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玄奘精神 弘扬佛教文化
学习玄奘精神 弘扬佛教文化
张红
在纪念玄奘法师圆寂1335周年之际,我们缅怀这位中国佛教界杰出的先驱,伟大的哲学家、旅行家、翻译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他光辉的一生,爱国、爱教、善良、勇敢、博学、谦逊的品德,以及以毕生的精力报效祖国,不求高官厚禄,不贪富贵荣华,舍弃一切,只为弘扬佛法,不仅是佛门的骄傲,也是世俗人的楷模。玄奘法师终身勤奋著述研究,翻译了1335卷佛教梵文经典,系统地将印度佛教理论带回中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享用不尽的文化遗产,这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
佛教文化传人中国已有两千年了。佛教在中国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专家预言:佛教文化将是解决人类自身建设问题的必由之路。佛教的精神、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是一种信仰方式、生活模式和思想方法。佛教有可能帮助解决人生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佛教提倡的众生平等,慈悲救世,苦空观念对当代人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并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古老传统、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重新得以传播,其精神也得以弘扬。现在各地的寺庙火烧得很旺,初一、十五礼佛烧香的人络绎不绝,求平安,祈吉祥,事业成功、财源茂盛、心想事成,无疑是一般香客的心态,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佛教的宗旨和佛教的精神呢?又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人的平安、吉祥、幸福不仅仅是一句话、一个心愿的问题,在这后面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按佛教的说法,人的一切命运都是自己所作而获的因缘果报。所以可以看出,人们的愿望固然是好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得到佛教界、知识界、学术界的高僧、学者专家的指引,使之真正认识佛教、理解佛教、领悟佛教。
佛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具有博大的胸怀和涵摄一切的包容性,它能够从印度传到中国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土壤的国家,并且经过两千年的发展,一直传播发展到今天,说明佛教文化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佛教是一种信仰模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基础与社会相协调,适应人间,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有利于国家人民大众的生活。它是告诉人们要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去做。用它的精神作为指导思想而有益于人们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美满。所以佛教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人类生存的哲学思想,它可以解决人类所碰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思想问题。
从文化的角度看,佛教也是一种知识,在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佛教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上从隋唐以来,无论是哪一个学派,无论是哪一个学者,也无论这个学派和学者是信仰佛教或不信仰佛教,或者反对佛教,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佛教的影响。近现代名人,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严复、孙中山、瞿秋白、鲁迅等人都受过佛教影响,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过不同的作用。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佛教文化中的一些精髓,启不和影响他们的思想。
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人们即遭受着错综复杂的种种精神困惑。人们迷失自己,吃、喝、嫖、赌;吸毒、诈骗、堕落等污浊肮脏的东西污染着人们的身心,似恶魔缠身,坠入深渊。所有这一切,正是人们对自身、对社会以及一切事物没有正确的认识,被一些不健康的现象所迷惑而造成的,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之下,精神世界则被人们自己创造的物质世界挤压得窘迫、贫乏了。生产效率越来越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将走到哪里去?我们究竟需要什么?这样的问题时时在人们心中牵绕,平添一种茫然和惆怅。但是佛教则能够接纳迷茫的人们,它可以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意境。它让人觉悟,净化人们的心灵。在滚滚红尘中,为追求物质文明而疲惫不堪的人们提供一个洁净而美好的精神家园。佛教所要解决的问题,带有普遍的永恒性,使人们的精神得以安居,反朴归真。认识自身的善恶与邪正,让人们在自身中去寻求一种安宁,找回理智,继承优良的品质和发扬高尚的人格。佛教可以教育人们,让人获得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一些正确原则,并用这些指导思想,去把握人生,使我们重新认识现实生活,挖掘出人们心灵深处最美、最优秀的品质,重新塑造人格,提高大众的素质。这些都是符合人类身心健康的需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也是佛教让人们净化向善、促进人类美好和平的目标。
其实,当人们进庙烧香拜佛时,求平安、求消灾、求钱财、求事业兴旺,请佛菩萨加持,这种愿望固然很好,但是实际上真正想得到所述的一切,主要还应来自于自身的所做所为。佛教的《因果经》里讲道:“如是观之善恶业缘、受报好丑,如影随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是因缘果报。它告诉人们,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只要遵循因果报应的原则,去做事、去意念、去行动,审视自己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否向善;少损一些他人,少利一些自己,将来必定得报,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人人都这样做,社会也就会变的更加美好了。
如果人们相信佛菩萨的保佑,不仅仅是停留在烧香拜佛上,更重要是要去学习佛法、理解佛法、认识学佛中持戒、修定、证慧的意义。真正做到持戒、止恶修善。如果是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来要求自己。便少许多是非。再安静修定,心不散乱,可以不受外界任何事物影响和迷惑。所以人们努力追求事业、工作、生活的同时,学一些佛经,念些佛号是可以使纷乱烦恼的心安静下来,可以使身心得到些许的净化,提升境界。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证慧,即获得一种佛教中的大智慧。持戒、修定、证慧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人们以一颗平常心,踏实修行,得到圆融人生的大智慧。
佛学中讲人烦恼是三个坏念头造成的,即贪、嗔、痴三毒。贪为贪欲,嗔为嗔恚,痴为邪见。这是人之所以有烦恼的根源。佛教揭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从而得出人生无常的结论。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起,瞬息万变的。名利、财色都是虚幻,劝人们不要过于执著,爱恋不舍。佛教尤其强调“多欲多苦”,劝人们不要欲望太多。这是人们痛苦的根源。人生要知足少欲。做事要量力而行,生活要量财而用,不非份贪取,更不能贪得无厌。嗔,是憎恨之心,嫉妒之心。佛教人对人对事应有一颗平常心、包容心。将利益得失看轻些,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拥有这样一颗平常心便不容易受到伤害,失败也感觉平衡,如此便可以自在潇洒的放下昨天,轻松自如的对待今天,满怀信心的迎接明天。这才是对待事业人生的一个非常健康的心态。痴是痴迷,愚昧邪见。人生有精神物质二部分,情感有得有失,物质有丰有俭,佛教认为:“四大皆空”,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暂时缘合而成,缘散而灭。人生一切像大海里的波浪迁流不息,起伏不定,如梦幻泡影。人们要破一切,对一切都不必斤斤计较,破除执著,一切随缘,就是一个健康的人生观。
既然人的一切“苦”难是由于自己起惑、造孽招集而来,离集而去,如果想摆脱这些苦难,则必须修行正“道”。世俗之人有很多苦,如人生有诞生的苦恼(生苦);老衰的苦恼(老苦);病痛的苦恼(痛苦);死亡的苦恼(死苦);遇到可憎者的苦恼(怨憎会苦);同相爱的人别离的苦恼(爱别离苦);所想要之物不能得到的苦恼(求不得苦)等等。总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的,精神的要素,都会伴生着苦恼。对每个人而言,谁都希望能克服、消除这些苦恼,得到真正的、永恒的快乐。但要做到这一点,即佛教所讲的解脱,可以实行八种正道。此“八正道”是:
1.正见,要人们分析确实的事理,了解事物的真相,即要有正确的见解。
2.正思维,用理智决定我们追求的目标,正确的目标是爱护一切众生,舍己为人。即思维要正确,目标要正当。
3.正语,不说谎话,不造谣生事,不挑拨离间,不使用尖酸刻薄,粗鲁无礼谩骂的言词,不讲空话、虚话。即使用正当而谨慎的语言。
4.正业,合乎道义,心态平和的行为,端正的行为。具体地说是佛教五戒要求使人做到的行为。
5.正命,以正当的职业来生活,不得做不道德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损人利己的职业。即正确的生活。
6.正精进,以坚定的意志,不懈的努力,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正确修行。
7.正念,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正确的念想,即佛提出的“四念处”。
(1)观身不净,此身虽为外表美丽,但实际上是一堆污泥浊肉,要看到人的身体说到底是不干净的。
(2)观受是苦,受是苦和乐的感觉,世间快乐只是暂时的,苦乐是孪生兄弟如影随形,但人最终是苦的,所以应多修养心性,净化心灵,超越苦乐。
(3)观心无常。人的心经常处于一种燥动的情况,也就是说人们心常受到外境引诱,追求所谓表面美丽的东西,迷惑所谓的舒适感受,只有自控其心,明心修心,看到心无常性的事实,才能不受世俗支配,做到心澄如水,不起波澜。
(4)观法无我,认识宇宙万物随因缘生灭,因缘合则生,因缘灭则散。因此,事物的本身并没有常久存在,永不改变的本体。人对自己的生死也是没有“自主权”的,“我”是不能永远存在的。
8.正定,是指正当的禅定。通过禅定达到身心解脱的悟境。人们生活对事物的感受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认识证悟和体验,才能走上解脱之路。禅定则是帮助获得解脱的方法之一。
佛学严谨的思维体系,周密的推理方法,他剖析人生,总结世间万物的生灭规律是值得我们去认真认识的。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包罗万象,对人类过去、今天、未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财富。孙中山曾说过:“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以补科学偏。”梁启超说过:“佛学是智信而非迷信。”佛学既重视理论也重视实践,对每个信佛的人,学佛的人,修佛的人,不实践,不按佛教的思想理论去做,不按佛法去修行,就是空谈,丧失了佛学的精神意义。
佛学浩瀚无垠,义理艰深,如此厚重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让现代人接受它,使之适用于现代社会,离不开高僧大德的指引,专家学者的点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切佛理佛法都可以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运用。衣、食、住、行,举手投足可以以它来判断、审视。学佛是让大家认识、明白命由自立,福自己求,祸富无门,唯有自召的道理,修行正果,完善人格。这是人类自己的努力,不是神的恩典,也不是佛的拔求,而是众生自救的道理。这也是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弘扬佛教精神,传播佛教文化的意义所在。
玄奘法师离开我们已经1335周年,千余年来,佛教在中国社会仍然发展,玄奘法师未竟的佛教文化事业继续得到继承、弘扬,佛学曾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里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弘扬佛教精神,传播佛教文化,让佛教文化与今天的现代生活相适应,让现代人理解具有两千多年传统的佛教文化。让现代人的精神思想与古老而厚重的佛教文化接轨,我们要学习的是玄奘法师坚韧不拔的弘法精神,博学多闻佛教文化知识。严格修持提升自身境界,使佛教文化不断更新、完善,服务于我们的社会和人生。
(作者单位:重庆玄奘文化传播公司)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