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佛学(2)
五蕴之心
生命的存在,除了一个成住坏空的身以外,加上另外一部为看不见的受想行识,合称为"五蕴"。
五蕴――色、受、想、行、识。
1.色――是物质物理的东西,地水火风也是,严格说来,色有三种意义:
显色――一切颜色等。
有表色――长短方圆等。
无表色――是作用的,抽象的,如说一个人的风度等。
2.受――由生理上感觉到心理上的反应,感受的温度等。
3.想――思想,绝不属于生理的部份。
4.行――这个字是借用《易经·乾卦》而译,"天行健"之行。人死之后,一样在行,在转动,是为"行蕴"。修行如能除去普通的乱,才能体会到"行蕴"。再将行蕴空了,则近道矣。
5.识――有鉴别的作用,是识别的意思,死后即是灵魂,活时则为神识。
关于识的问题,南北朝时百年间展开学术论辨,无神论、有神论,梁武帝也参加论辨(见《广弘明集》)。
两重世界
根据小乘佛学及方等佛学,是将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分开的。
举个明显的例子来说,"对境心不起"这句话,有人说是得道了,但境是地水火风,心仍是心,如果这就是道,意思是说,你的心虽然不动,地水火风等外境仍然存在,并未"空",这岂不是两重世界。
再举一个例子,《六祖坛经》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的境界。
这是悟道吗?尽管你的心不动,但幡仍在动,风也在动,岂不也是两重世界。
事实上,这是理论和实践不能配合,因而产生了误解所致。
六根六尘
在构成一个人之后,与五蕴并存的是六根和六尘。心的作用和生命的关系,藉六根六尘表达出来。
这里所说的心,是心、意、识、念的意思。所谓念,就是妄念分别心。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六根是生理的分类,六尘是人对物理世界产生的官感作用。
根尘的前五项,是生理有关的。"意"和"法"则是与心理有关的。
释迦认为,人类至可怜悯,不知道就此自己的心身内外,有一种超作用的存在。
生与死的观念问题
一切众生都有生死,佛学的理论,称这个生死为分段生死。
佛学的理论,认为每个众生的真正生命,却是永恒的。
所谓的分段生死,是永恒生命的分段现象,有一段是生,有一段是死,是永恒生命的段落现象而已。
人被这个分段生死现象所惑,人的一切都在被现象所转,不能自主,不能把握,这就是凡夫。
修道之人,功夫好的话,可以变易生死,生死虽被变了方法,但是生死仍然存在,并没有解脱生死。
找出了生命的真谛,能够在宇宙中自己作主,自由自在才算是解脱了生死的大事。
食
谈到食的问题,兹事体大,尤其是中国人,对吃已形成了艺术。
三界中的"吃"法,分成段、触、思、识四种。
段食――分段吃,用筷子、叉子等,欲界中的吃法。所以也叫做抟食。
触食――靠感觉来吃。例如人身连皮肤都需要呼吸才能生存。
思食-精神食粮。
识食――这不是普通人的境界,而是修道成功的人如罗汉、菩萨等的境界。
第五讲
因缘
什么是亲因缘?
这是汉代以后的翻译,因缘还涵有"业果"、"命运"等含义。一个乡下老太婆说他认命了,就是接受了缘的结果。
因缘是合于逻辑的,凡事都有前因,自有后果,但是平常人都认为它是"宿命",其实,并非命定。世上没有"无因"的事,一件事不连续发展,就是亲因缘。
什么是增上缘?
一个家庭中生了十个孩子,他们都在相同的环境中长大,好像阳光、空气、水,对种子来说是增上缘。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增上缘。
什么是所缘缘?
种子加上增上缘,生命生长发展的过程,接近到一种事物,继续连续发展。一个孩子,接近佛学,就继续研究下去了,这是所缘缘。
什么是等无间缘?
种子,加上增上缘,再加上所缘缘,继续发生成为来生的种子,就是等无间缘。
《易经》文化,阴阳之道循环,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循环的圆圈不断。
这也同于唯识法相采用四缘的解释。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的说法,是大小佛学最重要的地方。
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般的佛经,只把十二因缘当作生死法则,但深入真正的佛法研究,这十二因缘是代表了宇宙的时间。
十二因缘是佛学的算命法,等于中国的二十地支,也是宇宙时间的代表,十二地支的代号,鼠、牛虎等,是起源自印度。
一、无明――我们的思想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大问题。
刚刚睡醒,眼睛还没有睁开,但已知道自己是醒了,这就是思想。
无论大小乘的佛学,称这个不知道而来的思想为"无明",因为,如果我们明白了思想的来去,就是"明",也就是"悟"了的意思。
人,每天在"无明"之中,连第一个念头都不知道。作人的忧闷,不知道为什么做人,这就是"无明"。
"无明"是解释生命的来源,一个生命的形成,是由三个"无明"的凑合而成。
第一个"无明"是男人的性欲冲动,第二个无明是女人的冲动,第三个"无明"是自己糊里糊涂撞上而投胎。
这就是是"三缘和合”的生命来源。
有关于"无明"的心理状态,分析为三点:即贪、嗔、痴,称为三毒。
再加上"慢"和"疑"两个助伴,合称为五毒,后面再加说明。
二、行――从无始以来,过去的因缘所带的"因",构成的一种特性,称为"种性",在佛学上的说法,又称为第八识。父母的遗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都属于增上缘。每人一生的遭遇,都是过去的"因"所带来的。每人不符合与生俱来的种性,开始了"行"。
行是恒动的意思,恒动的力量所形成的东西就是业,成为一种力量。
一个人要发脾气,是内在一种力量的驱使,想控制也办不到,这就是业的力量。一个人喜爱学问,见书就要看一看,也是内在业力的关系,称为文人的慧业。这些都是恒动。
三、识――在变成胎儿时,只具备了七识和八识,并无第六意识,待婴儿渐长,才有第六意识。有了"识"就构成现今生命的果。唯识学称"因"为种子,"种性"的改变,只会藉自身修行的方法,绝无任何外力可以改变种性。
四、名色――这是生物的物理状态,初生的婴儿,男婴或女婴的区别,属于名,也属于色。有了名色之后则有"色"和"对",胎儿有色无对,婴儿则有色有对。
五、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必须婴儿成熟才能具备六根的作用。
六、触――这是指对物理世界的感触性,一个婴儿,必须达到五六岁时,对物理世界的反应,才能逐渐增强。
七、受――一个人逐渐长大,反应更趋强烈,感受更为增浓,知道吃什么好,穿什么好,感受意识与日俱增,造成思想的感染,开始了新的"见思惑",即新的结使。
八、爱――这里单纯指男女的性爱,过去的种子显现出一种行为,称为种子起现行,构成现有生命的现状,对爱的占有欲极强。
九、取――生命有了爱,对其他的一切也都产生了"取"的心理,把一切身外之物都抓紧不放,年纪愈大,抓得愈紧。孔子说:晚年戒之在得。这个道理与佛学的理论,不谋而合。
十、有――"有"系来自"取"。一切众生,若没有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等,则不会产生"有"。
十一、生――有了"有",则产生了"生",一切欲、色、无色,等"有"具备,自然发生了"生。没有一切的"有"自不会有"生"。
十二、老死――没有"生",即没有"老死",老死是由"生"而演变的结果。
三毒五毒
贪――人类天生具备了自私、占有的欲望,这种贪得无厌的心理,永远无法满足,永远没有止境。
瞋――这是一种怨天尤人的心理,充满了忧怨、牢骚,所谓"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毫无理性可言。
痴――爱得发痴,想得发痴多情也是痴,人人都有痴心,诗人、文学家、艺术家,更是痴。这是一个痴的世界,使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屠刀。
这个贪瞋痴,是大无明,是佛学上基本心理状态,危害了永恒的大生命。
慢――忌嫉的心理,自以为了不起,就是我慢,看不起他人,是增上慢,甚至,我崇拜某人,也因是"我"在崇拜,成为我慢。
疑――人类多疑的心理,是与生俱来的,对人的怀疑,对事的怀疑,随时在"疑"中。
根本烦恼
贪瞋痴三毒,再加上慢和疑,是为人类的根本烦恼。
佛学所说的烦恼二字,并非痛苦的意思,而是一种无明。
形而上的哲学,倡出人性性恶之说,是从这个五毒的观点来看人性的。
相反的,清明的心境就算是善。站在心理思想立志来说,一个无恶念的心境就是善了。
谁能够除掉自身的"无明",使它变成光明?
修行的人是在努力除掉五毒,但是,念经打坐,无一不是五毒的表现。
想修行成佛,是贪。努力断除烦恼,是瞋。
打坐念经搞得脚酸腿麻,是痴。
别人可以修成,为什么我修不成,是慢。
这辈子成佛没有希望了,是疑。
所以学佛要通理才行,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态度。密过的行者,先要花十六年的时间,学通了佛理,才能开始修行,就是这个原因。
俱舍论
关于思想观念的问题,人类有许多的迷惑。在《俱舍论》这本书中,列举了概括三界烦恼的种种迷惑,小乘俱舍有八十八惑,大乘唯识立一百十二惑。
《俱舍论》的作者,是世亲,无著是他哥哥。曾作了不少佛学的书籍。世亲改学大乘佛法后,发现自己以往的论作中,有许多偏差的见解。世亲尊者伤心之余,就要自杀,不忍看到自己著作贻误后人。
他的哥无著劝他不要自杀,并说:"因地而倒因地而起",再努力于著作,改正以往的错误才是正理,《俱舍论》就是以后世亲所著。无著菩萨是唯识大师,《瑜伽师地论》的作者。
这二位弟兄下传甚广,唐玄奘大师赴印留学,所承受的佛学,大部分是这二位弟兄菩萨的系统。
十惑
八十八惑可称八十八结使,是与生俱来的结使。使就是指挥的意思。小乘的修法,能断八十八惑,修行才能成功。首先看欲界中苦谛下的十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瞋、慢、无明、疑。
身见――第一个结就是身见,每人不自知的为身体所迷惑,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这个身体,又要忙着吃,忙着穿,给自己无限的烦恼,一切的占有欲,领导欲,皆因身见而造成。
边见――边见就是偏见,这个偏见,纯由主观而造成,有人认为禅宗才对,净土不对,这是边见。有人认为"空"才对,"有"不对,也是边见。《维摩诘经》中,在维摩居士的方丈中,天女散花时,花落在阿罗汉们的身上时,花就沾在衣服上了。因为小乘的阿罗汉们,边见的结习未除,遇见外力而结合不散。而那些大乘的菩萨们,结习已除,什么东西都不会沾着了。
邪见――人世间的事情,有许多被认为是邪见的,却是因为时代和观念而改变的,这不算真正的邪见。例如现在大家所穿的衣服,四五十年前会被认为是邪气,这些邪与不邪的标准是受时间地区决定的。但是,有些使众生起烦恼的才是真邪见,对生命无认识,认为靠外力可以成佛,是真正的邪见。
见取见――众生喜欢取得一件东西才能相信,学佛的人要得到一个秘密的传授,才能相信其真实,这就是见取见,有任何一点见取见存留,都不能证得菩提。
戒禁取见――与见取见相反的一种态度,称为戒禁取见,譬如有人说某桩事不可做才能成功,就牢记戒作某桩事,或者自立一种戒条,认为信守此戒条才能成道,都属于戒禁取见。
在欲界天中,能够解除十惑中的三惑,身见、边见、戒禁取见三个结,此生即为天人境界,等于初果或二果罗汉,死后则为天人。
第六讲
见解和思想的迷乱
八十八结使,就是"见思惑"。"惑"者乱也,一般佛学上又称为妄念。
"见思惑"的意思,也就是思想的不能解脱。"见"是见解的意思,"思"是思想的意思,所以"见思惑"就是见解和思想的迷惑。
禅宗上常谈到"见地"二字,"地"就是一种境界,"见地"就是上达到某种境界。
"见惑"即是见解上的迷惑,所以容易破除了。
譬如说,有"我"的存在,这种意识就是"思"。
情人相思难忘,像《西厢记》里所描述:"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就是"思惑"。
一般人常说:身外之物。这句话中的"身",就是牢不可破的"身见",也是思惑。
唐代的吕纯阳,上京赶考时,旅店中黄粱一梦,梦见了四十年功名富贵,最后终被杀头,惊醒时,旁边的道人――钟离权正在做的黄梁米饭还未熟,这个黄粱一梦,使吕纯阳悟到人生四大皆空,这是"见"。
清代的诗人,为了此事还做了一首诗,羡慕这个黄粱美梦:
四十所来公与侯
纵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要向先生借枕头
凡是诗人等的情感,都是"见思惑"的高度发扬。
如何破除迷乱
"见思惑"有两方面的破除方法。
其一是见解方面的破除法。譬如一个穷人,看见百货公司的东西,心中甚为想买,但是又买不起,心中十分蹩扭,如果多转几个圈,多反省自己没有能力,不可勉强,结果就不买了,这是在见解方面的破惑。
其二是修行方面的破除法,人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但这见解方面的破除。事实上,当身体遭遇到任何的痛苦时,四大一点不能空,如果要真正的达到四大皆空,必须用修行的方法,才可以真正的破除见思惑。
所以,佛学不是单纯理论的学说,最重要的是修行的实证,只学理论的佛学是没有用的,只有用修行的实证法,才能证明佛学理论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全部佛学的理论,也都是由实验而得来的。
如何进入色界
前面讨论过欲界的十惑,是在苦谛之下所包括的,另外还有:
集谛――集谛的意思,是指普通人,集中许多的苦,以为是乐。在集谛之中,共有七惑(除去欲界之身见、边见、戒禁取见)。
灭谛――其中也有七惑。达到无"我",破除三惑――身见、边见、戒禁取见,即是灭谛的境界。
道谛――这是欲界中的天人境界,所谓天人,与科学上所指外太空生物相似。另外欲界的神及人世间的忠臣、孝子,为他人可以舍弃自己生命的,都属于天人境界。
再看色界的苦集灭道四谛,与欲界相同,只是没有"瞋"心。
欲界修行的人,如果能够没有怨,没有怒,没有恨,则瞋心自然除去。按照孔夫子的说法,"人不知而不愠"即是怨、怒、恨完全消除,到了这个境界,十惑中的瞋惑没有了,就具备了脱离欲界,进入色界的资格了。
顽固的见思惑
八十八结使也好,九十八结使也好,都是分析心理状态的归类方法,归根结底,都是无明。
平日喜欢修道打坐的人,等到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那些迷惑之多,甚至超过了九十八个结使,可见断惑的困难,和业力的难于解脱。
修道、禅定都是用宁静的方法,反照自身,应从内心切实修持除掉种种的"惑"。
断惑诚然不易,但持续的努力,至少可以到达薄地,即见思惑慢慢的变得轻了,程度上变浅了,这是真正的修持之路,所谓渐修。
如果只注重气脉的修炼,身体的修炼,虽然会日益健康,甚至红光满面,但是"身见"却愈加重,离断惑证真则愈远,这是佛法的修持与其他方面修持基本不同之处。
见思惑是十二因缘中的无明,如果断了见思惑,就是从"无明"而达到"明",明了以后,十二因缘之中其余的十一因缘,随之了断,就是断惑证真了。
人类的来源
十二因缘讲的是三世因果,当时用印度的说法,称之为轮回。中国的十二地支,则称为循环。
宇宙的一切,都是十二因缘在循环,在轮转,不过当第二次循环时,与第一次的十二阶段,是不会完全相同的,果报产生了一种变异,佛学上称为"异熟"。
在入胎时,是因无明而来,那里的中有身(科学上称其为灵魂,即旧的身死了,新的身尚未成),被业力推动,产生了"行"。二千年前的《入胎记》,所讲的细节,比今天医学上的说法还要复杂。
大乘佛学中一篇"原人论",谈论的人类的来源,认为无明的力量是缘,产生了行。
在唯识宗的论据,"行"是由三种属于"心不相应法"的因素所构成:即"势"、"时"、"速"等。
所谓心不相应法,是说不论人的心中怎么想,这个事情都是超过心而存在的。
"势"――太阳在照耀,地球在转动,都是一种势。
"时"――时虽不是绝对的,但是个人的感受却不能影响那另外存在的"时"。
"速"――是一种力量,明天如何,今天不得而知,但是有力量在推动着,却非主宰。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流转
整个的佛学,可以用十二因缘法则解释,十二因缘代表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共是三世,也可以说是三个阶段的循环流转和轮回。
在范围上来说,大乘的说法,是扩大的观念,所谓三世流转,其范围广及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也就是说,一个欲界的生命,在未来可能流转到色界,一个无色界的众生,老死后也可能到流转到色界,一切的众生,就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流转中,在三界六道中轮转。
1.无明
2.行
3.识
4.名色
5.六入
6.触
7.受
8.爱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
佛学上所讲的成佛,就是证悟,在实证上,是彻底破除了十二因缘中的根本"无明"。
如果能一刀打开贪瞋痴的老根,即是顿悟。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则用修行的方法,逐渐进入薄地。能够多多体贴他人,原谅他人,包容他人,就是渐修的入门,将来自会顿悟。所以顿渐是不能分开的。
禅定的修法也是破除无明――贪瞋痴。证道之后,十二因缘都消除了,因为"因"不起现行,业力一扫而空。
如果不能证悟的话,从十二因缘的"老死",再起"无明"。
现在修行的路线,是从"有"返修到"触"。在禅定的时候,返视自己,从6(触)到10(有)能除掉多少,能够消除到"触"(打坐时腿麻脚酸就是触),再修六入等,最困难消除了,就是"识"、"行"及"无明"。等到这三种消除了,修道就成功了。
空有之争
整个佛学的研究,都在"空"和"有"之中,所以常常听见对"空""有"二者之争论。
禅宗讲求空,被认为是空宗,有些人甚至认为空是外道。
密宗的修法,注重形式,被认为是有,结手印,念咒,一切供养极尽复杂豪华,处处是有,穷人甚至修不起密宗。
净土念佛派,也被认为是有。
这些空有之说,实际上都是一种教育方法,并不涉及佛学的基本理论。
佛学的教育方法,极为可观,各宗派方法不同,均甚伟大。可惜,不论空宗有宗,目前均在宗教的灰色内衣下进行。如果能用新时代的教育分类,对人类的贡献必定不可限量。
除掉涉及教育方法的空有不论,唯识学、法相宗将整个佛学整理综合,归纳为一百种。
真正佛学的"空",并非指打坐而言,所指是形而上的本体,不是现状。
透过自己的身心,了解原来的本体,是"有"。
"空"与"有"是一体的。
《大智度论》,由性宗――空宗,形而上的本体(第一义悉檀)讲起,这本书文学气息很高,文字洒脱,翻译的又好,因为中国人天生爱好文学,所以容易契入这本书。
至于《瑜伽师地论》,是以极为科学化的,逻辑化的方式而写,过于精详周密,不合中国民族性,看时可能比较困难。
第七讲
大乘在那里
在整个佛法之中,所讲的,事实上都是小乘佛教。
佛法各宗派,均以小乘为基础,其修持的方法,都是断惑证真。即断除心理上的结使,证到真如本性之体。不论任何一派,所修持的目标都不出这个范围。
中国文化中提到佛学时,统称中国的佛法是属于大乘的,不承认小乘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但是,所谓大乘者也,事实上大不起来。
为什么大不起来?
因为真正的大乘佛法,处处都要牺牲自己。举例来说,天下雨了,有一个人对你说,他在这里听讲要你回家替他拿伞,你就要无条件的照办,舍己为人。
请问这件事办得到吗?
在学佛功夫没有相当基础时,大乘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任何的佛法,都必须以小乘为基础,就像是一个大建筑物之中,我们不可轻视任何一粒沙子或一块石头,因为这些沙石,正是构成这个建筑的基本。
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筑在小乘佛法上的,没有小乘佛法,也就谈不到大乘了。
缘起和性空
稍稍涉猎佛法的朋友们,一定都听到过"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两名话,这是大小乘佛学所共有的理论。
观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以及人的喜怒哀乐等等,无一不是从缘而生,也无一桩事是单独忽然孤起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手表是如何产生的?因为有了金属的零件,有了技术工人,有了手表工厂,这一切的因缘凑合起来,一支手表诞生了,这是因"缘"而起。
可是在这支手表未造以前,这个手表是没有的,是不存在的,这支表根本是空无一物,没有自性的,这就是它"本来性空"的道理。
在《易经》来说,称之为变易,等于在十二因缘中,都系连锁性的生起,而事物的本身,并无单独的性质存在。
这就是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的道理。
无风不起浪
我们内在的思想,究竟从何而来?我们每天的第一个念头,又是从哪里来的?
再仔细检查,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这个念头又是从何而起?有谁能够预先知道自己每天的第一个念头?又有谁能够控制自己的第一个念头呢?
根据唯识宗的学理,一念缘起,是"境风生识浪",然后连续的偏差思想,像波浪一样,一个连接一个,永无休止。
就像一池春水,本来平静无波,忽然吹来一阵微风,水上就起了涟漪。或者忽然地震了,水上也起了波浪。总之,没有风和外来因素的缘故,波浪是不会起来的。
我们的念头,正像一池春水,也是因境风而起,能够使念头起来的,都像是池水兴波一样,属于境风。
击破连锁
第一个念头起来之后,即刻缘到第二个念头,接着就一个一个的连下去。
我们的心理状况,就像许多小圆圈,每一个念头都构成一个小圆圈,一个小圆圈连到另一个小圈。
每一个小圆圈,本来都不存在,但是却构成了"前"、"现"及"后"的心理状况,成为一个大圆圈,不停的在循环下去,就像右面的图:(图暂缺)
奇怪的是,我们明知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但是却不能断念,不能击破这个大圆圈。
问题是,怎样来击破一个圆圈?
初步的方法,是分析自己的念头,将恶念转变为善念,任何的修法,包括儒家的修身,反省,都是将恶念转变为善念的做法,就连西洋文化宗教也不例外。中国较早时期的功过格,记录自己一日的行为,善事记一红点,恶事记一黑点,逐日记载反省,甚至在祖宗神位啼泣悔过,都是改变心念的修法。
这里所谈到的善恶,不是属于观念问题的善恶,但却是与戒禁取见有关的。
另外反省时要注意的,善念也常是由贪瞋痴而引起的。举例来说,自觉应对某人慈悲,实质上是一种自以为比某人强的我慢心理。有人又会说,自从学佛后,做生意都要亏本,这也是一种疑的心理。事实上,做生意亏本,一定是该全力以赴时,自己松懈了,属于选择不善。
能够击破心念的连锁,就是断惑得果。在唐宋以前,实证得果位的人很多,那些种种不同姿势得定的罗汉或仙人,都能达到空,属于得果位的人。
好苦啊!
以消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的存在就是一种大苦,再加上生老病死之苦,求不得之苦,爱的人要别离之苦,讨厌的人却常碰面之苦,还有身心日夜像火一样燃烧的五蕴炽盛苦,人生真是太苦了,就连欢笑的时刻中,也总隐伏着哀愁和痛苦。
真所谓,“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苦中即病中。”
轻度的痛苦,已可是短暂的快乐。偶然快乐,即又是一个痛苦的开始。
总之,人生都不免有所求,但有求皆苦。
在释迦最初传道时,说出了苦集灭道,先说尽了人生的一切苦,就是"苦"谛。
可是在如此苦的人生中,人总要抓牢东西,是谓取,甚至要抓住一个"道",真是苦中之苦,这是"集谛”。
如此众多之"苦",能一举而灭之,再将"抓取"一举而灭之,就是"炒"谛"。
建立灭谛,才能证得道,就是"道"谛。
生命被否定了吗?
五蕴如旋火轮,好似点着火的绳子,因为旋转而呈现出一个火圈,这个火圈只是假的幻想而已,并不具备真实的意义。
世界上的一切感觉也是如此虚幻,心念也是如此的虚幻。
如此说来,佛学是否定生命的吗?有一位同学刚才这样的问。
绝对不是,佛学绝不否定生命。
佛学只是在这苦痛虚幻的人生中,提供了方法,能使我们在这个生命之中,经过修持,达到了最高的真善美境界。
因为有了这个法门,生命才有价值,有意义,有真正的至上目标。
这个法门,简而言之,就称之为戒、定、慧吧。
谈戒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防闲杜渐,自己渐渐建立一道堤防,自我限制行为以达到净化内心,这就是戒。
宋明理学的标准,对于自律,甚为严谨,实受佛学律宗的影响。儒家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之类,就是戒的意思。
"戒"是遵守内心具有的道德标准,守戒以善化自己之内心,进而达到内心的宁静。
孔子的教育法,将人分类为三等:
一等人生而知之
二等人学而知之
三等人困而知之
如果聪明人能困而学之,则为上上智。
法律、哲学、礼记、律宗,相互关联甚大,深入研究可以有很多发挥。
防守自己的行为,进而才可以防守自己的思想。先能将心中的恶念,转化为善念,才能再进一步将心念净化。
心理行为的转变,可以证明修行的进度,如果心理净化到断惑的程度,就是修行的成就。
谈到成就的问题,当年玄奘法师到印度留学时,正值印度佛教界与婆罗门教大辩论,婆罗门质辩的主题是,佛教修行证道如何可以证明,双方在辩论时言明,败者为胜者一方之奴。
玄奘,这位中国的大智者,参加了论辩,说出了历史的名言,述明证道时的心境: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论辩于是结束了,婆罗门教承认失败,当然佛法宽大仁慈,也不会以彼等为奴。
后来,有禅宗大师,又提出了:能知冷暖的是什么,此乃另外一章。
再回头说到戒的问题,比丘共有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更有三百五十条戒,大乘菩萨戒有八万四千条之多,起惊动念,处处都在犯戒,真可说是动辄得咎。
不过,如能解脱自己的烦恼,又解脱他人的烦恼,就是大乘道,不是将烦恼加诸他人。
说定
净土宗的念佛,禅宗的打坐,天台宗的止观,都是在求"定",都是要把连续的念头切断,集中于一,以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至于炼气、炼身、看光、听声音,听呼吸,以及瑜伽等,也都是一种方法。
因为每人的心理和生理,各不相同,所以也方法互异,同样的方法,不可能适合于所有的人。
但所有的方法,也都是以不起心念及能够求定为目标。专一集中于一,是初步的定。但是绝对不可拼命压住心念,如果长久压抑心念,反会使自己变成神经病。
心念达到"止"的境界是很难的,在这个"止"的境界,没有了身体的感觉,自己是清醒的,轻灵的,没有身体的障碍,也没有任何心念,这是初步的"止"。
将这个境界扩而大之,才能进入"定"境。
虽然能够"定"了,却仍未脱小乘的范围。
第八讲
智慧的解脱
大小乘的佛法,都是讲求证,都是以求证为目标的。如何能达到"空",并非仅是一个理论,是要能证明才算。
从戒,到定,最后是智慧的解脱。
智慧的解脱是最高的境界,绝对不是宗教的依赖,也不是只靠信仰而能达到的。这是要从戒入手,修定后才能具备智慧解脱的资格。
人类习性的通病,总是(注:因书页有损,此处缺数字)对人则极严格,所以觉得自己不错,他人统统不对。孔子倡恕道,并不是教条。站在戒的立场上来说,提倡仁,提倡孝,都是因为世界上不仁不孝的人太多之故。
普通人不可以研究佛的戒律,因为普通的人了解了戒律,往往衡量他人以戒律为标准,对他人的要求更为严厉。
懂得法律的人,很多事都不敢作,生怕触犯法条。学医的人,连用手去拿馒头都怕沾上细菌。
所以,普通人对于戒律,略知即可,不必研究过深。
散乱和昏沉
"定"是以往的翻译,即"禅那"是也,使心性能定的意思。
人的思想和情绪,总是在两种情况中飘浮,其一是散乱(掉举),其一为昏沉。
一个人在每日的廿四小时,不是在散乱中,就是在昏沉中。
睡觉时是昏沉,发呆发楞是细的昏沉。其他忙忙乱乱的思想就是散乱,微细的思想是掉举。
普通人就在此散乱和昏沉中渡过一生,连一秒钟的"定"都不能达到,因为平常极少反省,又少观察,故不能自知。
思想既然是散乱,无论善的思想,或恶的思想都属于散乱,都是动乱的意思。
香象渡河
思想的散乱,或者称散乱的思想,像河流一样,一分一秒不停的在流。
如何将动乱变成不动?如何将思想之流切断?如何将念头止住?
惟一的方法就是修定。
东南亚最有力量的动物是香象,在香象渡河的时候,气魄雄壮,因为它自身力大,不屑于绕道浅水之端渡过,但在要渡之处,扬长而过,河水为之截流。
想求证将思想之流切断,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气魄,将思想之流一刀斩断。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不简单,唐宋时代求证的人多,第一流的知识和智慧,都是追求形而上的学问,故而有成就的人颇多。今日工商社会,有成就的人反而少了。
总之,不论是"止"也好,其他法门也好,都是修"定"。庄子所说暮四朝三,朝三暮四,原是一个喂猴子的人,每天喂猴子七个芋头,朝三个暮四个,猴子大为反对。后来这个人说,好吧,改为暮四朝三好了,众猴子才欢喜了。
说来说去,都是一样,八万四千法门,其实只有一个方法,即:" 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这句话每个人都在说,天天都在说,究竟一念是什么?
一呼一吸就是一念。
我们每天都在呼吸,随时都在呼吸,可是却很难注意到自己的呼吸,只有在将睡着时,才可能在枕上听到自己的呼吸往来之声。
人生百年,除掉了睡觉的时间,生病的时间,吃饭的时间,以及进厕所等等的时间外,所剩余下来的时间,也不过数年而已,这个数年之中,有多少烦恼呢?
先看一看一念之间有多少烦恼吧!
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之多,甚至更多,多到不可知,不可数。
如何能将这一念定住,使八万四千烦恼停止,就是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作法。
念是什么
一呼一吸就是一念,所代表的似乎只是时间。但是,念的本身究竟是怎么回事?它的实质意义如何?不能不追究下去。
我们每人都有一种经验,就是一边自己在说话,一边又在听他人说话,或者用耳朵听其他的声音。
我们如此作,似乎不经大脑作用,但却另有一个知道自己在如此的,那就是"念"。
凡是未经分别作用的,就是"念"。
说到这里,想到一个笑话:从前有某甲死了,在阎罗殿上受审判,被判投胎作人廿年。这个人嫌廿年太短,拼命要求阎王加寿,后来阎王无奈,只好说你与其他的人商量借寿吧。过一会儿,有一个人被判了廿年作牛,此人不愿意去,某甲就借去了他的廿。过一会某又借了被判作狗的廿年寿,最后再加了廿年作猴的寿,他才欢喜投胎而去。所以人的一生,前廿年是人的生活,廿岁到四十岁,结婚生子,过的是牛的生活,四十到六十,看门吃饭,是狗的生活,六十以后,老态龙钟,被儿孙牵来牵去现宝,是猴子的生活。
听起来,这是一个笑话,一切的笑话,都是代表了一种心理状态,也都是无明状态的念。
如何转变念
佛学的修炼,是自己来转变自己的念。
先认识了什么是念,再进一步研究思想是如何发动的,任何的思想,任何的情感的起伏,中间都有空隙,用"观心"的方法,可以发现出这个空隙。
所谓"观"就是集训的意思。
能够找到心理中心波起伏的空隙,保持着这一段空隙,念头则转变了,比较可以清明安定。
把这一段空隙的时间延长,再延长,而停留在这种状态,心境就进入安定宁静,既无悲哀,也无忧愁,更无欢乐,安详平静,这是最起码的心念的转变,最基本的定。
在修法之中,小乘有十念的方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身、念出入息(安那般那)、念死。
十念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方法。
譬如气功的锻炼,共有三百多种之多,但是不论那种方法,都不离开这一个鼻子。
小乘也有修白骨观、不净观等方法。
法门虽多,都是为适合不同人的性情和喜爱而分别的,属于不同的对治而已。
十念
一、念死:世人都不愿意念死,事实上头陀行都在寒林之中,即公墓荒冢之上,这是正统的佛法。
民国初年的净土宗大德,印光老和尚,在他的屋子中并没有供着佛像,他只供了一个大字,就是"死",这是学佛者要首先面对的问题,也就是念死的方法,日日夜夜,念念不忘这个死。
二、念出入息:一口气不来,这个生命就没了。
三、念身:每人都有身,知道这身是四大假合,了解身之无常,经过成住坏空,缘尽则散,吾身即坏。
四、念休息:大圆满休息禅定,即是念休息的法门,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五、念天:感谢一切神明,土地公也好,城隍也好,心心念念为善,处处牺牲自我而为人。
六、念施:布施是修持的重点,有人一生修施舍,也是消解结使的意思。
七、念戒:约束自己的行为,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处处在念戒修持。
八、念僧:念念不忘出家人的梵行,时刻守持出家人出家为僧的意义和目标。
九、念法:不是单独传授某种特殊法门的意思,法包括了一切事理,法是思维修的意思。
十、念佛:这是要通晓一切智,能穷万法源,无所不知的意思。目前的时代文化爆炸,出版界、传播界,知识都在到处充满,所以只念一点点佛学是不行的,要通一切智。
那个方法最好
修持的方法,不下八万四千,皆要遇到明白的导师指引才行,主要的是配合各人的习惯、生活背景等等。
从前,有一位佛弟子,教育了两个学佛,一个是修白骨观,一个则修数息观,修了多年,未见成就,这位佛弟子无奈,就把两位修行人带到释迦牟尼佛处,请佛想想办法。
释迦佛就问修白骨观的人,以往是作何种行业,答以是打银子的。
又问修数息观的人,以往作何行业,答以是漂布的。
释迦说,你们两个人把修法对换一下就行了。原来漂布的人,看惯了无尽的白布,改修白骨观很容易观想成功,而打银子的,工作细微,改修数息,亦易成功。
果然,这两个人改换了方法,很快就有成就。所以,不是哪个方法好,是这个方法对那个人才好。
山贼易除
听起来这人有了成就,那人也证了罗汉果,好像学佛的成就极为容易而且单纯。
如果多多体悟,研究,反省,才知道结使的根深蒂固。
从前在四川峨嵋山时,曾有一个修行大师,专修白骨观,后来观想成功,可以看见世上任何人,都是一具白骨而已,至此为止,有一日,他以修道的立场对我坦白表示,觉得虽然在他眼中世人都是一架白骨,可是,自己却有纵然白骨也风流的感觉。
可见欲界中人爱欲的牢固难除,不能不叹为观止。王阳明在佛学中陶醉了一番后,说了一句话,颇为有理。
"除山中之贼易,除心中之贼难。"
自己不努力修行,不会知道其中的甘苦。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