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宋儒李延平的理一分殊形上思想[1]与佛学之对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蔡家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宋儒李延平的理一分殊形上思想[1]与佛学之对照
  蔡家和
  中央大学哲研所博士生
  华梵大学 第六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 ( 2002.07 ) 页355-378
  华梵大学哲学系, [台湾 台北]
  --------------------------------------------------------------------------------
  p233
  一、前言:
  宋明理学之发展,强调天理思想,以理来代替性空之学,这在程明道就谈到了[2],也是先秦典籍所固有的,故无所谓的阳儒阴释之问题。谈天理观是指现实存在的必要性,而不只是偶然性。佛家认为,万事万物皆依因待缘而生,因缘不同,下一刻的是否还存在这是没有定性的,即是说都是造作出来的。于是宋明儒学要强调天理以反对之,其认为任何事物皆有理,皆有天理作为保证,也就是说,天地生物之心,都是向著一个目的,故任何事物没有多余,都是必要的存在。在天地则为天地生物之心保证万物必有理;在人物,则为人的道德心所呈显之时保证,其认为万物都向著善的目的存在,任何物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而都是吾人实现道德的契机与条件。
  试看延平、朱子之说法如何承继宋明儒之发展:
  因问:“‘“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者’,如何?”曰:“所以然者,亦只是理也。惟穷理,则自知其皆一致。此理惟延平之说与伊川差合,虽不显言其穷理,而皆
  --------------------------------------------------------------------------------
  [1] 吾人把题目定为谈“理一分殊”之形上学,而不是“天理”形上学,虽二者在本文都有提到,但是延平的“理一分殊”思想所可以谈论的观点,比“天理”思想来的多且重要,故吾人题目放在“理一分殊”上。
  [2] 明道言:“都从那里来”。指的是万事万物都从天理而来,都是天理所定然决定,都有其必然不变的道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
  p356
  体此意。”后先生一番说伊川“是其然”,为伊川只举得一边在此,“是其然”。“洒扫应对”与“精义入神”,皆是“是其然,必有所以然”。“洒扫应对”与“精义入神”,皆有所以然之理。[3]
  上下大小之理,落在现实上,常有高低不等之处,但就理本身而言,都是理,所以这里可谓不二。朱子认为(且其认为延平亦如此看待,但延平不显穷理的意思与伊川稍有不同[4])万事万物都有其理,都有其必然存在的不可移之理。以朱子之系统而言,理大心小。朱子是理学,而不能谈到心学,指其心不即理,而是心具理。而朱子所常反对的谢上蔡,其是就心言觉,其系统承明道思想而来,认为没有心去觉知、感润事物,那有所谓的道德判断,以去判断那些是应然之理,判断为何吾人该要酒扫,要应对。而朱子却认为,这是伊川与延平都持如此看法,或许伊川是从然推所以然之理,是肯定的。但延平是否也真如朱子所说之如此,重理而小心呢?心不即理呢?且延平所说的理是道德之理,还是知识之理呢?这都是吾人本论文所要探讨的。
  故吾人第二节把延平谈天理形上学之重点提出,主要分为“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之天理观,及理一分殊之思想这两部分。第三节把延平认为儒、佛之区分作一介绍。其有第一判准与第二判准之不同。并检讨其判别儒、佛之方式是否合宜?亦就是说,以“理一分殊”这判准来区别儒学与佛老,合不合适呢?是否较宋明儒者之通义,以义、利之辨来得更有优势吗?而佛老不谈分殊吗?佛老不格物穷理吗?而于第四节作一总结。这是本论文所要谈的略要。
  二、 延平的天理形上思想:
  延平从道南派而来,此派是杨龟山传罗从彦,一直到李延平,其指诀是默坐澄心,体认未发之气象。体认《中庸》言的天命之谓性是什么一种气象。而另一重要的天理形上思想则为“理一分殊”,这是顺著伊川而来,而其内容是否如伊川、朱子
  --------------------------------------------------------------------------------
  [3] 《朱子语类》第049卷论语三十一 卷第四十九 论语三十一 子张篇 子夏之门人小子章 。在反对佛教的性空之学这点上,朱子、延平无异。其二人认为,有气必有定然不移之理。
  [4] 故在此,牟宗三先生认为伊川朱子同一型态,而延平不同于此二人之型态。
  --------------------------------------------------------------------------------
  p357
  之学说所示,必需考察一下。亦是说,延平思想是较接近明道还是伊川?前者是纵贯系统,后者是横摄系统[5]。故本节重点有二,一是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一是理一分殊。且吾人此节所要探讨的,其默坐澄心是否是朱子的涵养工夫,其理一分殊是否如同朱子的格物穷理。
  1. “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之天理观:
  <延平行状>里提到延平思想之大要:
  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见,虽一毫私欲之发亦退听矣,久久用力于此,庶几渐明,讲学始有得力耳。
  在此可看出延平之思想是实践的,而不是思辨的。而且延平思想之入手处“静坐”,与佛学之禅定亦不同,其体认之天理,是事物当如何应对进退之理,而不是性空之理。且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所谓的“冰解冻释”,而不是只是静坐[6]。牟宗三先生称此为“超越的逆觉体证”,即先有所隔于日常人伦事物,但是静坐所体悟到的天理,还是要慢慢溶入于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当下肯认天理。佛家之菩萨道,虽可以言回到世间经营严净佛土,利益有情众生。但是还是要众生能有解脱力,先有得涅槃之本事,能超越出世间再说。而儒家的超越是在天理本心上谈,而天理就落在气上表现,所以超越亦是内在的。
  存在有必然性之当然之理──所谓的天理,是要道德心的虚灵明觉呈现,所谓“一心真一切真”之表现上始有可能。于是吾人要讨论,延平谈心与理的关系。默坐澄心所体认的天理,是心具理,还是心即理的看法呢?若是如朱子所言,理大心小,且存在之然必有其所以然之理,这是宇宙论的独断之肯定,或说是实在论的看法,不管人心知觉与否,都有定然不变之理,且此为天地之理,亦是道德之理。此不似先秦儒学从不安不忍人之心所证的价值判断,及所体悟的天地生物之理。这就是要为何要分辨出延平是否为纵贯之系统之理由。看朱子之不同于心学;是朱子开始,还是延平开始。
  --------------------------------------------------------------------------------
  [5]所谓纵贯,在此吾人顺随著牟宗三先生的用语,乃指心即理,或是天道性命相贯通,则为纵贯或是直贯创生;而朱子的心具理,且要格物穷理,乃为横摄的意思。且顺著牟宗三先生认为,明道与伊川思想上有本质上的距离。
  [6] 此批评到小乘佛学,小乘修禅定要厌离,于空闲树下,远离人群修习;大乘没有厌离世间的相貌。但纵使是大乘,还是性空之学,现实之存在,还是没有定性。与儒家不同。
  --------------------------------------------------------------------------------
  p358
  当然是从伊川就已经开始,但延平有没有份呢?且看延平是继承明道,还是伊川呢?而要理解延平是为纵贯系统与否,先要要看其对于心、理、仁等概念思想的理解。
  (一) 理
  《易传》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吾人谈延平的形上思想,先从其所谓的道或理,或是天理言起。其言:
  谓之有物,则不得于言;谓之无物,则必有事焉。不得于言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声形接乎耳目,而可以道也;必有事焉者,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体物而不可遗者也。学者见乎此,则庶乎能择乎中庸而执之隐微之间,不可求之于耳目,不可道之于言语,然有所昭昭而不可欺,感之而能应者,正惟虚心以求,则庶乎见之。又据孟子说,必有事焉,至于助长不耘之意,皆似是言道体处,来谕乃体认出来。[7]
  原本孟子言的必有事焉,...一直到助长不耘,是在讲心体,其顺著前面批评告子的不动心之工夫有误,而谈自己的知言、养气之工夫。故以义利之辨的义外,批评告子价值之判断,取决于外面,而非取决于内在之仁义上。故孟子要在心上作心勿忘、勿助长的工夫。而此处之所以延平认为“必有事焉,至于助长不耘”之意是在谈道体的原因有二,一,孟子在心上所养的浩然正气之工夫,是配义与道,而道是禀受于天,这是就天道性命相贯通之原则而谈。所以孟子谈的道体,其实可以贯通于心体。二,这里就吕与叔<中庸解>而言[8]。吕与叔以孟子思想解《中庸》,所以用必有事焉的心体去解道体,于是言“谓之有物,则不得于言,...必有事焉者,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其背景亦可看出吕大临之论“中”与伊川之横摄系统之不同,此中体与心体可相通为一。此二点皆表明延平思想是纵贯系统。但是还有第三者可能,即例外之情形,便是延平所谈的感应,虚心可求道,是心具理的系统,而不是心即理之系统。若是谈的是心具理的话,还是有可能回到横摄系统里。如此则又走回原点,回到所谓的“默坐澄心”所体会的天理,是心具理,还是心即理之问题上。[9]
  --------------------------------------------------------------------------------
  [7] 《延平答问》,页167-8,台湾,中文出版社。
  [8] 参见《延平答问》,页166,台湾,中文出版社。
  [9] 不过第三者例外之情况,可能性低,因为吕大临之论中,与伊川之在中、求中的纠缠,是有所不同,也是贯创与横摄之不同。但为慎重起见,吾人还是放在括号,于后文继续研究之。
  --------------------------------------------------------------------------------
  p359
  于是再看另一则:
  问太极动而生阳,先生尝曰:“此只是理,做已发看不得。”熹疑既言动而生阳,即与复卦一阳生而见天地之心,何异?窃恐动而生阳,即天地之喜怒哀乐发处,于此见天地之心,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即人物之喜怒哀乐发处,于此即见人物之心,如此做两节看,不知得否?
  先生曰:太极动而生阳,至理之源,只是动静阖辟,至于终万物,始万物,亦只是此理一贯也。到得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时,又就人物上推,亦只是此理。《中庸》以喜怒哀乐未发、已发言之,又就人身上推寻,至于见得大本达道处,又滚同只是此理,此理就人身上推寻,若不于未发、已发处看,即何缘知之?盖就天地之本源与人物上推来,不得不异,此所以于动而生阳,难以为喜怒哀乐已发言之。在天地,只是理也,今欲作两节看,切恐差了。复卦见天地之心,先儒以为静见天地之心,伊川先生以为动乃见,此乃便是动而生阳之理。然于复卦,发出此一段示人,又于初爻,以颜子不远复为之,此只要示人无间断之意,人与天理一也,就此理上,皆收摄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皆其度内尔,妄测度如此,未知元晦以为如何?[10]
  首先为何延平一直强调此“太极动而生阳”只是理,做为已发看不得?所谓的已发,以朱子早年的意思(指中和旧说之前),与延平的意思,都是指情绪的喜怒哀乐而言。尚不到朱子中和旧说时的“已发为心”的思想。而朱子一直以伊川解的复卦──所谓“动而见天地之心”为原则。其以所谓的动、静属气,所以把天地之气与人物之气分而为二,但是如果说天地与人物相同的话,都是属于气。所以在此延平先生所一直调的“太极动而生阳”此只是理,所谓的只是理,并非所谓的“存有而不活动”之意思。而是言,此是天地之纵贯创生之理则,甚至到创生万物都只是理的一体流行。故其动而生阳是指直贯创生之灵动,此即寂即感,而非有限的气动、情动,故说做已发看不得。
  天地生物,有其不可移之道理,而人之道德实践,正是可就此而契合于天,故能承继此精神[11]。如延平此段后面直谈《易传》所谓的“与天地合其德,四时合其序”[12]
  --------------------------------------------------------------------------------
  [10] 《延平答问》,页178-180。台湾,中文出版社。
  [11] 孟子以尽心知性知天来契合,《易传》谈穷理尽性至于命,都是同样的道理。
  [12]《朱子语类》卷六十九载:又问:“‘天,专言之则道也。’又曰:‘天地者,道也。’不知天地即道耶?抑天地是形,所以为天地乃道耶?”曰:“伊川此句,某未敢道是。天地只以形言。‘先天而天弗违’,如‘礼虽先王未之有,而可以义起’之类。虽天之所未为,而吾意之所为自与道契,天亦不能违也。‘后天而奉天时’,如‘天叙有典,天秩有礼’之类。虽天之所已为,而理之所在,吾亦奉而行之耳。盖大人无私,以道为体。此一节只是释大人之德。其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将天地对日月鬼神说,便只是指形而下者言。”
  前二句话,“天,专言之则道也”,“及天地者,道也”,是伊川先生的话。而朱子没有解懂,所以认为天地合德之天,比配于先天而天弗违之天,所以指天地是有形的天地。天地在未成形之前,已经有道在了。故天地之解释为形而下者。但此解甚至与伊川先生之看法不同。而且原意虽天地从形而下言之。但是天地是就形讲,阴阳是就气讲,乾坤是就卦讲,健顺是就德讲。而天地之形,必指其天地生物之精神,所谓的天地之心。所以不该把天地认为只是气,或只是形。此是朱子不合于《易传》之天道、人道为一的意思。后来朱子还是以元亨利贞比配为春夏秋冬、喜怒哀乐,故其把天地拉为气化之看法,可见一般。
  --------------------------------------------------------------------------------
  p360
  之说法。又延平以颜子的不远复,如不迁怒、不二过,显示人之道德,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及其言,“示人不间断之意”,正是指天地之於穆不已,及圣人之纯亦不已之道的相通处,此如《易传》大象传所言,上句讲天,下句讲人,天人之相贯通一样[13]。故纠正朱子的天地之喜怒哀乐,与人之喜怒哀乐为二之说法。故此章可见延平两次纠正朱子,第一,纠正朱子的天地生物之理,与喜怒哀乐之已发不同,一是理,一是气。第二,天地之理,合于人物道德之理;天地之气,亦合于人物之气。故可见延平很清楚的强调人物一理之形上思想。
  故对于理而言,朱子与延平都从然与所以然方向去谈理,但是前者的存有而不活动,与后者体会出活泼之道体义,两者有相当大之差别。
  (二) 仁
  仁概念之所以重要,主要因为朱子从“心之德、爱之理”上来谈仁,而不是从不安不忍之心的愤悱不容已上来谈。如此谈仁,很可能从纵贯系统转为横摄系统。故先从延平对于仁字之体会,以见其系统之归属。其言:
  仁只是理,初无彼此之辨,当理而无私心,即仁矣。[14]
  对于延平而言,仁的境界是相当高的(孔子亦是如此),当理而应该如何,便如何,才是仁。而且是离开分别心的作用,一体呈现。所以其认为仁,只是一体流行之
  --------------------------------------------------------------------------------
  [13] 此义,吾人认为《中庸》言的上下一理,亦是表达同样意思,所谓的“鸢飞鱼跃”,鸢飞可就著《易经》言的飞龙而言,此言天德,此为第五爻,五、六爻皆表天位;鱼跃就著「或跃在渊”而言,此为第四爻,三爻与四爻都指人位而言,所以常是有戒惧的意思,“或跃在渊”的“或”表不确定的意思。但主要还是表示,天地人三才是相通为一的。此意如延平所言的上下只是一理。
  [14] 《延平答问》,页177。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61
  理,没有所谓的彼此之分别。但如此说的话,是否无“亲亲而仁民而爱物”之亲疏之别,是否如同伊川以公训仁[15]?是否会流于理之存有而不活动义呢?以公之训仁,是否有本根,则不可得而知之。
  但是其实延平不会流于如朱子、伊川之说的,从下段可见:
  某尝以谓,仁字极难讲说,只看天理统体便是。更心字亦难指说,唯认取发用处是心,二字须要体认得极分明,方可下工夫。仁字难说,《论语》一部,只是说门弟子求仁之方,知所以用心,庶几私欲沈,天理见,则知仁矣。如颜子、仲弓之问,圣人所以答之之语,皆其要切用力处也。孟子曰:“仁,人心也。”心体通有无,贯幽明,无不包括,与人指示于发用处求之也。又曰:“仁者,人也。”人之一体便是天理,无所不备具。若合而言之,人与仁之名亡,则浑是道理也。来谕以谓,“仁是心之正理,能发用底二个端绪[牟宗三先生案:此二当作一],如胎育包涵,其中生气无不纯备,而流动发生自然之机,又无顷刻停息,愤盈发泄,触处贯通,体用相循,初无间断。”此说推广得甚好。...又云:“须体认到此纯一不杂处,方见浑然与物同体气象”一段语却无病。又云:“从此推出分殊合宜处便是义以下数句,莫不由此,而仁一以贯之。盖五常百行无往而非仁也。”此说大概是,然细推之,却似不曾体认得伊川所谓“理一分殊”,龟山云:“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之意,盖全在知字上,用著力也。《谢上蔡语录》云:“不仁,便是死汉,不识痛痒了。”仁字只是有知觉了了之体段,若于此不下工夫,令透彻,即何缘见得本源毫发之分殊哉!若于此不了了,即体用不能兼举矣,此正是本源体用兼举处,人道之立,正在于此。仁之一字正如四德之元,而仁义二字,正如立天道之阴阳,立地道之柔刚,皆包摄在此二字尔。[16]
  从延平之说法来看,仁只是理,是没有问题的。又说仁与心不同。但又说仁是知觉了了之体段。从《延平答问》里看,延平喜欢上蔡思想,但朱子对于上蔡却没有好感。为何师徒间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是系统之不同所至。
  仁的意思在孔子看来,不过是是不安不忍人之心。而延平对于仁与心的看法到底一样吗?从延平这段话上来看,体会仁之理一,要从知上用力(所谓知义之分殊,义是指义断,面对事物当如何处之为义),而知不是只是客观知识之知,而是道德上的感通,所以延平举上蔡言的识痛痒来说。能于此识得本体,才便有所谓的终始条理,
  --------------------------------------------------------------------------------
  [15] 伊川认为仁是“公而以人体之”。
  [16] 《延平答问》,页185-189。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62
  知得分殊之义,知得如何去做分殊之工夫。故延平言的心,也可能是五峰的“性体心用”[17]之义,于发用处,体认天理。但若心即理,为何延平不谈顿悟呢?因为要有涵养之味,沉潜之功,否则对于默坐澄心所体悟的天理,理解的不自然、不透彻,不能冰解冻释。故可见延平是纵贯之渐教之系统[18],但与朱子之渐教又不同。牟宗三先生称为超越的逆觉体证,所谓的有隔,有隔于现实人伦事物,因为境界不高。也因为境界不怎么高,所以工夫是有渐次的。但若是心即理的话应该是可以谈到顿悟的啊!如孟子引孔子之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不是仁,就是不仁。道德的事是“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事,我要有就有。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而言,人也偶而可以达到。但若只是偶然达到,不能三月不违的话,还只是光景,所以延平要人冰解冻释,洒然自得。要人能做到自然的境界,所谓的人与仁之名亡,浑是道理。或是心与气合,不见心是心,气是气。此境界相当的高,可说是化境,这不是一步可及的,而是要下扩充的工夫。道德是顿悟的事,但人是自然的动物也是事实,所以有很多驳杂的气要消除,不是一下工夫可以达到。理上讲,顿悟之本心,是可以一下子朗现,但人毕竟是有习气在,从道德工夫的努力,进到没有努力相。所谓的从分别说的道德,进到无所谓道德,或是超越道德的合一说之境界。
  又,为何朱子讲了“从此推出分殊合宜处便是义以下数句,莫不由此,而仁一以贯之,盖五常百行无往而非仁也。”这句话,延平便认为他似乎不懂“理一分殊”之理呢?仁是“理一”,义是“分殊”。以延平看朱子,看似只是道理在纸上推演,似乎没有实下工夫,下何工夫呢?“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及真正落实“理一分殊”之功夫。且体认之天理,当在日常伦用里表现。如延平所谓的“于日用处著力”。这些工夫是真要有知觉痛痒,要能感通万物始可,而且要下很深厚的工夫,不是信口说说,这是朱子早年之思想之不确定性。到了四十岁新说定立了后,常称赞延平的理一分殊之学问的扎实处,对于已往的他而言,可谓当头棒喝。
  故从这段思想看来,延平的虽刚开始言心不是仁,但是由于工夫的内外交相养,一直到不见内外之别,故可以言天理只是人之一体流行。如同阳明所说的一体之仁。故其言“当理而无私心”是仁,便是从感通、知觉痛痒上讲,从驳杂之心,一直
  --------------------------------------------------------------------------------
  [17] 五峰思想还是天道性命相通之纵贯思想。
  [18] 类似于阳明的四句教,可以谈本根──即心体,也可以谈渐修之工夫历程。纵使阳明系统可以谈顿悟,亦认为只有颜子、明道可能罢了。
  --------------------------------------------------------------------------------
  p363
  做到本心自然呈现,心与理无二无别。而不是如伊川系统,没有本根的以公训仁。
  (三) 心
  延平常谈心与气合,这是就孟子言的志与气而言,可以表示心不是气。但是孟子的<持志无暴气>章,以朱子的心为气之灵之系统,亦能解之,朱子解为内外交相养。故延平言心可能亦是朱子的气心之系统,而非本心系统,故尚须要研究之。
  大率吾辈立志已定,若看文字,心虑一澄然之时,略绰一见,与心会处,便是正理。若更生疑,即恐滞碍。<伊川语录>中有记明道尝在一仓中坐见廊柱多,因默数之,疑以为未定,屡数愈差,遂至令一人敲柱数之,乃与初默数之数合,正谓此也。[19]
  延平谈“心”的时候,亦非完全不可谈顿悟,不过延平从理学而讲到心学,其言理时,包括了道德之理与自然之理[20]。是非对错之理,只有对与不对可言,故澄心之时,常是正理。而道德方面不也是仁与不仁罢了吗?澄心之时,亦是道德之理,但是人还有习气在,故还是不能总是顿悟而感通万物。而且所理会之理,若不能融会贯通,只是光景,不能在吾人身上起作用的。在此要慢慢的做工夫,因为人亦是天地之一物尔,所以必须让心里所体会的天理,融会于心。因为这时吾人尚不高明,所以做隔绝的工夫,然工夫久了,自然能溶入吾人身上,境界高明,所谓心与气不见其差别,如别人形容延平的“冰壶秋月,莹彻无瑕”。此是高境界之语,亦是无分别说的道德境界,又是真,又是善,又是美。如上文举柱子的数目之对错的理亦在其中。
  但吾人尚可问,如果延平是纵贯系统,从渐教入手做工夫,一直到自然之化境如何可能?首先这是熟与不熟的问题。人的习气只有多与少的区分。《中庸》所谓的“人一己百”的工夫,便是针对习气之对治,所以气质能够从愚变明,如此照见理便容易,这里亦只有熟与不熟之别。且延平之说法,如同朱子在<克斋记>[21]里所记,
  --------------------------------------------------------------------------------
  [19] 《延平答问》,页159-160。台湾:中文出版社。
  [20] 这里谈的自然之理,不过是头脑清楚,容易理解外物的简单之理,而非科学的经验繁杂之理。或可说其所谓的理,是指万事万物都有理,而可为吾人所知,包涵著一种目的论的看法,指天理似乎有某种意志在安排,而向著一定目的前进,且吾人以此为原则,可以得知事物当行之则、所以然之理。
  [21]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七,记。
  --------------------------------------------------------------------------------
  p364
  只是克去人欲之私罢了,这里没有所谓异质之跳跃的问题。异质之跳跃是指有限的累加如何到无限,中间有跳跃。而从克去己私方面而言,人生而善,己私是后天沾染的,故是有限的,故克去己私亦是有限的,是有可能达成的。且克去己私后,还是如同地面之灰尘,常要扫,才能常保不失。故工夫在于默坐澄心,让心中的渣滓慢慢的沉淀下来,于此慢慢的涵养,以期见体(天理)。在此延平亦表现此意:
  来喻以为:“人心之既放,如木之既伐,心虽既放,然夜气所息,而平旦之气生焉,则其好恶犹与人相近;木虽既伐,然雨露所滋,而萌孽生焉,则犹有木之性也。”恐不用如此说。大凡人理义之心何尝无?唯持守之即在尔,若于旦昼间,不至梏亡,则夜气存矣。夜气存,则平旦之气,未与物接之时,湛然虚明,气象自可见。此孟子发此夜气之说,于学者极有力。若欲涵养,须于此持守可尔,恐不须说心既放,木既伐,恐又似隔截尔,如何如何。
  又见喻云:“伊川所谓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考《大学》之序,则不然,如夫子言非礼勿视听言动,伊川以为“制之于外,以养其中”数处,盖皆各言其入道之序,如此,要之敬自在其中也,不必牵合贯穿为一说。
  又所谓“但敬而不明于理,则敬特出于勉强,而无洒落自得之功,意不诚矣。”洒落自得气象,其地位甚高,恐前数说,方是言学者下工夫处,不如此,则失之矣。由此持守之久,渐渐融释,使之不见有制之于外,持敬之心,理与心为一,庶几洒落尔。[22]
  人有义理之心之性善,是本有的,或许朱子亦可同意此说法。如朱子认为心如镜明水止之时,一性浑然,道义全具,亦是生而有之。延平亦认为仁义之心,我固有之,操存舍亡,因为这是朱子与延平都是在谈孟子之系统,故相差不大。如同人之少有旦昼之杂染,夜气是本有能生发之力量,故仁义之心在也。但朱子表示亦是此意思,何以有隔截之气象呢?可能是延平向来知朱子的思辨之心重,或是训诂之心重,所以特就此直指实践之精神,免得心神支离。此义理,朱子中和新说后,到了作<知言疑义>之时,尚不能明白其师之意涵,其批评胡五峰如下:“又以放心求心之问甚切,而所答者反若支离。夫心操存舍亡,闲不容息,知其放而求之,则心在是矣。今于己放之心不可操,而复存者置不复问,乃俟异时见其发于他处,而后从而操之。则夫未见之闲,此心遂成闲断,无复有用功处,及其见而操之,
  --------------------------------------------------------------------------------
  [22] 《延平答问》,页156-158。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65
  则所操者亦发用一端耳,于其本源全体未尝有一日涵养之功,便欲扩而充之,与天同大,愚窃恐其无是理也。”[23]
  朱子言的心操存舍亡,是就涵养气心而言,而不是本心之自发的顿悟。所以认为操存只是一端罢了,尚不是本源全体。而胡五峰所认为的,识仁体便是尽心,尽心便是本源全体,所谓形而上者便是全部,如窗口的天,与广大之天,都是天,都是本体,类似于延平所说的“持守即在尔”。故可见朱子之系统是心与理为二,以涵养气心,来照见性理。与五峰不同,与延平之路数亦不同。
  又朱子用伊川所谓的“致知而不在敬者”而言之。延平批评之,其理由在于,《大学》的格物致知是工夫的开始,而不是在致知格物之前,还有一个敬。朱子在中和新说成立后,谈到先涵养,后省察及格物穷理。延平在此所谓的“敬自在其中也”,乃是认为《大学》的八条目工夫里,都有敬于其中。而且延平解伊川之制于外而养其中,正是要讲内外交相养之意思,从外物之格物穷理,引发起心中本有的敬心。正所谓《易传》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说,如此可合于内外之道。故可从后天的敬,直引出先天的敬体,与明道思想相一致,所谓的本体即工夫的意思。
  又朱子言:“但敬而不明于理,则敬特出于勉强,而无洒落自得之功,意不诚矣。”以延平之系统,觉其有何不妥呢?洒落是境界,工夫是敬、明理、静坐。故前二句,延平认为没有问题。但延平言的工夫是要见体,虽不是马上见之,而是渐渐的溶入于生活中的,与朱子谈工夫而不谈本心是不同的。敬而不明理,是指“仁而不智,其蔽也愚”,所谓的妇人之仁。敬本是外在的,但由于心明理,融会贯通,于是启发出本有的敬心。且心能明理也是本有的,延平所谓的“理义之心,人皆有之。”亦可见延平对于存养工夫真有体会。且存养到一个境界,可以达到无分别之洒落境界,朱子后来的发展,厌恶谈及这种“吾与点也同”之境界。且在此朱子把工夫与境界混同,故延平不同意。
  故由上述可见,朱子与延平之路数不同。一,延平是纵贯系统,朱子的心与理为二,故有不同。二,延平起初是分别说的善(境界不高时,先从分别心开始,直做到无分别的境界;其工夫亦先从经验上的外薰而引发出本有的性善),后来可以讲到非
  --------------------------------------------------------------------------------
  [23] 《胡宏集》,页335,北京:中华书局。
  --------------------------------------------------------------------------------
  p366
  分别说的善。朱子一直谈下学,上达、化境的事情总是保留而不愿多谈,当然亦可见朱子之务实的态度。所以延平会欣赏上蔡,而朱子对上蔡无好感。所以吾人认为,延平的系统应该是心与理原本为二(不是真正为二,而是境界不高,分别心见其为二。故谈一与谈二都可,因为人是二层存有于一身,可以见一,亦可见二,境界不高时就见二[24]),但是到了最高境界,心与理为一,故可同意谢上蔡之说法。而朱子总是心与理为二之系统。[25]
  再看一段延平的一贯之旨:
  伊川先生有言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体会于一人之身,不过只是尽己及物之心而已。曾子于日用处,夫子自有以见之,恐其未必觉此亦是一贯之理,故卒然问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于是领会而有得焉,辄应之曰:“唯”,忘其所以言也。东坡所谓,口耳俱丧者亦佳。至于答门人之问,只是发心耳,岂有二耶?若以谓圣人一以贯之之道,其精微非门人之问所可告,姑以忠恕答之,恐圣贤之心,不如是之支也。如孟子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人皆足以知之,但
  --------------------------------------------------------------------------------
  [24]“天下之理,无异道也,天下之人,无异性也,性惟不可见,孟子始以善形之,惟能自性而观,则其致可求,苟自善而观,则理一而见二。”见《延平答问》,页230。台湾,中文出版社。
  [25]但吾人可再问,延平如此言的心与理为一,是怎么样的“一”?至少不是心具理义的一,因为朱子与延平不同,朱子不能谈、也不喜欢谈高境界的美中有善、善中有美之境界,这是延平的洒然自得的境界所可言的。故其“一”是指真善美之无分别的“一”,不从分别上说的“一”,由于延平不善于言语,故没有如此之表达,但从朱子之记载上看,延平很可能是此进路。进一步追问,为何说朱子谈的道德是分别说的道德呢?朱子最多只能谈到目的论的讲法,所谓万物都有定然之理,此乃天地生物之目的,“然”必有其“所以然”之理。但尚不能进到无分别之“理一”,亦是说从下学到上达有鸿沟,从有限的累积到一旦豁然开朗之间有困难。
  且吾人认为,朱子之思想,类似张横渠所认为的,所谓阴而不能阳者,形而下者,器也。而延平可以谈到“阴而有阳,神也。”张载言:“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正蒙.参两篇》)。延平如何不同于朱子,可以从器讲到神?人本是两层存有,故神与化是本有的。去其知识分别之蒙蔽,让心气之渣滓沉淀,使本心呈现,与天理为一,便可达天德良知。且延平对于“心”的看法,乃是“贯幽明,通有无”,朱子亦可有这看法,但此看法,所谓“至虚而实实”是指理,理而不是心,故心与理为二。朱子或许也可以谈到心具理是本有的,但不是本心自己呈现,而是以心去合于理,类似乎存有论的圆满之义,故牟宗三先生认为这是他律的形态,而不是道德本心的自己呈现。延平的心之贯幽明,可以类似于张子言的神。在延平而言,很清楚,本来仁是理,不是心,这是在气心之分别下所言的,但延平还可以谈到一个本心。其本心如同道体,所谓的“谓之有物,则不得于言,谓之无物,则必有事焉。”把孟子的不动心之本心与道体合一。因为延平谈心与气合,表示心不是气,心若是气,无所谓合不合的问题,此与朱子有别。且谈心与气合是在境界很高时而言的合。或是说从善性上来看,所谓若从性而看只有一(本然之体),若从善(相对的善恶)来看便有二。人的分别心是自然的,所以会有二之产生。现象上有二,但不妨碍在性之层次上看为一。从现象如何到性之本体的层次?乃性之本体是吾人本身所具有,非外砾也,心即性即理。牟宗三先生认为,虽延平本身不是很能意识到其所谓的心即理之意思,但其深刻的工夫理路,是正统的儒家无误。
  --------------------------------------------------------------------------------
  p367
  合内外之道,使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精粗不二,滚同尽是此理,则非圣人不能是也。《中庸》曰:忠恕违道不远,特起此以示人相近处,然不能贯之,则忠恕自是一忠恕尔。[26]
  李延平从曾子言的忠恕思想,讲到伊川先生的天道思想,可见其天道性命相贯通之一贯之旨。但伊川先生本人是否为纵贯思想,此处不谈。从这里似乎见到延平先生之一贯之旨,其不从忠恕是入道之工夫,而是忠恕便是天道之理而言之,忠恕亦可说只是孝弟而已,孝弟是工夫本身,也是本体。而东坡先生以口耳俱丧者形容曾子的“唯”,延平认为,这种不喜文字,而直谈实践之道,正是可以离开分别知见之好办法。所以其认为孔子所言,亦只是就应当之理而言之,是发自道德本心,心即是理,而不是说忠恕只是入道工夫,所以能违道不远,且不只违道不远,本身就是道体。忠恕本身即是工夫,亦是本体。若不能真实实践,孔子之言,还是一本书、一堆概念摆在那里罢了,亦无用处。
  故总结“默坐澄心”此节,从心、理、仁等之体会,见延平是一贯之旨,故与朱子的涵养工夫还是不一样。因为朱子虽然心具理是本有的,但总是心具理之系统,心与理为二。而延平的涵养可以是心即理的系统,化掉气心,让本心渐渐呈现,也是天理本身的呈现。
  2. 理一分殊之思想:
  对于此小节而言,吾人主要谈两个问题。一,延平为何要提出的理一分殊之思想?二,延平的理一分殊之思想是道德的,还是知识上的?与朱子的格物穷理,是否相同?
  理一分殊本是伊川先生先提出来的,传龟山,一直到延平亦守住,对于后来的朱子的影响甚大。理一分殊,指的是天下万事万物,同于一个理,都是天命之性所贯穿的,万物万物也都分享有此个理,虽不见得能完全展现此理。如同月印万川一样,现实有个天道,而落在不同存在物,亦成就不同之存在物。而吾人认为延平强调理一分殊之理由,至少有四,逐一谈之:
  第一点,延平认为要谈理一分殊的原因,便是要开出现实事间的人伦区别。此义类
  --------------------------------------------------------------------------------
  [26] 《延平答问》,页152-155,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68
  似于《大乘起信论》言的一心开二门,但还是有点不同,因为生灭门所开的是幻妄,是可取消的,但是人伦事间之别,不是幻妄,而是实事实理所决定,都从天理而来。圣人仰观伏察,所以因事制宜。因为圣人之心是道德心之呈显,而不是凡夫之分别心。且因为人有本心、气心之不同存有,人是两存层有的存在。故当吾人气象高时,有智的直觉,直接见理一,见万物万事没有分别,达到最高的化境,一切都完成了。但是人还是落在现象上的存有亦不可否定,故要开出现象上的区别,以道德之心来驾控分别心,如此虽有远近亲疏之不同,但亦是本心天理所决定,此是不可免的。此义延平如此表达之:
  天下之理,无异道也;天下之人,无异性也。性惟不可见,孟子始以善形之,惟能自性而观,则其致可求;苟自善而观,则理一而见二。[27]
  由于性本身不可见,只能从道德实践入路,从尽心知性、穷理尽性上著手,但是此穷理不见得是朱子义的穷理。也就是说延平认为,可以从变化气质上用工夫,以见其本有之体。自性而观是最高境界,而自善而观是平凡人的所必要的看待事物之方式。但最好能两种身份都把握到,开出本体界,亦不离人间世之分殊对待。否则只谈本体,天理本心成为抽象、挂空的道;只谈现象而不及本心天理,成为虚妄而不自知。
  但是吾人上文已说,人是现象的动物,所以见事物常都以善恶、美丑等对待的方式看待之,但延平所要谈的人伦事物上的区别不一定是知识上的区别,而是在现象上开出人伦化成之道,故人落在现象上还有各种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尚可续继努力奋斗。故其精神上还是指道德实践的不同制度。这方式,延平以体用论谈之,这也是延平谈理一分殊的第二个理由:
  龟山云:“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之意,盖全在知字上,用著力也。《谢上蔡语录》云:“不仁,便是死汉,不识痛痒了。”仁字只是有知觉了了之体段,若于此不下工夫,令透彻,即何缘见得本源毫发之分殊哉!若于此不了了,即体用不能兼举矣,此正是本源体用兼举处,人道之立,正在于此。仁之一字正如四德之元,而仁义二字,正如立天道之阴阳,立地道之柔刚,皆包摄在此二字尔。[28]
  人不只是谈仁之“理一”便可,否则只是挂空之理。面对事物之来,还要有义断,当如何行之,这里要有知识才可,当然此知识可以是实践时的智慧,牟宗三先生顺著
  --------------------------------------------------------------------------------
  [27]《延平答问》,页230。台湾,中文出版社。
  [28] 《延平答问》,页186-189。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69
  孟子谈“终始条理。”[29],是可以用道德做担纲,把知识纳进来。如《易传》所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不只是就知识上谈。本来从理一分殊而言,乃是从形上学而谈到人事之气化,万事万物都有理,这是形上学的肯断,所谓的有理便有气,此在二程子言:“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便已明言之。这也是《易经》系统里,人法天,小宇宙法大宇宙之看法。如此可以证得天地所生之物,都有一必然不变之理,而不是缘起性空,事事物物都无自性。天地之心,化生万物,都是向著一目的而行的。此目的是吾人的本心善性,也就是说天地生人之气为最秀,就是要人能实践善。故在尽心的同时,可以知性知天。故天道性命相通为一。此延平并未失落此义,而到了朱子,心只是气,只能具理,而不是本心呈现便是天理本身。牟先生认为这是道德义的他律,道德动力的灭杀。
  而且万事万物都有理,这必然的保证,是在道德心呈现时所证得的。故理不是向著知识方面去认知了解,而是指落在人伦事物上,当如何处事的道德之理。理不是单独抽象的理,而是具体的落在气化之具体事物上。这可以开出人伦化成的礼仪。也是延平以体用方面上谈理一分殊。现象与物自身,是二层存有的关系,不是体用的关系,因为不是承物自身开出现象。而体用的关系,是从天理本心所决定,落在现实事物上,开出人伦化成之分殊之所当行之理。故延平的体用关系之说法,可以结合现象知识,但不会滞于现象知识,所以不会造成虚妄、如幻如化的颠倒妄想,因为是本心天理落于分殊之理,所必然的决定。这也是延平谈理一分殊之优点。如此可将知识与道德结合于一天地生物之目的之下。
  而从上面之言可见,延平的理一分殊是就知识上谈呢?还是就道德上谈呢?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主要是就道德上来谈。因为延平本人不喜讲解,直接实践作工夫。而且以仁义体用来谈理一分殊,便是从道德应然之处事原则来谈分殊之理,这是实践的智慧学,不是知识的穷理之学。故其言《易经》各种爻位,是如此看待的:
  熹记顷年,汪端明说,沈元用问尹和靖,“伊川先生《易传》,何处最切要?”尹云:“‘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此是最切要处。”后举似李先生,先生曰:尹说固好,然须是看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有下落处,方始说得此话,若学者未曾子细理会,便与他如此说,岂不误他。余闻之悚然,始知前日空言无实,全不济事,自此读书,益加详细。[30]
  《易传》所言,原本就是就著道德性命之理以穷之,而不只是知识的理。所以格三百多爻,其实亦是要吾人能在读书穷理之内与之外,在日常人伦处体会。而不只是知识上的慎密。如此所作的学问,自然扎实,而不会有蹈空之嫌。后来延平亦以此义辨佛家,但是否对当,下节吾人详之。
  延平谈理一分殊的第三点理由,所谓的涵养深厚之气象。其看法如下:
  读书者当知其所言,莫非吾事,而吾即身以求之。...若直求之文字,以资诵说,其不为玩物丧志者几希。又曰:讲学,切在深潜缜密,然后气味深长,蹊径不差,若概以理一而不察其分之殊,此学者所以流于疑似乱真之说,而不自知也。尝以黄廷坚之称濂溪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为善形容有道者气象。[31]
  由于延平对于为学的态度,实践重于理论。故其理一分殊之思想,不只是学问上来谈,而是从学问上谈做人的道理,在此做下学之工夫。所谓的仁且智的“智”,便是指如何让仁(理一)落实到现实世间的智慧,便是要有义断之当行行为之开展。如此的累积,才有深厚之气味。先默坐体会理一,然后把这理一溶于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事物,开出分殊之所当行之义。故其实还是等于说是涵养、变化人的气质,及培养人的实践智慧。从境界不高的隔绝事物,做到化境,从道德的有相判断,做到化掉道德的庄严相,否则即不真,亦不美、善。这是真工夫所累积而来的境界智慧。如同象山所谓的“拳石积成泰华岑”,亦是此义。
  第四点,延平用理一分殊之思想以辟佛老,因为是大题目,故吾人用另辟一节以谈论之。且本文虽举了好几点,以谈延平之理一分殊之理由,但其实可以会通为一的。如何会通?因为做道德实践,都是落在现实的存在里实践,谈论如何开出人伦化成的实践智慧,在此是相通的。从默坐澄心的天理体会,而铺成开为人世间礼仪三百,如此的体用相即,理不是抽象的,而是即于人世间,所谓超越而内在的实践智慧学。如此开出的人伦化成之教,让人有循序渐进之阶梯,而涵养深厚的礼教气质。其亦可类似于朱子的“然与所以然”之方式谈理一分殊,但这所以然,是吾人本心呈现所体会的应然之理,而不是泛存有论之实在之理。
  --------------------------------------------------------------------------------
  [29] “理一分殊,终始条理。”是牟宗三先生对于延平思想的归纳之一,但延平本人似乎没有用到“终始条理”的字句,但观其背后的义理,是仁且智的实践智慧,是合于孟子思想的。这是牟先生的贡献。
  [30] 《延平答问》,页225-226。台湾,中文出版社。
  [31] 《延平答问》,页269-270。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71
  三、 延平认为儒佛之分际之不同:
  本段谨就延平认为的儒佛之不同,作一说明,而不是谈到佛学的形上思想,因为佛家不太用“形上”的辞语;虽然儒家有“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之辞语。延平的天理观方面,吾人谈可以用形上辞语说明之;但在儒佛之不同方面,谨对照之,而不以形而上者关联之,纵使佛家之空理,有形而上之意味。
  而延平认为儒佛之分际之不同是在义利之辨,还是理一分殊呢?延平认为理一分殊是第一义,义利之辨是第二义。为何延平是纵贯系统,而以理一分殊作为第一义呢?何不以义利之辨为第一义呢?在此延平的看法是如此的:
  辟佛者皆以义、利辩之,此是第二义。及见李先生之言,初亦信未及,且理会学问看如何。后渐见其非。[32]
  在此可见延平是从理学讲到心学,其如牟宗三先生所言,对于纵贯之系统之意识亦不大清楚,但整个学问之间架义理,毫无问题。若真信得及,所谓二者(理一分殊,义利之辨)都可以是第一义,甚至以义利之辨为第一义。儒佛之不同,乃是因为儒家言心是道德心,心是实事实理,所以所见之物为实事实理。因为延平顺著明道之发展接继而来,所以其辟佛,亦是从天理上来谈。但是明道亦谈公私义利之辨。此二者,可以说是同等的。故延平亦有这种看法:
  罗博文,尝从李愿中先生游,闻河洛所传之要,多所发明,喟然叹曰:儒佛之异,亡他,公与私之间耳。[33]
  在此罗博文只是为延平之言做一总结罢了。其所谓的公与私,与义利之辨同乎?为了利,乃是为了自己之私我;为了义(所谓的应然之道理),不见得是公,有时是从自己推扩出去,亲亲仁民而爱物。故延平谈公时,其实是就理一分殊而言,延平认为仁是理,所谓的当理而无私心便是仁,而不是就义利之辨而言,不是就吾人心里所认为的当行、不当行为儒佛之判准。但吾人尚可问,如此的判准,对于佛家之批评是否合理呢?
  吾人先看延平如何用理一分殊之思想辨佛,才知其用意。
  文公先生尝谓师夏曰:余之始学,亦务为儱侗宏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于小,
  --------------------------------------------------------------------------------
  [32] 《延平答问》,页219,台湾,中文出版社。
  [33] 《延平答问》,页242-243,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72
  于延平之言,则以为何为多事若是。天下之理一而已,心疑而不服。同安官余,以延平之言,反复思之,始知其不我欺矣。盖延平之言曰: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此其要也。[34]
  对于佛学与儒学,以延平认为,对于理一而言,儒家可谈天理为一,释家亦可谈空理不二,都是缘起之理则所贯穿。且延平似乎认为,儒家可以谈所谓的分殊,例如,太极落在各个不同之爻上的表现,及落在五行万物上表现,有其当如此表现之则;而佛家却不能谈论之。不过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佛家亦可以谈假名,所谓的百法、万法,便是所谓的假名;佛家谈空,亦是即假言空,所谓的体法空,就在假名上,观其无常之变异,看到其没有自性,没有永恒不变之实体性。故佛家亦可言理一分殊(虽与儒家之理一分殊不太相同)。如此则延平之说法,则不攻自破了。但是吾人认为,延平似乎有另一层更深刻的意思要表达。
  佛家虽亦可谈理一分殊,但其可以开出人文化成之教吗?可以肯定世间之分殊之定常吗?吾人认为不可。佛家谈的设施假名,为了渡众生方便而有,所谓的“不坏假名而证诸法实相”,其所谓的不坏假名是消极的,不以胜义谛破坏世俗谛,虽曰不坏,但还是不以之为重点,而是要借著它证空。与儒家的积极入世,所以肯定任一分殊之理,落入气化上,有其不可易之定常性之分别。佛家认为,所有的有为法,三界之法,都是变异不恒定的,所以不可随便跳入缘起,必需有解脱能力以为基础。纵使是菩萨道,其可回到世间,经营严净佛土,以利益有情众生,但还是希望众生能有解脱力为先决条件。而且菩萨亦不只是回到人间,开出人文化成之道,其亦可能在地狱道,畜生道,教导其他的有情。故其对于所谓的人文之教化,似乎是一种超越的,即是把人间道看成是十界中的一小环,如此便不会执著于其上。故其所谈的理一分殊,与儒家之理一分殊比较而言,精神意义大不同。其所开出的超越的人文之道,可以内在于三界里,亦可不内在于三界里。其与儒家的天理之超越而内在于世间之必然性是不同的。故延平之理一分殊精神,可以正视人间之殊别相,而且认为其中都有理的定然性。故开出礼仪教化,以化成人间。而且是在人的道德心呈显之时,而不是虚妄心所见的如幻如化。故可见佛家不能谈到一个所谓的实事实理的问题上来。而实事实理,是因为吾人之心是道德心,否则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物亦一死物耳。
  --------------------------------------------------------------------------------
  [34] 《延平答问》,页213,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73
  在此儒家谈如幻如化,亦是可以的。
  延平的诗里,亦表现了其对于儒佛不同之看法:
  圣道由来自坦夷,休迷佛学惑他歧,死灰稿木浑无用,缘置心官不肯思。(学道以思为上,孟子曰:心之官则思,书曰:思曰睿,睿作圣。惟狂,克念作圣,佛法一切反是)[35]
  原始佛教谈心解脱、慧解脱,就后者而言,便是对于缘起法,要有思考,甚至能有般若之智慧,故说佛教不思,是不公平的。但是孟子的思是就心上来讲,此心又是天命所付予的。故可见,延平认为孟子的所谓的思,是思天命为何要付予吾人这一切,存在为何如此存在,天地生物之心所为何事,而不要只是物交物,徒然浪费了天地所生之职志。如此思之,则思过半矣。可见延平在此定义下的思,只是思此天理罢了。但若以此判准去谈佛教,便有无所交集的困境了,因为佛学不从天理上来谈,只从因缘之聚散上来谈。但回到儒学本身而言,无论如何,如此之言,是可以谈到心即理的意思。延平有时亦表现了这意思。如其言:“事虽纷纷,须还我处置。”[36]
  而且延平一直守著理一分殊之判准,其认为,分殊之法当该有不同之义断。例如,面对父亲当如何,面对朋友当如何,都有一定的道理。当然这道理不是死守的,而是道理背后之精神是不变的。故延平亦是务实的去开出人伦世间之定常之理。理是一而已,但是落在不同的气质上,便有不同的表现型态,如同一个月亮,照在不同的川流上,表现便有不同,在此便是要穷其分殊之理。且上文已谈过,其分殊之理亦是道德的,而不是知识上的。
  延平怕人们在追求道理时只在心上求,又没有在事上去探究,虽说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但体认的天理,亦是要面对事物以印证之。若真只谈心,而不及于物,则人与天生之物之间之关系,似乎隔绝。故其认为人与天生之蒸民应该是一体与共的。其诗言“今古乾坤共此身,安身须是且安民”便是表现此义。且另一段话亦是表现同一意思:
  盖理一而分殊一句,正如孟子所云:“必有事焉”之处,而下文两句,即其所以有事乎此之谓也。(先生抹出批云:恐不须引孟子说以证之,孟子说,若以微言,恐下工夫
  处,
  --------------------------------------------------------------------------------
  [35] 《延平答问》,页255,台湾,中文出版社。
  [36] 《延平答问》,页218,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74
  落空如释氏,然孟子之说,亦无隐显精粗之间。今录谢上蔡一说于后玩味之,即无时不是此理也,此说有力)...先生曰:谢上蔡云:吾常习忘以养生,明道曰:施之养则可,于道则有害,习忘可以养生者,以其不留情也;学道则异于是,必有事焉,勿正,何谓乎?且出入起居,宁无事者,正心待之,则先事而迎,忘则涉乎去念,助则近于留情,故圣人心如鉴,所以异于释氏心也。上蔡录明道此语,于学者甚有力,盖寻常于静处体认下工夫,即于闹处不著,盖不曾如此用功也。自非谢先生确实于日用处下工夫,即恐明道此语亦未必引得出来。此语录所以极好玩索,近方看见如此,意思显然。元晦于此,更思看如何,唯于日用处,便下工夫,或就事上,便下工夫,几渐可合为己物,不然只是说也。[37]
  此段前两行是朱子早年的看法,而延平在书信回答中,予以纠正。为何理一分殊之说法,不须引用孟子的必有事焉的说法呢?在此可看出延平对于“必有事焉”与“理一分殊”都是儒佛之不同的判准(因为其言孟子之必有事焉之说是怕落空如释氏),但“必有事焉”与“理一分殊”又有些微之不同,所以反对朱子以“必有事焉”解“理一分殊”。而其二者,延平认为有何不同呢?“必有事焉”,延平认为是佛家所不及者。原始佛家要人厌离,离开人伦事物而下工夫,工夫不及于物上,所以工夫落空于现实人伦之用上。且延平认为,必有事焉就能勿忘勿助,这与阳明的看法一样,因为是本心呈现,必能中节,否则只谈勿忘勿助,而不及于事,如同煮空锅一般。故谈一个必有事焉,便能包括勿忘勿助,故能有佛家的不执著的境界,所谓的至虚而实实。而理一分殊则是更进一步的看法。理一分殊是类似于伊川先生所谓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看法。亦是说精粗之间无所隔,而且是连续的,而不是跳跃的。指分殊之间,各有关连,而所有的分殊,组成全体,中间没有任何的停顿。故理一分殊比必有事焉的范围更大。谈到“理一”时,便可以指到必有事焉。而谈到必有事焉,是否指到所有的显微分殊之事呢?这就不一定了。所以必有事焉,还要更加细密以说明,才能到所谓的理一分殊。指必有之事,及于所有分殊之理。故延平批评朱子把二者混而为一。在此的区别是相当细微的。
  而在此,延平又批评佛学的在静处作工夫,却在动处使不上力来。这与延平自己谈的静坐有何不同呢?延平的真正认为乃是,工夫是在静处体会,在动处体现。所以
  --------------------------------------------------------------------------------
  [37] 《延平答问》,页194-199,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75
  延平的工夫亦是体用动静兼备的。虽然朱子曾批评延平只有静,而没有动的工夫。那是因为延平年纪大,不做费力的事。从生活上来看,延平似乎亦偏于静,但在其思想学说上,其言动静兼备,是无可厚非的。且延平从必有事焉,然后谈到理一分殊,便是要人正视分殊之理的重要性。其不只是假名,亦不只是方便权说(虽然天台宗可以谈到权法即实法,以畅通佛之本怀,但天台之精神,反而是受了中国之儒、道影响,而不合于原始佛家之三法印、四法印之判准),若是方便权说,便可得意忘言,得鱼忘荃,分殊之重要性不及于理一之重要性。而儒家之思想认为,天理超越而内在,故所有内在于世间之理,便是与天理同大,如此便不会有追求形而上而忘却了形而下的弊病,形而上与形而下都是理。而且形上之理必及于形而下表现。如同所谓的天地万物都有理,这是定然不变的,有理便有气,有气便有理,其中有其必然之道理。故人与物虽同有此理,但是落在不同的气上的表现不同,能体现出理的层次亦不同,这是类似于朱子所谓的“气质之性”(所谓性落在气上的表现)的意思。而且必需面对气质之不同,以求其当然之理。其当然之理,合而言之,都向著一个目的(善)而发展,这也是天地生物之心。这便是延平以理一分殊辨佛之精神。
  且见延平如何从“必有事焉”之勿忘勿助,谈到“理一分殊”,并以此方向来辨佛:
  来谕云:“悔吝已显然,如何便销陨得?”胸中若如此,即于道理极有碍,有此气象,即道理进步不得矣。正不可不就此理会也。某窃以谓,有失处,罪己责躬,固不可无,然过此以往,又将奈何,常留胸中,却是积下一团私意也。到此境界,须推求其所以,愧悔不去,为何而来。若来谕所谓,似是于平日事亲事长处,不曾存得恭顺谨畏之心,即随处发见之时,即于此处,就本源处,推究涵养之,令渐明,即此等固滞私意,当渐化矣。又昔闻之罗先生云:横渠教人,令且留意神化二字,所存者神,便能所过者化。私吝尽无,即浑是道理,即所过自然化矣。更望以此二说,于静默时,又日用处下工夫,看如何。吾辈今日,所以差池,道理不进者,只为多有坐此境界中尔。禅学者则不然,渠亦有此病,却只要绝念不采,以是为息灭,殊非吾儒就事上各有条理也。...[38]
  在此延平谈了过与不及之病。所谓孟子云的一忘一助,皆不中节也。胸中若有悔恨,罪己反省,总是不可免的。但是若留在心中,成为一种私意,则反而对于学问有害。这就是助长的病痛。如同谢上蔡云:十年去得一“矜”字,可见助长之病之难对
  --------------------------------------------------------------------------------
  [38] 《延平答问》,页206-208,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76
  治。而助长之另一面的病痛在于忘念。在此延平用以批评禅学,其实顶多只能批评到小乘,所谓的绝念不采。但小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做工夫之开始,境界不高,容易为外物所引诱,如同禅宗亦教人的三部曲里的第一步,所谓的截断众流。而延平亦教人静坐,牟宗三先生称之为超越的逆觉体证,便是先与事物隔绝一下,然后体会天理,再融入日常生活中。若是如此,延平如何能批评得禅学?但延平的真正用意是要用“理一分殊”来辨佛。佛家虽然亦可谈分殊之假名,但不是延平所认为的事事物物有其定然之理的意思。所以延平虽然谈静坐,但最终还是要溶入于日常生活之伦用中,开出人文化成之教。故以理一分殊之说法,可以包涵孟子谈的必有事焉,而谈必有事焉,便可有勿忘勿助之工夫开出,因为是来自本心即天理之发,故能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在此延平的方式是,把佛教的工夫放在“去念”的看法里头,这是不中肯的。但其以理一分殊来涵盖必有事焉,而必有事焉便能勿忘勿助,如此佛家的不执著之集合范畴,便没有理一分殊之集合范畴来的大。这里却是说的通的。
  但是再回到佛学,是否佛学真的只能谈空理,而不能谈到定常之理呢?佛家谈缘起性空,一切法都没有自性,都是因缘而生,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因为没有自性,所以任何的可能性都可发生、可造就出来。而儒家在此是否反而不及了呢?儒家亦可说各种的事情之发生皆有可能,但是那是外来的,偶然的,不是本有的,纵使人性本善,天命之性无不善,但人有后天的习染,故遮蔽了原有的性善,这也是儒家所可以允许的。如延平的诗里认为:
  彩笔画空空不染,利刀割水水无痕,人心但得如空水,与物自然无怨悔。(吾道当无碍于物)[39]
  从这里看出儒家亦可以谈空、虚,朱子所谓至虚而实实,延平亦见到。而佛学其实也可以谈到类似于延平所认为的──任何事物有其必然之道理,而这必然的道理就是因缘所生。现在处于这个环境下,为何会如此,总有它的因缘所造成的。但是延平认为的事物有其应然的条理,不是就现实事物的实然面上来看的,而是就道德心之显发,体会到天生万物之心时,面对事事物物,该还它应有之本然之善,故是一种道德的应然之理想。故面对父该孝,面对兄该弟,这是定然不变之理则。故这是实事实理,而不只是空理或因果网络下的道理。除非佛家把因缘生的观念,提高到应然的层次,
  --------------------------------------------------------------------------------
  [39] 《延平答问》,页256,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77
  提高到佛境界的层次,这里的会通才是有可能的。但佛家或许会认为,其也可以谈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原则,但是佛家能做道德的善,能本著佛菩萨之教导,这是外薰的,而不是本有的。本有的只是本性清净的真常心,但那只是空性,是没有实性,也没有创生之可能性。故可见,延平之辨佛,其方向大致而言是正确的。
  延平续云:
  承录示<韦斋记>,追往念旧,令人凄然,某中间所举《中庸》始终之说,元晦以谓“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即全体是未发底道理,惟圣人尽性能然。若如此看,即于全体何处不是此气象,第恐无甚气味尔,某窃以谓,肫肫其仁,以下三句,乃是体认到此达天德之效处,喜怒哀乐未发处,存养至见此气象,尽有地位也。某尝见吕芸与伊川论中说,吕以谓,循性而行,无往而非礼义,伊川以谓,“气味殊少”吕复书云:“政谓此尔。”大率论文字,切在深潜缜密,然后蹊径不差,释氏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恐其失处正坐此,不可不辨。[40]
  朱子认为,“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整个是未发的气象,而延平以伊川先生的气味殊少批评之。谈气味殊少,指的是只谈理一而没有分殊之缜密。吾人之所以能谈到所谓的未发的道理,所谓的理一,是因为分殊之理之贯穿,而后达成理一之境界。所谓的仁与义两字,仁代表未发的理一,义代表分殊之义断。若只是谈理一,而不及分殊,则容易落于顿悟之学,或只是一个光秃秃的光景,延平在此批评为一超直入如来地。而这是批评禅宗的顿悟之学。原始佛教,谈色灭道迹,都是渐教的,可以不受此批评。亦是说禅宗之顿悟之学与原始佛教有距离。
  而关于谢上蔡所认为的,工夫之同时,便是天理之流行,朱子批评为顿悟之禅学。若在延平会如何的看待呢?延平思想,其实近于朱子学与上蔡之间,但是延平思想可以讲到本心义,而与朱子学距离尤远。延平虽谈理一分殊,要从事事物物做工夫,才能达到天德之境界,朱子不喜欢谈此境界,认为这是佛老。但此高妙境界其实三教同宗,是不需要特别去避讳的。问题在于朱子的心与理为二,心不能顿悟为天理,故只能作工夫去接近仁体天心,而不能说心即理。而延平虽也要做工夫,但做工夫是要化去私意,当私意渐去,则人是浑全是未气之气象,,而且透过分殊之礼仪教化,而关连
  --------------------------------------------------------------------------------
  [40] 《延平答问》,页182-183,台湾,中文出版社。
  --------------------------------------------------------------------------------
  p378
  到现实伦常之事事物物,故经验知识亦可以带出来。这是延平所可以谈到的境界,与上蔡之思想相类,甚至更超越谢上蔡。
  但是朱子不同意谢上蔡,有时认为延平只有静坐之涵养工夫,若是如此,朱子亦将延平与上蔡等同,视为佛老。其实后来朱子的发展,正是如此。朱子云:
  问:择之云:“先生作〈延平行状〉,言‘默坐澄心,观四者未发已前气象’,此语如何?”曰:“先生亦自说有病。”后复以问。先生云:“学者不须如此。某少时未有知,亦曾学禅,只李先生极言其不是。后来考究,却是这边味长。才这边长得一寸,那边便缩了一寸,到今销铄无余矣。毕竟佛学无是处。”[41]
  延平明明说禅学之不是,而朱子又把延平视为禅学。这是不合理的。而延平之学何以让朱子觉得与禅学有相似之处呢?因为延平好静而不好动。但延平也是认为静坐所体认之天理要在日常人伦中表现出来,在此延平是可以免于朱子之批评的。而且禅学亦不只是只有静而没有所谓的动。佛学亦是谈到要勇猛精进,故以动静之别来区别儒佛是远不足的。
  四、 结语:
  故可见儒佛之真正区不在动与静,而且亦不是从理一分殊之不同来区别儒佛,佛家亦可以谈分殊与理一。但其所指的理一与分殊与儒家谈的理一与分殊是不同的。因为儒家的理一是“心即理”的理一,是实事实理,所以见到的分殊,亦是向著一个天地生物之目的的方向而行的分殊。故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不可移之必然性。而佛家是生灭心,是幻心,故事物是如幻如化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故因缘不同,结果也不同,随时都可改变的,其为可有可无的。在此没有一个定然不变之本性,故儒、佛在此区别开来。
  而这也是延平所谈的“理一分殊”之真实意义。分殊之理都有其必然的不变之理则,也是天地生物之心,付予物物有其应有之目的。
  --------------------------------------------------------------------------------
  [41] 《朱子语类.卷140》。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