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浅谈佛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浅谈佛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淮安铁山寺 心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一个顺民意、得民心的奋斗目标。因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们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佛教,理所当然责无旁贷,应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本文谨就这一命题从为什么和怎样两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契机入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精神
胡锦涛同志精辟地阐述道:“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认为,从佛陀的本怀、佛教的教义上考察,契机入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精神。
大家知道佛陀为了弟子之间和睦相处,提出了六和敬共同准则。六和敬者,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稍微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佛教六和敬的根本精神所在。
基于这样一个共识,有一点尚要认清,那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我们佛教”还是“我们佛教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问题。
在此,我们以为毫无疑问应该是我们佛教自身要积极投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有一个主动适应与被动调整的差异。我们积极主动去适应,便能未雨绸缪 ,以全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契机,让佛教焕发出时代的勃勃生机;而我们消极被动去调整,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佛教难免会陷入进退维艰、四面碰壁的境地,遑论发展了。
二、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浪潮中的基本方针
前面提到:我们应该积极主动适应全民构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以此为契机,让佛教焕发出时代的勃勃生机。我们认为,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佛教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大力弘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努力发掘佛教教义中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深刻内涵,积极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爱国爱教是我们佛教的优良传统,理所当然要为当代佛教所继承和发扬。目前,佛教应该发扬与时俱进、不变随缘的传统,从教理中努力发掘与时代相适应的理论作为契入点,尝试用浅显的时代语言探索教化人心的种种新方法,让佛教真正起到净化人心的作用;将自己融入到社会,将佛教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前进步伐。
2.大力弘扬慈悲济世、乐于奉献的大乘菩萨精神,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安定有序”。
佛教历来提倡慈悲济世和大乘菩萨精神,“与乐拔苦”是佛教立世的根本宗旨。佛教在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投身于慈善福利事业,大力举办尊老爱幼事业,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建设,尽力资助贫困家庭的生活,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精神上鼓励和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增强改变自身境遇的勇气。佛教界不但可以将自身有限的富余资金投入到社会福利事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为改善弱势群体的境遇而筹措资金,聚沙成塔,让大家共同献出自己一份爱心的同时,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和谐社会的温暖。这样既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同时又能维护社会性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
3.佛教界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身体力行,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佛教的缘起理论和放生戒杀实践对当今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大力弘扬佛教中的这些理念,通过宣传教育和身体力行,积极推动全社会共建健康有序的文明世界,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让我们团结起来,努力,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言行示范化导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