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旨,并主张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后世行人想要修持观行,就必须遵照如智顗之身证“四依大士”[15]之人所指导的原则,方不致错谬歧出。此在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其先撰《观经融心解》,即已盛发此意。...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842743.html
-
,從1991年9 月起,舉辦多期寺院執事進修班,學習時間半年,每期近百人,一些條件較好的寺院也常舉辦僧伽培訓班[14]。目前大陸已形成了初、中、高等三級佛學院的教育體系,開始重視學風與道風的協調[15...
鄭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3442777.html
-
,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如是则纯大苦聚灭。[15] 这就是佛教净法的缘起。因为缘起理法来自缘起实相,它就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众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故可以说“见(缘起)法即见佛”。但佛...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3842782.html
-
之器具,比喻 为开启众生迷惑心眼的利器。 湛然于《金刚錍》标题下解释 说︰“圆伊金錍, 以抉四眼 ( 注 14) 无明之膜,令一切处 悉见遮那佛性之指,偏权疑碎加之以刚。 ” ( 注 15) ...慧眼,法眼。 注 15: 《金刚錍》,《大正藏》卷 46,页 781 上。 注 16: 慧澄痴空,《金刚錍科解》。 注 17: 《金刚錍》的注解有二十余种之多,包括明旷的《私 记》...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4142786.html
-
遍 (13)普贤行愿品 一遍 (14)心经义疏 一遍 (15)始终心要 二遍 (16)教观纲宗 二遍 (17)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二遍 经过情形:一九二四年甲子正月间,极乐寺开办佛教小学,请...二遍 (15)始终心要 一遍 (16)教观纲宗 一遍 (17)安乐行品 一遍 经过情形:一九三二年春,我在哈尔滨极乐寺,三月间,接朱将军电报,催赴西安佛化社讲经。这时我在哈尔滨,已募得两千...
倓虚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0142809.html
-
于这一切心灵的现象活动之底层的东西。
15
鲁道夫·奥图(Rudolf Otto)在他的《东方与西方神秘主义》──在这本书中,他把费希特与艾克哈特的神秘主义并列,而与森卡拉(...可以是任何东西:它可以是路边的一棵小草,也可以是丈六金身佛像(15)。在般若直观中,直观的物件绝不是由艰困的推理过程所假定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既不是‘这个’,也不是‘...
铃木大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2042831.html
-
云门文偃。
(13)传灯录,卷十九,云门文偃。
(14)传灯录,卷十九,云门文偃。
(15)传灯录,卷十,赵州从谂。
(16)传灯录,卷十九,太原孚上座。
(17)碧岩集,...和尚:‘那些在其中的如何呢?’
大颠:‘他们不会问这种问题(15)。’
我们可以明白看出来,这种知不是可以传达给他人的知识,就以它是在自己之内...
铃木大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2142832.html
-
(12)参看《法句经》P·153-4, 179行。
(13)《传灯录》卷十四,石头希迁大师。
(14)《传灯录》卷五,青原行思(七四○年殁)。
(15)《传灯录》,...生活,而这乃是他的禅道。
让我再举几个例子,在其中,禅师们不断的提到自然,而看起来自然好像是不同于他们自己的另外一个存在。下面是禅师们对发问的和尚所做的回答(15):
一、‘秋月...
铃木大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2242833.html
-
无从考据了。[15]按照圣严的说法,唯识学在中国,唐玄宗开元以后,即成绝响。到明末为止约八百年间,除了唐代的《华严经疏钞》及《宗镜录》二书以及元代的《唯识开蒙问答》中可见到唯识大意之外,别无著作。[16...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511。 [15] 参见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五,页2853。 [16] 参见圣严:〈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载于:《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1987年,页...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3342995.html
-
【序】 张澄基(1920~1988)居士,原籍湖北安陆县。15岁学佛,16岁在江西庐山闭关,17岁起研习藏传密教,历时8年。1948年由印度赴美国定居,先后在美国纽约、宾州等地大学任教。 张居士学养精湛,显密圆融。平生讲学著述,阐扬佛法,不遗余力。《佛教的业力论》是他所著《佛学今诠》的第2章,共分8节。 ———————— 佛学思想中最重要、最困难、最难解释,因此最易使人误解的,要算业力(...
张澄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454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