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531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意境理论:过去与未来

    文学原理》,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页。   [10] 同上,第15页。   [11] Adele Austin Rickett, Wang Kuo-wei’s Jen-Chien...甚至连相近的也很难找到。所以在翻译为英文时,“意境”只好被翻译为yi-ching,勉强解释为meaning and poetic state。[11]Meaning意思是“意思”、“意义”,state...

    马奔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1985025.html
  • 阿赖耶识之“无明、爱结、有识之身”经证考察

    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异部宗轮论》   (T49, no. 2031, p. 15b)[21]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T27, no. 1545, p. 392, a7~11)。“非有情...12.19)“无明所覆,爱结所系,愚夫与智者皆感得有识之身”的教说。其中,除了以“问:无明能覆,亦能缚,爱结能缚,亦能覆。何故但说无明所覆,爱结缚耶?”[11] 此类用语解释的问题之外,主要与教义论证...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745814.html
  • 略论日据时期的台南开元寺(1896~1924)

    史之研究》(台北南天书局,1996年)中。瞿海源《重修台湾省通志宗教篇》(南投文献委员会,1992年)页142-145、释慧严<日本曹洞宗与台湾佛教僧侣的互动>页120-133,《中华佛学学报》11期,...狐假虎威借著曹洞宗联络寺庙名义,巧取不少租息。后被告到官方,责付曹洞宗芳川雄悟处分[11]。迄明治30年7月,《宗报》尚记载宝山常青来访之讯息[12],由此可知,此时他尚为开元寺住持。  慧严法师认为:自...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246596.html
  • 十善業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論

    依據日本現代學者大野法道博士的代表作《大乘戒經?研究》第十五章,介紹與十善法或十善戒相關的大小乘經典,分做二十一個項目,(註 11) 舉出大小乘經典共計有︰四種阿含部六項五十一例,大乘經十五項四十三...持戒、修定),五戒,八戒等,次第列為是菩薩、聲聞、緣覺、天、人──一切善行的根本。(《妙雲集》中編之五,頁113~116) (註 11) 大野法道著《大乘戒經?研究》,頁370~372,東京山...

    釋聖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747529.html
  • “七十七智”与“度疑清净”之关系探究

    之见清净开始,就是现证慧;这与《清净道论》所说的“确定名色,克服了有情之想,立于无痴之地如实而见名色…(或是)确定名色及行的辨别”11,名为见清净是有一些距离的。二论的出现年代,其实相距颇近的,但是...、取、业及食,舍三世的十六疑惑。14  2. 观名之缘有二种(共与不共),观色之缘有四种(业、心、时节、食)。15  3. 逆观十二缘起来把握名色之缘,断三世疑惑。16  4. 顺观(同上)。17  ...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47574.html
  • 慈悲的意义与实践

    正25,208c9~13)  《大智度论》卷27中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大正25,256b15~17)  拔众生苦,与众生乐,是慈悲...慈悲心,长夜教化众生除去恶心,如是因而得如是果。[11]   (二) 嗔恼谗谤不能坏心  在《禅法要解》中,对于慈心之功德有这样的说明:  若出家若在家行者作是念:慈心力故,于恶世中安隐无患;于破法众中...

    陈美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2451799.html
  • 正性离生

    法,  斯有是处…乃至广说。(大正27,5b11~17)   此中,《大毗婆沙论》所谓的“正性离生”与《大智度论》中的“菩萨位”有何异同?  本文即是想依“正性离生”作些探讨,进而次第讨论大乘“菩萨位...断一切结。(大正49,15c22-23)  (2)《部执异论》作:  若人入正定,一切结灭。(大正49,20c25)  (3)《十八部论》作:   超升离生,不一断一切结。(大正49,18c1)  ...

    戴裕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5456556.html
  • 评《敦煌新本<六祖坛经>》

    。这就是《坛经》中所说的‘定慧等学’。”亦可参证。   (11)15页:“莫行心谄曲,口说法直。”“行心”二字,斯本、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均作“心行”,是,当据乙正。从文字上说,“心行”与“口说”...宣和画谱》载为“地狱变”。可知,讲到变相,唐代有无“相”字均可,含义无误,不必加字。  (6)9页:“五祖平旦,遂唤卢供奉来南廊下画楞伽变。五祖忽见此偈,请记。乃谓供奉曰……,,  (7)11页:“...

    邓文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5867222.html
  • 西藏唐卡的宗教本怀

    特别强调  西藏唐卡继承的是印度传统(注10),这是就唐卡的质料或者形式比  例而论的。由于唐卡画布主要使用棉布,这与东印度帕拉(Pata)王  朝(约750-11世纪末)的「钵陀」(Pata)绘画...影响。再者,  唐卡经过装衬以后,它的挂轴形式,可以卷收的特性,更与中国挂轴  画一般无二。因此我们毋宁认同李冀诚等所言:「这种绘画艺术同样  受到我国汉族地区和印度佛教绘画艺术的影响。」(注11) ...

    葛婉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1373985.html
  • 从陕西出土佛教造像看背光类型之演变

    第170-171页。   [11]同[1] ,第2页。   [12]史苇湘著《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敦煌研究文集》,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7页。   [13]大藏经第 15 册...把“佛光”分为色光和内光,又把“色光”分“常光”和“放光”,即把“常光”解释成一直存在的光,把“放光”解释成发挥神通力时发出的光[11]。史苇湘先生认为,背光是指佛陀身后与头后的光环。从线描中可以看出...

    卢秀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469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