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568篇,用时20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战后台湾传统佛教的教派发展与现代社会(1)

    日后甚至成为战后大陆佛教在台重建的主要尼众道场[15]之一,影响非常深远。[16]  不过,在太平洋战争结束之前,这一切日后才出现的巨大效应都仅止於潜伏的阶段,至少外界是不清楚的。至于居住在新超峰寺的...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460056.html
  • 真谛三藏行历及其以广东为核心的翻译活动考实

    。史载,大宝二年十一月,“侯景以赵伯超为东道行台,据钱塘;以田迁为军司,据富春;以李庆绪为中军都督,谢答仁为右厢都督,李遵为左厢都督,以讨刘神茂”。[15]刘神茂为起兵反抗侯景专权的将领。而在这一月,...,第311页中。  [14]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1,《大正藏)第50卷,第429页下。  [15] 《资治通鉴》卷164。  [16]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1,《大正藏)第50卷,第...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660058.html
  •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1)

    上述思想特色所蕴含的意义。首先针对其独特创见[15]的呈显,将运用比较的方法予以探讨。其次就其后学所做的发展部分(包括继承发展与不同的异见)与传承加以比对,以明宗喀巴菩萨戒思想的影响性。再就近期研究...

    王惠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760060.html
  • 朱熹的“居敬”概念与菩萨戒的“发心”之对观──浅论道德实践的基础

    菩萨道之修行   ,应当先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持戒学菩萨学,进而证得无上菩提。   可见发菩提心是行菩萨行以固满佛果的充份条件,于菩萨学处15如实   深信而修习,则是求证佛果的必要条件16...

    王惠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960062.html
  •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1)

    ”的教授,并为西藏的噶当派立下宗风法脉的主要基础。[14]阿底峡尊者亦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大宗派所共同推崇,其思想理念为西藏佛教奠立相当重要的基础。[15]  贰、宗喀巴当时面临的西藏社会与教界情况: ...即为饶益有情。(《戒论》,页十九;藏15,5)   (3)发心之内容:菩提心-利他有情而发愿实践成佛。   综观上述的讨论之后,应当可以进一步探究宗喀巴所理解的基于大乘思想的菩萨戒本质义。   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060063.html
  • 《楞伽经》的知识意义探究

    力摄诸菩萨。”(《楞伽经》页137)  此一“佛必然加持”之观念实为佛教哲学修证知识中之重要观念,此一观念之作用乃同于《大乘起信论》中心真如法之体相用大中之“佛必然救渡众生”之观念者[15],《楞伽经...二零零一年七月初版四刷,页一三八。  [15] 参见:杜保瑞,2000年5月27日至28日,<大乘起信论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第四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华梵大学哲学系主办][台北华梵园地]。杜保瑞,...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2360070.html
  • 大乘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

    诸佛法”(《大智度论》卷15)。(5)禅定(禅那)。(6)智慧(般若)。   从六度的含义来说,禅定与智慧没有道德规范的意义,但因为“是否认真修禅”,“是否愿求真实智慧”也具有道德评价的意思,所以...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2460071.html
  • 台湾佛教社会运动中的环保与动保问题

    参考《佛光大辞典》「仁山」条)   [3] 《净土与禅》,页9。   [4] 《净土与禅》,页15。   [5] 在《学佛三要》中论到「慈悲的根源」,导师有深刻的分析:   (一)从缘起相的相关性说:...

    释传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3560083.html
  •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星云法师:论文选 15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一、佛门称谓  二、应对进退  三、警策格言   四、佛语典故  五、书信礼仪  六、应用文件   --------------------------------------------------------------------------------   前 言   语言是一种艺术,运用得体,则人际关系和谐,人生旅途平顺多彩;...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4560093.html
  • 敦煌遗书中现存的《坛法仪则》[1]

    ──┼────────┼──────┼──────┼──────┼─────┤  │ │ 15 │ │ │ ...

    侯 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496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