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供养空间
佛像的供养空间
□ 徐诚一 赵 明 《装饰》 2005年第06期
内容摘要:佛教讲求的轮回、超脱、因缘等概念对佛教的造像艺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佛教造像在这些基础上创造着“佛性”空间,通过视觉环境的塑造营建佛教的文化“场”和心理“场”。佛像的艺术风格、供养空间,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共存大都遵循了佛教文化的思想内核及其关于宇宙的精神。
关键词:佛教造像佛教文化环境和谐
佛教教义中本是不主张塑像的,强调“原相”说。《金刚经》中记述,佛告诉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佛教造像艺术一直伴随着佛文化的发展。在中国,正是一尊尊佛的造像,在传播佛教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佛教文化的视觉符号忠实地记录了佛教所走过的风雨历程。
中国的佛教造像,由于僧徒讲求清修,信奉在天籁寰宇中、在自然谐和中、在平和圆融中思考对人生终极关怀和终极真实的真谛以及超脱之路,并受到道教方士原有炼丹隐居生活方式的影响,所以盛行在合乎条件的山崖上开凿洞龛,进行雕绘,这或许是中国石窟艺术广布的主要原因。同时,为了方便接纳更广泛的信徒顶礼膜拜,城郊也兴建了供佛的寺庙。城郊寺庙的佛像多为泥塑,且有了民俗色彩和更为亲近的表情。中国的佛教造像就其分布特点,大致可以分为摩崖石窟和郊庙塔寺两种。
石窟佛像在其选址及环境设计上大多体现了佛教教义的精神,其造像与自然相融合,与环境形成一体。比如四川乐山大佛,亦称“凌云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依山而凿。古人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其造像完全融入自然物象之中。唐人司马曙曾题诗曰:“春山古寺绕沧波,石蹬盘空鸟道过。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香萝。生云客到侵衣湿,落花僧禅覆地多,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意如何?”如此超脱境界,自然能够启迪人生的思考,不自觉地进入佛教文化的世界中,谁又愿意重回龌龊尘世?又如四川宝顶山大佛湾的巨型卧佛,为如来佛像。《涅经》云:“如来背痛,于双树间北首而卧。”佛像半边身体隐入崖际,只显另半边身体。清人江标有词《维摩顶前调》描述:“一卧云堂呼不起,贝叶枕头,龙象常围倚。默默千金无半语,问尊岂是禅心死。总为人难通法旨,与我多言,何若忘言美。两字真经打破矣,阎浮宝贵皆糠秕。”此情此景,同样达到了圆融统一的境界。
郊庙造像在环境的选择上不及石窟造像“自由”,但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共存。自魏晋以来,郊庙佛像的数量就相当可观。据《魏书·释老志》和《洛阳伽蓝记》载,到北魏末年(公元534年),全国佛寺已达二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至盛唐,更是无处无寺院,无处无佛声。这些佛寺在选择环境时讲求因缘的佛法意境。举江南名刹灵隐寺为例,灵隐寺相传由印度僧人慧理所创,东晋咸和元年,慧理见到飞来峰,叹曰:“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佛在世多为仙灵所隐。”于是面山建寺,即名灵隐。古刹面对冷泉、飞来峰,寺前古木苍郁、环境清幽,元人赵孟为其山门提联曰:“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岩桂月印湖光。”把鲜明的佛门风光勾勒出来。在天王殿中弥勒佛联曰:“峰峦或再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这种佛人合一、心通情恰的意境是对寺院环境的自然抒发,也是对佛教文化的精深阐释,这样的“供养”空间,正是佛教宗旨的具体表现。
雕塑艺术在注重本体意义的同时,也强调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作品与人之间的联想与印证上。我们生存的世界是隐喻的世界,人类文化所理解的秩序一定会加入到自然景观中,但这种加入是以人造景观与自然世界相平衡乃至融合为理想标准的。在现实空间,雕塑作为人造景观本身与周边环境有着一种深度的延续性,基于佛文化精神之上的佛教雕塑,与环境同样存在着更深一层的多维空间,它是对佛教教义的联想空间,也是信徒对照佛教教义印证的过程。所以,佛教造像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肩负起佛教传播的媒介职能,它要深切地体现宗教信息,塑造佛教的隐喻世界。几年前,在无锡马山区祥符寺也立起了一座如来倾听像。祥符寺处小灵山地区,地势平缓,三峰环列,面望太湖,可以说环境悠然平和,佛像本应与这种自然氛围相济,浑然一体。但是设计者却追求体量的巨硕和商业目的,不顾平缓地貌和佛教文化背景,固执地耸起88米高的巍峨之躯,使得宽容、大度、无我的如来佛高高在上,全然不顾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呼应,难以构建佛性空间,成为佛教造像史上一个奇异的例子。这使笔者想起了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机器乐园时代的象征物,高高屹立在城市上空的骄傲的铁家伙,俯视着大地,自豪地接受人类的赞歌:“它是上帝,礼拜五死了,礼拜日又复活。它是基督,比任何飞行员都好地升向蓝天。它保持着世界最高的纪录。”这种对科技的崇拜情节缘于人们对科技的信仰。19世纪末的西方世界迷信科技能为人类解决一切,人类只有不断地向上攀登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难道这样膨胀着世俗欲望的现代文化标尺也可以丈量佛教的造像艺术?
佛教的供养空间有其自身的特点。佛像与周边环境存在着一种和谐的节奏,这种节奏犹如佛教音乐,表达着宗教的意境。《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的叙述:“沙门……欲悔思恨,佛呼沙门曰:‘汝处家何修为?’曰‘常弹琴。’佛言:‘弦缓如何?’曰:‘不鸣矣。’‘弦急如何?’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曰:‘诸音普调。’佛告沙门:‘学道亦然。’”这于佛教的造像艺术同样有指导意义。
相传,佛教的造像最初是因为如平坐化,诸弟子想慕不已,遂刻木为佛,瞻敬之。从此以后,佛教的造像艺术就以最虔诚最高尚的隐喻,藉以造化民族文化中深切的记忆,并把这些记忆供养于佛性的空间。
徐诚一/赵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