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略论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与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贾仲益 赵建利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略论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与研究方法
  □ 贾仲益 赵建利 《中国民族》 2004年第11期
  这里所谓宗教文化,是指以人们经教化而形成的对一种终极的、或多种关系复杂的神秘力量的敬畏情感为内核,以人们为达到某种程度上对神秘力量的支配或影响而采取的种种特定行为和手段为表现形式,以一定规模的认同这类情感与行为的人群为主体承载和运作着的文化子系统。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
  中国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中,有的民族是几乎全民信教的,有些民族的宗教文化因富有特色而为学界所瞩目,如纳西族的东巴教,彝族的毕摩信仰,白族的本主崇拜,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的萨满教,苗瑶语族各族的盘瓠崇拜,等等。与此同时,各民族至今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渊源于古老的原始信仰、内容繁复的民间信仰,并且这些信仰仍然深深地影响各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
  从宏观的层面对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进行总体把握,笔者认为它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1.地理空间的板块性和插花性
  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沿边地区,东北及内蒙古东北部是萨满教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区内的满族、朝鲜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及蒙古族都曾深受萨满教文化的影响,至今这种影响在民间依然存在。以西藏、青海为中心,包括内蒙古、川西北和滇西北地区在内的广大区域以藏传佛教占主导地位,该区域内的藏、蒙、土、普米等民族以信仰藏传佛教为主。新甘陕宁等省区集中分布着我国的回、维、哈、柯、塔塔尔、塔吉克、裕固、东乡、撒拉、保安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民族。云南的西部和西南部则是小乘佛教区,这里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大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除此之外,滇东、滇北、川东、湘西、鄂西、黔、桂、粤北、琼中等广大地区,浓厚的原始宗教残余演变而成的传统民间信仰各呈体态,汉地佛教、道教、基督教的影响杂揉其间,形成插花格局。这是从文化地理的角度进行描状时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呈现的基本特点。
  2.内容与形式的共生性
  从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田野经验来看,在很多民族的宗教文化中,来源不同的若干宗教文化往往不是以非此即彼的方式进行新陈代谢,而是形成一种兼容并蓄的组合型共生关系。如藏传佛教文化,它既有突出的印度大乘佛教和汉地佛教的特征,又保留了大量的本教残余;蒙古族的宗教文化固然以藏传佛教文化最为显著,但古老的萨满教文化仍依稀可辨;哈萨克族虽然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但原始信仰还大量保留;傣族、朝鲜族、拉祜族、苗族等尽管程度不同地皈依了外来宗教,但其民族传统信仰仍然根深蒂固,如此等等。换言之,各民族宗教文化尽管经历历史的变迁,但这种变迁决不是简单的易相,而是一种兼容并蓄的过程。因此,民族宗教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不是因为经历变迁而变得纯粹、单一,而是显得更为丰富和杂芜。
  3.民族内部的复杂性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但并不是相应地存在着55种宗教文化。一方面,存在着某一种特定的宗教信仰为若干民族所共享的事实,但几乎每个民族又都程度不同地保留一些有个性的宗教文化;另一方面,各个民族,无论其人口众与寡,不同的支系或地方族群的宗教文化也形态各异。如傣族,在德宏和西双版纳的几乎都信南传上座部佛教,但在红河的则以原始信仰为主;陇川的阿昌族几乎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但梁河的阿昌族并不如此;怒族人口不足3万,但内部却形成信仰藏传佛教、天主教和新教的至少3个宗教文化亚群体;苗族三个大的支系,唯东支有盘瓠崇拜,唯西支多受基督教影响,中支则以保留浓厚的原始信仰为特色;锡伯族大部分保留萨满教信仰,但也有一部分信仰藏传佛教……因此,以经过民族识别确认的民族单位来简单地分割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这个复杂的系统,或者从55个民族单位出发想当然地来构拟55种宗教文化,在认知上是一种误导,在研究上是一个误区。
  4.历史传承的连续性与变异性
  各民族的宗教文化在传承中往往表现出连续性与变异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在连续性这一面,如傣族则沿袭了古代越人的文身习俗,藏缅语族许多民族保留了古代氐羌民族的火葬习俗,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和突厥语族各民族的民间习俗中很多与其早期的萨满教信仰有渊源关系,它反映了宗教文化具有超稳定性的特点;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在我国的传播过程,实际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脱胎于域文化母体的各种外来宗教在跨越时空的流布中,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其所从出的文化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或连续性。而在变异性这一面,时空跨度越大,文化背景差异越大,表现就越明显。如大乘佛教,传到内地而为汉地佛教,传到藏区而为藏传佛教,两者渊源虽相同,但流变中各有特色,已不可等而视之;伊斯兰教在中国也经历了“本土化”过程,一方面是10个穆斯林民族对伊斯兰文化的“民族化”,一方面是明清时期对伊斯兰教经典翻译中明显的儒化,这就使得中国的伊斯兰教与中亚和西亚的存在显著的不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也经过了一番改头换面,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得不对中国信徒的认知和行为特点作出迁就。这是宗教文化在跨时空跨文化延续时表现出来的辨证关系。
  5.现实表现的反弹性
  宗教的命运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本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最为急剧的政治变迁,已扎根在中国社会土壤的各种宗教之命运也因此几经沉浮。1950年代中期至1979年代末期,受“左”的思想之影响,民族宗教政策缺乏连贯性,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趋于过严,民众正常的宗教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因此,19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的逐步正常化,民众中久被压抑的宗教需求得以表达出来。加上改革开放推动的社会转型和文化交流,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带来了种种冲击,因此,混合着新情旧绪的宗教要求就不仅仅局限在原有的人群中,而是在更为庞大的群体中得到了反映;新时期的宗教工作所面临的局面也远比过去要复杂。这主要表现在:公开信仰基督教等有确定宗教教籍的群众人数增加,教徒在民族人口中的比重增大;年轻教徒增多,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教徒比例高,使未成年人口社会化过程受宗教影响很深;群众对宗教设施投入的热情较高,宗教活动在民间社会中的影响扩大;打着宗教旗号进行的各种非法活动有猖獗之势,对基层民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构成了现实威胁。
  6.仪式活动的神秘性与现实功利性
  在许多民族当中,由于原始宗教残余浓厚,因此所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活动,往往充满神秘色彩。表现之一是禁忌多而复杂,使宗教场域笼罩着神秘气氛;表现之二是对活动仪式所关涉的各种事象之关联的解释充满神秘感;表现之三是参与者心理体验往往也很神秘。而现实功利性则表现为:宗教与巫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群众对宗教的态度有很大的伸缩性,诚如一些学者所概括的:“宁信万神之能,不信万能之神”,因此形成“见庙烧香,见神磕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泛化和实用化倾向;宗教献祭中有明显的交易色彩,祭品的丰厚程度与献祭者的需求有密切关系,民间所谓“许愿”“还原”者是也;人们参与宗教活动,所表达的往往不是来生的愿望,而是此时此刻,今生今世的生活诉求;很多宗教活动往往带有诸如调整人们的现实社会关系等明显的世俗目的。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的方法
  要对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上述特点进行研究和解释,在方法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族源对各民族宗教文化形貌产生的深远影响
  当我们立足于特定时代的时间横截面去观察各民族宗教的文化的多样性时,我们难免会困惑于不同民族之间在宗教文化上表现出来的相似性以及同一地区甚至同一民族在宗教文化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这其中的一个关键之点是:源流关系对于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悠长的。一般而言,氏族———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往往局限于在固定的范围内通过人口再生产环节来延续自己。这一方面包括通过特定社会的濡化机制使新生代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将母体社会的宗教文化内化;另一方面,那些在宗教文化上排他的族群,要么坚持族内通婚,要么坚持群际通婚必须以外来者放弃其原有宗教、进行宗教再认作为前提。坚持外来者必须认同配偶的宗教,这实际是一种文化保护机制,这种再认机制努力将婚姻这个开放性的环节使族群宗教文化面临的异化危险程度降至最低。濡化机制和再认机制虽然使氏族———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变得保守,但正是这种保守性使它们成为文化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因此,凡有相同渊源的民族或族群,在宗教文化上往往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征。
  因此,应当利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语言材料以及民间传说等多种手段,通过寻找和恢复各民族历史联系的线索,为合理解释他们在宗教文化上的异同关系打开门径。
  2.地缘关系对于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
  地缘关系是指族群在空间分布上的邻里关系,这种邻里关系有两个直接的文化后果:一是社会交往近便而且可能比较频繁,使族群间在文化上彼此摄取、相互授受,形成某些宗教文化共相;一是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族群间赖此所建立起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因此而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在宗教上也有很多共性。例如,在云南的德宏和西双版纳,阿昌族、德昂族、布郎族由于与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形成长期共处的邻里关系,并且受到后者长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支配,因此相当一部分群众信仰传自傣族地区的佛教,就连宗教生活里使用的语言和文字都是傣语傣文。东北各少数民族乃至整个东北亚的世居民族都曾信仰萨满教,与他们生活的地域相邻、环境相似有直接关系。而藏传佛教之所以在青藏高原形成如银泻地般的影响,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地域在地理上是高度整合的,并以此为基础曾经在政治上处于长期的整合状态。
  我们考察民族间宗教文化关系中的地缘关系背景时应当注意,这种地缘关系并不仅仅是即时的,还有历史的。即时的地缘关系因为可以由观察而作为判断,因此易被关注;历时的地缘关系由于不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而发现,而必须通过对民间传说、历史文献、考古材料等进行认真研究、理出线索才可作出判断,因此是一项十分繁难的工作,往往不易做好。
  3.社会变迁对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
  社会变迁引起民族宗教文化变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变迁使民族整体共同经历宗教文化的变迁;二是社会变迁造成族群在宗教文化上的分化。社会变迁使民族整体共同经历宗教文化的变迁,有时表现得十分显著,有时则是以渐进的、不易察觉的方式发生,需经过较长时段的考察才可发现。藏族在七世纪以前信仰的是本土的苯教,随着藏族社会向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的演进,藏族的宗教文化经历了由苯佛竞争到佛教文化最终取得支配地位的转化,这个过程虽然长达两个多世纪,但在藏族社会生活中有明显反映。社会变迁引起的宗教文化变迁还表现为族群的宗教文化分化。社会变迁一方面直接表现为族群在产业上的分化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从事于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人们为了行业的兴旺,往往要造一些新神来加以崇拜;随着新的行业神的次第出现,人们明显地分化为不同的崇拜群体。
  4.传教活动对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
  传教活动是用外来宗教文化对特定民族或族群进行涵化的文化传播行为。普世宗教对传教活动特别重视和强调,这既是它的重要特征,也是它的重要成因。传教活动既有宗教的动机,也有世俗的利益;既可能采取和平的、劝谕的、渐进的方式,也可能采取强制的、暴力的、逼迫的手段。一般来说,和平的、劝谕的、渐进的传教方式易于深入人心,容易赢得传教对象永久性的皈依。在我国各民族地区,佛教和基督教影响所及,与传教活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传教活动一旦成功,受涵化群体的传统宗教文化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会使特定民族或族群的宗教文化发生根本改变。
  5.民族关系对民族宗教文化变迁的影响
  民族关系的类型很多,并不是每一种类型的民族关系都能对民族宗教文化变迁产生影响。影响民族宗教文化变迁的民族关系有几种主要形式,将世俗利益与宗教利益统一起来的强势群体对异教的弱势群体形成持久而有效的控制与支配,弱势群体将难免其在宗教上被同化的命运,青藏高原周边各民族信仰藏传佛教、边疆少数民族之被“儒教”涵化,均属显例
  6.人口流动对民族宗教文化变迁的影响
  人口流动使作为特定宗教信仰载体的人群在空间上扩散,它可能造成三种影响:第一,特定宗教文化在空间分布上扩展开来,并与新的聚落组合相对应形成新的信仰和文化格局。第二,特定群体的不同分支因在新的历史民族区中的结构性地位不同,其宗教文化的命运也因此而不同,处于强势则可能使自身的宗教文化成为涵化之泉源,使其影响在时空方面都有扩展;处于弱势则有可能使之沦于附着地位。第三,各分支如果不幸而因分化遭到被分别同化的命运,则特定宗教文化将有可能慢慢消失,无法在历史变迁中完存。后一种极端情形以我国北方历史上的一些知名古族的文化命运最为典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