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神佛像之美
中国古神佛像之美
蔡玉堃
【敬天畏神】是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一个基本态度。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多神膜拜的。一个刚到佛教寺庙许愿的宝岛乡亲,可能紧接著前往道教的道观中祈福。众神佛在他的心目中是平等相通的。这种宗教信仰的特质与西方宗教明显的排他性大异其趣。尤有进者,诸神佛在我们信仰中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相反的,神明是人间的,也是人文教化的。祂们介于人与天之间负责观照人间、护佑百姓的工作。
与诸神结缘
打从一出生,人与诸神明之间即结下不解之缘。为了祈求小孩成长顺利无恙,大家以注生娘娘为祈福的对象。民间最常见此类的神像为保姆带小孩。保姆在本地民间俗称【姊母(台语)】。意指如姊母般地呵护小孩。此类雕像或以牵手、或以身背。充分展现出慈祥的呵护之情。及至长大读书受教育,则祈求魁星爷或文昌帝君之庇护,以期读书有成、功成名就。若从事农耕养家,则祈求神农大帝,福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旦从商,则又供奉财神爷赵公明或关圣帝君,以期日进斗金、财源广进。一旦老迈,则又祈拜南极仙翁,务期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万一为疾病所苦,则有医药之神保生大帝可祈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话。诸神明经常降临吾等头上,以鉴临众生,人们在心目中自然有所敬畏,促使大家对自己的行为意念多所检点,唯恐触怒诸神而招祸。此乃民间宗教信仰中人文教化的一面。
人的一生与诸神明时地相系,不可或离,是以证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教信仰的无上力量及其与众人日常生活观念与行为之密不可分。所以神(佛)像产生的背景可以说是源自于祈福、消灾、除厄、解困的心理本质。
由于多神信仰的特质,民间神(佛)像的制作就显得多样化。大致说来,神(佛)像的来源可以粗分为下列几种:一、神话传说中的神明,如:九天玄女(女娲)/玄坛大元帅赵公明(武财神)/雷公/电母/挪吒等。二、历史人物之神格化,如:关圣帝君/保仪尊王张巡/明末遗臣郑成功/妈祖等。三、民间传说中的神明,如:郭圣王/玄天上帝/水仙尊王/土地公等。四、佛教经典中的诸佛,如:释迦/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王菩萨/弥勒佛等。以上大致举例足以说明民间宗教信仰的多彩多姿以及兼容并蓄的宽宏精神。此正符合中国人万物并育、物我一体的天人合一精神。
灵与艺的绝美传神
各类神(佛)像的制作,因民间信仰的多样化而蓬勃发展。然而其制作过程则是庄严肃穆的。以木雕神(佛)像为例,由动刀开工之前的斋戒到制作完成后之开光点眼,乃至正式供奉,都有一定的仪式。
一位神(佛)像的雕造师父,毕其一生之力,孜孜不息于专一行业的深研。随著雕造技术的精进与心灵世界的纯化。神(佛)像的精神意境,经由雕造师父生命的灌注,而显得神威显赫或端庄娴雅。此种人神如一的神(佛)像制作,可以说是中国古神(佛)像雕造的精华所在。中国传统雕塑的尖峰制作应以神(佛)像为代表。
自魏晋以降,民间神(佛)像的制作莫不以线条的表现与物件的精神意境为最高展现方式。所以中国神(佛)像理应不只局限在民间祈福消灾的膜拜对象而已。吾人应以更肃穆的心情以及艺术创造的眼光来看神像艺术的表现。若再辅以对各类神(佛)像相关知识背景的认知,则更能体会中国神(佛)像丰厚的生命力。
一般来说,神(佛)像依其材质可分为木雕/泥塑/石雕/铜塑或牙雕等。其中以木雕与泥塑较难保存,由于年代久远,木雕神(佛)像多半会有虫蛀的现象。然而,经由樟脑油和药用的酒精的处理之后,多半可以保存久远,不再腐蚀!
置放此类神像的地方宜求干燥通风,尽量避免阴湿。泥塑神像较为稀有,其精品价值不下于木雕神(佛)像。减少搬动次数或碰触,则保存自不成问题。
中国传统的雕塑以线条与神韵取胜。观赏神(佛)像应以品相/神韵/做工/色感/年代等五个基本条件加以衡量。随著鉴赏经验的累积,个中情趣自然日益增进。总之,神(佛)像艺术的鉴赏是非常值得探索的领域。祂们不仅是人文的、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所在。(撰文/蔡玉堃)(转载自中国时报)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