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学术史与思想史论著选读与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葛兆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学术史与思想史论著选读与研究

葛兆光

一,经学研究方法概说
1,什么是经学?
2,传统经学史三类著作的检讨;
3,经学史中值得注意的大关节处;
4,什么是中国经学诠释的特色?
5,经典研究例释。
【重点阅读文本】:1,《礼记.大学》首章“大学之道……所薄厚者,未之有也”。(用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注意朱注分经、传);
2,《春秋谷梁传》定公十年传“颊谷之会”(《十三经注疏》本卷十九,2445页;注意与《史记》《左传》、《公羊》等的比较)
【讨论题】:(一)经学史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中的意义
(二)、经典解释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书]
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本,中华书局,北京,2004年重印)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朱维铮编,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孙俍工译本,上海书店,2001年重印本)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重印本,北京,1998)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商务印书馆重印本,北京,1996)
黄彰健《经今古文学问题新论》(载《大陆杂志》58卷2期,60卷1-2期)
又,《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朱彝尊编《经义考》(中华书局影印本)、《清经解》、《续清经解》(中国书店影印本)等。

二、《太一生水》与诸子学研究
1,为什么重视诸子学?
2,诸子年代的公案;
3,诸子时代究竟是什么样子?
4,考古发现与诸子时代的再认识;
5,解读《太一生水》。
【重点阅读文本】:1,《太一生水》(《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2,《恒先》(《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讨论题】:(一)考古发现与思想史。
(二)先秦六家如何重新看待?
(三)先秦学者们讨论的主要话题是什么?
[参考书]
章太炎《国故论衡》卷下《诸子学》。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原出版于1939年。
罗根泽《诸子通考》、《诸子续考》,载其编《古史辩》第四、第六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重印本。
郭沫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57。
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史华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葛兆光《众妙之门——太一、太极、北极与道》,《中国文化》第三辑,香港中华书局,1991。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
李学勤《太一生水的数术解释》,《本世纪出土思想文献与中国古典哲学研究论文集》,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9。

【附说:先秦学术史文献选读:《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史记·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

三、《魏书·释老志》与佛教研究法
1,魏晋以后佛教大盛的原因;
2,《魏书释老志》的背景解说;
3,从《魏书释老志》佛教部分到《隋书经籍志》有关佛典部分
【重点阅读文本】:1,《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以下一节(中华书局校点本卷114,3026页)
2,《隋书经籍志》“佛经者…”以下一节(中华书局校点本卷三十五,1095页)
【讨论题】:(一)关于佛教的基本思想。
(二)佛教的一般观念、修行与信仰的特征。
(三)五世纪至六世纪普通民众的佛教信仰。
 [参考书]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中华书局重印本,1989。
 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重印本,1983。
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郑彭年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白化文《佛光的折射》,香港中华书局,1988。
许里和《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等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释慧皎《高僧传》卷一,汤用彤校注本,中华书局,1992.

四、以神会和尚资料为例说到禅宗史的文献研究
1,神会时代的禅宗文献;
2,敦煌文献的发现及其启迪,
3,关于神会在禅宗史上意义的重新发掘;
4,重新检讨的结果;
5,禅文献与知识考古学
【重点阅读文本】:1,《景德传灯录.神会传》(《四部丛刊》影印本或《大正藏》本)
2,唐独孤沛编《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载《神会和尚禅话录》(杨曾文编校,中华书局,1996)
讨论题:(一)禅文献的问题何在?
(二)胡适的方法及其意义;
(三)敦煌文献的价值
[参考书]
胡适《荷泽大师神会传》,载《胡适文存》四集卷二。
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重印本,1990。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忽滑骨快天《禅学思想史》,朱谦之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宇井伯寿《第一禅宗史研究》、《第二禅宗史研究》、《第三禅宗史研究》,岩波书店,1929,1931,1933。
John R. McRae(马克瑞):Seeing Through Ze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第十二章《敦煌佛教道教文献的价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五、从《宋史.道学传》说到宋代理学史研究方法
1,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说起;
2,是哲学还是历史:以朱熹入朝与孝宗晚年部署为例,
3,道统叙事和哲学史叙事的层层积累;
【重点阅读文本】:1,《宋史.道学传》(中华书局校点本)
2,《朱子语类》卷一○七、一二七(中华书局);
3,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允晨出版事业公司,2003;
【讨论题】:(一)学术史的回顾:关于道统叙事和哲学史传统。
(二)重新检查历史文献的记载:理学中的高调理想主义及历史中的现实考虑
(三)如何沟通政治史、学术史和社会史。
[参考书]
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赵冬梅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
陈荣捷《朱学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2.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刘宁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又,《宋史全文》卷二十七,《续资治通鉴》卷一五一、《宋元学案》等

【附说:关于唐宋变革的理论与包弼德的《斯文》】

六、《明儒学案》与明代思想研究
1,明代思想史的背景:道德规定和政治理想从典范到规范;
2,正德、嘉靖以后的社会危机与王学;
3,讲学、结社的意义;
4,区域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5,《南中学案》的解说
【重点阅读文本】:《明儒学案》卷二十五《南中王门学案》(中华书局校点本)
【讨论题】:(一)明中叶讲学风气的社会史意义。
(二)社会史与思想史研究如何结合。
[参考书]
《王阳明全集》卷一至卷三《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原出版于1940年,齐鲁书社重印本,1992。
岛田虔次《中国における近代思维の挫折》,东京,筑摩书房,1970。
吕妙芬《阳明学派的建构与发展》,《清华学报》新二十九卷二期,1999。
陈来《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的会讲活动》,《中国学术》第四辑,2000。
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52-1602)》,学林出版社,2003。
邓志峰《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附说:关于岛田虔次与沟口雄三明代思想史的研究】

七、戴震与宋明理学
1,戴震的研究史:思想史和学术史的交汇处;
2,关于性与理的传统说法:从古代经典到宋代理学;
3,清代考据学家的解释策略:历史还原与语言考证;
4,戴震论述的形成:如何看待戴震及其继承者?
【重点阅读文本】:《戴震与段茂堂书第九札》,张岱年主编《戴震全书》第六册,黄山书社,1995。
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卷三《朱陆》后附《书朱陆篇后》,叶瑛校注本,中华书局,1985.
【讨论题】:(一)戴震对于“理”的批判及其局限。
(二)戴震之后的思想发展。
(三)王国维、章太炎、梁启超与胡适关于戴震的认识。
[参考书]
王国维《国朝汉学派戴阮二家之哲学说》(《静庵文集》)
刘师培《东原学案序》、《戴震传》(《刘申叔遗书》下册,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7)
章太炎《释戴》(原载《太炎文录》,收入《章太炎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启超《戴东原先生传》(《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
胡适《戴东原的哲学》,《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余英时《戴震与章学诚》,三联书店新印本,2000.
丘为君《戴震学的形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4。

八,《清代学术概论》与清代学术史的研究
1,清代学术变化是否与欧洲文艺复兴可以相比?
2, 吴、皖分派是否确当?从这一问题看清代学术史的学术史;
3,考证学是江南学术共同体吗?
【重点阅读文献】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从理学到朴学》,赵刚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讨论题】:(一)如何理解乾嘉学术的思想史意义?是未实现的潜在资源,还是已成事实的结果?
(二)为什么是“文艺复兴时代”?
(三)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学术史。
[参考书]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齐鲁书社,1985年以后。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原出版于1926年,现收入《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朱维铮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原出版于1937年,中华书局重印本,1986。
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载《历史与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1981。
余英时《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载《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赵刚中译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葛兆光《十八世纪的学术与思想》,《读书》1996年6期。
艾尔曼《再说考据学》,《读书》1997年2期。
张维屏《纪昀与乾嘉学术》,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998.
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山井涌《明清思想史の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
近藤光男《清朝考据学の研究》,研文出版,1987。
滨口富士雄《清代考据学の思想史研究》,国书刊行会,1994。
木下铁矢《清代考据学とその时代——清代の思想》,创文社,1996。
冈本さぇ《清代禁书の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6。

【附说:阅读古典文献中的校勘常识:读陈垣《校勘学释例》即《元典章校补释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