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道、言与空、心
宗教的本质是借助心力,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之实现终极关怀的合理性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以一种形而上的关怀,穷源竟委,为万物、为自身确立一个终极依托形式,即本体。古希伯来人如此,华夏民族也如此;讲四大(地、水、火、风)皆空的印度文化如是,以二希(希伯来、希腊)为传统的西方文化亦如是。无论是逻各斯(logos),还是上帝的语言;是生成万物且不可言说之道,是空其所空,实相非相的无,还是离念离相的清净自性、不假外求,涵盖乾坤的本心,都是对这一终极依托形式的理解与表述。正如我国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所言:"言哲学创宗教者,无不建立一物以为本体。其所有之实相虽异,其所举之形式是同" 。同就同于对无限的追求,对终极的关怀。
还是庄子《齐物论》说得好,"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本体就是如此借助有限的认识和语言,表述它的无限性的。庄子此说,以及章太炎先生"建立一物"无疑是对本体论切中肯綮的说明。
基督教顶礼上帝,以有神论问鼎社会,是有限,所谓:In the bi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and the Word was God. 而上帝,作为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则是真(理)、是生(命)、是道,依然是超越有限,不可言说的无限!上帝借"言"创生天地万物,又是以"言"表述其终极关怀的,无限又寓于有限。
禅奉佛教无常缘起之理,视大千世界万般皆空,事物生成乃相互对待,此有则彼有;破对待而灭,此灭则彼灭。如此否定本体尤显示存在的无限性。同时禅又以缘起为不变之自性,"尽在自心",非本体的无限性,顺化而为"心"本体的有限性。
从本体上看,基督教正是以道、言,与禅的空、心,实现它们之间有始→未始→有始→未始本体论对话的,同样表现出它们对超越有限的终极关怀。
自古汲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也就是说,都拥有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生存环境中,持续酝酿并形成自己对宇宙和生命的特有的理解,而且在现实,或者说在既存的时空环境中,以及"一切已死的先辈的传统" 影响下,不断充实、完善、发展而积淀在民族心理深层的系统观念。它不仅凝聚了人的"创造"欲望,事实上更多地表现出各自对"自在"的对象世界认同的特征 。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乃至宇宙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生发而成的?我们人又是从哪里来的?人的本质是什么?决定人的本质的又是什么?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强国还是弱国,先进民族还是落后民族,都不能不对这样的问题,即包括自身在内的"自在"(宇宙和生命)作深层次的思考,并形成各自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关于本体( Noumenon )的本体论( Ontology )。正因为如此,一方面,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自然而然就留下各自文化的深深的烙印,当然包括对本体和本体论的认识。但是,另一方面,无论是哪一种文化,他们面对的毕竟是一个共同的大千世界,从本质上讲,整个人类还是以相同的生存方式,适应并改造他们置身其间的生存环境,所以,决定了他们对宇宙万象的认识、把握,无论是方法还是结论,必然有相通之处,尤其是结论,甚至是相同的。我们的前辈早已认识到这个看似复杂,其实简单的问题,"和而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揭示了不同文化对话的可能性。原本希伯来人创立、尊崇,主要在欧美传播,以至在世界范围广为流行的基督教,与自印度传入,顺化而为中国文化,为中国士人津津乐道,乃至华夏各民族家喻户晓,也在两半球不同程度风靡一时的佛教禅宗,对话的可能性自然也在不言之中。
【注释】
--------------------------------------------------------------------------------
[1] 章太炎《建立宗教论》见《章太炎文集》。章氏这里所谓实相虽异,意指不同哲学之本体内涵不同;形式是同,意谓本体这一根本是同。相、形之说与本文所指(形虽不同,本体内涵同)正相反,但实际上显然是一致的。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603页。
[3] 关于文化哲学,作者有专门论述,可参考拙著《中国近代学术史》第一章第二节《近代文化论争的文化哲学》。通常认为,西方文化展现人与自然的对立,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突出中西文化价值取向侧重之不同,但过分强调西人的创造欲,夸大中国传统顺应自然的一面,与文化存在的实际并不相符。事实上,文化的差异更多的表现在对"自在"认同的差异。
佛法缘生的非本体的本体论与基督教上帝创世的本体论
佛法,或者用更明确、更具体的语言说佛教哲学,虽然富有三法印、四谛、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种种,但是,用"缘生"二字足可一言以蔽之。所谓缘生,就是强调,大千世界,以及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其生成皆不依独一无二的本体( Noumenon ),而是建立在原因、条件俱足,相对存在的基础上。此有则彼有,此灭则彼灭,即佛家所云"诸法因缘生" 是也。由此而证成性空,所谓"物从因缘故不有" 。从表象上看,缘起性空,否定三界有创生万物的本体,是对道家线性单向因果思维方式的本体论的反拨,但是,就逻辑而言,缘生之性在否定本体实在性的同时,实际上又确立了一个既是生成万物,亦决定了诸法性空的抽象本体,即非本体的本体。简而言之,佛说缘生,否定本体( Noumenon ),却有一个逻辑缜密的本体论( Ontology ) 。
万物藉因缘而起,对待而生,破对待而灭,故无本体,谓之"空";诸法以因缘而生,因缘决定事物生灭,因缘生法的普遍之法也就是本体,亦谓之"有"。"般若性空"与"般若实相"以二律悖反的态势合理并存。佛法"性具实相"一词,准确地说一种思维方式,给予"诸法因缘生,我说即是空"非本体的宇宙观无痕换骨,于是,"真空妙有"、"识有境无"、"实相非相"直至"唯心净土"之类的辨证思维,便在佛门尽显风流,因缘生法的非本体的本体论,轻而易举地转向以(阿赖耶)识,特别是禅的"心"本体的实相本体论。"这一本体即自我意识的'心源' " ,显然是佛教中国化,尤其是禅的庄老化,外向超越转为内向超越的必然结果。
顺便说明,禅家说的"心"常与"性"联缀,当然不是具有生理功能的解剖之心,其实,把它译作Mind,解释为精神活动同样也是错误。应当说,它的比较确切的含义是"性",用英语翻译应当是Nature,也就是自然、天性、本性、造物主,甚至说是本体。Nature,或者说"性",可以说是显现本体"空"的特质的绝妙好辞。
与佛法相比,基督教自问世之日始就确立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本体--上帝。他不仅创生了天地,创造了日月星辰,孕育出鸟兽虫蛾、水草果蔬,同时按照自己的形象制造出我们人类的始祖。换个角度说,上帝是人类、自然的本源,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的本源,是独一无二的本体。基督教《旧约全书》第一章《创世记》开宗明义,凸现了上帝作为本体的属性:
起初,上帝创造了天地。地是空虚混沌的,世界一片黑暗;上帝的灵就运行在水面上。(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heavens and the earth .The earth was without form, and void, and darkness was on the face of the deep. And the spirit of God was hoveringover the face of the waters.)
继而,在《新约全书》中,这一具体真实、全知全能、生成一切并掌管一切的上帝,进一步升华而为抽象的、莫可名状的,高于一切、渗透一切、涵盖一切的存在。具体的本体自然而然顺化而为抽象的本体。九个字的中文表述地更具普遍意义: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或与上帝同在)。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道就是神,道就是言,或者说道就是上帝!无论是"道",还是言( Word ),尽管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思维的不同,但是,从哲学上看,无疑是对本体的抽象与升华,把虽然具体鲜明,却可望而不可即,也不可论证的上帝,转化而为虽然玄远模糊,却有待认识,而且能够认识的抽象本体。上帝,神、道、言,这种思维上的顺化,恰恰为本体创设了逻辑的前提,同样奠定了神学家、哲学家基督教本体论的基础。
佛法以缘生而否定本体,却视空为自然本性,进而反求诸己心,并以之为万物生成与变化的依据,是非本体的本体论;基督教以上帝为高于一切,具体真实的本体,并在抽象与顺化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本体论。由此而言,禅与基督在人类、世界、万物的起源方面,早已存在着对话的前提。
透过表象,切入深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佛法,特别是禅离念离相、返归本心、超越有限的精神,与庄子有始--未始--有始宇宙存在之理,多相契合;基督教上帝向道的转化,显然使上帝创世与老子宇宙生成模式相契无间。上帝六日创世不也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道家的思维?难怪美国朋友在他的大作的扉页上同时题下新约与老子关于本体和本体论的名言。
In the beginning was word("太初有道");
Dao which can be spoken is not constant Dao("道可道,非常道") .
显而易见,这位美国朋友肯定感受到了其中的玄妙,并力图把握中西两种文化在探索宇宙最本质存在时的通、同之处--言就是道。
事实上,古希伯来人在他们最古老的文化中,追求的是绝对、普遍的智慧。他们认为这种智慧也是宇宙的法则和普遍规律,或者说是本体,旧约称之为"Logos"(意为理性、道,中文多音译为"逻各斯"),英美文字翻译为God。著名学者、翻译家严复将Logos恰到好处地译为"道",这不仅反应了中国人对"Logos"、上帝和"道"兼包并容式的理解,浸透了一种中国式的形而上的思维,更说明世界文化从根本上的一致性。基督教以上帝为本体的神学本体论,也就越来越向哲学本体观念逼近了。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上帝创世,天地最初也是空,英文译作Without form and void 或者Formless and empty。老子对道的解释也是无或空,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显而易见,"空"不是佛教的"专利",不是佛法专有的概念与范畴。空是超越有限的无限,是独一无二,生成一切的本然之物。如此"空"的内涵,"道"的意蕴,创世的上帝便与缘起性空、"离念离相"的终极追求在本体论上遥相互应了。
由缘生而空,而性、心;由上帝而神,而道、言,禅与基督在本体、本体论上异曲同工,不仅说明它们之间对话是可能性,而且也告诉我们,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它们对社会的作用也应当是珠联壁合的。
【注释】
--------------------------------------------------------------------------------
[1] 《智度论》十一
[2] 僧肇《不真空论》
[3] 参见拙作《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 第6期,34 页。
[4]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162页。
[5] 分别见中英文《新约福音》第四章《约翰福音》
[6] Donal Carbaugu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Cultural Comminication and Intercultual Contact
[7] 《老子》四十章。另如"道""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等。
本然之空与太初之道--非相之性
如前所言,空"是佛法,也是禅的重要范畴,但决非佛门专有。事实上,基督教也认为,宇宙之原初无形无相( Formless 或者Without form ),空空如也( Empty 或者Void )。"地是空虚,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天地山河,日月星辰,花鸟虫鱼,以及人和世间一切精灵,都是上帝自"空"中所创。换句话说,世间万物的"有",都来自"有"之外的"空"。因此从思辨逻辑上讲,"空"同样是基督教超越有限的范畴,是生成万物的本体。所以中文《新约全书》凭借对英文"言"的深层次的理解,参照希伯来文圣经,希腊文Logos的原意,索性将其译之为意义模糊、内涵宽泛的"道",所谓"太初有道",以此体现本体超越万有,与"有"相对的"空"的性质,并以"道与神同在"的界说,与基督教神本体的观念不离不弃。英文版本以Word译之,与中文道的翻译几乎是不谋而合。于是,创世之神,或者说上帝,就在神,神之言,言的概念转换中,一变而为具有"空"的性质的"道",有形之神变成了非相之性,上帝创世的神本体也就成了抽象的"道"本体论了。
众所周知,"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老庄等道家代表人物用"道"标志宇宙万物发生的总根源和发展的总规律。《老子》中多处说"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它的意思是氤氲,混沌,恍惚,混而为一,不可言传和名状,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者。它是宇宙万象生发的根本和源头,空无一物却又能化生万物。在这个意义上,它与中国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范畴--"空"自然有颇多相似之处。
其实,就基督教信仰而言,"三位一体"的核心教义,突出说明的是圣父、圣子、圣灵为同一本体的三个位格。圣父,或者说上帝,是超乎万物之外,贯乎万物之中,无形无相,无在无不在的"灵"。圣子基督则是"道"借圣母玛利亚感孕而生,形式是"道成肉身",内涵还是肉身之"道",是在永恒之中闪烁着的圣灵。圣父、圣子的有形之相,本质上还是与Logos相通的"道"和"灵"。英文《圣经》说"I am the way, the truth , and the life "(上帝既是真、生,又是通往万物本源之"道"。老子如果懂英文,他也会说:"Dao is truth , Dao is life , Dao is way." ),更明确地告诉人们,基督宗教的创世之神,也是作为终极关怀的普遍概念,是超越一切,至上的存在,是与"有"不同的"无",是空,是太初之道。如此空灵拙扑,出神入化,与禅的本然之"空"异曲同工,实在也是一种非相之性。
正因为如此,基督教神学对神本体的论证,即本体论,无论是安瑟伦先验论的最完备的"存在"、亚里斯多德宇宙论的"无因之因",还是托马斯的五项论证,特别是康德依据伦理生活的需要,以实践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出的道德论论证:上帝的存在是善、美、幸福最终、绝对统一的前提与保证(直截说,上帝的存在服务于人的需要,这一存在事实上是不存在),都更接近佛法的本然之空。
不过,与基督教空的观念不同,佛法不把"空"作为事物生成的逻辑起点,缘生的理念突出的是万物皆因缘和合、相对待而存在,此有即彼有,此灭则彼灭,此生故彼生,由于存在的本身没有自性而为空。简单地说,存在的本身就是空。正因为如此,也可以说,万物生成于"空",这种本然之空的非相之性,便是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生发的源头,是事物生成的逻辑起点,就是本体(Noumenon)!所以,有人称之为"无执的本体"( no committment ontology ),认为佛教"空宗"的观点,否定有不变本体,但对禅宗而言,空的概念与龙树的空又有所不同,不是以缘起破一切本体,而是以佛性为本体 。这与我的观点大体相同。不过,我称之为非本体的本体论(Ontology without Noumenon ),说明缘生否定本体,同时又确立了一个以非相之性为本体的本体论,明显地表现出思维上的二律悖反 。这也是同基督教神--灵--道本体论不谋而合的。
当然,谈空说有毕竟是难以理解的超验的知识,见仁见智,在所难免。不过《老子》对空的阐释应当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与辐不同,毂是空的,轮子才能转动;器是空的,才能盛装物品;房子门窗是空的,才能用以居住。所以老子的结论是:无,或者说空,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存在,也可以说只是界定这一存在的概念!
当然,这里老子说的空并非禅的本然之空,更不是旧约中世纪之初空虚混沌之空。禅对事物生灭的认识也不是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本体论,而是"诸法因缘生,我说即是空",没有原创,没有本体的非本体的本体论。不过我们能够藉此理解"空"是与"有"不同性质的存在,也就不致盲人瞎马,甚或谬种流传了。
如上所言, "空"是"有"之外的存在,是超现实、超经验,或者说超越有限的无限。按照冯友兰的分析法,任何一种东西,它是一种什么东西,就总不会是另一种东西。一个概念既有外延,又有内涵,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外延包括的事物越多,对概念的内涵限定就越少,少而又少,少至最后,就只剩下"有"或者"存在"这样一个内涵限定。但是"有"这个概念却不能包括"无",无是超越有的另外的事物,而"空"则包括了有和无,但这个"空"不是真的"空",因为它包括了有和无,它有内容,所以,对空还要空,连有和无都不包括。所以佛教说"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非有非无",总之,空其所空,空而再空,这种空而后空,并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否定之否定是肯定",它是一种彻底的否定,是双向二重否定,这是一种完全否定性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更是禅宗崇奉的万物之源--什么也没有,甚至连没有也没有,才可能什么都有,才可能化生万物。
冯氏把空视作与有不同,与无也不同的概念,他是从认识论方法论上分析空和无的,这里姑且勿论。就本体论而言,冯氏之见显然与僧肇《不真空论》遥相互应,把握了佛家以空"性"为本体,非本体的本体论的特质。
汤用彤先生曾经指出,"从来谈空者,各有不同",心无派讲心空,即色自号即色空,本无派则强调本空,僧肇却认为"诸法假号不真"故谓之空,所以自称不真空,说明本体无相,超于有无 。佛法以此非相之性为本体的意向也就毋庸讳言了。
正是《坛经》充分发挥了这一辩正思维,以庄老思想诠释缘生的理念,明确指出"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于相离相","于念而不念",以此为人的本性,从而引导人们"识心见性",与无相之本体合一。看似有形的心本体,事实上却是无形无相之性为本体的性本体论 。禅宗讲三十六对法,要求"出入即离两边","出外,于相离相;入内,于空离空",否则,"著空,即惟长无明;著相,即惟长邪见",以超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把本体无相的理性思维,融汇在洋溢着现实意义的生命哲学之间。
综上所述,禅以缘生的非本体论,顺化而为万法藉此而生的性本体论,与基督教的原创世界,由空而Logos,而神(上帝)、灵,而言,而道,都是以本然之空的非相之性为本体的本体论。
【注释】
--------------------------------------------------------------------------------
[1] 《旧约》第一章。英文版本是:The earth was without form, and void (or empty); and darkness was on the face of the deep. And the Spirit of God was hovering over the face the waters.
[2] 《老子》二十五章
[3] 《禅空与上帝--关于基督教与禅宗的对话》,《文化中国》(加拿大)2001年3期。
[4]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6期。
[5] 《老子》第十一章。
[6]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第十章。僧肇《不真空论》呵斥本无论曰:"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故曰非无;非真非实有,故曰非有。"明儒"无善无恶心之体"显然受"本体无相"思想的影响,而给予非本体的本体所作的伦理学的阐释。
[7] 《坛经》中佛性无南北、识心见性,即悟大意、佛性本清净、直心净土、看心看净、心不住法等等,心与性一样,实指本性(Nature),而非人的精神和精神活动。
大用真心与全能之神--实相之性
上帝是道,道就是上帝,在基督教信仰中,宇宙之元初其实就是与华夏民族深意相契而不可言说之"道"。"太初有道",用中国人的思维,以及中国人对太虚沧桑的理解,精心锤炼出中国人的上帝。也就是说,上帝和道名异而实同,都是那个孕育创造天地万物的本原或本体。用道解说上帝,无疑告诉人们,基督教的造物主既是《老子》"先天地而生",为万物之母的"无",也是佛家"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实相非相",四大皆空之"空" 。因此它也就是普遍,是绝对,是不可言说却又触目皆是的一切事物的本原。禅与基督在本体论上的对话也就成为可能。
不过,这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在基督教的信仰中,他们"顶礼"的宇宙本体和万物之源--上帝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创造欲望,洋溢救世热情和献身精神的全能之神,是一种具有一切最崇高本质的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督教的本体之神又是有形的实相之性。前者是对抽象本体的认识,这里便是对全能之力的依托。
《圣经》开宗明义,创造天地的上帝,被描述成一个真实、具体、轮廓鲜明,全知全能、善智爱绝对统一的的存在。《旧约》第一章《创世纪》开篇就描绘了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的过程: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神把光暗分开,称光为昼,称暗为夜。上帝说:"让地面长出青草、结种子的菜蔬还有挂满果子的果树,它们要各从其类"。于是,就像上帝说的那样,世界上有了青草、菜蔬还有果子。上帝说:"让生物存在吧",于是生物又产生了。第六天,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土地,还有土地上爬行的一切昆虫。"人就这样诞生了。
在这里,上帝或神是一个活生生的"工作者",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是如何工作的,虽然这个工作是如此的伟大和不同凡响,但上帝在其中却并没有任何"虚幻"或"不确定"的地方。他的形象,他的意志,他的所作所为,一切的一切洞若观火,历历在目。
按照基督教的信仰,上帝,也就是耶和华神,不仅创造了宇宙万物,用地上的尘土造就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并取他的一根肋骨,为之制造出一个配偶,世代相传,开始了人类历史的长河,而且"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同时命挪亚打造方舟,"躲避洪水",并与"凡从方舟出来的活物立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换句话说,上帝创造历史、毁灭邪恶、拯救人类,不过是他的举手之劳。
按照基督教的信仰,上帝不仅可以借助少女玛利亚"道成肉身",以神性和人性的完美结合,宣传救世的福音;而且,为实现救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又死而复活。正所谓"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生死也是基督唾手可得之事。
按照基督教的信仰,道成肉身的基督,人性与神性"不混、不变、不分、不离",不仅与圣父一体,体现永恒的圣灵,而且是活生生的人,表现出完全的人性。其所以成为人,就是为了"使我们能成为神"(亚大纳西语)。这也就是说,基督是救助世人成为神的全能的人。
按照基督教的信仰,神不仅卑身为人,而且虚己待人。他的爱长阔高远,无所不在;他的荣耀无所不至,无所不能。他能使瞎子看见光明,能教瘫子"起来行走",能让哑巴"说出话来",能够赐福给一切信他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毫无疑问,作为基督教本体的上帝,不仅是蕴涵"空"意的"太初之道",同时也是具有全能之力的实相之性,所以更多的人常常把基督教视为有形的神本体论。
如前所言,佛法,尤其是禅,是否认本体的缘生论,然而又是建立在缘生基础上,以本然之空性,或者说非相之性为万物本原的非本体的本体论,其所说之心,实指本然之性,既非主体意识和精神活动(即便是意识,更接近心理学上的无意识),更不是人的生理器官。然而,佛门以及禅宗何以有意无意藉"心"之一词名此本体?细究亦颇吊诡,明显表现出宗教哲学上的二律悖反;简单回答,无疑也是对实相之性的追寻,对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繁兴大用的真心的终极依托。
心,作为中国哲学的范畴,原本存在模糊与不确定性。印度佛教之"心",亦有多意,《楞伽经》便举二意:一曰汗栗驮,二曰质多。前者即汉语自性清净心,后者便是虑知心。佛教传入中国,心在佛学中依旧表现了多意与模糊的特点:既指"诸法因缘生"的本然之性,犹如自性清净心(如本心、一心、真如心、心源、心智、识心、观心之心),《坛经》尤其如此;有时也具有印度佛教范畴"质多", 即梵文Citta的规定性(也有音译质多耶、质帝),其意则是一切感性、理性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与"意"、"识"相同,《俱舍论》云"心、意、识体一"就是这个意思,所谓心法是也。佛法,特别是禅,常常藉它的模糊性,以"心"之一词,对本然之空性具体化、实在化,对缘生这一非相之性,在认识论、伦理观方面给予肯定性的界说,以显示本体的真实、大用。空无,抽象的性本体,或者说非相之性的非本体的本体论,潜移默化而为实在的心本体论--虽然无相,却是实相,实相无相,与佛学的辩正思维依然契合无间。
佛法西来,有关"空"的否定性思维,虽然与道家心心相印,但是与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经世致用"的现实主义,即使不能说是背道而驰,思想上的冲突还是在所难免,尤其是本体的诠释,或重在谈空而否定有,或偏于说有而否定空,见仁见智,各逞其能,最终还是以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之心包容万物,自强不息。
早在禅宗形成三个世纪之前 ,僧肇就以不真空论批评"圣心为太虚"的心无之义"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并指出,"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虽然也讲"虚其心",同时又强调"实其照" 。他是以《般若》"心亦不有亦不无"的话,从本体论上批判"物虚",主张"实照"的,走的虽然还是"实相无相"的路子,但实相之心于此已经隐约可见了。
法相宗索性以"有"解"空",以"唯识无境","识有境无"问鼎于世,认为宇宙万象皆心识所变现,当然,根本还在阿赖耶识。不过,八识之辨集中反映了人的精神对客观存在的决定作用,至少可以说包括了这样的作用。原本"心无"衍化而为"识有",抽象的性本体变成实相的识本体,外在的超越转向内在追求,通常称之为"心"的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便成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本原。
不可否认,禅把佛学否定性思维发展到了极至,离相、离念、"于一切法上无住" ,也就是佛家常说的,无人相、无我相,破一切执!本质上是否定本体,并趋向依此"性"(Nature)为本体。但它也不能免"俗":离相,对外相的否定无形间趋向对内心的追寻;离念,对心识活动的超越反而转变为对自心的认同。《坛经》一方面讲"不着心","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又强调"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也就是"识心见性,自成佛道",正是禅门常说的即心是佛,我就是佛。主张破除我执,即超越自我,反对执着主观意识,劝戒人们"放下即是"的禅,在本性--自性--自心--识--专指精神活动的心的不断变化中,一变而为膨胀自我,突出自我意识,以心识涵盖天地的禅--心本体论的禅。坛经中直心、净心、妄心、口心、以心传心之心,都是指精神意识的虑知心,与离相、离念、超一切二元对立之"本性"实在相去甚远。后世禅门,执此尤甚,所谓正心、直心、深心、慧心、大悲心,日益深化心的本体作用。其目的无非是借宣扬人的精神独立自主、涵盖乾坤、截断众流,引导人们充分认识自我、坚信自我,从而坚定兼包并容、自强不息、勇猛精进、不怯不退,战胜一切的意志与毅力。禅向实相之性的心本体论的转化,无疑凸现了自我意识,或者说精神的大悲大用!不过,这一心本体论的肯定性思维也常常导致与世偃仰,与俗浮沉。甚至说如此"个人无限化"所导致的"文化困局",也是值得注意的倾向 。此在题外,不再赘叙。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无论是基督教的神本体与道本体论,还是禅的非本体的性本体论与心本体的实相论,既反映了它们在理论上的相通之处,而存在的现实中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它们自身在思维上的冲突,及其在实践中矛盾对立的概念的并存与应用,即宗教社会学上的二律悖反。如此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愿能成为对二者作深层次理解的引玉之砖。
麻天祥 2003/2/28成于珞珈 (原载《人文杂志》2004,1《中国文化研究》2004 春之卷)
【注释】
--------------------------------------------------------------------------------
[1] 《创世记》第一章第二句便讲"地是空虚混沌",然后说上帝"把光暗分开"也与中国盘古开天辟地,清轻者上浮为天,重浊下沉为地之说雷同
[2] 《新约》约翰福音十一。有关基督教的内容,凡出自圣经,除非必要,不再注明出处。
[3] 《作为宗教组织禅宗的形成,撇开各种神话传说,应当说是在慧能以下。具体内容参见拙文《胡适对禅宗史研究的贡献》。
[4] 《僧肇《不真空论》。
[5] 僧肇《般若无知论》。
[6] 《坛经》。
[7] 见《禅与基督教的对话》《文化中国》2001年第3期,梁燕城谈人人皆可成佛。
Dialogue about the Ontology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Zen
----Dao, Word and Kong, Xin
Ma Tianxiang
The essential of religion is a process of rationalization, particularly value rationalization.It transcends the limit and goes after the limitless by oneself mental energy, in order to finish their ultimate concern. In other word, it is a metaphysics to seek an ontology for all things and itself. So is all cultures and religion. For example Logos, Word of God, or Dao, Wu and Mind. They are only diferent expression and understanding for ultimate form. As Mr. Zhang Tiayan said, Philosophers and Religious scholar are Ontologist. Their meaning, or significance of Ontology are same though their name are different.
About ontology, a Chinese philosopher Zhuang zi said, Beginning of all natures without Beginning. His word is very right, is rationl too.
Christianity has belief for God, is atheism, of course is limit. So_called,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However in fact God as a conception, it's truth, life and Way too. So it still is the limitless to transcend the limitation, and cannot be spoken. God made sky, earth and life on the earth by his words and expressed his ultimate concern by the same method. His limitation is the limitless!
Zen, as one of Buddhist, thinks that all manifestations of nature have their causes and conditions made, so that they are no-constand. Taking shape of all things is contrary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exist side by side. One of it takes shape, another takes shape at the same time. One disappears, another disappearing too. As may inferred from this Zen denies the ontology. It more display the limitless of the nature than other theory. Meanwhile Zen affirmed that Yuan Qi (made by causes and conditions) is constant true nature in the universe and it is in ourself mind. So we may say that Yuan Qi also is ontology. The limitless of No-ontology turns smoothly the limitation of the Mind-ontology.
From the ontology, dialogue about the limitation and the limitless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Zen is showed on Dao (God), Word and Kong (empty), Mind, shows their ultimate concern to transcend limitation.
Ma Tianxiang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department
Wu Han University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