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彼所不知平常之知。(何以故)盖以其不灭,(平常之知有生灭)而知者之知无已时[30]。”并进一步主张“我”创造宇宙,或谓“我”是个人我(个体灵魂),然亦同时是世界灵魂之大我,“梵”(Brahman,...------------------------ [30] 《大林奥义书》第四编三之三十,转引自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上卷(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民国90年4月初版),页35。 [31] ...
刘沧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3851600.html
-
认知的关系”[30],“纵贯横摄”为我的用语[31],林安梧虽未使用“纵贯横摄”一语,但吾人可以据他所做的相关 页147 阐释而认为其所阐释的熊十力体用论的思想基本模型为“纵贯横摄”。 林安梧以“...30] 林安梧,《存有、 意识与实践》,页222。 [31] 我在<朱子论“心统性情”与易体的交涉>一文曾就朱子论心统性情之主体性与易体的交涉之课题,指出新儒家哲学中的“纵贯横统”系统的可能性,而反驳...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3951601.html
-
、半殖民地。不少仁人志士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也有一批大德高僧走上了佛教振兴之路。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太虚大师在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共30多年的时间内,坚持不懈地倡导中国佛教的改革运动。 佛教...
冯学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4651607.html
-
”,亦即“正言似反”,其实际论旨则在说明“是物不迁,非真不迁”也。“以其物有迁变,故今示之以不迁为妙。若真不迁,又何足云”(注30) ?他认为这就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的妙义。──由于僧肇的立论角度...定义。因此定义为“实相”的思想进路,正如镇澄用“法住法位”解“不迁”一样,在论式上当然可以成立。只是未必是镇澄的问题所在。此处可将镇澄的论式列举如左,以相对照(注30) :?A、往业不化是有法,滥同常见...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051616.html
-
28)。
陈荣捷甚至还引用了一位比丘尼──Miao Tan(妙昙?)(注29)的自白(注30),归纳出中国比丘尼出家的八个主要原因:(一)直实且深刻的信仰;(二)因奉献、疾病、失养、无人照顾,... 文殊出版社,1987,页104-105。
(注29)这位比丘尼的名字──Miao-Tan,原书并没有中译。
(注30)这一自白名为〈个人对于比丘尼改革的看法〉,刊于《海潮音 》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151618.html
-
、三王之徒,何以学道并感应而未闻佛教?为是九皇忽之?为是佛教未出?若是佛教未出,则为邪伪”(注30)。 (二)王权的作用:两晋南北朝期间的君主之崇佛或毁佛,大抵多凭个人好恶及政权利益,但所谓三教...
阮忠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251619.html
-
岐嶷若神。什生之后,还忘前语。有倾,其母出家修道,学得初果。什年七岁,亦俱出家。[30] 对比这两个版本,我们就能立刻发现,慧皎有选择性地改写了一些句子,并且在叙述中增加了不少细节。慧皎对僧祐版本的...
陆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351621.html
-
8页。 [29]《大正藏》:2059:330a16-b03。 [30]《大正藏》:2145:100a28-b07。 [31]这两个版本的相似使罗伯特·施和诹访义纯等学者认为在慧皎的版本中,“王”...推测不太具有说服力。 [53]关于“魔波旬”的详细研究,尤其是它在中国佛教译文中的出现情况,可以参看伯希和:“Pāpīyān>波旬>Po-siun”, 通报(T'oung-pao), 30 (...
陆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351622.html
-
雁塔,记录着另一位唐代高僧义净法师的故事。义净也曾游学印度多年。公元671年,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由海路自广州出国,先到印尼苏门答腊,后转抵印度,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11年,又游学印度各地,经历30...西南30千米,渭干河的出口东岸,南北蜿蜒750米,现有编号的洞窑112个。洞窑开凿年代自西晋,经隋唐,迄宋元。现存壁画数千平方米,以描绘大乘佛教内容为主,壁画艺术“唐风”较浓,并有少量雕塑。石窑中还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451623.html
-
。
距陕西西安市南30公里处的南五台(因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峰而得名),其寺建于隋代仁寿年间(601~604)。传说农历六月十九在五台峰顶建寺后,观音菩萨显形化去,留下了观音道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135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