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我、空的。龙树对缘起与空作统一,就是要否认“一切法从缘起而有实体”的见解,从而主张缘起即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如《回诤论》说: “若法依缘起,即说彼为空;若法依缘起,即说无自性。”[15] ...) [15]转引自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第130页,正闻出版社,1993年4月版(下同) [16]《大智度论》卷六九(《大正藏》卷二五,第544页中栏) [17]1.《大智度论》卷四六(《...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2860425.html
-
纯寺”,而“蕲州忍大师法裔”应即为智诜。所以,整理《宋高僧传》的说法,应为弘忍——智诜——宝修——处寂。[15] 但是,《宋高僧传》的记载明显有矛盾之处,处寂(648—734)于开元二十二年(734...13] {宋高僧传}卷二十,《大正藏》第50卷,第836页中。 [14] 《宋高僧传》卷十,《大正藏》第50卷,第768页中。 [15] 柳田圣山《初期禅宗史书 研究》,京都禅文化研究所,...
圣 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5560453.html
-
太宗闻其名,诏江南转使张去华面试诗赋,深得赏识,因而授“秘书省正守[14]”。淳化中,“命试翰林,赐进土第”。[15]景德初(1004),奉旨与王钦若等人修撰《册府元龟》,而该书“其次序、体制,皆亿所...善昭处悟后又服侍十年。然据《禅林僧宝传》,《五灯会元》 [14] 侏史列传·杨亿传》,百衲本{二十五史》《宋史上》,993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15] 《宋史列传·杨亿传》,百衲本{...
宗 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40160459.html
-
经(《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而现胜才目[15]。 年二十三岁(陈文帝天嘉元年,560),人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大苏山,诣慧思禅师(515—577)[16],初获顶拜,思师即日:“昔日...复语云:汝当居此,汝当终此。T50,191b。 [15]T50,191c,详见后述。 [16]意思禅师的俗家姓李,于北魏延昌四年(515),也就是梁武帝天监十四年的十一月十一日,生于大魏国豫州汝阳...
可 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4160567.html
-
儒未必习佛,习亦难窥堂奥;佛亦未必习儒,习亦不肯精研。”[14]纷争在人,不在教说。 第二,以释解儒 藕益诠解儒典章句的目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是“用楔出楔,助发圣贤心印而已”[15],是为了“...《宗论》卷四,第164、174、167、165页。 [8][83][91]《宗论》卷九,第349、348、348页。 [11][31][35]《宗论》卷八,第313页。 [15][16][54]...
大 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4960576.html
-
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阐提为例耶?[15]” 佛性有三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和缘因佛性。正因佛性是众生本具的不改不坏的中正...15]《观音玄义记》卷2,《大正藏》卷34,882~。 [16]《观音玄义记》卷1,《大正藏》卷34,880b。 117]释妙莲《试述天台宗的一念三干》,《台宗研究》第一期,第40页。 [18]《...
徐钢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0160583.html
-
不二,如通者腾空[14] 。 荆溪释此云: 近地之空,与万仞同体[15] 。 《摩诃止观》又云: 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此明所缘妙境)。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三千性相],...15、《摩诃止观述记》止观弘法印经会印行。 16、《天台宗入门》卷中,释法藏著,谛听文化出版。 17、《大藏经索引》第26册,新文丰出版。 18、《佛教青年论文集》元亨出版社。 19、《...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72960669.html
-
不可生执、生着、生计,执成病、着成魔,计成外」(卍112,p.0948.2),如释尊言:「譬如弓弩弦。缓急不可用」(经集部T15,p.185.3)。疑情已发,自然植入生命深处成「持续性」,会紧跟着你,...
释天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5060744.html
-
变文一样是韵散间隔、有说有唱”。[14]向达先生云:“至今《广弘明集》卷十五尚收有梁简文帝《唱导文》一篇,王僧孺《礼佛唱导发愿文》一篇。凡此皆所谓唱导之话本也。”[15]按这两篇文章为典型的四六骈文,...翻译》,《中华文史论丛》52辑2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5] 向达《唐代俗讲考》,引文见《敦煌变文论文录》112页。 [16] 王文才《敦煌曲初探序》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版...
伏俊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94960803.html
-
佛教《三字经》略解之佛法概论篇
三、佛法概论
15忏悔法及实质
上十宗,已说完,
忏悔法,更须探。
[忏悔法]:忏是梵文音译忏摩的略称,悔是忏的意译,合称“忏悔”。谓陈露自己的过错,改恶从善,求得宽恕,使内心得到安宁。忏悔法简称忏法,是一种佛教制度。其法规定,出家众必须定期集会,先诵出佛教戒律,然后各人或自举,或举他是否有违反其中条文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0046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