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儒家的中庸和佛家的中道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娄良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儒家的中庸和佛家的中道
  娄良乐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0册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
  147页
  一﹑ 两个基本的看法与态度
  在研究「儒家的中庸和佛家的中道」这个本题以前﹐
  我应当事先说明我对研究本题的两个基本的看法与态度﹕
  (一)佛家的中庸思想和佛家的中道思想在本质上有若
  干的相似。这是由于中国和印度同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于
  是在文化分途并进的当中所形成的思想轨范﹐也就有不谋而
  合的地方。因为儒家的中庸思想﹐在中庸一书里已具有完整
  的体系﹐这本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做的﹐子思是春秋
  时代人﹐其时佛教还没有从印度传入中国。尽管以后隋唐时
  代佛教盛行﹐影响及于宋元明理学的形成﹔但在始初却没有
  相互的渊源关系。
  (二)儒家的中庸思想比较偏重在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
  两方面﹔佛家的中道思想却超入于宇
  148页
  宙本体论的范畴﹐宗派既多﹐典籍又极其浩繁。如果要比较
  研究它们的学理﹐实是一个非常繁难而且深奥的问题。在这
  里﹐只不过是一种最初步的探讨﹐来说明我个人的看法而已
  。
  二﹑异同的分界----综合比较观
  儒家中庸思想和佛家中道思想在本质上既有若干的相似
  ﹐当然也会有若干的不同﹐这相似之点在什么地方﹖不同之
  点又在什么地方﹖如要把它们作一个比较﹐就得先立定一个
  标准。这里还是拿在哲学层次上较为明晰的佛家四种中道﹐
  作为比较的标尺。
  我们晓得佛家的四种中道是﹕
  (一)对偏中﹕这是对于有偏病的人而说的。偏病和中
  道是相对的。所谓「偏病」就是由学人们的身心活动所生起
  的观念﹔或者只看到某一片段的情境﹐以为就是整全﹐这叫
  做「断见」﹔或者以为所经历的情境是常住不灭的﹐这叫做
  「常见」﹔这「断见」和「常见」又统名为「边见」﹐也就
  是「偏病」的所在。所以涅盘经说﹕「无常无断﹐乃名中道
  」。正是指出「中道」是所以医治「偏病」的。
  (二)尽偏中﹕学人们倘使有这种「偏病」存在﹐就不
  能够体验出「中道」的意义。如能除尽这种「偏病」﹐那末
  ﹐「中道」就立刻地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149页
  (三)绝待中﹕在前面曾经说过「中道」是对「偏病」
  而言的。乃是暂时命名为「中道」﹐为医治这「偏病」而用
  的。现在﹐如「偏病」既经治愈而除去了﹐那末这个和「偏
  」相对的「中」﹐既无所用﹐当然也就没有再存在的必要。
  可是﹐这个时期的「中」﹐是本体境界之绝待的「中」﹐只
  能让人亲自去体证﹐为说明方便起见﹐只好给它一个「绝待
  中」的命名。
  (四)成假中﹕宇宙间的一切现象的「有」「无」都是
  对待的假名﹔而以「非有」「非无」为「中道」才是真实义
  。因为我们要体认这「非有非无」的「中」﹐才去说「有」
  说「无」。因此﹐「非有非无」的「中」﹐适足以对比而显
  示出「有」「无」的「假」。
  以上四种中道﹐可以说包括了佛家各宗的中道观的精义
  。前两项中道是停在「现世界」的相对现象之内﹔后两项中
  道是超入于宇宙的绝对的本体之中。这在佛经三论玄义里有
  很详尽的论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佛家
  的中道思想﹐两者异同的分界所在。
  儒家思想以为「中庸」的道理是修己治人所必须遵循的
  途径。因为人们如果要修己﹐就先得找出他们自己的自然本
  性﹐而加以修养和护持。当喜﹑怒﹑哀﹑乐诸种情绪没有受
  波动而外发的时候﹐本性是秉赋着淡泊的空明的恬静的状态
  ﹐根本没有任何偏向发展的趋势﹐就叫做「中」。当喜﹑怒
  ﹑哀﹑乐诸种情绪受外物刺激而外发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
  情绪的平衡﹐使有节制﹐就叫做「和」。中庸一书就是记述
  宇宙人生的「中和为用」的道理。大舜就循此而「执两用中
  」来
  150页
  治理政事﹐曾为孔子所称道。不过这「执两用中」的真义是
  要就事物发展的变动关系﹐权衡其「重心」所在﹐以为做事
  的准则﹐并不是一种静态的「折衷」或「调和」的意思。儒
  家的忠恕之道﹐就是把「中庸」之道充份地应用在人事的关
  系调整之上﹐这和佛家的「对偏中」「尽偏中」的为用﹐很
  为相近。
  可是﹐儒家中庸思想里还潜藏着一个中道本体----诚。
  这是推动人们走向中庸大道的原动力﹐而且使人们在实践的
  过程中﹐既不带丝毫勉强﹐也不须加以思虑﹐而自然地从容
  地顺着中庸大道前进。甚至忘却什么是「诚」什么是「中庸
  」﹐而直觉似的符合于中庸的善道﹐这就是中庸的绝对境界
  ﹐到达了「天人合一」的地步﹐虽和佛家的「绝待中」相类
  似﹐但没有像佛家「绝待中」那样地显明表示着其非中非偏
  ﹐非有非无的绝对观念。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晓得儒家的中庸和佛家的中道在本
  质上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只在两者的发展路线方面﹔前者从
  现象界追溯原因而涉及于本体界﹐再从本体界回到现象界以
  求中庸思想表现于人生理想和政治理想的实现上面。后者则
  从现象界直探于本体界﹐而以破空破假并且破执中为手段﹐
  以求证见本体实相﹐俾使人生有超然的解脱。这就是两者的
  异同分界所在﹐也就是儒家所以非为宗教而佛家所以成为宗
  教的根源所在。
  151页
  三﹑内涵的对比----分别比较观
  前已综述佛家的四种中道﹐现在我们进一步地将佛家对
  于中道思想有比较显明证论的法相﹑三论﹑天台等三宗中道
  思想的内涵和儒家中庸思想的内涵分别比较如后﹕
  一﹑ 法相宗的中道观和儒家的中庸观
  法相宗的「遍﹑依﹑圆三性」﹐一为遍计所执性﹐是由
  于把幻妄情境﹐执着地认为是物的实体﹐因而所看见的只是
  一种「妄有」而已﹐这就犯了「偏」的毛病。一为依他起性
  ﹐是依傍着因缘而产生的一切万法。所谓「他」是指「因缘
  」﹐以唯识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做「第一原因」﹐从而凭
  借着别的种种附属的「缘」而产生的﹐这虽是离开幻妄的情
  境﹐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存在着﹐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假
  有」。一为圆成实性﹐是一种圆满成就的真实性﹐这种真实
  性或叫做「法性」﹐或叫做「真如」﹐这才是「实有」。宇
  宙一切万有都有这「遍﹑依﹑圆三性」的三面﹐于是遍计所
  执性是「非有」的﹐而依他起性又是「非空」的﹐就在这「
  非有」「非空」的相对中﹐而体认这圆成实性的中道实体。
  反过来看﹐儒家的中庸思想﹐所谓「天命之谓性。」「
  诚者天之道也。」(见中庸)就是说这个「诚」为宇宙万有
  的实体﹐相当于法相宗的圆成实性的「真如」。而喜﹑怒﹑
  哀﹑乐的情绪种
  152页
  子潜藏在这「天性」里面﹐当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而
  生的情绪变化﹐实相当于法相宗的依他起性「假有」。又所
  谓「小人而无忌惮。」「小人行险以侥幸。」(见中庸)于
  是「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见中庸)终至于「小人
  之道﹐的然而日亡。」(见中庸)从这些话里可以知道「小
  人」如果不是受物欲的蒙蔽﹐执妄为有﹐看不清事理的真相
  ﹐又何致于盲目行动而自取灭亡呢﹖这实相当于法相宗的遍
  计所执性的「妄有」。中庸的道理就是教人怎样实践中道﹐
  去伪存诚﹐以增进人生的价值﹐这不是和法相宗的中道思想
  相吻合吗﹖
  二、三论宗的中道观和儒家的中庸观
  三论宗有「八不中道」之说﹐这是从动的辩证思维去体
  论绝对的中道实体。所谓「八不」﹐就是「不生不灭﹐不断
  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反过来说﹕「生﹑灭﹑断﹑
  常﹑一﹑异﹑去﹑来」就是「八迷」。「不」是含有「泯」
  和「破」的意义。因为「八迷」是万有一切世间的现象﹐都
  是「假有」。如果加以执着而认为是「实有」﹐那就产生「
  忘有」﹐所以要一一予以破除﹐才能洞见「中道」。譬如就
  「不生不灭」为例而言﹐当一个婴儿呱呱降地时﹐可以说他
  是生吗﹖事实上﹐一分一秒时间的过去﹐就是把他带向死亡
  的途程﹐何常不是「不生」呢﹖「人皆有死」﹐人死了是不
  是一切尽「灭」呢﹖事实上﹐不独遗传延续了人类的生命﹐
  而且人在其有生命的过程﹐由精神创造而成的诸种因缘﹐并
  不随人的死亡而消灭﹐这又何常不是「不灭」呢﹖由此
  153页
  类推﹐万有一切﹐在「大同」里面有「小异」﹐从「小异」
  里又可见「大同」﹐而构成宇宙的时间和空间﹐更无从确定
  它的始终和边际﹐我们只能说「时间有限而无限﹐空间有边
  而无边。」 从这里也可想见「八不」的真谛所在了﹗所以
  「八不」是从现象界里以破空破假并从而破执中的辩证方法
  ﹐上证宇宙的本体。而儒家的中庸思想﹐也曾说明经过学习
  而达到「诚」的本体境界﹐乃是经历「博学﹑审问﹑慎思﹑
  明辨﹑笃行」五个阶段。尤其是「诚化」的原则﹐以「诚」
  为下起点﹐以「化」为终点﹐其间共有「诚则形﹐形则着﹐
  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六个辩证形式﹐来说明
  从本体界发展到现象界的历程﹐藉以体认这个本体----「诚
  」。这虽然是要用「破」的手段﹐来扫荡遮蔽这个显现在发
  展历程上的幻影﹐但却仍以「择善固执」的执中方法﹐来进
  探这个本体。这样虽和三论宗的「八不中道」的论证形式不
  同﹐但其因学习而证入本体的作用﹐却无二致。
  三﹑天台宗的中道观和儒家的中庸观
  天台宗是以「实相」为中道。换句话说﹐这要体认「三
  千诸法一一绝待」(对)才是中道。但在此应对「隔历的中
  」和「圆融的中」﹐加以分辨。所谓「隔历的中」﹐就是不
  能明了空观﹑假观和中观归于一贯的道理﹐以为「空」和「
  假」是相对的﹐于是「空」和「假」相隔了﹗并且以为在这
  「空」「假」相对之外﹐ 有绝对的「中」﹐这又是「空」
  「假」「中」三者彼此间互相
  154页
  隔历着一条鸿沟﹐如此的「隔历的中」﹐自不是中道的实相
  。因为「空观顺真谛」﹐「假观顺俗谛」﹐而「中道顺第一
  义谛」。空观是破众生「执空为实」的幻相﹐使他们能够摆
  脱情欲的束缚﹐离开幻境﹐回返于真﹐所以叫「真谛」。假
  观是回照现象界背后的空境﹐而显现着万有一切﹐所以叫「
  俗谛」。因此﹐本体界和现象界彼此交织着的关系﹐是不离
  于「空」「假」的﹐既可以说是「非空非假」﹐也可以说是
  「即空即假」﹐中观就是要证见这种相关(不是相对)里面
  的一种绝对的实相﹐如果能够「一心三观」﹐而且「三观具
  足」﹐自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圆融的中」﹐自成无上正
  等正觉﹐所以叫做「第一义谛」。那末怎样才能具足「圆融
  的中」﹐而明中道的实相呢﹖在止观辅行里有「中道即法界
  ﹐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这几句话﹐说明了如
  何进入「人我两忘﹐物我无间」的境界﹐这就是天台宗怎样
  体认「三千诸法﹐一一绝待」的法门。「三千诸法」就是所
  经验的客境﹐「止观」就是能经验的主体﹐惟有「止观不二
  」才能泯灭主客的对待差别。所谓「止」就是一尘不染的清
  明法性(实相)﹐这个法性虽由于因缘而和法界联系着﹐但
  是好像明镜止水一般﹐很清楚地反映了客境万象交错相关的
  事理﹐这样的「止」就是「观」。所谓「观」﹐就是意念和
  客境打成一片﹐而忘却事物间交互相关的差别相﹐这样地「
  观」就是「止」。因此﹐能「止」能「观」都是这寂然的法
  性的一体二面。于是﹐「客观的妙境」就和「主观的妙智」
  合一﹐正是「止观不二﹑境智冥一」的境界﹐所以「中道是
  法界﹐法界是止
  155页
  观」了﹗这正和儒家的中庸观在大体上有其相互一致的内涵
  。中庸上有「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这句话﹐正表示着
  儒家的中庸思想以「诚」为万物的本体﹐前面已经提到﹐在
  此要强加分析的是「诚」的属性是什么﹖明「诚」的方法又
  是什么﹖中庸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
  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这是用循环论证的动的辩
  证形式﹐说明「诚」有「无息」(不间断的)「久」(常久
  的)「征」(征验的)「悠远」(悠久长远的)「博厚」(
  广大深厚的)「高明」(高大光明的)六种属性和它们间的
  发展相关。这六种属性的后四者又可区分为时﹑空两面﹔「
  悠久」是属于时间方面的,「博厚」和「高明」是属于空间
  方面的。万物就成长在这时空交相配当宇宙里面﹐而形成复
  错相关的万象。这些现象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在表面上看
  好像是没有什么动相﹐实际上是随时随地在变动着。如要体
  认这「诚」的实相﹐那天上所悬着的日﹑月﹑星﹑辰和地上
  所载着的山﹑河﹑草﹑木﹐每一事物里都包含着同一的绝对
  的本体----「诚」。这和天台宗「中道即法界」的中观思想
  很相类近。
  唯其「至诚」所以「能尽其性﹔能尽其性﹐是能尽人之
  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
  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这是说
  明「诚」的为用﹐是从顺应个人自性﹐而推及于顺应别人的
  或其它外物的自性﹐虽有「由内而外﹐由近而远」的顺序﹐
  却没有「人我」或「物我」高低的差别。同时「诚者自成也
  。……非自成己而已也﹐所
  156页
  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见中庸)。更可见其平等物我﹐泯除主客而合一内外的
  德性﹐这和天台宗「智境冥一」的中观思想﹐很少差异。
  中庸又说﹕「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
  则生物不测」。这是说明由于「诚」的本体的属性发展生成
  天地万有﹐很单纯的﹐这个本体却是「不二」﹐只有我们能
  够「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见中庸)﹐自不难找到这个「不二」的本体﹐这和天台宗
  「止观不二」的中道思想﹐实为相近。
  综括起来说﹐大乘佛法的中道思想﹐各宗所讲的﹐仅有
  方法上的不同﹐但却「殊途同归」﹐其终极目标都在证见绝
  待的「真如」本体﹐而儒家的中庸思想亦在用「存养省察」
  的功夫来进探于绝待的「诚」的本体境界。尽管二者在方法
  论上和目的论上小有差异﹐但其中道思想的内涵却有很多是
  相互一致的。
  四﹑三点结语
  我们从分合两方面对比这两个思想﹐总合可得三点结语
  如后﹕
  (一)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佛家的中道思想﹐由于先天上
  和本质上的大体相同﹐所以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儒家对其
  排拒力小﹐而吸收力强。佛家直指人心的禅宗﹐因而独盛于
  中国﹐并由其
  157页
  「明心见性」的禅理﹐为宋﹑元﹑明理学家所吸收融化﹐使
  中国的学术思想更吐出灿烂的光辉。
  (二)儒家的中庸思想﹐首重明「诚」,明「诚」的目
  的﹐在于实现理想的大同政治﹐从而增进人生的价值﹔其明
  「诚」的方法﹐并重于「知」和「行」的两面。佛家的中道
  思想则认为「行」重于「知」﹐「知」不过是「行」的藉力
  而已﹐故须发慈悲的大愿﹐广度众生﹐企求在人世建立安乐
  无忧的净土世界。二者所持的方法虽不同﹐但其目标则无二
  致﹐如何寓「宗教」的力量于政治中﹐由转移世风而促进大
  同世界或净土世界的实现﹐是我们今后所应予注意与致力的
  目标。
  (三)在今天的时代里﹐我们当然不能够过份看重学术
  的传统﹐更没有理由﹐认定宗教为迷信。释迦牟尼佛曾经反
  对他的门徒显示「神通」﹐其原因就是在于怕使人们误认为
  佛教婆罗门式的外道的宗教形式。儒家至圣孔子虽不谈「怪
  ﹑力﹑乱﹑神」,但在中庸上﹐曾有「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这和佛所说的「一切众生﹐有起一念者﹐我悉知之」﹐很为
  类近﹐却又似一种难以置信的神话。从前梁启超初读佛典﹐
  他以为佛所说的这句话是「诞言」﹐其后读到康德(Kant)的
  现象论后﹐转又大悟﹐并相信佛确能做到如他所说的这句话
  。因为众生的身体﹐既落于「俗谛」之内﹐受着物理定例的
  约束﹐那末他们的意念所及都有一定的轨道﹐既有一定轨道
  ﹐就没有不可预测的。佛能知道众生的言行轨道﹐
  158页
  那他预知众生的起始意念﹐这不是很合理的事吗﹖(见梁启
  超饮冰室文集近世第一大哲学家康德之学说一文)因此﹐康
  德的现象论﹐亦不过是佛说的另一脚注而已﹐我们又怎样能
  够因为我们自已智慧所不及的﹐而就遂下断语作「否定」的
  批评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