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宇宙事物的中心与儒佛的中道
论宇宙事物的中心与儒佛的中道
熊慕新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0册
页169-174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
169页
天地宇宙间一切事物﹐其构成与起点﹐莫不有「中心」
主宰﹔苟失其「中心」﹐即失其常轨﹔失其常轨﹐则一切失
其顺序﹐变其定律﹔在物则畸形怪状﹐异态杂陈﹔在事则凌
乱纷糅﹐紊然无次﹔今试举宇宙间之大者言之﹕例如天体之
辽阔﹐既无限际﹐后无边垠﹔而天空星球之多﹐更不可数计
﹔据天文学家探测所得﹐除吾人足踏此地球而外﹐复有「天
王」「海王」「金」「木」「水」「火」「土」与「冥王」
等星球﹐合之地球﹐为数有九﹔而此九大星球﹐在此无限无
际之天空运行﹐苟无「中心」之倾向﹐非特运行无一定常轨
﹐且有互相碰击之虞﹗然此千万年运行不息﹐且无碰击之祸
者﹐此无他﹐盖有太阳为之「中心」主宰也。群星以太阳为
其「中心」﹐故各个之星体﹐皆有倾向﹐皆有目标﹐因之离
心力﹐向心力﹐亦由此而生﹔于是相互吸引﹐相互导循﹐历
千万年而不失常轨﹐实缘太阳为其「中心」也。
复次﹐再从小者如人之一身言之﹕人之一身﹐四肢百骸
﹐有感觉﹐有运动﹐是端赖血液之流
170页
行﹔苟无血液﹐非特无感觉﹐无运动﹐势必成为死物﹐兹就
生理言之﹐人身某部﹐若血液不能运行﹐某部即失其知觉﹐
例如「偏枯」(即半身不遂)等病﹐即其征象﹔然其血液之
运行﹐必有一「中心」位置﹐为之归纳﹐然后即据此归纳处
所﹐作其「中心」﹐此「中心」即血液运行之始点﹐亦即血
液运行之终点﹔于是以此据点﹐运行全身﹐循环不息﹐人体
得以健强﹐肌肉得以发育﹐此无他﹐是赖有「中心」位置为
之主宰也。此「中心」位置为何﹖即人之心脏是也。人体苟
无心脏为之「中心」﹐血液势必运行失序﹔一若行星无太阳
为之「中心」﹐亦必失其常轨﹐此一定之理也。
更就其生物最小者言之﹕凡宇宙万物其构成之起点﹐苟
无「中心」﹐必不能成其本体之形质﹔兹从吾人日常所饮之
水而论﹐化学上分析水之元素为「氢」「氧」二气所构成﹐
复分析「氢」之构成﹐「氢」之元素为原子﹐再分析此原子
之构成﹐系由数个阴电子与阳电子组合而成﹔更分析此极微
细之电子如何构成﹐至分析至无可分析之时﹐乃发现此电子
有一「中心」之核﹐名曰质子﹐此质子为纯阳性电子﹐其外
围复有阴性电子缠绕之﹔其状态恰如行星之绕日。由此推观
﹐宇宙间万物﹐可知大至如星球﹐小至如电子﹐苟无「中心
」即不能构成其形体也。
综上所述﹐不过就物而论耳﹐吾人试再进一层﹐推论至
事﹐亦复如是﹔凡宇宙间事﹐苟无「中心」亦必纷纭凌乱﹐
终至散漫而崩溃﹐兹就吾国之历史观之﹐远古无论矣﹗仅从
周代言之﹐周
171页
室有武王革命﹐政治刷新﹔周公哲人﹐应运而出﹔制礼作乐
﹐为一代政治典型﹔树立「中心」标帜﹐使民心归向﹐如百
川之赴海﹐因之八荒归化﹐一德宗周﹔是时政治之修明﹐几
臻于极治﹔此无他﹐盖有一极美善之政治「中心」为之主宰
也。及至周室东迁﹐朝纲紊乱,渐失「中心」主宰﹔沿至春
秋战国之世﹐社会秩序之紊乱﹐可谓达于极点﹔诸侯互相攻
伐﹐人民日在水深火热之中﹐其惨痛之情﹐何可名状﹔此无
他﹐失去政治「中心」主宰故也。汉室继秦统一之业﹐定鼎
中原﹐复树「中心」标帜﹐国人得安居乐业者﹐垂四百年﹔
递沿至三国之世﹐三分鼎之﹐攻伐相寻﹐则又失去「中心」
主宰﹔降至东晋五胡﹐以及残唐五代﹐其间或治或乱﹐在当
时固有当时之环境﹐以及治理之良窳﹐然推其致乱本源﹐无
非失去「中心」主宰之所致也。
综观上述﹐凡物失其「中心」﹐则莫由构成﹔凡事失其
「中心」则立呈紊乱﹐然其较事物为尤要﹐而不可须臾离弃
「中心」者﹐其为思想言论乎﹔何则﹖盖思想为构成宇宙间
一切事物之元素﹐一切事物之构成﹐系思想之表现﹔今设有
崇楼大厦于此﹐巍巍屹立﹐高出云表﹐然在此崇楼未建之初
﹐固无此物象﹐必先有工程师绘图﹐规划形式﹐而后采办材
料﹐兴工建筑﹐经之营之﹐历若干时日﹐而此楼落成﹔此楼
方圆长阔之形式﹐工程师思想为之也﹔栋梁楹柱之斲成﹐技
匠思想为之也﹔离弃心思﹐无此物象﹔佛家所谓﹕「一切唯
心造」也。然言为心声﹐言论系思想代表﹐内心有所蕴藏﹐
以言论表而出之﹔故言论即思想之表现﹐二者对于「中心」
主宰﹐不可须臾或
172页
失﹔言论若失其「中心」则流于偏激﹔思想失其「中心」﹐
则入于邪歧﹔吾国文士思想之发达﹐无过于先秦诸子﹔其持
论之高﹐诡辩之雄﹐亦无过于是﹔例如﹕老子之「无为」﹐
庄子之「齐物」﹐杨子之「为我」﹐墨子之「兼爱」﹐韩非
之「法治」﹐管子之「功利」﹐非失之过「仁」﹐即沦于过
「忍」﹐或太过急进﹐或过于消极﹐非失之太过﹐即流为不
及﹐及孔子出﹐独取「中道」之义﹐折衷诸子言论﹐建立纲
常﹐做人生立身涉世之宏观﹐经国奠邦之大法﹐诸子偏激言
论﹐逐渐息灭﹐孔子遂为中土之圣。
是时西土圣哲﹐与孔子并树「中道」之义者﹐厥为释迦
牟尼﹐考之史乘﹐释迦降生于我国周灵王十五年﹐孔子则生
于灵王二十一年﹐以史年推之﹐则释迦较长﹐二圣对于宇宙
人生之观感与见解﹐虽各有不同﹐一则演出世之法﹐一则导
入世之规﹐然其所取「中道」之义﹐则合而为一。故佛家之
「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亦即儒家之「惟精惟一﹐允执厥
中」﹐儒家之「从容中道」亦即佛家之「处中得道」﹐度无
二致也。
释迦对于宇宙人生所持之见解﹐以睹众生之沉迷﹐悯人
天之苦恼﹐窥三界迁流如灸﹐察六道轮转似煎﹐因起大悲心
愿﹐转无上法轮﹐度一切有情﹐悉离苦海﹐其终极目的﹐以
「涅盘寂静」为究竟。孔子对于宇宙人生所持之见解﹐以宇
宙万有﹐其源出于天﹐以天为万有之大本﹐在万有未赋形之
先﹐其不生不灭。常住不变者﹐厥为「理」﹐理属真空﹐亦
自无相﹐及万有赋形之后﹐
173页
理即寓字其中﹐于是循此理以品节万有﹐即其率性之道﹐所
谓「三纲」「五常」「八德」「九经」悉循此理而出﹐其终
极目的﹐以「名垂竹帛」为究竟。前则为出世间法﹐亦谓之
逆生死流﹔后者乃入世间法﹐亦谓之顺生死流。
但二圣对于人生之见解及其终极目的﹐虽各不同﹐然其
所取「中道」之义﹐及其施教人群之意旨﹐则无二致。今试
举其浅近者言之﹕佛家设教系以「杀」「盗」「淫」「妄」
「酒」为持躬接物之根本戒条﹐而儒家则以「仁」「义」「
礼」「智」「信」为修身涉世之基础原则﹔儒之行「仁」﹐
即佛之戒「杀」﹐儒之行「义」﹐即佛之戒「盗」﹐儒之持
「礼」﹐即佛之戒「淫」﹐儒之明「智」﹐即佛之戒「酒」
﹐儒之守「信」﹐即佛之戒「妄」﹔换言之﹐即若能戒「杀
」﹐「仁」即寓乎其中﹔若能戒「盗」﹐「义」即表现于外
﹔若能戒「淫」﹐「礼」即序诸事物﹔(按淫乱也﹐以广义
言﹐礼为社会人群天然之规律﹐循礼自必不乱﹔以狭义言﹐
男女相持以礼﹐亦自不乱)若能戒「妄」﹐「信」即实践可
行﹐若能戒「酒」﹐「智」即清明无障﹔(按酒能伤脑昏神
﹐故戒酒智即清明)再儒家之「智」「仁」「勇」﹐即针对
佛家六波罗蜜中之「智慧」「慈悲」「精进」﹔佛家之「贪
」「瞋」「痴」﹐亦针对儒家之「色」「斗」「得」﹔由是
观之﹐二圣施教人群﹐其词虽异﹐其旨则一也。二圣何以不
谋而合﹐一至于此耶﹖此无他﹐盖同一「中道」义也﹔顺行
用于世间﹐即为「经邦治国」之宏谟﹔逆行用于出世﹐即为
「涅盘寂静」之大法﹔佛之「明心见性」﹐即儒之「明德
174页
新民」﹐佛之「还本归原」﹐即儒之「穷理尽性」﹔是又无
二致也。值兹抗建时期﹐国人正宜体验宇宙事物构成「中心
」之原理﹐集中意志力量﹐作抗战建国之「中心」﹔以儒佛
「中道」无二之精神﹐不变不移﹐奠复兴民族之基础﹔驱强
梁于海隅﹐收失地入版图﹐当拭目可待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