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两家同体精神之对照
儒佛两家同体精神之对照
朱世龙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0册
页131-146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
131页
一、 前言
儒佛两家同是心性实践之学,圣贤智慧,理应有同趣之
处。然后世学人,好持「执异」之见,遂讳言两家义理上本
源精神之融通,这是很可惜的,著者谨就同体精神,对儒佛
两家作对照之观察。
儒家本于性天一贯之道,展现内圣外王之学,以成就我
国的国家社会中,道德文化的价值,实为中华民族,立国数
千年的精神基础。
佛家本于一性清净的一真法界之大觉,宏开自他兼度之
知见,破妄执而维护世间,重善德而悲智双运,以极成本心
本性与法界性冥合为一之圆满实现。此乃大乘佛道之极致,
而实昌明于我国,已成为我国文化的血脉。
132页
两家的重点,虽各不同,但同立根于心性,不独其内层
脉络可以贯通,而其实践的义理,亦可以互相辅成,惟两家
圣贤的言论,各有其独立的意趣,实不宜穿凿附会,以保持
其原有之境域,著者之用对照,其意在此。
二、儒家
先说儒家。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论语雍也)儒家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即
是仁者之心。朱子集注引明道程子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
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
不相干」。仁者之心,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故天地间之
事,即是己份内事,万物的苦乐,即是自己心上的苦乐。是
故颜子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宋儒袁
洁斋释此章之义,最为精辟;其言曰:「礼者,周流通贯乎
天地万物之间,无体无方,无不周遍。人惟忍八尺之驱为己
,于是去礼始远,苟不认己为己,则天高地下,万物散殊,
皆礼也。吾亦天地万物中一物耳,无往非礼,而何有于己哉
﹗故不克己,则礼失;既克己,则礼复。又发明之曰:『一
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玩一日字,正所谓朝闻道也,
正所谓谓我欲仁斯仁至矣。凡人昏昏于物欲之中,如醉如梦
,一旦勇决,无牵制,无拘滞,无二三,此身与天地万物了
无阻隔,人
133页
即己也,天地万物,皆非形驱之所能问也,故曰天下归仁焉
,言天下皆在吾仁之内也。礼之复也,非是外归,本一而非
二也。」又发明之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见宋
元学案中洁斋学案)此天下归仁之精神,即仁者与天地万物
同体之精神,为宇宙人生之大体大心,实融摄天地万物皆在
此一心之内,而不在此一心之外。
孔子的仁心同体之精神,到孟子时,则发挥更为朗彻。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
尽心)万物之形成为万物,皆备于我的性理之中,即我与万
物,性体同理。此不能于外在形相之差别上求之,必须反观
内照,了然于性体的真诚无妄处,即与万物一体同真,故得
大乐。孟子彻悟到此同体大心,故其救济天下之悲怀,极为
恳切;其言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
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思也。禹
稷颜子,易地则皆然。」(孟子离娄)此即儒家人溺己溺人饥
己饥之道,为儒家学问最精华之所在。
孟子殁后,儒家心性学问之绪中断。迨宋儒明道程子出
,其义理始再为彰着。明道作识仁篇,开首即云:「学者须
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见宋元学案中明道学案)
人与万物有浑然同体之理,与浑然同体之理,此同体之理与
德,在儒家即谓之仁。与明道同时,关中大儒,横渠张子作
西铭有云:「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胞物与,即是人与
人,人与物同体之精神。后之学人,不明此本源之义,往往
以「同情心」释之,此乃见之浅者,因为同情心,是欧化以
后,心理
134页
学上之名词,其立词之意,是吾人情绪为主,吾人对于他人
或他物发为怜悯之情,则为同情心,此心由于刺激被动而生
,其根甚为浅浮,非若同体精神,乃吾人与他人,与他物,
是性体上有同一之德,我即人,人即我,我即物,物即我,
性体元同,不分不二。此种同体大心,实乃儒家宇宙人生学
问本源之所在,岂可以同情心之说拟之。(今人喜以近代新
名词顺释儒佛两家学问高深之义理,类乎此者,多有未妥,
兹不具论)
宋儒陆象山,治学精神同于明道;其言曰:「宇宙即吾
心,吾心即宇宙」;「宇宙内事,乃己份内事,己份内事,
乃宇宙内事」。又尝曰:「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
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
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
,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
也,此理同也。」(见宋元学案中象山学案)象山发扬孔孟
的同体大心之精神,直捷明快,本源洞彻,语语中的。
明儒王阳明有云:「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其视
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
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
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
不然,彼顾不之耳。是故见儒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
心,是其仁之与儒子而为一体也。儒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
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
也。」(见王阳明大学问)此亦以同体精神释仁,并展现天
下一家
1
35页
中国一人之客观的大公精神,有此精神,故其心量与天地万
物一体。
大程子(明道)陆王的学问,以心性为主纲,故同体精
神特显;小程子的学问,以性理为主纲,故同体精神较隐,
但由其潜隐处加的抉发,则宇宙人生同体一理之光,亦跃然
纸上。
伊川(小程子)语录有云:「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
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圣人之心,未尝有在,亦无不
在,盖其道合内外,体万物。」「物我一理,纔明彼,即晓
此,合内外之道也。」(宋元学案,伊川学案)此伊川对于
天地万物的本源处,见到有同一之理,同一之道,同理同道
,即其本体相同。
朱子学说谨慎,对于本源处,往往不肯一语道破。但我
细读朱子的中庸章句,如二十二章:「能尽其性,则能尽人
之心,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朱子注云:「人物之
性,亦我之性。」是人与我,物与我,物与人,均为一性。
又第二十六章「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朱子注
云:「圣人与天地同体。」同体二字,朱子于此处点出,诚
堪赞叹﹗我人依于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说法,是即人
皆可以为圣人,因人与圣人,本性皆善。圣人与天地同体,
亦即人皆与天地同体。综观朱子对此两章的注语,则天地人
物,实有同体一性之精神,灼然可见。
所述,自孔子孟子,历宋儒明儒,其义理之本源,即在
同体精神。此同体精神,在儒家,即谓之仁。仁者,即人与
天地万物是一体的同然之理,同然之德。此理此德,内在于
吾人的本性中
136页
,亦内在天地万物的本性中,故就本性言,则谓之为同体。
此同体大心,一名为仁体天心,以其精神,已超越小我之个
体,而为天心道体之遍在。
但儒家周易与中庸,释性天之源,看起来,似另有一理
路,与上面所述者不同;其实,若汇而通之,其究竟处,应
不违于孔孟之道。周易系辞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
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阴一阳之谓道,乃气化流转不息
之道,承受于此道,生生相续,则为善,成就于此道,以得
其生,则为性。照此解释,则性之源,乃是气化流转,何能
成为儒家之道体道心至诚不变之真常﹗殊不知一阴一阳之谓
道的「道」,非道体道心之道,乃第二义之道,因凡属气化
流转,在周易则为「象数」,此即是第二义;而「理」,在
易,则为第一义。按若由「理」以展示「象数」,则为由源
推流之顺扩,若由「象数」以显理,则为托事衬理之反显。
周易通体的结构,乃是由象数以显理,即是以第二义反显第
一义,有时虽欲显示第一义,但因其义黏滞而不能超越,仍
落在第二义中,而第一义反晦。「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
善也,成之者性也」,此段彻头彻尾是第二义的叙述,虽然
显第一义,而始终是黏滞在第二义上不能跃起,故其所谓之
性,是承气化流转而来,乃生理自然之性,而非性体之本性
。(周易为儒家道德大源,宇宙精神之哲典,其摄智归仁,
结构亦高度严密,因此读周易,亟须了然其层境于胸中,庶
不致为其所困。如说卦传中有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此即是将气
化的层境与性体的层境,用简练的句法,平排并列,最易困
人。因阴阳刚柔
137页
,均是气化层次,而仁义乃是性体之德的层次,照理说,仁
义是第一义,阴阳刚柔是第二义。数千年来,读书人入此迷
中而能超拔者,盖为不多。)
中庸开首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教」。此三句,是中庸全书的纲领,也是儒家道德学问的根
本纲领。此三句话,第一句难解,第二第三两句,没有疑问
。此处天命二字,应作「天道的命体」言,天命,即是天道
的道体之另一名谓。故天命之谓性,即天道本体之为性。如
此解释,则天道的道体,与人性的性体(即是人性的道体)
,方是同体不二;而与孔孟程张陆王诸圣贤所说同体精神之
根本义理,始可不背。即以中庸本身而论,与其后面所说「
自诚明之谓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诸义,亦方可
符合﹔因为在中庸上所说「诚」或「至诚」,均指性体的真
诚处而言,是根本的常道,而非变化之道,是精神之体,而
非自然之理。假使吾人将天命之谓性的天命,解释为天的命
令。是即表示的气化流行赋予人以性﹐成为外在化﹐被动化
﹐此为以第二义来释第一义,根本不合;故其解释,必须会
归于孔孟的同体精神。
三、佛家
次说佛家。涅盘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一阐
提,亦有佛性。关于此,在晋代僧人间曾引起诤论。晋之高
僧道生(即生公),入庐山幽栖七年,钻研群经,后游长安
,从罗什受学
137页
,着有二谛论、佛性常有论等,守文徒多嫌嫉之,又其时,
涅盘经至中国者,仅前数卷,道生剖析经理,立阐提成佛之
义,旧学以为邪说,摈斥之。生乃抽手入平江虎丘山,竖石
为听徒,讲涅盘经,至阐提有佛性处曰:「如我所说,契佛
心否?」群石点头。后游庐山,居销景岩,闻昙无谶在北凉
续译涅盘经之后品,至南京见之,果如道生所言。是可见佛
性,为佛菩萨与众生同体之性,而无间于阐提。惟同一佛法
,在教义中,其表达之名称,则有多种。大乘玄论(唐延兴
寺之吉藏撰)三有云:「太圣随缘善巧,于诸经中说名不同
,故于涅盘经中名为佛性;则于华严经中,名为法界;于胜
鬘中,名如来藏,自性情净心;楞伽,名为八识;首楞严经
,名首楞严三昧;法华名为一道、一乘;大品,名为般若、
法性;维摩,名为无住、实际。如是等名,皆是佛性之异名
也」。
关于佛性之同体异名,犹不止此,如真如、真性、实性
、实谛、一实、一如、一相、法身、无为、真谛、真空、实
相、涅盘等均是。而天台家,称之为诸法实相;华严家,则
称之为一真法界。
诸法实相者,乃指万法之体性,即诸法同共一真如本体
,而此本体,则真实常住,是为万法之实相。故诸法实相,
乃究极之真理。
一真法界者,华严大疏:「以一真法界为玄妙体」。三
藏法数(明代一如等撰)云:「无二曰
139页
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
从本以来,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唯一真实,不
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此处所引两义,均甚圆融玄妙。
一真法界,在佛法中为根本要义,其所涵摄高远、广博、深
厚、幽邃、悠久,兹谨参诸经典,间以己意,析明如下:
(一)法界之义有约事约理两层。约事言,法,谓诸法
,界,谓分界,即边际;极尽法的边际而明其分界,是为法
界。如华严家四法界中之事法界即是。天台家就俗谛所说之
十法界1.佛法界,2.菩萨法界,3.缘觉法界,4.声闻法界,
5.天法界,6.人法界,7.修罗法界,8.鬼法界,9.畜生法界
,10.地狱法界亦是。
(二)约理言,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为法界,或谓之为
真如法性。法,仍为诸法义,界,其义为因,或为性,为诸
法所依之性,质言之,即诸法同一体性,故名法界。法界者
,乃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一切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
,而其体性则是同一,故名一真法界。此在华严家四法界中
,则为理法界。
(三)十法界中,惟佛的法身,与法界性是完全合一而
遍在的。其余九法界之众,则均具备此法界性,含于如来藏
中而为其本性,但依于心之觉迷,而展现有等次之差。此项
等差,绝非本体上有所差欠,乃因本性为妄所覆,只要妄除
,则本体自现。如何除妄?应于本性起修,因本性
140页
通于法界性故。本性修明,即是大心朗显,而契于一真法界
,符于诸佛的同体精神。
(四)世间一切有为诸法,均是因缘和合而生,由此缘
生法所现者,皆为虚妄之假相﹔乃生灭无常,若执着之,以
幻有为实有,则轮回生死。而诸法无自性,本属空相,其法
性之真如,亦系真空如如,不生不灭。华严升须弥山顶品有
云:「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
。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法
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议。若知一
切法,体性皆如是,斯人则不为,烦恼所染着。凡夫见诸法
,但随于相转,不了法无相,以是不见佛。……诸法无真实
,妄取见真实,是故诸凡夫,轮回生死狱……不了诸法性,
恒受生死苦,斯人未能有,清净法眼故。……一切诸法性,
无生亦无灭。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能知此实体,寂
灭真如相,则见正觉尊,超出言语道。言语说诸法,不能显
实相,平等乃能见,如法佛亦然」。众生对和合幻成之假相
,而生我见妄念,处处取相,处处分别,业力由此而作,苦
报由此而生﹔其对于佛法,亦以妄见测度之。追问其故,皆
由不知一切众生同具如来真如法性,性体本同,而此性体,
元来清净无染,真空如如,若能离相会性,自见我与诸佛众
生本是同此真如之体,无有差别;若能尽舍妄念,自得寂灭
真如相,而见正觉尊。
(五)一切法,因缘生,无有自性,而其性体,则是同
一之真如法性,因为万法唯心,法由心现。华严经夜摩宫中
偈赞品有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
切唯心造」。
141页
法界性,即是真如法性,亦即是真心。心虽真空无法,而法
由心现,故十法界之法,其本体不离乎一真心。此真心,即
诸法所同具的真实无妄清净无染之理体;此理体贯通十法界
而为一切法之真体,故名一真法界。
(六)菩萨,则「了知法界体性平等,普入三世,永不
舍离大菩提心,恒不退转众生心」。(华严经十行品)此即
菩萨深深透达诸佛众生的同体精神,本诸此同体精神发为大
菩提心,永不退转化众生心。此大菩提心,即是心佛众生三
无差别的同体大心。凡是志修大乘者,必宜时时刻刻要修此
同体大心,对于同体大心,能多透达一分,则其修行佛法之
心,即相应地透进一层;若是渐次修行,能将个体的小心磨
去,而使同体大心放光,则便与佛法相应。
(七)众生为我见妄念所困,故同体大心不易显现,而
其毛病,则在于一个「执」字﹔我执固病,法执亦病,而空
执更病。说无垢称经(玄奘大师译,即是维摩经)有云:「
四大和合,假名为身;大中无主,身亦无我;此病若起,要
由执我;是中不应妄生于执﹔当了此执,是病根本。因此因
缘,除一切有情(众生)我想,安住法想。应作是念:众法
和合,共成此身,生灭流转,生唯法生,灭唯法灭﹔如是诸
法,展转相续,互不相知,竟无思念,生时不言我生,灭时
不言我灭。有疾菩萨,应正了知如是法想,我此法想,即是
颠倒。夫法想者,即是大患,我应除灭,亦当除灭一切有情
如是大患。云何能除如是大患?谓当除灭我、我所、执﹔云
何能除我、我所、执?谓离
142页
二法。云何离二法?谓内法、外法,毕竟不行;云何二法毕
竟不行?谓观平等,无动无摇,无所观察。云何平等?谓我
涅盘,二俱平等。所以者何,二性空故。此二既无,谁复为
空,但以名字,假说为空。此二不实,平等见已,无有余病
,唯有空病﹔应观如是空病亦空;所以者何?如是空病,毕
竟空故。」众生通常犯我执法执之病,我是四大和合,法是
心缘和合,均无自体性而归于空相,此空亦是假说为空;若
执此空为究竟之法,亦是空病,如是空病﹐毕竟空故。因为
佛性(即涅盘)通于一切法而为其体性,诸法空相,同体平
等,返元归真,无智无得。若稍存所得之见,即是执异。而
非透彻于同等平等之精神。
(八)众生困于我、法、空三执,无垢称居士谓:「应
愍险趣一切有情,发起大悲,除彼众苦」。说无垢称经卷三
载称:「尔时,佛告妙吉祥(即文殊菩萨)言:汝今应诣无
垢称所,慰问其疾。……妙吉祥言……世尊殷懃,致问无量
,居士此病,少得痊不?动止气力,稍得安不?今此病源,
从何而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无垢称言:如诸有情,无
明有爱,生来既久;我今此病,生亦复尔。远从前际生死以
来,有情既病,我即随病;有情若愈,我亦随愈;所以者何
?一切菩萨,依诸有情,久流生死;由依生死,便即有病;
若诸有情,得离疾苦,则诸菩萨无复有病。譬如世间长者居
士,唯有一子,心极怜爱,见常欢喜,无时暂舍;其子若病
,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愈诸有情,
犹如一子;有情若病,菩萨亦病;有情病愈,菩萨亦愈。
143页
又言:是病何所因起?菩萨疾者,从大悲起」。是可见佛菩
萨与众生,一体不二,同体大悲,故与众生同其忧患﹔有一
众生未救,佛菩萨即视为其性体有亏,因「诸佛如来,以大
悲心而为体故」。(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九)世之学佛者,往往以为悲心,即哀怜穷苦之心,
极不知大悲之义,非止于怜悯心或同情心之谓,因为怜悯心
或同情心,乃出于一时感情的流露,缘境而生;凡由感情而
生者,均是「作用」,均是「爱缠」,何堪为成佛之资粮。
佛家所说「大悲心」,绝不是作用,亦不是爱缠,因其非出
于临时刺激故,非出于感情冲动故,而是十法界众生,佛性
同体,由同体之性理、性德、性慧,其心法尔运行大悲;故
大悲心,即是同体心,即法界性,亦即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的大平等之精神。是故修大乘者,不可从作用上去模拟大悲
心,亦不宜从感情上去激生大悲心,要知,此是第三义的办
法,修大乘者,必须把握第一义,第一义为何?即是要将自
家的本心放大,与十法界众生同体,凡诸含灵,均是过去多
生父母兄弟,而是未来之佛,应一律平等尊重之、敬畏之、
度济之。同体的关切,为理性之当然,非感情之偶然,如是
,方是大悲心之真义。
(一○)又大悲心,宜从行为实践上见之。虚云和尚年
谱载大照所述「慈悲心愿茶根香」一文中有云:「一日,有
居士谒师(指虚云),问曰:弟子有善根否?师曰:若无善
根,安得到此。又问:弟子将来能成佛否?师曰:一切众生
毕竟成佛,汝亦当成。其人欢喜礼谢。师乃问曰:汝
144页
持主斋否?答云:尚未。师乃踰谓食众生肉者,断大悲种,
今后宜力持长斋,方能与佛法相应。其人欢喜信受而去」。
食众生肉断大悲种,盖丧失同体精神莫过于此。修大乘者,
因于众生发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其行菩萨道,至
于自舍其头目手足者有之,未闻有餐食众生肉以自肥者。同
体大心之显现与否?大悲心之真切实践与否?均以能否断荤
一事觇之。
(一一)众生违于一真法界,而生六趣,悟于一真法界
而复本心,若一念颠倒,取诸法相,此即是妄。若心不执着
,心行处灭,诸法空相,即会归性源。性是大圆觉海,无量
无边众生及诸佛菩萨,就性上说,皆是一真法界,平等而无
差别。禅宗修行,直指本心,即是要会归一真法界。五灯会
元节引(智光法师抄)有云:「利山和尚,僧众问,众色归
空,空归何所?师曰:舌头不出口;曰:为什么不出口?师
曰:内外一如。」诸法空相,会归于性,而性原真空,真空
如如,是为内外一如。即「法界如如常不动」(华严经世主
妙严品)。
(一二)净土宗,修行净业成熟时,则往生净土。古德
有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此二语,前者言事,
后者言理,乍看似相触,难为融解。其实,此正是一真法界
妙理之所显示。「生则决定生」,乃修净土者,本诸信愿行
起修而功行成熟,得乘阿弥陀佛大愿船,往生西方净土,此
显示事修者功夫成时,必确然获得往生之净果。「去则实不
去」,乃就一真法界之理而言。一真法界,即是法性同体大
心。此大心如虚空,涵容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念佛众生,
娑婆
145页
世界,均在此大心中,此即是佛与众生同体的平等大心;今
念佛众生净业修成,生于净土,即是生于同体平等的大心中
。念佛众生与阿弥陀佛国,均元本在此同一大心之内,绝非
超出此大心之外另有西方净土,若如此解释,便不是内外一
如。其所以不能内外一如者,因为只见到个别的小心,由于
小心的差别,念佛人的心与弥陀的心,未能通为一体,是心
与心相隔,既相隔,岂但十万亿佛土为远,即近在咫只,亦
不能感通。若悟得佛心本是同体大心,本是一真法界,岂但
咫尺不隔,即远在十万亿佛土,亦是弹指即生。创天台宗的
智者大师有云:「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心,即是
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为此观经云:弥陀佛国
去此不远,又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即得生彼不须愁远」。(
见大师所著净土十疑论)大师之言,即深透一真法界同体大
心之理,实为修净业者之明灯。
四、结论
总上所言,可见儒佛两家的圣贤,探究心性之本源,均
有深悟于同体精神者。儒家的同体精神,因中庸「天命之谓
性」,在字面上,似有所隔;但按诸孔孟程张陆王及程朱诸
圣贤之义理,复参照佛家一真法界之精义,天道(宇宙精神
)之体,与心性之体,应为同体,绝无疑议。此源一通,则
儒佛两家之大本大源,即相与融通而无碍。此层关系,实非
浅鲜﹗
146页
而佛家华严经,为诸经之母;此经展现一真法界同体大
心之精义,辉耀宇宙。笔者认为:此经不能只看作是华严宗
之经,此经乃整全佛法大总持大本源之经。一真法界同体大
心之义,宜贯通各宗而共同显扬之。每一学佛者,其修持法
门,原可各别,但其信奉佛法,似宜有根本共同之精神,为
人人所必须信解者,如华严经即是。有共同必修之经典,方
可破除封域之见。
华严经,乃佛经之「母」,万法之源,其理之高、之广、之
厚、之邃、之悠久,盖无有出其右者;此在佛家,似宜特加
弘扬于世。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