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清凉山文化述略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 福 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清凉山文化述略
  吴 福 林
  清凉山文化,是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文化,是南京人和生活在南京的外籍人共同创造的本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沉淀,南京文化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只不过长期以来,因为视秦淮河为南京人的母亲河,习惯以广义的秦淮文化来代称南京文化,往往便将南京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支——清凉山文化忽略了。其实,清凉山文化有其地理的根基——得天独厚位于城中的山川形势;有其岁月的积累——体现人文风光的众多名胜古迹;有其丰硕的成果——众多优秀的文化人在众多文化领域作出的贡献。试略述之。
  山川形势 得天独厚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天人合一”,人杰得自地灵。清凉山地区的山川形势,真正是老天恩赐,有山,有水,而且还位于南京城中。
  清凉山,在南京城西,古濒大江之滨,今临秦淮河畔,山并不甚高,海拔63.7米,规范起来只能称作丘陵,但是,在南京城内却是名符其实的最高之“山”。登高四顾,目所极亦可数百里。而且围绕清凉山还有大小山丘十余座,向北、西分散,诸峰横袤相错,若断若续,自有一番气势。
  耸立在天堑边上的一座山,当然雄伟非凡,此从山之古名即可得知。唐代以前,长江尚未西移,而直逼清凉山之西南麓,人们自江北而来,见山皆无石,至此方见呈紫红色的岩石,便称之为石头山,或石首山。山,已有其壮;石,尤见其坚其固。因此,周显王三十三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就在山上建金陵邑城。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吴大帝孙权又在此建石头城,置烽火台。城以山名,山又以城名为石城山。在长江缠绕山麓而过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清凉山做为险关要隘都是南京的英勇卫士,“自晋室中兴,常为险要必争之地”(《元至正金陵新志》)。大概这也就是诸葛亮论断金陵地形、城西为“石头虎踞”的根据所在。孙权依言建都南京,在此筑石头城,雄踞一方,成就霸业,揭开了南京建都史的第一页。可笑的是,他的不肖子孙吴末帝孙皓又在清凉山石头城断送了吴国。“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吴天纪四年(280年),晋益州刺史龙骧将军王浚率水师顺江而下,戍卒八万,方舟百里,鼓噪入石头。孙皓只得捆绑了自己,上门投降,败掉了吴大帝孙权创立的大业。
  自此,清凉山便像一座大舞台,上演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
  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大将军王敦以讨伐皇帝心腹重臣刘隗、刁协为名起兵,首先占据清凉山石头城。结果就因为王敦已据有石头城之利,虽然晋军人强马壮,仍然造成败局。从此,王敦手握大权,遥控朝政,乃至气得晋元帝司马睿忧愤而死。后来,还是晋明帝司马绍抓住王敦病重的机会,才将之击败,平定王敦之乱。
  晋咸和三年(328年),苏峻之乱生,从历阳(今安徽和县)至横江(今和县东南),渡江至建康(今南京),攻青溪栅,因风纵火,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一举攻入台城。晋将陶侃、庾亮、温峤共同讨伐,奔赴建康。戍卒四万,旌旗七百余里,钲鼓之声,震于远近。苏峻闻风,逼迫晋成帝司马衍迁至石头,据险而守。于是,在清凉山一带爆发激烈战火。虽然强弱势殊,亦相持数月,晋军才取得最后胜利。……
  由于历史兴废,长江悄然离去,六朝金粉不再,清凉山也失去了往日的威武,却化成滋育诗歌的沃土。后来的骚人墨客在清凉山巅领略了“一径微风万绿香”(清陈毅《初夏题清凉寺壁》)之余,不禁百感丛生,苍茫之意油然。唐诗人刘禹锡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 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宋诗人杨万里云:“……苏峻战场今草莽,仲谋庙貌古尘埃。多情白鹭洲前水,月落潮生声自哀。”(《陪留守余处恭、总领钱进思、提刑傅景仁游清凉寺即古》)清南京诗人郁长裕云:“蟠龙踞虎镇东南,地脉空悲王气残。……”(《石头城》)
  清凉山地区,除却山,还有水,不是指西去的长江,也不是指相邻的秦淮(此段并非秦淮主体),而是指清凉山怀抱之中的一泓清水——乌龙潭。
  乌龙潭,在清凉山南,古为南京汇集诸水归江之所,因其深而称为“潭”,又因其“大”有五顷、水“清”如碧,便名清水潭、清水大潭。(明代潘之恒介绍乌龙潭时,便说:“潭深莫测,广百余寻,长竟三里。”)潭中有四个泉眼。晋时传说,某年六月十九日,潭中出现四条乌龙在泉眼处昂首戏水,这便是乌龙潭得名的由来。其实乌龙潭古时还有两个美名,即芙蓉池和白莲池,因为潭中遍植荷花,而且全为白莲而得名。唐李德裕有《金陵芙蓉池赋序》云:“金陵城西,池有白芙蓉,素萼盈尺,皎如霜雪。江南梅雨麦秋后,风景甚清,漾舟绿潭,不觉隆暑。”清时,文人在此交往,又赠潭以嘉名。清道光年间的一个秋夜,明月高悬,江苏巡抚陶澍和学者魏源泛舟潭上,陶澍陶醉地感叹:“乌龙美景,秀色可餐!”魏源说得更为俏皮:“有此妙处,何必西湖!”从此,乌龙潭别称“小西湖”也传开了。清人蒋士铨的诗《乌龙潭访汪氏废园》可谓对潭景的全面赞美:“风潭百顷木千章,一丈荷花十顷香。天入夏时无暑到,水当深处有龙藏。”
  唐刘禹锡名篇《陋室铭》开首有惊天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清凉山、乌龙潭可当之矣。清凉山,似乎并没有什么仙人的传说,但是,其坡陀处有一口南唐保大三年(945年)挖掘的古井,人称保大泉,又称南唐义井,不但水源从不干涸,水质甘醇润口,而且久饮鬓发不变,有令人须发不白、延年益寿之神效,故又名还阳泉。有此神泉,亦为清凉山增添了不少仙气。乌龙潭即以龙名,其灵自是不在话下。此山此水,如此得天独厚,如何能不吸引来众多优秀文化人,创造出一方璀灿的文化来!
  名胜古迹 人文风光
  “江移十里外,山归半城中。”(清顾梦游《石头城》)随着长江的西移,清凉山也由军事要塞转为人所向往的景域。清凉山由勇武阳刚转向清秀妩媚,加之乌龙潭的温馨柔美,又抹去了政治烟霞的笼罩,随之注入更多的文化因子,景观胜迹便不断添加,人气也越来越旺。
  清凉山秀美的一面,众多文人夸之至极。宋代文人吴渊在《建翠微亭记》中,甚至认为“翠微之景,实甲于天下”。他以“神清骨冷无尘俗”(苏轼语)、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的林和靖说事,连林和靖游清凉山,也“见之赋咏,则其称绝可知矣”。此指北宋诗人林和靖游清凉山翠微亭后,吟诗感叹:“绝境长难得,浮生不拟归。”面对“绝境”清凉山,隐居在美如西施的西湖的林和靖也不想回去了。清凉山惊人之美,自不待言。故而,吴渊还在文中具体描摹:“是亭之址,居山之巅。……夫其南为方山,则秦皇之所以凿而为渎,以厌东南天子气者也;其北环滁,则欧阳公(修)之所以与客遨游,作亭其上,而名为醉翁者也;其西为三山,则元晖(谢脁)之所登以望京邑,太白(李白)之所眺以怀长安者也;其东为钟阜,为鸡笼,则雷次宗、周颙、阮孝绪、韦渠牟辈之所以隐居,求志遁世,无闷者也。乃若长江自西亘北,银涛雪润,汹涌湍疾,烟帆风席,杳霭灭没,朝宗于海,昼夜不息;与夫遥岑近岫,危峰断岭,如列画图,如植屏障,或云霭之出入,或烟霞之明晦,或晴霁而日月明,或风雨而雷电暝,朝暮四时,千变万态,不可名状者,无非此亭之景也。”登山亭远眺,极目四野,胸襟何等开阔!朝暮四时,变化万千,又何等奇幻瑰丽!故而,南京历史上罗列诸景时,明朝始有“金陵八景”之称,便将“石城瑞雪”列入。在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中,便为“石城霁雪”和“清凉问佛”二景。
  如此秀美的山景,吸引得历朝历代都来建设,日积月累,可谓名胜密集。山上有兴教寺,后更名清凉寺,山又以寺名,始称清凉山,南唐在此有避暑宫;吴大帝庙,在清凉寺西,祀孙权;一拂清忠祠,在清凉山东侧,祀宋郑侠;崇正书院,在清凉山东侧,明嘉靖年间督学御史耿定向所建;扫叶楼,在清凉山西南坡,为清凉寺僧莲乘及其徒弟扫叶的禅房;云巢庵,又名小九华,在清凉山麓,奉地藏菩萨;驻马坡,在清凉山后,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驻马论石城形势处;裓园,在清凉山下,卓忠贞敬祠,卓敬为明洪武、建文时大臣;遯园,在清凉山侧,清诗人李赞元所居,李诗与杜茶邨诗齐名,时称“李杜”;朴园,亦在清凉山侧,清熊赐履别墅;半亩园,在清凉山后虎踞关,为清画家龚贤居宅;宫氏园,亦在清凉山后,主人佚名。稍远处有随园,在清凉山东脉小仓山,为清代大诗人袁枚的园墅……
  乌龙潭及其四周亦多胜迹。潭滨有颜鲁公祠,祀唐昇州刺史颜真卿,祠前有放生池;潭畔及近处有妙意庵、半壑庵和隐仙庵。龙蟠里有惜阴书舍,为清两江总督陶澍创建。周遭还有许多园墅,有齐王孙园,明宗藩子朱睿璲所居,有招隐草堂诸胜;何太仆园,明南京兵部主事、太仆少卿何栋如园;张氏园,明南京刑部尚书张瑄别墅;吴氏园,明文人吴应箕寓所;寤园,明总兵茅元仪园;山水园,明长史唐时园;金太守园、陈中丞园,皆为明时园墅,主人佚名;余氏园池,明末大臣余大成园;心太平庵,清文史学者丁雄飞别墅;有叟堂,清人宅园,主人失考;幔亭园,清文人周榘园;余霞阁,因有古松四株,又名四松庵,清户部郎中陶涣悦及其弟读书别墅;汪氏园,主人失考;小卷阿,清思想家、史学家魏源别墅;薛庐,在龙蟠里,清学者薛时雨园墅;深柳读书堂,在龙蟠里,面乌龙潭,清文人名士顾云精舍;……
  清凉山地区众多的名胜古迹,有一长三多的特点:
  一、历史跨度长。从周显王三十三年(前333年)算起,长达二千余年。而且在这二千余年中,几乎历朝历代在这里都有遗迹都有体现,又可谓全。南京城区建置之始,是置金陵邑,在山上筑石头城,始于此。南京得名金陵,亦始于此。南京誉为“虎踞龙盘”,还是始于此。此山重负着南京的历史,向人们诉说着南京的古往今来。长江的西移,似乎是大自然开的一个玩笑,却造就了一个文武全才。清凉山从此脱下战袍,弃武习文。武,是那样轰轰烈烈,慷慨激昂,关乎历史兴替;文,又那样妩媚可人,登山揽秀,相聚吟哦,以致构建宅园,长伴山水。清凉山真像一个永葆青春的老人。
  二、祠庙多。据清顾云《盋山志》记载,有祠庙34个。祠,多祀名人,如三国时政治家诸葛亮、吴大帝孙权、东晋大臣陶侃、唐昇州刺史、书法家颜真卿、北宋官吏郑侠、明大臣卓敬、南京督学御史耿定向、清江宁布政使林则徐、两江总督曾国藩等等。如此集中建祠,当属罕见,反映出南京自古而来对人的尊重,对有益于南京、对南京作出贡献者的怀念和感激。这些人并不都是本地人,为他们建祠,又反映出南京自古而来对异乡人的包容,对异乡优秀人士的欢迎和赞赏。看来南京人自古而来就有以人为本的意识,思想就比较开放。
  寺庙并不算很多,但名声和影响较大。清凉寺,初名兴教寺,建于杨吴武义三年(921年),南唐烈祖在此避暑纳凉,更名清凉。南唐至宋,清凉寺极为兴旺。寺内藏有南唐著名画龙高手董羽龙画、后主李煜的八分书(隶书的一种)和时有盛誉的书法家李霄远的草书,称为“三绝”。南唐李后主还为寺造钟,忏悔先主曾误杀和州降者千余人。宋时,连鼎鼎大名的文学家苏东坡为悼念亡妻王氏,也尊其嘱来寺,施弥陀画像,并撰《清凉寺阿弥陀佛赞》。南宋诗人刘克庄有《清凉寺》诗写其盛况:“塔庙当年甲一方,千层金碧万缁郎。”清时,又有云巢庵,亦名小九华,奉地藏菩萨,在清凉山麓,门临大壑,亦云即在崇正书院处。此庵不大,起初只是清朝张姓某人捐建的地藏殿,同治年间(1862~1874年)重建,有所扩大,香火日盛。每届阴历七月二十九日地藏菩萨生日前后,特别是生日当天,香客人如潮涌,供香客休息的进香茶棚,从大中桥一直摆到清凉山。“清凉问佛”一景,便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
  三、园墅多。据《盋山志》记载,包括寓居宅园、亭阁池苑等的“园墅”多达62个。在宅园别墅中,虽然不乏官僚贵族居所,诸如前述之明齐王孙园、金太守园、陈中丞园等,但更多的则是洋溢着书香诗韵的文人学者的园居。这些园墅,既有园壑构筑之美,又有文人墨客之雅。清诗人李赞元的遯园,在清凉山侧,“群山环拱,构高亭俯瞰长江。与杜茶邨吟詠其中,时称‘李杜’。”(陈诒绂《金陵园墅志》)丁雄飞之心太平庵,在乌龙潭畔。观其居名,便可大略知其为人。主人夫妇皆嗜书,藏书四万卷,尤多秘本。所居临潭,轩窗疏爽,时一凭观,吐纳皆山水气焉。夫妇相伴,读书其中,乐趣无穷。书不厌多,又与藏书家黄虞稷订《古欢社约》,以每月十三日、二十六日两人互访、互抄、互读各藏书籍,并相考订,成为美谈。魏源的小卷阿,亦在乌龙潭畔。购屋之初,实乃草房,卷曲简陋,用《诗经·大雅》的篇名名之,乃为屋主之幽默。在这里,他编撰了《海国图志》,是一部我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还有薛时雨的薛庐,在龙蟠里,构筑有藤香馆、冬荣春妍室、双登瀛堂、吴砖书屋、夕好轩、抱膝室、蛰斋、小方壶亭、仰山楼、半璧池桥、美树轩、杏花湾、半潭秋水一房山、寤园和有叟堂等,“诗酒宴游,一时称盛”。……
  四、吟咏多。《盋山志》卷八《艺文》(下)就收录有从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到清朝诗人张鸣珂共61人的173首有关诗篇。其中不乏历代名家,如六朝之谢灵运、鲍照、谢朓、江淹,唐朝之李白、刘禹锡,宋朝之王安石、苏轼,元朝之萨都剌,清朝之王士祯、袁枚、姚鼐等等。其实此中收录仅为历代清凉山(当然包括乌龙潭)诗的部分,若仔细网罗,恐当还有数倍,完全可以编成专题诗钞。这些诗作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怀古之作,如前所引,是历史在作呼唤,引起后人无限感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金陵歌送别范宣》(《金陵梵刹志》题作《石头山》诗中有少数字不同,用括号标出)可为代表:“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钟山龙盘(蟠)走势来,秀色横分历(溧)阳树。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长江半绕的清凉山犹如古代功勋卓著的战神,诗人既赞美他昔日的辉煌,又伤心他的颓然倒下,散成寒灰。
  诗作的另一类,则是颂今。自宋开始,诗中的清凉山似乎洗尽硝烟,脱胎换骨,成了风骨朗俊的秀士。或许是岁月的洗刷,人们也淡忘了他强悍霸道的一面,而欣赏起他的秀雅。我们还是读一下宋代雅士林逋的《翠微亭》全诗吧:“亭在江干寺,清凉更翠微。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绝境长难得,浮生不拟归。旅怀何处是,西崦又斜晖。”虽然是雨后黄昏,美丽的清凉山还是令林逋连西湖也不想回去了。明朝南京诗人顾璘也是秋天来游清凉山的,其诗《登清凉寺后西塞山亭》(四首之一)云:“晚上高亭对落晖,万山寒翠湿秋衣。江流一道杯中泻,云树千门鸟外微。古寺频来僧尽老,重阳欲近蟹争肥。霜枫恶作萧条色,故弄残红绕客飞。”写得清凉山别有意味,文人独特的雅兴风趣跃然纸上。顾璘家族的后人清朝顾梦游有诗“翠微亭上雪,忽浸碎虚空”(《石头城》)点出“石城霁雪”的特色。清朝“小卷阿”主人魏源《乌龙潭夜坐》,写乌龙潭夜色迷人之极:“林阴横满地,夜影忽过墙。忘却月已转,翻疑树易长。积雨有余气,老荷终自香。空林如积水,清夜意难忘。”不是居于此并经过长期伫目着意揣摩,是写不出此等诗来的。
  丰硕成果 光彩夺目
  清凉山的山川灵气,孕育了一批优秀文人,在众多文化领域展示出非凡的才华。清凉山文化是多元的,在书画、宗教、书院文化、学术理论和郡邑文献诸方面成果斐然。
  一、书画艺术
  历史上最早与清凉山产生渊源的书法家,当为唐代颜真卿。唐乾元二年(759年)六月九日,颜真卿以饶州刺史为昇州刺史。任上,以“帝王之德莫大于生”为题,向唐肃宗李亨进献《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奏请在全国建放生池81处。并辟乌龙潭为放生池,又亲撰《天下放生池碑铭》。颜真卿,是我国书法史上的大家。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人称“颜体”,为历代学书正途之楷模。宋朝大家欧阳修饱含感情地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又云:“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跡,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俱见《六一题跋》)任上还有《与蔡明远帖》,行书,信札。书于心境恬静之时,意境疏淡,气韵脱俗。宋朝大书法家黄庭坚叹服地说:“《(与)蔡明远帖》是鲁公晚年书,与邵伯棣、谢安石庙中题碑傍字相类,极力追之不能及其仿佛。”(《山谷集》)
  常在清凉山避暑的南唐后主李煜,也是一位独具特色的书法家。他留在清凉寺的墨宝为“八分书”,是始于魏晋的一种隶书,已被誉为寺中“三绝”。李后主酷爱书法,他用的李廷珪墨,“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逾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文房四谱》);他用的砚,产于安徽歙县龙尾山,石质富韧性,不吸水,磨墨如油,人称龙尾砚;他用的澄心堂纸,为其特制专用,“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歙县志》)。他独特的书法,人称“金错刀”。他还能以卷帛为书。宋朝陶穀在《清异录》中言:“后主善书,作颤笔樛(纠)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清凉寺德庆堂榜,就是他的“撮襟书”。
  清凉山东北稍远处有狮子窟,明朝董其昌“尝读书于此。所题石额,故老多见之”(《盋山志》)。董其昌亦为书法名家,“其书能于姿致中出古淡,为书家中朴学”(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清代著名画家、位列“金陵八家”之首的龚贤就住在清凉山后虎踞关。龚贤活了七十二载,倒有四十年是在南京度过的。晚年看中了虎踞关风树从容、丛竹掩映的优美幽静的良好环境,花百金购之,定居于此。虽然地仅半亩,瓦屋四五间,但新竹成阴,龚贤只觉已置身于桃花源中了。以他绘画生涯而言,习画和成熟的两个重要阶段都是在南京完成的,而后面巅峰阶段则主要在居住半亩园时期。所以,他自号“半亩居人”、“清凉山下人”。龚贤的山水画,宗法董源,沉雄深厚,又追求师造物,重神韵,讲变革,破藩篱,善用积墨,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同时代的程邃评论说:“半千用笔,如龙驭凤,似云行空,隐现变幻,渺乎其不可穷,盖以韵胜,不以力雄者也。”他的代表作《夏山过雨图》,绢本,墨笔,纵141.7厘米,宽57.8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该图描绘了夏日雨霁后的云山烟树,表现出江南山水的浑厚苍秀与丰饶明丽。
  二、宗教文化
  古时清凉寺的出名,不但在于帝王在此建宫避暑,更在于有高僧传道。南唐始祖李昪请来高僧文益。文益在清凉寺时期很长。中主李璟从之受戒。一个春日,与后主李煜论道罢,同观牡丹花。李煜要他作“偈”,文益当即赋曰:“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据说,李煜顿悟其意。文益在清凉寺深究佛理,创立了法眼宗。法眼,是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以此为名,可见此宗禅悟之旨。法眼宗以“三界为心,万法唯识”为纲,其禅风是“对症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一时弟子甚多,四方求学僧众不下千人。法眼宗成为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清凉寺也成为法眼宗祖庭。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文益圆寂,终年74岁,南唐中主李璟谥为“大法眼禅师”。宋代中叶,此宗法脉断绝,但也辉煌百年,在佛教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
  至于后起之云巢庵,奉地藏菩萨而香火大盛,影响主要在于民间。地藏者,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是也。地藏菩萨,受释迦如来之付嘱,每日晨朝入恒沙之禅定而观众机,以教化六道之众生,救苦救难,普度世人。南京历史上清凉礼佛的盛行,既反映出佛教文化的民间性人本思想,也反映出南京人趋善趋上趋乐的文化心理。
  三、书院文化
  座落于清凉山的崇正书院,由明南京督学御史耿定向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所建。所谓“崇正”者,乃推崇正统是也。为此,耿定向延聘名儒为师,又遴招十四郡名士前来就读,而使崇正书院成为当时众多书院中的佼佼者,培养出不少人才,如金陵状元、著名学者、史学家焦竑、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等。进步思想家李贽亦曾在此游学。
  而座落在清凉山侧、乌龙潭畔龙蟠里的惜阴书舍,则是两江总督陶澍为了纪念晋朝陶侃、倡导古学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所建。惜阴者,珍惜光阴是也。此为陶侃常言之语:“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益于时,死无于闻后,是自弃也。”(《晋书·陶侃传》)惜阴书舍规模很大,师资队伍强大,有学者名流俞正燮、胡培翬、冯桂芬、薛时雨等。而且管理严格。因而造就很多人才。清咸丰年间,遭兵火之厄,舍毁其半。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光绪初年,始改书舍为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废书院,兴学堂,遂改为上元县高等小学。
  读书和藏书,当密不可分。清时及以前,书籍多为私家收藏。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的端方,由欧美返国后,接任两江总督。他深感文化教育于国家富强之重要,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便极力考虑在南京创办公共图书馆。地址便选中惜阴书院旧址。他一边在书院添筑藏书楼,一边以重金(七万三千元)购回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书60万卷,又购得武昌范氏“月槎木樨香馆”藏书4557种。江苏省第一所近代图书馆、亦为我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江南图书馆,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八月十八日开馆。缪荃孙出任图书馆总办。江南图书馆以收藏善本、地方志著称。馆藏有宋元刻本140余种,明刻精本,旧钞善本及著述稿本,校雠秘册约2000种,还有“文澜阁”著录的书籍3500余部,多为四库修书之底本以及日本、高丽刊本。若干书籍是名家所校,名人所藏。后来,江南图书馆历经变迁,馆名也屡变,诸如江南图书局、江苏省立图书馆、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第四中山大学国学图书馆、中央大学图书馆、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汪伪时曾名“国立中央图书馆”)等等,直到1952年10月并入国立南京图书馆,而成为全国第三大公共图书馆。
  清凉山地区私人藏书家也有不少,许多园墅都飘逸着书香。明皇族朱睿璲齐王孙园,中有招隐草堂,富藏书,招引余大成、凌世韶等文友,读书吟咏;明茅元仪寤园,在乌龙潭北岸,拥有其祖父茅坤的白华楼藏书;清丁雄飞心太平庵,有40个书橱,藏书4万卷,其中抄本就多达4柜;还有袁枚随园,专建书仓,藏书约30万卷;此外,凡居此处的文人,如魏源等,又有谁家没有藏书?!
  四、学术理论
  桐城派创始人方苞,祖籍桐城,生于南京六合,曾居清凉山前龙蟠里,并在此居建教忠祠以祀祖。桐城派,是清朝著名散文流派,康熙时由方苞开创,经刘大櫆至乾隆间姚鼐形成。桐城派的文论,由方苞提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时间上跨越二百年,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遍及国内文坛。方苞所提倡的“义法”,“义”指作文要言之有物,以程朱理学为主;“法”指形式上要清澄雅洁,反对雕琢。他自己在创作上也身体力行,代表作有《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等。后来亦家于此的管同,上元人,是姚鼐的高足弟子,桐城派的主要传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拟言风俗书》、《拟筹积贮书》、《禁用洋货议》等,纵论天下大计,指陈弊端,颇中肯綮,传诵一时。
  家居清凉山东南小仓山的随园主人袁枚,是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的著名诗人,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他活了82岁,活跃诗坛60余年,在随园生活了50年,存诗4000余首。他力主“性灵说”,代表作有《随园诗话》和《小仓山房集》等。
  近代思想家魏源,其重要代表作《海国图志》就成书于乌龙潭畔小卷阿。《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之嘱托,根据《四洲志》等译稿和中国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中的资料编撰而成,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完备的世界史地知识大全。其宗旨,是“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他对世界史地知识的介绍,醒人耳目;他对了解世界、更新观念、师夷长技的呼吁,振聋发聩。该书不但是当时人们了解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国政治学术思想和史学思想有重要影响,而且在传入日本后,对明治维新运动产生一定影响。
  五、郡邑文献。
  明朝耿定向的高足、崇正书院的“学长”江宁人焦竑,撰有《焦氏笔乘》,是他读书和讲学的笔记,中有金陵乡邦人物、地方文献的辑证。此外,还有《京学志》(8卷),存;《留都录》(5卷),佚;《金陵旧事》(10卷),佚。
  明人周榘撰有《清凉散》(1卷),清人金鳌《金陵待征录》(卷10)云:“未刊稿本也,一名《清凉小志》。序云:东麓多鸦臼映乌潭,西岸垂杨水榭,不减圣明湖品,目者辄曰小蓬莱、赛西湖、小金山。而灵应观侧有茶肆,榜曰‘何必西湖’。”惜乎此书已佚。
  居于乌龙潭的明人吴应箕,撰有《留都闻见录》(2卷)。
  惜阴书舍高才、清朝江宁人金鳌,究心乡邦文献,著述颇丰,有《金陵待征录》(10卷),乃作者六易春秋、七易稿本而成。其书志地志人志事志言志物,不录现在生存之人,不采怪诞神异之事,不入讥刺谐谑、之词。此外,还有《金陵地志录》(1卷),存;《重修祈泽寺志》(4卷),佚;《湖熟小志》,佚。

  附言:关于龚贤和扫叶僧实为二人,扫叶楼并非龚贤故居,龚贤实居清凉山后虎踞关等等,详见拙作《避暑胜地清凉山》(载《南京日报》2006年7月23日《风雅秦淮》版)。本文不再赘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