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在人间----印顺导师之“人间佛教”的分析(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03页

色(注35)!

“佛涅槃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一语,是印顺
导师在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序》中的用词。他
说:“从‘佛法’到‘大乘佛法’,主要的动力,是‘佛涅
槃以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又说:“所以‘佛涅
槃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为通晓从‘佛法’而‘大
乘佛法’的总线索。”又说:“‘原始佛教’经‘部派佛教
’而开展为‘大乘佛教’,‘初期大乘’经‘后期大乘’而
演化为‘秘密大乘’,推动的主力,正是‘佛涅槃以后,佛
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注36)印顺导师再三强调:“佛
涅槃以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乃是引生纯正的“ (
原始 )佛法”,一再随著时空而变质为“部派佛法”、“初
期大乘”、“后期大乘”,乃至“秘密大乘佛教”的根本原
因。这一变质,一言以蔽之,即是“人间佛教”之精神的沦
丧、佛陀天神化的日趋严重。尤其是发展到印度佛教最后期
的“秘密大乘佛教”,其天神化的程度最为严重。印顺导师
在其《印度之佛教?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第17章)》中曾说
:“综观密教发展之势,即鬼神崇拜而达于究竟。”(注37)
他甚至认为,像这样逐步走上天神化的“秘密大乘佛法”,
乃是佛教在印度灭亡的原因。有关这点,从其章名----〈密
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即可看出端倪。

(二)佛身流变的三阶段

事实上,这一流变是渐近的。印顺导师在其〈从依机设
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文当中,曾把印度佛教天神化的流变
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而加以说明: (1)初期“以出家的声闻
僧为中心”,他们的特色是“自在解脱”、“现出清净自在
的精神”。其次才是以在家的弟子为中心,例如给孤独长者
、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他们的特色是:
---------------------
(注 35) 引见《契理契机》,页33。
(注 36) 引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
出版社,1989(5版),页 3,页 4,页 5。
(注 37) 引见《印度之佛教》,页 318。

104页

“重布施、持戒,尽力于对国对家人应作的正事”。而最不
重要的,是“从净居天到饿鬼、畜生”的“鬼神”,“在佛
教中,处于不关重要的地位”。他们的特征有二:〈 a〉“
贪求”,“对世间的五欲,贪心最极强烈”;〈 b〉“忿怒
”。(注38)印顺导师下结论说:“此初期的佛教,鬼神仅是
世间悉檀,不加尊重,也不否定。神教色彩极浅,迷信的方
便极少。内重禅慧,外重人事,初期以出家解脱为中心的佛
教,是如此。”(注39)
其次是第(2)期的印度佛教:在家菩萨取得了为主的地
位,出家弟子转成为辅的状况,而鬼神的地位也相对提高了
。印顺导师描述说:
佛灭后五百年的佛教情况,即大乘教兴起的时代
……佛教的中心是演变了。处于佛教中心的佛与弟子
,都现为在家相。如文殊,观音、普贤、维摩诘、善
财、常啼等菩萨,可说都是在家的。大乘归极的佛陀
,为毗卢遮那佛,也是有发髻,戴头冠的,身上璎珞
庄严的在家相。……当时,出家解脱相的声闻僧 (连
释迦佛在内 ),被移到右边去,不再代表佛法的重心
,而看作适应一分根性的方便了。……天(鬼畜),不
远处于外围,地位抬高了,处在左边的地位。举例说
:传说佛在世时有护法神----金刚力士,本是夜叉而
已。在大乘佛教中,就尊称为菩萨化身。海龙王、紧
那罗王、犍闼婆王、阿修罗王,称为菩萨的也不少,
连魔王也有不可思议大菩萨(注40)。

总之,第(2) 期的佛教(大乘佛教初兴时期),人间佛陀
和出家弟子的地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家菩萨和鬼神的
地位。印顺导师下
---------------------
(注 38) 以上引号内的字句,都引自《妙云集(14)?佛在人
间》,页39。
(注 39) 引见前书,页40。引文中所说到的“世界悉檀”,
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 1当中所提到的四种
“悉檀”之一。(另外的三种“悉檀”是:各各为
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世界悉檀”
是佛为了度化众生,而随顺众生的见解,所方便宣
说的道理。例如宣说有车、有人等。(详见《大正
藏》卷25,页59,中~下。)
(注 40)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40~41。

105页

结论说:“这一期的佛教……也是适应于崇奉天神的在家婆
罗门而发扬起来。……天的倾向发达起来,天神的地位也显
著起来。所以,这是佛教的人间化,也是天化。”(注41)
最后是第(3)期的佛教,也说是后期的秘密大乘佛教。
它的特色是:鬼神的地位提升到最高点,相对地,佛陀和出
家弟子、在家菩萨的地位低落。这和第(1)期的“原始佛教
”时期,正好倒过来。印顺导师描述说:
第三期的佛教,一切情况,与初期佛教相比,真
可说本末倒置。处于中台(注42)的佛菩萨相,多分是
现的夜叉、罗刹相,奇形怪状,使人见了惊慌。有的
是头上安头,手多,武器多,项间或悬著一颗颗贯穿
起来的骷髅头,脚下或踏著凶恶相的鬼神。而且在极
度凶恶----应该说“忿怒”的情况下,又男女扭成一
堆,这称为“具贪相”。那些现在家慈和的菩萨,又
移到外围去了。至于现出家解脱相的,最在外围,简
直是毫无地位!这种境况,从密宗曼荼拏中,可以完
全看出。由于天神(特别是欲界的低级的)为佛教中心
,所以一切神教的仪式、修法,应有尽有的化为佛法
方便(注43)。
---------------------
(注 41) 引见前书,41。值得注意的是,引文中,印顺导师
用了“佛教的人间化”一语,似乎是说第 (2)期佛
教更接近“人间佛教”的精神了。然而,实际上正
好相反。印顺导师在此所说的“人间化”,并不是
“人间佛教化”;事实上,它是“(人间)世俗化”
、“(庸)俗化”,也就是“天神化”的意思。
(注 42) 依据秘密大乘教的世界观(曼荼拏),世界(曼荼拏)
的中心是佛陀真身(法身佛)的宝座,名为“中台”

(注 43)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42~43。事实
上,印顺导师在其《印度之佛教》第17章第3节---
-“秘密教之特色”当中,曾描写最后期佛教的特
色是“淫欲为道”;他说:“密教所崇事之本尊,
无不有明妃。‘事部’则彼此相顾而悦,‘行部’
则握手,‘瑜伽部’则相拥抱,‘无上瑜伽’则交
合;此固顺欲界欲事之次第而成立者。第三部虽有


106页

在以上所说的三期佛教中,主张“人间佛教”的印顺导
师,自然要提倡前两期(特别是第一期)的佛身观,而贬抑第
三期的佛身观。他说:“初期佛教以声闻乘为中心,中期以
人(天)菩萨为中心,后期以天(菩萨)为中心。……现在所提
倡的人间佛教,我们是人,应以人为中心,应摄取印度初中
二期佛教的人菩萨的慈悲与智慧,特应从悲起智,而不取后
期佛教的天菩萨法。”(注44)总之,印顺导师以为:由于“
佛涅槃以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因此经过三期的流
变,以“人间佛教”为特色的佛身观,逐渐起了本质上的改
变。这一改变,即是平实、朴素之佛身的(天)神化。而引生
其变质的触媒,则是重视天神祭祀的婆罗门教。纯正的佛法
,在流变当中,大量引进了婆罗门教的“外道”思想和仪礼
,以致失去了原初之“人间佛教”的色彩。印顺导师在“天
神化”和“人间化”之间,甚至抱持著绝不妥协的坚定立场
;他说:“人间佛教的信仰者,不是人间,就是天上,此外
没有你模棱两可的余地。”(注45)他甚至对于当代提倡“人
间佛
---------------------
视、相抱事,而行者每以悲智和合解之,然无上瑜
伽则付之实行。……‘无上瑜伽’者,以欲乐为妙
道,既以金刚、莲华美生殖器,又以女子为明妃,
女阴为婆伽曼陀罗,以性交为入定,以男精、女血
为赤、白二菩提心,以精且出而久持不出所生之乐
触为大乐。眩佛教之名,内实与御女术同。”(引
见《印度之佛教》,页 323。)更有甚者:“凡学
密者必先经灌顶,其中有‘密灌顶’、‘慧灌顶’
,即授此法也。其法,为弟子者,先得一清净之明
妃,引至坛场,弟子以布遮目,以裸体明妃供养于
师长。师偕明妃至幕后,实行和合之大定,弟子在
外静听之。毕,上师偕明妃至幕前,以男精、女血
(甘露)即所谓‘菩提心’者,置弟子舌端。据谓弟
子此时,触舌舌乐,及喉喉乐,能引生大乐云。”
(引见前书,323~324。)这真是令人结舌瞠目的描
述!在这一阵阵淫风秽雨的摧残之下,印度佛教焉
有不灭亡的可能!
(注 44)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43。
(注 45) 引见前书,页15。

107页

教”的人士,试图将异教和佛法相通的作法,抱持著批判的
态度,认为“这对佛法的纯正化、现代化,不一定有前途,
反而有引起印度佛教末后一著(为神教侵蚀而消灭)的隐忧。
”(注46)就印顺导师而言,无疑地,他是一个完全不和异教
委协、商量的佛教高僧。

五、印顺导师的教判

(一)〈法海探珍〉的“三系”教判

要想彻底了解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除了知道他所
主张的“佛身观”之外,还应知道他所提出来的“判教”。
他的“判教”思想,先是在1941年,写了〈法海探珍〉一文
,说到了印度佛教史上的三个思想体系,并把这三个思想体
系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法印相匹配。他说

从凡夫立足处的无常出发,通过空无我的实践,
踏入无生寂灭的圣境,这缘起三法印,是佛法一贯的
坦道。佛法不能离三法印,佛教的演变,不外适应众
生的机感,给以某一法印的特深解释罢了!不同的深
刻发挥,不免有侧重某一法印的倾向,这使佛教分流
出三个不同体系。这三个体系,虽然彻始彻终都存在
,但特别在印度三期佛教中成为次第代起的三期思潮
的主流。就是说这三个体系,适应思想发展的程序,
从三藏教----小乘的无常中心时代,演进到共大乘教
----大乘的性空时代,再演进到不共大乘----一乘的
真常中心时代(注47)。

从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所说的印度佛教三体
系,是指: (1)以“诸行无常”印为主要教义的小乘“三藏
教”;(2)以“诸法无我”印为主要教义的“共大乘教”;(
3)以“涅槃寂静”印为主要教义
---------------------
(注 46) 引见《契理契机》,页66。
(注 47) 〈法海探珍〉;引见张曼涛编,《大乘佛教的问题
研究》,页32,收录在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
丛刊》(99),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108页

的“不共大乘”。其中,第(1)期包含了释迦入灭之后到部
派分裂时的佛教;而第(2)期又称为“性空中心时代”,则
以《般若经》乃至龙树、提婆所撰写之论典为主的早期大乘
佛教,它的主要主张是“性空”,因此和“诸法无我”印相
对应。而最后的第(3)期,则又称为“一乘的真常中心时代
”,它“展开了万有本真常净的实在论”,“佛性、如来藏
、圆觉、常住真心、大般涅槃的思想,雄据了法界的最高峰
”,“达到一切众生成佛----一乘的结论”(注48)。无疑地
,这一期的佛教,相对应于“涅槃寂静”印。另外,在〈法
海探珍〉一文当中,也以“无常论”、“性空论”和“真常
论”等三名,来分别称呼这三体系的印度佛教思想(注49)。
事实上,第(3)阶段的佛教还可以更加详细地区分为许
多不同的体系:首先,释迦入灭后第7~9世纪之间,“婆罗
门教渐渐地抬头……真常论者(渐渐)代替性空大乘”。印顺
导师称呼这种佛教为“真常唯心论”或简称为“真常论”。
其次,“(释迦入灭后第)十世纪中,无著师资,唱道……妄
心生灭、三乘究竟、念佛是方便”;“这都是与中期[指第
(2)期]性空者相同”。但是“它批判一切无自性……转上
唯心论”,则和第(2)期佛教有著根本的差异。印顺导师在
文中则以“虚妄唯心(论)”来称呼这种佛教。第三、到了释
迦入灭后第11世纪,“秘密佛教与真常论缔结不解缘,在真
常本净的理论上发达起来”,“发达到几乎与印度教浑然一
体的地步”,“念佛(天)三昧,欲为方便,印度群神无不是
佛菩萨的化身”这即是一般佛教史中所说的“秘密大乘教”
(注50)。总之,在第(3)期的印度佛教当中,还可以更加详
细地分出三个阶段:〈a〉真常唯心论萌芽的时期;〈b〉虚
妄唯识论流行的时期;〈c〉秘密大乘教(与真常唯心论密切
结合而)流行的时期。因此,我们还必须从印顺导师的另一
佛教史的分期当中,才能看出他对印度佛教史之全面性的观
点。
---------------------
(注 48) 引见前书,页34。
(注 49) 参见前书,页41~44。
(注 50) 参见前书,页34~35。

109页

(二)《印度之佛教》的五期教判

事实上,他在《印度佛教史》中,曾把整个印度佛教的
发展,区分为五个阶段,它们是:(一)“声闻为本之解脱同
归”;(二)“倾向菩萨之声闻分流”;(三)“菩萨为本之大
小兼畅”;(四)“倾向如来之菩萨分流”;(五)“如来为本
之梵佛一体”(注51)。事实上,在一般佛教史中,(一)称为
“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亦即释迦在世时和入灭后一
百年左右的佛教。依据印顺导师自己的说法,这一时期的佛
教具有下面三个特色:〈 i〉“于现实人生的佛教,反侵略
而歌颂无诤,辟四姓阶级而道平等”;〈ii〉“于未来生天
之佛教,崇善行以代祭祀万能,尊自力以斥神力、咒力”;
〈 iii〉“于解脱究竟之佛教,以不苦不乐为中道行;不以
瑜伽者之狂禅为是,而以戒为足,以慧为目” (注52)。
其次的第(二),在一般佛教史中,则称为“部派佛教”
;它是真正的“小乘佛教”。部派,意味著佛教已是分裂的
状态:位于印度西北方的上座部,乃是保守的部派;位于东
方的大众部,则是倾向大乘佛教的部派。印顺导师解释说:
“分化之方式不一,而实为急于己利(声闻)与重为人(菩萨)
两大思想之激荡。” (注53)无疑地,印顺导师以为:上座
部偏于“己利”,而大众部则偏于“为人”。
页第(三)“菩萨为本的大小兼畅”,则是以龙树论师为
主的,主张“一切皆空”的“中观派”佛教。印顺导师解释
说:
佛元四世纪至七世纪……大乘佛教乃盛。……就
中龙树菩萨,以南方学者而深入北方佛教之堂奥,阐
一切法性空而三世幻有之大乘,尤为大乘不祧之宗。
……此第三期之佛教,说三乘共同一解脱,与根本佛
教相契应;然佛世重声闻,今则详菩萨之利他,可曰
:“菩萨为本之大小兼畅”(注54)。
---------------------
(注 51) 详见《印度之佛教?序》
(注 52) 详见前书,页 4。
(注 53) 引见前书,页 5。
(注 54) 引见前书,页 6。

110页

释迦入灭后第七世纪至千年之间,大乘佛教又分出了“
虚妄唯识学”和“真常唯心论”。这即是第(四)期的佛教--
--“倾向如来的菩萨分流”。而分流出来的原因,依印顺导
师的说法,乃在“如来倾向之潜流”,亦即“如来”的梵天
化、神化。他指出,“如来”一词有两个意思:其一是“外
道神我的异名”,亦即“如如不动而为流转、解脱之当体”
。另一则是“佛陀之异名”,“即证如如之法性而来成正觉
者;如法相而解者;如法相而说者”。在这第四期的佛教中
,这两种意义的“如来”被混淆了,以致佛陀被神格化了(
注55)。所以,他说:
如来者,一切有情有如来性,无不可以成佛。如
来性真常不变,即清净本具之心体。……此真常净心
,易与婆罗门之梵我相杂,而其时又适为婆罗门----
印度教复兴,梵我论大成之世,佛陀渐与梵天同化矣
(注56)。

从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以为:这一期的佛教
,特别是“真常唯心论”,受到婆罗门教之“神我”(梵我)
的影响,以致佛陀和婆罗门教的“梵天”渐渐同化、合一。
无疑地,这是他所最为反对的。
最后第(五)期的印度大乘佛教是“如来为本之梵佛一体
”,那即是促使印度佛教走向衰亡之路的秘密大乘教。印顺
导师说:
(释迦入灭后)千年以降,佛教自各地萎缩而局促
于摩竭陀以东。以如来不可思议之三密为重点;立本
于神秘、唯心、顿入之行解、为一切学派、内外思想
之综合,为一切秘密、迷信之综合。唱一切有情成佛
,不复如大乘初兴之重于利他,而求即心即身之成佛
。奄奄六百年,受异教者之压迫而衰灭(注57)。

(三)“三系”和五期教判的比较

以上五期的印度佛教,其实可以和前面提到的“三系”
或“三论”相
---------------------
(注55)详见前书,页6。
(注56)引见前书,页5~6。
(注57)引见前书,页7。

111页

匹配。印顺导师在其《契理契机》当中(注58),就曾制作了
一个表格,来说明这两种“判教”之间的关系:

(五期) (三期) (四期) (三期)
声闻为本之解脱同归┐
├─────佛法───────佛法
菩萨倾向之声闻分流┘

菩萨为本之大小兼畅─性空唯名论─初期大乘佛教┐

┌ 虚妄唯识论┐ ├大乘佛
│ ├后期大乘佛教┘

如来倾向之菩萨分流─真常唯心论┘

如来为本之天佛一如──────秘密大乘佛法─秘密大乘
佛法

总之,尽管有“三系”(三论)、“五期”,甚至其他“
判教”的不同,但是,印顺导师有一不变的理念是:后期大
乘佛教,特别是表格中的“真常唯心论”和“如来为本之天
佛一如”(秘密大乘佛法),乃是受到印度婆罗门教深重影响
的佛教;因此也是婆罗门教化(梵化、天化、神化)的佛教。
而在印顺导师的眼里,佛教的衰亡,正是由于这一婆罗门教
化的结果。他在“五期”判教的最后曾说:“印度佛教凡经
五期之演变,若取喻人之一生,则如诞生、童年、小壮、渐
衰而老死也。”(注59)他曾沉痛地说:
夫人之所求者,现实人间乐,未来(人)天上乐,
究竟解脱乐三者而已。其即人事以向天道,以天道明
人事者,神教也。即解脱以入世利生,依人间悲济之
行以向解脱者,佛教也。解脱思想兴则神教衰,天神
崇拜盛则佛教衰,此必然之理也。……佛教以反《吠
陀》之精神,代婆罗门教而兴。……惜佛教徒未能
---------------------
(注 58) 参见《契理契机》,页 9。
(注 59) 引见《印度之佛教》,页 7。

112页

坚定其素志,一转为忽此土而重他方,薄人间而尊天
上,轻为他而重利己。融摄神教之一切,彼神教以之
而极盛者,佛教以之而衰灭,(婆罗门教演化所成之)
印度教又起而代之矣!(注60)

由此可见印顺导师的“判教”确实认为:后期佛教较前
期佛教含有更多不纯正的“外道”素质在内,因此必须加以
批判、扬弃。他在〈法海探珍〉中也明白地抱著相同的态度
,并据而批判中国佛教。因为在印顺导师的看法里,中国佛
教受到这一“外道”化之印度佛教的深重影响。他说:

后期佛教是衰老,一直向灭亡前进。它的经验丰
富、哲理的思辨,中期也有不及它的地方。它的惰性
渐深,暮气沉沉,专为子女玉帛打算,口口声声说为
人。……现阶段的中国佛教,不但理论是后期的大乘
,唯心的、他力的、速成的行践,也都是后期佛教的
本色。我们如果要复兴中国佛教,使佛教的救世成为
现实,非推动中期的少壮青年的佛教不可(注61)。

---------------------
(注 60) 引见前书,页8~9。引文中所提到的《吠陀》,共
有四种,是婆罗门教的主要经典。
(注 61) 引见《大乘佛教的问题研究》,页56~57。引文中
所谓“中期的少壮青年的佛教”,指的是“性空唯
名论”。印顺导师曾在〈法海探珍〉中说:“探求
三大思想系的教典,性空论到底是正确而深刻的。
”(引见《大乘佛教的问题研究》,页45页。)又说
:“初期似乎是多说三法印;后期多说一实相印。
唯有在中期佛教中,才能一以贯之,没有离一实相
的三法印,也没有离三法印的一实相。”(引见前
书,页48。)可见印顺导师在“三系”当中,特别
赞美第二系的“性空唯名论”。事实上,他在《中
观今论?自序》中,一开头即说:“在师友中,我
是被看作研究《三论》或空宗的(即第三系的“性
空唯名论”)。我曾在〈为性空者辨〉中说到:我
不能属于空宗的任何学派,但对于空宗的根本大义
,确有广泛的同情!”[引见《妙云集 (9)?中观
今论》,页 1。]可见印顺导师虽然否定他是“性
空唯名论”的信徒,但承认他对“性空唯名论”有
著深厚的感情。

113页

总之,印顺导师从“三系”(三论)、“五期”等判教当
中,说明印度佛教越是后期越是走向婆罗门教的“梵化”、
“天化”、“神化”的衰亡之路上去。而中国佛教由于受到
后期佛教(真常唯心论)的深重影响,因此也是一个天神化的
宗教,充满了后期佛教迷信、衰败的“老态”。他并在这一
点上,指出他和太虚大师的不同之处;他说:

宣扬“人间佛教”,当然是受了太虚大师的影响
,但多少是有些不同的。(一)……虚大师……以为…
…应“依著人乘正行,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乃可进
趣大乘”。这是能适应现代根机,但末法时期,应该
依人乘而趣大乘行,没有经说的依据,不易为一般信
徒所接受。反而有的正在宣扬:称名念佛,是末法时
期的唯一法门呢!所以我要从佛教思想的演化中,探
求人间佛教的依据。(二)大师的思想,核心还是中国
佛教传统的。台、贤、禅、净……的思想,依印度佛
教思想史来看,是属于“后期大乘”的。这一思想在
中国,我在〈谈入世与佛学〉中,列举三义:〈一〉
“理论的特色是至圆”;〈二〉“方法的特色是至简
”;〈三〉“修证的特色是至顿”。在信心深切的修
学者,没有不是急求成就的。“一生取办”,“三生
圆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立地成佛”,或
“临终往生净土”,就大大的传扬起来。真正大乘精
神,如弥勒的“不修(深)禅定,不断(尽)烦恼”,从
广修利他的菩萨行中去成佛的法门,在“至圆”、“
至简”、“至顿”的传统思想下,是不可能发扬的 (
注62)。

引文中印顺导师说到了几件重要的事情: (1)太虚大师
所提倡的“人生佛教”,有可能走回传统中国佛教中“称名
念佛”的净土老信仰去。 (2)太虚大师的思想,仍以传统中
国佛教中的天台、华严、禅、净各宗的信仰为主。 (3)中国
佛教的特色有三:〈 a〉理论“至圆”;〈 b〉(修行)方法
“至简”;〈 c〉修证(的道理)“至顿”。这意
---------------------
(注 62) 引见《契理契机》,页43~45。

114页

味著中国佛教的信徒们,寄望以极少的修行功德,获得至高
无上的道理和果位。无疑地,那是一种“小因证大果”的幻
想,也是一种投机取巧的作为。这正和印顺导师所提倡:以
平实的修行法门,从“凡夫菩萨”一步一步修起的“人间佛
教”,有著截然不同的本质。
印顺导师对于中国佛教的批判,仅从上面这些分析,并
无法看出全貌,还应从其他方面做更深入的探讨。特别是他
对净土宗的批评,最能看出他对中国佛教的意见,也最能看
出他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的特色。因此,下面将以剩余的
篇幅,来探究印顺导师的净土思想。

六、特论印顺导师的净土思想

印顺导师在《六十年》中曾说:“另一部《净土新论》
,是依太虚大师所说:‘净为三乘共庇’,说明佛法中的不
同净土。在‘往生净土’以外,还有‘人间净土’与‘创造
净土’。这对只要一句弥陀圣号的行者,似乎也引起了反感
!”(注63)在这段短短的引文,说到了三件重要的事情:(1
) 印顺导师《净土新论》一书中的净土新思想,受到了太虚
大师之“净(土)为三乘共庇”这一说法的影响;(2) 《净土
新论》中的新净土思想是:在“往生净土”之外,还有“人
间净土”和“创造净土”;前者是传统中国佛教所理解的净
土宗思想,而后两者则是印顺导师所开展出来的新净土思想
。(3) 印顺导师所开展出来的净土新思想,受到了中国佛教
传统净土宗人士的反感。其中,由于篇幅的关系,第 (1)本
文不打算讨论,第(3)笔者已有专文讨论 (注64)。因此,本
文只想处理第 (2)点。
第(2) 点中的“往生净土”,无疑地是指传统中国佛教
所发展出来的净土宗。第 (2)点还说到了“人间净土”和“
创造净土”,它们的意
---------------------
(注 63) 引见《六十年》,页19~20。
(注 64) 详见杨惠南,〈台湾佛教的‘出世’性格与派系纷
争〉,刊于《当代》31~32期,台北:《当代》杂
志社,1988年11、12月。另外,江灿滕先生也有一
篇论文,讨论到相同的事件:〈台湾当代净土思想
的新动向〉,刊于《当代》28期,1988年8月。

115页

义是什么呢?无疑地,那是指弥勒净土、阿囗佛国、药师净
土等其他和西方阿弥陀佛净土无关的净土;其中,尤以弥勒
净土最为重要。有关这点,可以从下面这段《净土新论》中
的引文看出来: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成佛,这是佛法中所共认的
。……一般学佛人,都知道弥勒菩萨住在兜率天,有
兜率净土;而不知弥勒的净土,实在人间。……求生
兜率净土,目的在亲近弥勒,将来好随同弥勒一同来
净化的人间,以达到善根的成熟与解脱;不是因为兜
率天如何快活。弥勒的净土思想,起初是著重于实现
人间净土,而不是天上的。这如《弥勒下生经》所说
(注65)。

(一)各类净土的比较

事实上,印顺导师在其《净土新论》当中,把大乘经所
提到的净土,一一加以描述、比较,并且平等地看待所有的
净土,包括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东方阿囗佛的阿囗佛
国和药师如来的琉璃光净土,及以未来现实世界(娑婆世界)
的弥勒人间净土。例如,当他比较东方阿囗佛国和西方极乐
世界时,即说:“阿弥陀佛净土,为佛果的究竟圆满;阿囗
佛净土,为从菩萨发心得无生法忍。”(注66)又说:
所以、这一东一西的净土,是说明了菩萨从初发
心乃至成佛的完整的菩提道。……但现在的念佛者,
丢下阿囗佛的一边,著重到西方的一边,不知如来果
德的无量,必要从菩萨智证的不动而来;惟有“以无
所得”,才能“得无所碍”。忽略理性的彻悟,即不
能实现果德的一切。所以特重西方净土,不能不专重
依果德而起信。不解佛法真意的,不免与一般神教的
唯重信仰一样了(注67)。

这意味著位于东方的阿囗佛净土,代表著因位时的修行
;因此也
---------------------
(注 65) 引见印顺导师,《妙云集(17)?净土与禅》,台北
:正闻出版社,1987(7版),页16。
(注 66) 引见前书,页28。
(注 67) 引见前书,页29。

116页

最适合还在因位之众生的修习。相反地,位于西方的弥陀净
土,由于是果位的代表,反而不应成为因位众生所迷信的地
方。这一说法,显然和一般以弥陀净土为信仰中心的净土宗
人不同。因此,印顺导师受到净土宗人的批评是必然的。
再如,在比较西方净土和弥勒净土的不同时,印顺导师
说:
西方净土,代表著佛果的究竟的清净庄严,弥勒
净土代表著在五浊恶世来实现理想的净土。也可以说
:西方净土是他方净土,容易被误会作逃避现实;而
弥勒净土是即此世界而为净土(注68)。

无疑地,把弥陀净土看成是“逃避现实”,这也是传统
的中国净土宗信徒,所无法接受的观点。而在比较弥陀净土
和位于东方的药师如来净土时,印顺导师也批评说:“中国
人有一特殊意识,即东方是象征著生长的地方,是代表生机
的,故演变为现实人间的消灾延寿。阿弥陀佛在西方,西方
是代表秋天的,属于萧杀之气,是死亡的象征。……故西方
净土为人死后所生处。这样、东方药师佛,成了现生的消灾
延寿;西方的阿弥陀净土,即成了死后的往生。……所以西
方净土盛行以后,佛法被人误会为学佛即是学死。到此、阿
弥陀佛的净土思想,可说变了质。”(注69)
在比较了这几种不同性质的净土之后,印顺导师总结地
说:
中国人特重西方净土,也即是重佛德而忽略了菩
萨的智证大行(阿囗佛国净土);又忽略了现实人间净
土(弥勒净土)的信行;这已经是偏颇的发展了。等到
与药师净土对论,弥陀净土,也即被误会作“等死”
“逃生”,这那里是阿弥陀佛净土的真义(注70)!

(二)“易行道”和“难行道”的比较

---------------------
(注 68) 引见前书,页30~31。
(注 69) 引见前书,页32。
(注 70) 引见前书,页32~33。

117页

印顺导师不但在比较各种净土时,藉机批判中国传统的
弥陀净土信仰者,而且还从这些弥陀净土之信仰者的修行方
式,来加以批判。导师以为:这些弥陀净土的信仰者,所采
取的修行方法,正是龙树菩萨在其《十住毗婆沙论》中所批
判的“易行道”(注71)。他认为净土宗人,歪曲了“易行道
”一词的原义,以为那是一种容易成佛的法门;而实际上,
以念佛为主的“易行道”,反而是一种不容易成佛的法门。
他说:
礼佛、念佛、赞佛、随喜、回向、劝请,特别是
口头称名,这比起舍身舍心去为人为法,忍苦忍难的
菩萨行,当然是容易得多,这是易行道的本义。通常
以为由于弥陀的慈悲愿力,所以能念佛往生,横出三
界,名易行道,这并非经论本意。修此等易行道,生
净土中,容易修行,没有障碍,这确是经论所说的。
但易行道是难于成佛,难行道反而容易成佛。(注72)

总之,印顺导师透过各类净土的比较,以及“易行道”
和“难行道”的比较,得到下面的结论:成立于中国的阿弥
陀佛净土信仰,是
---------------------
(注 71)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卷5~6中,曾把修行
分成两种: (1)“易行道”,那是一种“以信方便
易行”,“念是十方诸佛名称”,“于诸佛所忏悔
、劝请、随喜、回向”的修行方式。由于这种修行
方式,像“水道乘船则乐”,因此称为“易行道”
。像这样的“易行道”,乃是“懧弱怯劣,无有大
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乃是“怯弱下劣之言,
非是大人志干之说”。 (2)“难行道”这是一种“
不惜身命,昼夜精进,如救头燃”,乃至“勤行精
进”的修行方式。就像“陆地步行则苦”一样,所
以是“难行道”。 (以上详见《大正藏》卷26,页
41,上~45,上。) 无疑地,在这两种修行方式当
中,龙树菩萨是赞叹“难行道”而贬抑“易行道”
的。这才是这两种修行方式的原义。
(注72) 《净土新论》;引见《妙云集(17)?净土与禅》,
页70。另外,印顺导师在〈念佛浅说〉当中,也有
类似的主张。[详见《妙云集(17)?净土与禅》,
页92~93。]

118页

一不重现世、人间,相反地,重视死后“往生(极乐世界)”
的信仰。而在修行上,则是“易行道”,信徒们错误地以为
少量的因地修行,即可获得殊胜的果地功德;那是一种投机
取巧的心理。而且,由于弥陀净土属于果地净土,殊胜至极
、圆满无缺,因此也容易染上神教偏重信仰而不重智证的色
彩(注73)。

(三)“创造净土”和“人间净土”

既然中国的弥陀净土信仰,有著这许多缺陷,那么,印
顺导师所赞扬的净土信仰,又是什么呢?无疑地,那是前文
所提及的“创造净土”和“人间净土”。所谓“创造净土”
,意味著净土可以被众生和佛、菩萨所共同创造。而其创造
的方式和过程是:净土中的佛,在菩萨的修行因位而未成佛
时,摄化一些和他意愿、思想相同的众生,来到净土中 (注
意:此时净土尚未成熟 ),共同改造净土中的恶劣环境,使
它成为真正的净土。印顺导师解释说:
佛与众生展转增上相摄的净土,是菩萨行因时,
摄化一分同行同愿者共同所创造的,依此摄受一分众
生,使众生也参加到净土中来。这是净土施教的真正
意义,也是净土的特色所在,如弥陀净土、阿囗净土
等 (注74)

依此,印顺导师总结地说:“总之,说到净土,即是诸
佛、菩萨
---------------------
(注 73) 事实上,印顺导师在《净土新论》中曾说:“仔细
研究起来,阿弥陀佛与太阳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
门教,有以太阳为崇拜对象的。佛法虽本无此说,
然在大乘普应众机的过程中,太阳崇拜的思想,也
就方便的含摄到阿弥陀中。” [引见《妙云集 (
17)?净土与禅》,页22。] 另外,印顺导师在其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
社,1989 ( 5版 ),页803~804,除了再度指出弥
陀信仰与太阳崇拜有关之外,还更进一步指出它和
波斯的一种拜火、拜太阳的宗教----琐罗斯德教 (
Zoroaster)的“无限光明神----Ormazd----有关。
(注 74) 《净土新论》;引见《妙云集(17)?净土与禅》,
页36~37。

119页

与众生展转互相增上助成的。在佛土与众生土间,不能忽略
菩萨与佛共同创造净土,相助摄化众生的意义。”(注75)在
这样的体认之下,印顺导师特别强调大乘经论当中所说到的
“庄严净土”或“庄严国土”。他并以这一观点,再度批评
中国的净土行者,背离了大乘经论所教示的这一道理。他说

中国净土宗,发展得非常特别。但知发愿往生,
求生净土。而净土从何而来,一向少加留意。一般都
以为,有阿弥陀佛,有佛就有净土,而不知阿弥陀佛
,并不是发愿往生而得净土的。大乘经中,处处都说
庄严净土,即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修无量功德,去庄
严国土,到成佛时而圆满成就。现在只听说往生净土
,而不听说庄严净土,岂非是偏向了(注76)!

总之,印顺导师的净土思想,以为净土是由佛、菩萨和
众生三者所共同创造(庄严)的。被创造出来之后,供人“往
生”的净土(如弥陀净土),是为适合修习“易行道”的“懧
弱怯劣,无有大心”的众生,而方便设立的,并不是佛法的
正常大道。依据这一体认,印顺导师批评了中国的净土行者
,不忠实而过分高抬了弥陀净土的地位,以致相对地,忘失
了佛法中设立净土的本意。也依据相同的这一体认,印顺导
师赞叹那些重视因位(如阿囗国净土)、重视人间 (如弥勒净
土 )、重视“庄严国土”的净土思想。他曾总结地这样说:
“不知庄严净土,不知净土何来,而但知求生净土,是把净
土看成神教的天国了。了知净土所来,实行发愿庄严净土,
这才是大乘佛法的正道。”(注77)
透过了对于净土思想的分析,无疑地,我们对于印顺导
师的“人间佛教”,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那就是:做为众
生之一环的“人”,必须试著去和佛、菩萨,共同在“人间
”创造新的净土。相反地,不是在“往生”到他方的世界去
“逃避”现实世界(五浊恶
---------------------
(注 75) 引见前书,页37。
(注 76) 引见前书,页38。
(注 77) 引见前书,页41。

120页

世)的烦恼或不幸。这才是附合“人间佛教”的净土观。

七、结论

印顺导师曾被誉为明末以来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具有思想
内涵的高僧(注78),然而,他的许多见解,并没有受到当代
中国佛教界的应有重视和尊敬。一些不属于佛教界的新儒家
学者,例如杜维明先生,甚至为他不受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而大抱不平(注79)。事实上,印顺导师的思想,受到误解和
批评的,恐怕比受到谅解(不要说了解)和赞美的,来得还要
多。在中国大陆,他所提出来的印度佛教“三系”(三论)的
判教,不但受到默如等法师的批评,甚至还受到他所尊敬的
老师----太虚大师的质疑(注80)。而在台湾,他的《净士新
论》一书,更引起某些传统净土信仰者的大力反弹;他们一
方面展开焚烧《净土新论》的作为,二方面诬告印顺导师“
为匪宣传”(注81)。至于不曾形诸文字和行动的各种批评,
至今依然不时传之于耳。
事实上,从古至今,举凡新思想的开创者,大都曾经遭
到来自传统而又保守之人士的莫名批评和攻忤。其中,较为
当代佛教徒所熟知的例子,即是印顺导师所敬爱的老师----
太虚大师。太虚大师由于提倡“人生佛教”,而且又倡言僧
制、寺产的革命,因而遭到来自传统
---------------------
(注 78) 圣严法师,〈近代中国佛教史上的四位思想家〉,
曾把印顺导师视为明末以来中国佛教界的四大思想
家之一,而和蕅益智旭、太虚、欧阳竟无等三人并
列。(参见,印顺导师编,《法海微波》,台北:
正闻出版社,1987,页319~3223。)
(注 79) 详见杜维明,〈 苦参?传心与弘法----禅宗在北美
发皇的内因〉,刊于《当代》26期,1988年6月。
(注 80) 这些批评文章大都收录在张曼涛编,《大乘佛教的
问题研究》。而印顺导师的回辩,则一部分收录在
同书,一部分收录在《妙云集(20),无诤之辩》当
中。
(注 81) 详见印顺导师,〈平凡的一生〉;收录在《妙云集
(23)?华雨香云》,页53~91。另外,一个简略
的描述和分析,请参见(注64)所引两篇论文。

121页

中国佛教各方势力的批评和阻扰(注82)。
而在古代,相似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南北朝时,来自
印度的禅宗第一代祖师----菩提达摩,就曾传闻被他的思想
上的敌人----菩提流支所毒杀(注83)。竺道生倡言“一切众
生皆可成佛”而被摈出僧团,以致流落江苏虎丘山,为石头
说法,则是另外一个众人皆知的佛教小掌故(注84)。另外,
天台宗的慧思(智顗大师的师父),也曾被他思想上的敌人,
诬告图谋反叛陈主(注85)。至于唐朝时,南禅的开创者----
惠能禅师,受到北禅不肖子弟的一再追杀而大难不死,则因
随著禅宗的广大流传,已经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奇人奇事了
(注86)!
这些斑斑史迹,有些固然可能经过后代信徒渲染的结果
(例如菩提达摩、竺道生和惠能的事迹),然而却透露出某些
宝贵的讯息,那就是:宗教思想上的开创者,往往比那些维
持传统信仰的人士,来得步履艰辛。印顺导师曾自嘲是一个
在“冰雪大地撒种的痴汉”(注87),从这一自嘲当中所散发
出来的辛酸和不屈不挠的坚忍情愫,多少印证了笔者在上面
所细数的残酷史实。
---------------------
(注 82) 详见《妙云集(13)?太虚大师年谱》;又见太虚大
师,〈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收录在印顺导师编
,《太虚大师全书》,册57。另外,一个简略的说
明,请参见杨惠南,〈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
教”〉,刊于《谛观》62期,台北:《谛观》杂志
社,1990年7 月。
(注 83) 详见《景德传灯录(卷 3)?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传
》;《大正藏》卷51,页220,上。
(注 84) 详见慧皎,《高僧传(卷 7)?竺道生传》;《大正
藏》卷50, 页366,下~367,上。
(注 85) 详见道宣,《续高僧传(卷17)?释慧思传》;《大
正藏》卷50,页 563,中~下。
(注 86) 详见《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卷48,页
349 ,中~下,页 356,上。
(注 87) 详见印顺导师,〈冰雪大地撒种的痴汉〉,刊于《
当代》30期,1988年10月。

122页

无疑地,印顺导师并不会寂寞,他在冰雪大地上所撒下
的种子,也必有发芽的一天。这证诸菩提达摩、竺道生、慧
思,乃至惠能的思想,在受到无情的批判之后,仍然成为后
代盛极一时的主流思想,即可肯定这一断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