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实践人间佛教内核 转换佛学研究课题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邓子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实践人间佛教内核 转换佛学研究课题

邓子美


内容提要:本文依据中国佛教近代化一度失贬,最终连欲借助佛教遁世的人们也未能逃脱
劫难等沉痛教训,呼吁佛教界及关心中国佛教前途的有识之士:珍视近代无数前辈用血泪换来
的历史启示,在继承、丰富、实践太虚大师、赵朴初居士、印顺法师等一贯提倡的人间佛教理论
内核的基础土,抓住佛教教育、加固信仰、加强丛林制度建设等佛教现代化的三大环节,并以转
换佛学研究课题为先声,牢牢把握我们正面临的难得与历史机遇。以此为21世纪中国佛教的
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转换以及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相辅而行莫定基石。文中还结合现代社
会需要,提出了一系列佛学研究课题,指出了须预防的一些片面倾向。
作者:邓子美,1951年生,历史学硕士,无锡轻工大学社科系讲师。
回顾近代中国佛教史,以下三个基本结
论值得重视:第一、由太虚大师奠定基石,赵
朴初居士与印顺法师等加以丰富拓展补正的
人间佛教理论,是20世纪中国佛教最可贵的
智慧结晶。第二、太虚大师贯注毕生精力从事
的僧制革新与瑜伽菩萨戒行实践之所以屡遇
挫折,与中国社会近代化遭受重创密切相关。
第三、本世纪佛教复兴事业的衰落,与30、40
年代佛学研究的主流未能为之导航引路有
关。由此返观《佛学研究》编辑都提出的“未来
中国佛教应该怎样运作,未来中国佛学研究
应该怎样进行”两大问题,回答可以是明确
的,就是实践人间佛教内核,转换佛学研究课
题。
一、实践人间佛教基本内核
目前,全国各庙宇香火旺盛,许多法师和
信众正在享受着党的宗教自由政策。但佛教
界也暴露出不少隐患,其中最根本的是能深
深吸引新一代的信仰内核近年不但没有加
强,反而有削弱征兆。赵朴初居士一再疾呼的
人才问题的实质是人才未能被大量吸引住,
中国并不缺人才。
其实,能够深深吸引新一代的现代佛教
理论形态早已产生,这就是人间佛教。可惜,
对人间佛教的弘扬至今仍大多停留在一般号
召与书斋上。各佛学院尚难以专设该课程,距
普及包含这一内容在内的近代佛教史知识也
很遥远。了解或熟悉人间佛教的前辈高僧大
德纷纷谢世,在世的也已年届高龄,许多中青
年教徒知识结构需要调整,文化水平需要提
高,不然枉论人间佛教的内核①;而拘守传统
佛教又无法有效回应现代社会的挑战。总之,
信仰内核的失落是现今种种弊病的症结所
在。依据历史与现实,21世纪中国佛教有着
再次复兴的极大可能,问题在于复兴之后是
否会重蹈20世纪的覆辙?如信仰难以重建,
表面的复兴必将重归衰落。高论传统佛教可
以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之缺失无济于
事,中国面对的正是工商业社会特点的市场
经济。何况转型后的日本佛教在经历“奥姆真
理教”事件后也正在反思自己的传统。对中国
佛教而言,人间佛教的提倡者在人们中享有
崇高的威望,人间佛教的理论已吸取了传统
佛教的精华,初成体系,今后应主要在实践中
丰富完善它。它的产生本身就是对欧美日本
工商业社会的超前回应。因而,未来佛教的运
作当在人间佛教的指引下,而从事现世利生
的弘法活动。实际上,人间佛教已经在海峡两
岸以及华人佛教圈内获得广泛认同,有的地
区教派实践人间佛教已显出成效。1947年
前,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确实遭受了挫败,
但这恰恰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一时逆转的
后果,而不能完全归诸人间佛教理论本身。大
陆近年也提倡人间佛教,成效暂时不彰,其中
原因很多,主要是精力太多地用于恢复被
“左”倾和“文革”造成的损失,这在当时也情
有可原。但大陆是人间佛教的发祥地,理应更
好地弘扬。就世界言,人间佛教有可能成为世
界佛教继原始形态、部派形态、大乘形态、密
乘形态之后的现代形态典范,但它必须具备
两个条件:一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高,二
是大陆进一步付诸实践的成功运作。
诚然,包括太虚、印顺著作在内的人间佛
教理论中还存在不少偏颇,例如某些话语客
观上对佛教信仰有所挫伤,但其基本的、一贯
的思路是顺应时代的,根本立足点是吻合佛
法的。因此,未来的中国佛教应紧紧扣住其基
本的一贯的内核,重建信仰并付诸实践,同时
对其偏颇作出修正。
二、佛学研究课题应转换在先
相对于“未来中国佛教应该怎样运作”而
言,“未来中国佛学研究应该怎样进行”这一
问题更有紧迫感。首先是人间佛教理论的研
究普及工作应该先行。要培养大批弘扬人间
佛教的人材,必须先从研究开始。拙著《传统
佛教与中国近代化》曾经提出,中国佛教现代
化的基本问题是“丰富庞杂的中国大乘佛教
教义体系及其可塑性—近代佛教改革者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与“传统小农
社会所造就的大量下层信众的宗教需求远远
落后于时代”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自然
不能仅指责信众的落后。信众是由僧伽引导
的,僧伽素质的提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提
高僧伽素质一靠教育,二靠加深内在信仰,三
靠现代僧伽制度建设。
以教育而论,高水平的佛教教育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高水平的佛学研究,整个佛教
与佛教教育的现代化都需要佛学研究的指
导。为适应这一要求,佛学研究应把有实际指
导意义的一些课题提到首位,包括:1.对佛
经的现代译介与阐发。白话语译佛经已获得
重视,但这仍限于现代形式,更重要的应是现
代形态—即内容上也应相应改进。如在翻
译的同时,要注意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发掘佛
陀教诲与佛教基本观念的本有意义,阐发出
其在现代社会应有的及未来社会必将有的意
义。应有义指以往被埋没或曲解的,而现代才
重新认识到的意义。必有义也可指引伸义。这
两种意义的发挥不能脱离本义,否则就失去
了佛教本来面貌。但又应不雷同于旧说,即如
太虚大师指出的要“扫去佛教不能适应中国
目前及将来的需求的病态。”②简言之,就是
佛学研究者不但要作佛经的白话译介工作,
而且在译介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加注释、附录
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强调一些方面,作出新的
阐发。2.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太虚大师与杨文
会居士为代表的近代佛教革新与复兴的经验
教训。净慧法师指出:太虚大师“契理契机地
回应了中国佛教在本世纪所遇到的挑战,为
当时的佛教开创了新的局面,为佛教未来的
发展指明了方向。呱这是极为正确的。在此
还应补充上杨文会居士一脉,这是由于近代
佛教复兴在某些方面获得的成功经验之一,
就是僧伽佛教与居士佛教两轮齐驱。借鉴以
往成功的经验,特别是记取近代佛教改革失
败挫折的教训具有直接的意义。3.加强对日
本与周边新兴工业国家与地区的佛教现代化
研究,乃至欧美宗教改革之研究。同处于儒家
与佛教文化圈的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内的
佛教现状,为中国佛教的未来提供了思路,而
且这些国家与地区佛教现代化的一些具体方
法、不同模式等等都可以借鉴。相对于其他宗
教而言,基督教较早地实现了现代化,这也为
佛教现代化提供了参照系。在此应强调,西方
化并不等于现代化。与其他宗教对话,也是现
代佛学应着手的课题之一。4.从1903年释
笠云开设近代第一所新式僧学堂到90年代
国内各地佛学院的办学宗旨、设想、模式、效
果等等,都需要加以总结提高,以直接指导当
代佛教教育。如果暂时还不能创办全国性的
指导佛教教育刊物的话,至少也应在主要佛
教刊物上开辟专栏,展开有关讨论。因为加强
佛教教育是较快提高僧伽素质的有效途径。
当然,强调这些课题并非否认其他课题的重
要性,而是依据近代佛学研究与佛教革新脱
节的痛苦教训而提出的呼吁。
以加深加强四众的内在信仰而论,佛学
研究者也有很多事可作。目前许多学僧就学
动机仍与本世纪初相仿:一把当和尚作为脱
贫途径,二仅为求个人解脱。两者都需要现代
佛学加以引导。为了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
僧才,帮助他们确立真正的信仰,即如梁启超
所说的“智信”,是重大问题。否则,培养了也
留不住,即使留住也勉强。这就需要佛学理论
具有严密性、彻底性、逻辑性、实证性,具有相
对文化优势,才能吸引才智之士。如同盛唐佛
教聚拢象玄奖大师、一行和尚那样的国内最
优秀人才,吸引周边各国俊杰不畏艰难,前来
求法那样。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佛教宇宙观、
价值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现代心理分
析、比较宗教学等等,并把这些分枝学科的研
究成果综合提升为具有上述特征的现代佛学
理论体系。当年太虚大师注重法相学研究正
是为此。这也是佛学研究上的一项跨世纪工
程。而这些分门别类的研究各自也能够针对
现代社会的质疑,解答学僧思想上一些深层
次的问题,帮助他们抗御外界物质生活的引
诱,开拓心胸,把求个人解脱扩大为化度众
生,净化社会,当这项跨世纪工程竣工之时,
中国佛教才能宣称已成功地回应了西方文化
优势的挑战。不过,一般僧众的信仰多属感性
层次的。感性层次信仰的加固,内靠修持及其
证验,外靠社会尊重。内因也为“智信”所必
需,且在后一节再论。至于外缘,则要人尊重,
首先必须自重。就是说僧众自己要有职业自
豪感。王雷泉先生认为,宗教师也是人类灵魂
的工程师。④确实如此。僧众也应以此自励,
理直气壮地弘扬正信,摒弃迷信,改变社会对
佛教的偏见,依靠自身,树立良好的形象,力
抗外界对佛教某种程度上的歧视。如果能这
样,那么不但佛教徒对僧众更加尊重,社会人
士也会逐渐改变印象。这对于佛学研究来说,
则可作些佛教社会学的探讨。
上述佛教现代化基本问题及其解决途
径、佛学研究新课题的提出,只是一管之见。
关于现代丛林制度建设问题已另撰专文。⑤
三、超越社会、服务社会、净化社会
在强调佛教现代化的同时,要防止步入
极端世俗化的歧途。以入世为基点并不等于
世俗化。换言之,出世在相当层面上不可或
缺。从欧美宗教改革历程看,基督教现代化曾
经与世俗化相伴,但亦一再被否定。因为超越
社会是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最大区别。宗
教文化能够导引世俗,正是由于它超越了社
会。中国佛教能否避免走极端世俗化的弯路
还有待观察,但无疑的是,只有超越社会才能
达到净化社会一一实践人间佛教的基本目
标。因此,研究不离世间与超脱世间的关系仍
是现代佛学的重大课题,应结合新现实,作出
新阐发。至少,出世慧见在超脱世俗社群方
面,在帮助个人冲破狭隘功利罗网方面,在审
视与匡救社会弊病等方面,具有世俗哲学无
可替代的价值。
尽管如此,人间佛教讲出世毕竟站在入
世的基点上。立足于充分发挥宗教的社会功
能,是太虚大师当年提倡“新派佛教”的最大
特征。成功地实现现代化的宗教大都在服务
社会、贡献社会的同时获得了相应的发展,获
得了社会的承认与补偿。东西方共有的“以出
世之心做入世事业”的精神,是现代化宗教对
僧俗的共同要求。现代社会对宗教界的信任,
世俗对宗教的崇仰,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宗教
本身的超越浊世与宗教界人士无私奉献的基
础上。因此,研究原有佛教伦理体系除了填补
社会转型期伦理断层之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
换,以适应当前与未来的需求;研究如何发扬
中国佛教强调高僧人格感召,扬弃偶像崇拜
的优良传统;研讨与总结中外宗教在创办慈
善与社会救济事业、文化事业、生产事业中的
经验、作法等等,也是现代佛学面临的又一类
课题。
最后,实践人间佛教的目标—净化社
会,归根到底仰赖佛教的终极关怀—成佛
指引。现代社会下能丧失理想。人类的理想
是鼓舞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然而世俗理想
有限,易于破火,而佛教的终极关怀正如梁启
超所说:“绝对无限”。他在本世纪初就说过:
“凡夫被目前的小欲束缚住,失却自由。佛则
有一绝对无限的大欲在前,悬以为目标,教人
努力往前进。’,⑥而如今与未来,随着生产力
的提高,人们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将愈来愈易
得到满足,人的生存意义问题也愈将突出。终
极关怀,就是解答人的生存意义问题的指针。
世界各大宗教各有其终极关怀,其中佛教对
人生看得特别透彻,但对此往往需有一定阅
历才能领悟。现代社会变化剧烈,无形中会使
阅历过程相对缩短。因此,经过阵痛之后的中
国现代社会之降生,将成为弘扬佛教正信的
又一契机。尽管佛教的终极关怀遂远,佛学深
奥难测,但佛陀还教人以多样化的修持途径,
仅中国就有禅、净、台、律、密等多种,都能让
人了悟、接近成佛。而且历经磨难,这些修持
方式都保持了传承,开始影响到愈来愈多的
人,不论其根器属知性抑或感性,都可以找到
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进行修持。众多的人这样
做去影响社会,就可以净化社会,采用现代方
法,趁在修持上卓有根基的前辈尚在世时,抓
紧向他们讨教,结合自身实践,研究各种修行
方式的机制,以便普及,进而与其他宗教修持
方式进行比较,比较世界其他宗教与佛教终
极关怀之间的异同等,也是使现代佛学研究
深化的大课题。
综而言之,现代社会需要实践人间佛教,
实践人间佛教关健在提高僧伽素质,培养大
批现代僧伽的任务,呼唤着佛学研究率先转
换课题,并要求把新的研究成果借助现代传
播方式普及。如此,并辅以各方面因缘的成
熟,那么,本世纪不幸夭折的佛教复兴与改革
将在新世纪再展生机。太虚大师预言的“现代
佛教也随着现代国家社会而涌现”必将成为
事实。⑦
注释:
①提出“内核”,亦可称精神实质,是为了避免引起歧
义。至于内核所在以及太虚与其后继者的分歧,笔
者将有专著论述。
②太虚《创新与融贯》。
③净慧《当代佛教契理契机的思考》载《法音》1995
年第4期。
④王雷泉《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
载《甘露》1994年第3期。
⑤参见拙文《近代僧制改革模式与现代丛林建设》,
载《法音》1995年第10期。
⑥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五十四。
⑦太虚《知识青年僧伽出路》。

60佛学研究·1995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