。”把此句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1861808.html
  • 商羯罗与《示教千则》(2)

    是,当商羯罗在讲到下梵时,也就是在他讲所谓虚幻的现象世界时,他也讲“有”。例如他在《示教千则》中(参见《示教千则》II 1 18-20) 讲现象世界是如何从未开展的名称和形态发展而来时,他也讲世界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206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