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佛学与中国文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裕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学与中国文化
  刘裕略
  我想:宗教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学术思想的;一种是只有神的信仰而无学术思想的。红灯教与白莲教属于后者,与佛教基督教则属于前者。
  后者往往只能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一定社会起一定作用,很难在广大地区维持永久,前者就不同了,它不但可以在一定地区生存和发展。而且,还随着时间的延长,扩展到其它地区或其它国度里去。它们之中,也有在原来诞生地点衰微,而在别的地方繁殖起来的。其所以如此,就因为这一类的宗教不只是有一种组织。同时,它还有一套学术思想的缘故。
  凡是没有学术思想的宗教,通常都只能起一定的社会作用,而不能起一定的文化作用。此所以红灯教与白莲教当时都曾如火如荼,事过境迁,却了无痕迹。有学术思想的宗教却不同了;因为它本身就在文化范畴之中,所以它不仅可能发生军事作用和政治作用。同时,还可以发挥文化作用。
  凡学术思想一定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如果甲乙两种学术思想碰头,要它不互相起作用,那是不可能的。虽然,影响之程度及结果可能各有不同,但它们必将互相影响或一方给予另一方以影响则无疑义。
  佛学与中国文化碰头并不是它们两个在中国以外的什么地方遭遇,也不是中国文化前往印度,而是佛学从印度输来,但无论它们碰头的经过是怎样的,它们之间将会有影响的事实发生,则亦无可疑义。
  关于佛学传入中国的经过,其最先见于正史信而有据的应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西印度之摩腾、竺法兰二人应诏赍经典而来的这一件事。从那时起,佛之教义始正式东被。因为这样。所以,一般人多认为佛教之传入中国是自汉明帝永平十年开始。但我们晓得:西印度之摩腾、竺法兰二人当时何以会应诏而来昵?不消说是因为汉明帝曾经有诏给他们。汉明帝当时何以会有诏给他们呢?如果汉明帝事先不知道有佛陀,汉明帝能够下诏征求佛经吗?当然不可能的。那未,事情便非常明显了。必定是汉明帝在下诏以前就已经知道有佛有法。否则,他便无从下诏。据稗官野史所载,说中国秦时与宝利坊等交通,便已知道有佛。又说:西汉时从匈奴得到金人,这金人就是佛像。这当然都有可能,但不管如何,汉明帝以前,中国早已知道有佛,则是千真万确的事。不过,西印度摩腾、竺法兰东来以前,中国尚无佛经罢了。
  佛学传入中国以后。虽然,与它最先接触的就是中国的皇帝,因而使得它的传播,得到许多方便,但它起较大作用的时间,却不在最初那一段时期,而在六朝隋唐之间,直到唐代而大盛。在汉代,自从采纳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学术界的第一势力就是儒家;第二势力是道家;佛家后来只算第三势力。到了六朝隋唐以后,道家的势力逐渐衰微,佛家才由第三势力变为第二势力。但也永久没有变成第一势力。
  在三国和六朝时代,正是道家猖披的时代。此可从帝王儒者崇尚谶纬,迷信休咎,阴阳五行之说,深入人心之现象证之。而魏晋以后,更有甚焉。曹操所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就含有道家思想。曹操尚且如此,其它诸人可想而知。魏文帝曹丕提倡旷达,举世从之。前此建安七子。固早已以浮靡相尚,则其后二三百年间士大夫之崇尚清谈,自亦非偶然。何晏、王弼是当时道家中之巨擘。王衍传说:“晏弼祖述老庄,谓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在者也。”此外,又有阮藉、稽康、刘伶、王戎、乐广、卫玠、玩瞻、郭象、向秀等人皆以谈立而负大名于时。甚至,父兄之劝戒,师友之讲求,亦莫不以推究老庄第一事,这就尤足证明道家在当时的风行了。上焉者谈玄,下焉者搞所谓炼养、符箓、占验之事,是当时的一般现象。
  道家最盛的时候,儒家且不免为之减色,佛家更无论矣。佛经虽然自汉明帝时候起即开始传入中国,但在此时期,一般信佛者还只知道诵读经文,皈依仪式,对于诸乘法理,即真正的佛学尚无心得。所以,事实上,三国六朝时代,还只能说是佛学在中国的萌芽时代。它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没有大影响。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它也没有大影响。
  直到唐代,这情形才完全改观。到了唐代,佛学就大盛起来了。唐代及五代时候的艺术和建筑,都已受到佛教的影响,最有名的敦煌艺术就与佛学有不解缘。对于文学,它也很有影响。虽然,道家在唐代也还有它的力量,如像大诗人李白就是信道的,大诗人杜甫也曾经和李白一路到王屋山去访寻道家的人,但与李白、杜甫同时的大诗人王维却笃信佛教。王维字摩诘,这摩诘二字便是从佛学得来,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已非往昔可比了。韩愈谏迎佛骨,固然是儒家反对佛家的一个例子,但那也正反映了佛学已经威胁儒家了。
  反对佛学的固不自韩愈开始,魏明帝时,费叔才、褚善信两位道士就曾经著过〈道佛优劣论〉,抨击佛教。甚至,吴主孙皓也曾经有过废止佛教的意思。不过,费叔才、褚善信两人反对佛教,是为了长扬道教,与韩愈反对佛教,是为了维护儒家传统,在动机上,两者又各自不同。
  唐代佛学之所以很盛,也并不偶然。晋以后,道家的势力虽大,佛学在中国亦已相当发展。而且,这时期,还不断有人到中国来翻译佛经,宣扬佛法。东晋以后,更有道安等专阐扬佛学于士大夫间,惠远开庐山,日夜说法,则更成为净土宗的滥觞了。法显横渡雪山,深入天竺,将佛典带回中国,并著佛国记以述所见所闻,这是中国到印度求佛的第一人。
  此时,复有龟兹国人鸠摩罗什东来,不惟日夜从事翻译,兼且收授门徒三千人,传大乘教,达者七十,俨然成为中国北方的一代大师。在鸠摩罗什之前,中国佛家所讨论者仅小乘而已。鸠摩罗什首传三论宗义,译法华经,又译成实论,这于是乎又成为成实宗入中国之始了。
  其后,佛驮跋陀罗译华严,昙无谶译涅槃,南北朝时,五分律文、观普贤经、观无量寿经、璎珞经等又相继译出。再后,菩提流支首倡地论宗,达摩首倡禅宗,真谛三藏首倡摄论宗及俱舍宗,智者大师首倡天台法华宗,南山律师首倡律宗,善导大师正式倡导净土宗,慈恩三藏首倡法相宗,贤首国师首倡华严宗,善无畏三藏首倡真言宗,诸宗并进,万马齐奔,由此可见唐代佛学之盛,是有它的道理了。在此情势之下,韩愈起而捍卫儒家正统,自亦为理所必然。
  不过,韩愈虽然反对佛学,玄奘大师往印度取经的事却也就发生在唐代。同时,在文学上与他齐名的柳宗元很信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很信佛。比韩愈前一个时代的大文豪谢灵运、刘勰也很信佛,比他后一个时代的苏轼也很信佛。
  韩愈以后,反对佛学的人也还很多,未明理学家也很反对佛学,但佛学却仍然在中国传播。到了近代,梁启超和梁漱溟也还是很信佛的,这可见佛学对中国学术界确有其影响。只是这影响似乎是越来越小罢了。
  根本说来,佛学与中国帝王发生关系虽然很早,但它对中国政局所起的实际作用却不大。除了梁武帝舍身为佛以外,具体而严重的政治事件少有;同时,它也没有能够取儒家的地位而代之。在观念上,它使一部份中国人的人生观更为超脱,倒是真的,也仅仅如此而已。
  最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是除了佛学对中国文化有所影响之外。同样,中国文化也对佛学起了一定的影响。佛学之所以能够趋于博大,中国文化实与有功。譬如天台宗,就不是来自印度,而是创自中国;印度亦无华严宗与禅宗,这都可见佛学受中国文化影响之深。综合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来看:中国佛学实更较印度佛学富有哲学意味。
  而这又似乎与“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思想有关了。对于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我总有这样一个看法:印度文化虽有理智成份及意志成份,却更富有情感成份;中国文化虽有理智成份及情感成份,但却更富有意志成份。因此,它们之间,原就互相有着需要处。
  梁启超论中国佛学之特色说:“美哉中国,不受外学已则,苟受矣,则必能发挥光大,而自现一种特色。……中国之佛学非纯然印度之佛学也。……”如果梁氏之言为不虚,则更说明了它们之间的互相需要处。梁启超又说:“吾窃信数十年后之中国,必有合泰西各国学术思想于一炉而冶之。吾请讴歌隋唐间古德之大业,为我青年劝焉。”梁氏此项旨趣极高。
  然以梁氏作此信念所根据之理由而言,犹不过有感于隋唐间诸古德之大业一点,而在另一面,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亦正有相需之处;再加上今日世界已经突飞猛进,由于人类之自我觉悟和交通工具已把空间缩短之关系,我们显然是更应该基于传统文化的立场,融合中西学术思想,向世界性的学术思想和行为标准迈进的。检讨佛学与中国文化之关系之后,我们应该对此更有信心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