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与佛教文化的渊源
中国传统家具与佛教文化的渊源
文 胡文彦 于淑岩
一、佛教的高型座具对中原地区生活的影响
从开凿敦煌莫高窟时代起,石窟造像和壁画日渐兴盛,天竺(印度)佛国的家具样式也同时进入了中原地区。这些佛像的坐式和所使用的高型座具,让先人们看到了一幅完全新鲜的、不同于己的生活画面。这些来自佛教的高型座具冲击着中国沿袭的席地而坐的习俗,推动了传统起居方式向垂足而坐转变。 现在,我们可以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石窟和其他墓葬壁画里,来剖析伴随佛教文化所带来的这些域外高型座具——绳床(椅子)、佛座(墩)、胡床和方凳等,对我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和起居方式的演变所起的推动作用。
1) 绳床(椅子)
椅子的称呼最早见于唐代,《济渎庙北诲坛祭器杂物铭》碑:"绳床十,注:内四椅子。"而实际上椅子的形象早于其名称的一百多年,见于南北朝。
在两晋以前,我们的先人一直沿袭席地而坐的方式,没有高型座具。随着佛教的东进,佛教文化和艺术的涌入,佛国的高型座具也进入了中原地区。
(图1)是敦煌莫高窟二八五窟的西魏壁画,僧人跪坐在-把有扶手、有靠背的椅子上。此椅虽然不像后世的椅子,但其样式完全脱离了秦汉时代的座具形态,有搭脑和扶手,椅座是用绳编织的网状座。
(图2)是敦煌莫高窟二八五窟西魏壁画上的椅子,一位菩萨垂足坐于有靠背、有扶手、下有踏脚的椅子上。虽然我们看不清座部的形式,但可以想像它应该是绳编的网状椅座。因为在历史文献的记载里,当时的印度僧侣大都坐这种被称作"绳床"或"禅床"的椅子。
《晋书·佛图澄传》:"坐绳床,烧安息香。"《高僧传》:"竺佛图澄者,西域人……澄坐绳床,烧安息香。"佛图澄是一位西域高僧,在公元4世纪,从西域来到五胡十六国的后赵,他来时已经是80高龄。他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对于推动佛教在我国北方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提到当时的印度僧众都坐绳床。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知道,这种有扶手、有靠背的高型座具--绳床、禅床或椅子,是印度僧侣的典型座具,并随着佛教文化一起进入我国的。
椅子进入我国中原地区的具体时间难以查考,但晋代已经有人使用椅子了。在新疆的民丰尼雅曾出土了一件晋代座椅的残骸(图3)。此椅的座部以上已经不存,只有四条腿,腿上有四叶花纹,是犍陀罗风格,非常精美。由此可以证明,当中原大地上人们还在席地而坐时,西北边陲的上层人家已经使用高型座具了。(注:也有人认为它是柜子的残骸)
以上的图1和图2,也许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椅子形象。
2) 佛座(墩)
从众多的石窟造像和壁画中,可见佛像的座具--佛座,千姿百态、极为丰富。有方形、圆形、腰鼓形;有三重、五重、七重;有实材的,也有空透的;有装饰为壶门、开光、莲花图案的。佛座(墩)的出现,对我国家具品种的丰富,尤其是凳类家具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佛座的造型,大致可分为腰鼓形和方形两类。
(图4)是北魏龙门石窟莲花洞中的菩萨的座墩,用藤条编织而成,呈腰鼓形。
(图5)是北周的菩萨座墩,编织精美,上层与底层是佛国的莲花图案,中层编成连环扣,呈空透束腰状,虚实相间,清秀挺拔。
(图6)是北魏太和年间的鎏金佛像的方形佛座。
(图7)是北魏正光年间佛像的佛座。
(图8)是北齐石室墓石刻画像中的圆墩。
(图9)是大同云冈石窟第九窟菩萨的佛座。
(图10)是北齐南响堂山第七窟菩萨的莲花座。
图4的菩萨座墩仿似中国古老的捕龟捉兽工具--筌蹄,但它不是筌蹄的运用形式。从南北朝时代的壁画风格看,仍属于印度犍陀罗式样。北魏时期的佛教艺术还处于依照印度粉末描绘的移植阶段。史书上确有将筌蹄作为座具的记载,如《梁书》中就曾说南朝梁武帝末年,侯景叛乱,自称皇帝后“常设胡床及筌蹄著靴垂脚坐"。侯景之乱起于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此时佛教进入中原地区将近5个世纪,佛座(墩)早已进入我国。
无论从佛像座墩的所处年代、当时的壁画风格,还是对佛的崇敬态度等诸方面来看,佛座(墩)乃是随着佛教而来的佛国座具,而后人将这种佛座称为筌蹄,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附会?尚待探讨。
3) 胡床
胡床,顾名思义不是汉民族的座具。它来自西北游牧民族,是一种便携座具。胡床由八根直材构成,两只横撑在上,用绳穿成座面,两只下撑为足,中间各两只相对相交作为支撑,交处用铆钉穿过作轴,造型简捷,使用方便。胡床可张可合,张开可作座具,合起可提可挂,携带方便,用途广泛。
胡床的传入记载较早,《后汉书·五行志》说:"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座、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其实早在汉武帝时,中国与西域的往来就已打通,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与中亚、印度,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往来非常频繁。我们可以想像,游牧民族的便携式座具——胡床,完全有可能进入汉地生活,只是没有形象资料可为根据而已。到了晋代,有史料表明胡床已经进入上层人家。如《晋书·五行志》说:"泰始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 。"又《晋书·王导传》:"导子恬,沐头散发而出,据胡床于庭中晒发,神气傲迈。"《晋书·庾亮传》:"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夕"……这些都说明了在晋代已使用胡床。
除此而外,由于胡床的便捷,因而郊游、打猎,甚至军中大将指挥作战时也坐胡床。如《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说:"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掩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邰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南齐书·柳世隆传》:"攸之乘轻轲从数百人,先大军下仕白螺州,坐胡床以望其军,有自骄色。"《南唐书·刘仁瞻传》:"世宗在城下,据胡床,督攻城。"以上种种,可证实在两晋南北朝时,胡床已经普遍使用了。
自汉代"灵帝坐胡床"就有文字记载胡床,但是没有具体形象。到南北朝时期,胡床才出现在石窟壁画之中。最早的胡床形象,既是敦煌莫高窟二五七窟的北魏壁画(图11)。图中两个菩萨共坐在一张双人胡床上,这种双人连座胡床至今尚未见到史料记载。
胡床,从东汉的文字记载到北魏的形象出现,相距二三百年,其中造型的演变和发展已无据可考。但北魏佛像的这张双人连座胡床,确是至今所见的最早的胡床形象。而后在东魏时期的河南石刻中,我们见到了单人胡床形象(图12),此胡床与后世的胡床相似。
图13是北齐《校书图》中的胡床,此画描绘的是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在河南的南阳命儒士樊逊等人校勘五经诸史的故事,表现了樊逊坐在胡床上,正全神贯注地校书。
从胡床的结构来看,北魏壁画的双人连座胡床,东魏石刻的单人胡床,以及《北齐校书图》中的胡床,基本是一样的。
自公元前2世纪末,我国西北地区就已成为国际交往的通道。汉武帝时,在西北建立了"四郡二关",打通了边疆地区与中原腹地的联系,也打通了中国与中亚及西域国家的往来与交流。胡床是源于西北的少数民族,还是西北少数民族吸收了西域诸国的家具传统创作而成,目前无据可考。但胡床是西北少数民族长期使用的座具,应是不容质疑的。在佛教入汉的前哨地区--西北,胡床多见于壁画,也是理所当然的。
4)方凳
汉代刘熙《释名》称:"登,登床也。"汉时的登不是座具,而是登上床榻的踏板。在汉代的"百戏画像砖"中,确实有一人在表演倒立节目时,倒立于腰鼓形的圆墩之上。我们知道汉代是席地而坐的,汉代的宴饮、会客、讲学和收租,甚至养蚕、煲厨等均在席上进行。所以说,这百戏表演中的腰鼓形圆墩,不是生活中的座具,而是汉代百戏(又称角抵戏)表演时的一种道具。作为高型座具的凳子,最早出现的形象是敦煌莫高窟二五七窟北魏壁画中的方凳(图14)。该凳有四条直腿,没有横撑,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第一个方凳形象。当然这只方凳可能是随着佛教文化而来的佛国方凳。
从汉代佛教进入中原地区到南北朝时的400余年间,佛教文化以其毅力与汉文化靠近,由互相排斥到互相渗透,直到站稳了脚跟。而随着佛教文化进入中原的异域生活方式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和起居方式的演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