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62篇,用时7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止于至善:朱熹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当为然,而却又说未做也无害;见得利不可做,却又说做也无害;这便是物未格,知未至。今日见得义当为,决为之;利不可做,决定是不做,心下自肯自信得及,这便是物格,便是知得至了。(《语类》,卷15第78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557242.html
  • 汉月禅法之形成

    先出世后入山。[77] 或许在汉月身上还留有惠洪百折不挠的精神遗型,冀“异日于尘劳中,提拔俗汉作末法种子,留为千生万劫佛祖眷属”,[78] 此或是汉月涉世、化世之苦心吧!  -------------...,腰包宵遁,直造天目,西峰之肩有师子岩,拔地千仞,崖石林立,高峰乐之,遂终于此。(以上资料见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页675~676。)  [78])  《语录》页139。  汉月法藏...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4057259.html
  • 汉月之禅法与教学特色

    变化,而导致法门之诤。然而在另一方面,有禅者见汉月之《提智证传》而惊叹曰:“禅典中乃有是书耶!”[78] 因此而上邓尉山参见汉月,可见丛林中亦有好此书者。也因为汉月之极力阐明纲宗,重视纲宗成为三峰之...讥弹才遂渐炽盛起来。  [77])  《宗统编年》卷三十一,《卍续藏》册147,页235a。《语录》页191。  [78])  《宗统编年》卷三十一,《卍续藏》册147,页234a。  [79])  请...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4157260.html
  • 印度早期佛塔信仰的形成与流变

    含义,但塔是建筑用语,支提系属宗教用语,两者在宗教机能方面相同而在构造上却相左。77也有人主张支提作为礼拜的对象,属于建筑物的一种,其中包括支提在内。78而一般的区分方法则认为,以山奇大塔为代表的半球... ed. by A.L. Dallapiccola. Wiesbaden 1980 .  78 高田修《佛教美术史考论》,p.70,中央公论美术出版,1969年。  79 《法华经》中有将两者加以区分...

    湛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42957554.html
  • 论日本密宗创始人空海的儒家思想渊源

    78]  《性灵集》余虽不敏略示大师之训旨。  《论语》“回虽不敏,诸事斯语矣。”  [例54][79]  《性灵集》谁论颜子之不二。  《论语》“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  [例55][80] ...] 《性灵集》,见《弘法大师全集》422页,①《论语·先进》第十一,②同上。  [77] 《性灵集》,见《弘法大师全集》534页,《论语·公冶长》第五。  [78] 《性灵集》,见《弘法大师全集》...

    静慈圆著 刘建英 韩昇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55557635.html
  • 水流常急境常静——浅论日本茶道中的禅宗思想

    ,《农业考古》,1995年,第38期,第76页。  23.丁文:《论“茶禅一味” 》,《农业考古》,1995年,第38期,第78页。  24.赵海川:《“茶禅一体”初探》,《农业考古》,1995年,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73957741.html
  • 宋代政府对于寺院的管理政策(1)

    婺州兰溪县 │ │ │9.虎丘山(云)灵巖寺(注78) 苏州吴县 │ │10.(天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3657906.html
  • 缅甸仰光汉传佛教团体之发展与困境

    71三、中缅佛教居士林 77四、十方观音寺弘法所 78五、结语 80第四章 汉传佛教僧人的养成教育与还俗现象 82第一节 僧人的来源 82一、僧人多来自上缅甸地区 83二、南坎镇是僧人来源的要镇 86三...

    释自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5257925.html
  • 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

    念无为,十方坐断」。(78) 这样高深的重关证悟境界,怎能说与圣谛不相应呢?   禅者破初关彻悟之后,心中还有无始以来深细的无明烦恼习气,也就是宗密(780-841)和沩山(771-814)所说的「...   (65)《阿含要略》「自序」,页 3。   (66) 前引书,「出版感言」,插页 2。   (67)《史念原始佛法》,页 73、78、79、140。   (68)《佛陀的启示》,页 19、...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63958289.html
  • 非行非坐三昧之修学--以《摩诃止观》、《觉意三昧》、《非行非坐三昧》为文献依据

     第一项 觉意三昧释义72  第二项 与七觉支相应73  第三项 以六度为方便76  一 檀波罗蜜76  二 尸波罗蜜77  三 羼提波罗蜜77  四 毗梨耶波罗蜜78  五 禅波罗蜜80  六 般若...

    郭济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455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