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91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

    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  樊锦诗  [兰州]敦煌研究,2000年第2期  40-51页  ----------------------------------------------------...;霍熙亮.敦煌石窟的梵网经变[J].1987年敦煌石窟国际讨论会论文集?石窟考古编[C].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2.  [51] 秋山光和.牢度叉斗圣变白描粉本和敦煌壁画[J]. 东京大学文学部...

    樊锦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4151837.html
  • 略论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思想影响

    ”王重阳答曰:“是返真性不乱,不缘不挂,不去不来,此是长生不死也。”(50)据此王氏认为修道要“先求明心”(51),强调明心见性。如何明心见性?他吸取禅宗的“无念”为宗的思想说:“内清静者,心不起杂念...4册。 (47) 《养真集跋》,见《藏外道书》第10册。 (48)(49)(50) 《玄肤论•性命论》,见《藏外道书》第5册。 51)(52)(53) 《重阳人授丹阳...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2652022.html
  • 波罗提木叉经集成的研究(2)

    51│41│41│41│62│62│○│  │────────────────────────│  │食 家 强 坐 │44│53│42│42│43│43│43│42│  │──────────...─────────────────────│  │搏 比 丘 │51│59│49│49│49│75│79│72│  │────────────────────────│  │覆 他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752278.html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1)

    国民,差不多都知道有佛教,虽然  其印象是很模糊的。  51页  然而,就在后汉末年,忽然出现了一部神异经典,叫做  ‘太平清领书’。据‘后汉书’说:  “初顺帝时,琅玡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  ...’,陆氏的‘异林’,祖冲之的  ‘述异记’,刘敬叔的‘异苑’等文学作品,无不属于鬼神  志怪之类(注51)。  乘著这个风潮,道教迅速的发展。由汉末张道陵所创的  道教,经由魏伯阳,葛洪等人赋于了...

    林传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952279.html
  • 当代台湾旅游文学中的僧侣记游:以圣严法师《寰游自传系列》为探讨

    6. 陈长房,,《中外文学》,第26卷,第4期,1997年9月,p.51。  页347 当代台湾旅游文学中的僧侣记游:  以圣严法师《寰游自传系列》为探讨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七期(2002.07)   ...化世功德吗?行云流水,泽被群生,无我无人,……只要众生得益,管他是水是云。  这是一段颇有禅意的佛理阐释。(《步步莲华》p.51)  3。大量引用丰富的佛教历史知识,来介绍与圣地古刹有关的寺史沿革、...

    丁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552292.html
  •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以佛教“度”与“解脱”概念为诠释观点(2)

    台北:广文书局,1972年初版),页295-296。《景德传灯录》卷8,同注51,页146-147。﹝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3(台北:广文书局,1971年);﹝元﹞释觉岸:《释氏稽古略》卷3(台北:...----------------------------------------  89. 参李惠绵:〈论关汉卿杂剧中的“改扮人物”〉,《中外文学》第19卷6期(1990年11月),页28-51。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252369.html
  • 《白居易集》中的北宗文献与北宗禅师

    权德舆〈唐故东京安国寺契微和尚塔铭并序〉(《全唐文》卷501)、《历代法宝记》之〈无住禅师传〉(《大正藏》51册,页190下)等,都记载学禅于宏正的多位弟子名字。从这些记载显示,宏  --------...20. 《大正藏》第51册,页182上。  21. 参见驹泽大学禅宗史研究会编著《慧能研究》〈资料篇〉第一章第一节〈五本对照六祖坛经〉,页292(昭和53年,东京大修馆书店)。  22. 柳宗元〈曹溪第...

    简宗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352371.html
  • 古奥义书(Upani.sads)与初期佛学关于自我沉沦概念之比较与评论

    而再生于恶处。[51]古奥义书强调,自我认知或自我知识为最佳且最重要之知识,而自我的真相可为人如实认知,亦即,认知自我的本质同一于梵,但真实的自我也可为人错误认知。真实认知自我导致生命之绝对自由(解脱...--------------------------------------------------------------------------  51 Brh. 3.2.10-13.   页14...

    林煌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052384.html
  • 历代文献中的慧能“心性”思想探究

    显然这是以“般若”之悟入为归宗的。(事实上,达摩之楞伽禅亦如此说[51])。当然,“心性”超越自己,是包含超越外相而言的,所谓“内外不迷,即离两边,外迷著相,内迷著空,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如来藏,无自无他,凡圣等一的真性。”(在《禅宗史实考办》页211-233。大乘文化,民66)  52. 同注26页51。  53. 《敦煌本》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参...

    张国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252386.html
  • 论佛道儒三家伦理的关涉——以五戒与五常为核心

    行忠孝者,终不能持五戒。不忠、不义、不孝、不至[51],非佛弟子。  由于忠、孝等伦理道德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所以《提谓经》不仅将五戒与五常相配对,而且将忠、孝等摄入五戒中作为五戒的初门,这样便解决...疑经研究》第149~150页  [31] 《历代三宝纪》卷4,《大正藏》卷49,51a。  [32] 鎌田茂雄先生认为时间的先后难以判断(《中国佛教通史》第4卷第202页),而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则从文字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455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