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学术与解脱之抉择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8日
来源:不详   作者:法藏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学术与解脱之抉择
  法藏法师 - 南普陀佛学院教务主任>
  一般台湾佛法的学术会议,大都唯学术是瞻,主办人的眼中似乎只看到学者,在有意无意间,总是把出家人放到一边去,而将三宝应站主导的立场忘失了。我们此次活动抓住了以三宝主导的基本态度而办,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会议,只要是出家人办,就应当用出家人的立场来做事,而不应该忘记了三宝的根本立场,能把握住这样的基本原则,是这次活动最成功的地方。
  例如:当我抵达会场时,就看到一些身著制服的老太婆、老居士们站在门口引领大众,那种感觉很亲切的。老太婆、老居士很可爱,他(她)们或许并不清楚师父们在办什么“学术会议”,见到了莅临的师父们,都会很恭敬亲切的说“阿弥陀佛”,而不会摆出一副我也“很有学问”的高傲样子,他们进去听讲也是当作在听师父“开示”。其实这种内涵是对的,我们不是就要这样子吗?我们要做的不就是要弘扬佛法吗?单纯的那个就是了!即使是所谓的学术会议,其实也不过是为这件事情!不然出家人为什么要办学术会议呢?
  此次的禅学研讨会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提升禅修理念及弘扬佛法的目的,怎么说呢?至少禅学已经公开的谈论,而且有些论点,大家概念也都一样,譬如说:要解行并进、要配合理论深化、强调佛法禅修的重要性、禅法的推广、要有时代适应性、也要有现代的弘扬方式……等,像这样的观念大家几乎都是一致的,这是共识形成的表示。
  坦白说,一开始我个人并没参加这个学术会议的意愿,但为什么却又答应参与呢?我承认主要因为与惠空法师是老朋友的关系,但后来我又赞许它有成功的一面,是因为它基本把握了、也改革了一些办学术会议而唯世俗学问与心态是瞻的弊病。对那些白衣学者上座,在这类的场合或许还无法避免,但因为无知滥办,而把佛法的价值颠倒了这才可怕!国内一些强调所谓佛教学术的出家众,常认为佛法的价值是在这些不知修行为何物的许多世智辩聪者身上,在会议上谬论连篇误人误己而不自知。许多出家人甚至不知出家离俗,为的就是要走一条实修实证之路,那出家才有意义。有些人不但不知道要导引世俗的所谓“学术研究”趣向佛法的解脱之道,反而还随俗地与世人一同追逐文字的考据戏论。今天台湾的佛教界就是这样子,把佛法的真实与所谓的世俗学术混为一谈了!在这件事情的避免上,惠空法师目前算是成功的(以后就要看他还能不能坚持了)。
  惠空法师似乎想要办一个能以出家人、以三宝为主导,是为弘法利生、而不牵涉名利、不挟学术以轻慢僧尼的、具有佛法内涵风格的研讨会。此次确实多少有达到了这个效益,然而学人认为这里有著一定的某些缺点及困难,有必要指陈出来让大家一同思考:
  一、应当对听者做适当的资格限制
  办这样的学术活动一定要对我们听者的资格做一个限制,它不适合开放给初机之人,因学佛、出家很短暂的人,对于讨论内容对或不对,根本没办法现场分辨。十五分钟匆匆忙忙的报告,只要讲错一句话就入为八识中的金刚种子,这如果是因为主办者的未周延,那因果可是很重的,我们千万不可视为随便。另外,听者有可能是以好名好利的心情来听的,他可能会想:“在上面讲的人好风光喔!”、“以后我就是要读研究所,我也多要上台发表,这样才会有学术空间和地位”、“我将来就是要发表论文才…”。这种“为发表而发表”的思想,其实就是一种内在的名利薰心!初机学佛就去参加这种学术会议,他连三宝是什么意义恐怕都还没弄懂呢,剃这个光头干什么的他也还都不清楚,就坐在那种会议场上,肯定的说,他很快就会陷入那种名利的圈子里去了。
  二、所邀请学讲者对三宝之态度的考量
  如果我们所邀请的讲者根本就对佛教、对三宝没有足够的信心与认同的世俗人,那我们又能如何要求这些人怎么讲呢?尤其是为了举办公开的会议,似乎也不能完全请出家人,既然要邀请白衣学者,因此我们在邀请人选方面就一定要特别小心、忍耐,同时主办的人也要弄清楚,如果我们为了“场面好看”,而请了一位贡高、邪见的所谓“佛教学者”(无论僧俗),其于正法的杀伤力甚至是比外道还大的!他在会议如果提了一个错误的知见、提倡了一种错误的佛法价值,(例如认为“学术”优于传统佛教研修之类的见解),而下面又刚好是一些知见尚未坚固的出家人或在家人,那就很可能被导引了错误的认知,所谓“一入耳根永为八识种子”,尤其又在这种学术会议的场合,它的权威与影响强度是很强大的,因此产生邪见的力量也很大。对于如何避免邀请不正见的人出席发表谬论的这件事,我衷心的觉得一定要小心!与会的学者既然是我们请他来的,我们也就无法完全左右他可能讲出来的内容,为了避免谬见的散布,因此将来要找的话,就得事先多方了解。事情一开始,因地最重要,我们应该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才好。我们所请的人,应是像民初佛教学者汤用彤说的一样,“研究佛教(历史)的人不可能不同情佛教而能研究好佛教”,他就是因为同情佛教,才能深入的理解佛教学术。至于出家学者,那我们礼请的标准就应该要更高了,举凡对于佛法的正见、道心与道格乃至修行修养等,也都必须有“为三宝弟子之表率”的程度才好,而不是只见“学历”取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的。
  三、讲评人的功能定位
  现在学术会议中的讲评人,在讲评的时候,似乎都是先说两句妤听的客套话之后,就要尽量挑一些毛病来批评一番,或是努力地指出一些错误,其目的甚至也往往不是为了学术,而只不过是用来显示自己有学问或更高明罢了。若以佛法的立场说,讲评人固然也可以、也应该对论文挑出一些毛病,以帮助讲者求进步,但却不应为挑毛病而挑毛病,反而无视于作者的论文用意。以佛法的弘扬说,讲评人的另一个功能应该是对主讲人所发表的内容,予以适切的补充,或有不清楚处予以引申说明及询问等等。其目的是为了使听众能更契入讲演的内涵,以获得更多法益,而不是一味的为批判而批判,这有什么意思呢?
  四、主持人的角色扮演
  主持人除了介绍讲师、讲题大要之外,他更应该是一个论文的导读者,他不但要一针见血地,以读者的立场,预先而迅速点出论文的主旨(时间不多之故),同时也有责任让听众能生起对此一讲题的欢喜乐闻之心。而不是只在那里讲些恭维而不著边际的客套话,或者就只是“控制时间的责任而已”。
  此次的活动,它用一种比较合乎所谓学术规格的方式来弘扬禅法,这当然也是一个办法,但有几点顾虑必须指出:
  (一)会不会让人误以为这才是研究佛法“最好的”方法?
  这种概念是错的。佛法的理解乃是从实修的自性智慧中流露出来的,可不是说只有学术规格,才像在研究佛法,这完全颠倒了!所谓学术规格,就是要有根有据、要引经据典、逻辑推论严谨等等。但什么才叫“有根有据”呢?人类没看到的难道就表示没有吗?自己证悟的东西,由自心流出而非引经论说难道就不是佛法吗?佛陀是自己证悟的,所说的一切法都是没有经论可引的,请问那是不是佛法呢?而所谓的逻辑推论,不过是人类经验的“比量”运用而已,它或许也能描述部份的真理,但却无法涵盖全法界的真理。执著「学术至上”或迷信“学术权威”,都是人类的颠倒见解,学术的本身其实并没有“绝对”的价值。当然,我们也承认它对佛法的认识,仍有“相对”的价值,它具有文献的说服力,由于要求有根据,所以不至于让那些颠倒知见的人过度乱说,倒也是真的,这是它具有某种程度之价值的原因。但这样的价值却不能被无限制的膨胀,因为如何正确的解读并体会经典的深意,那正是“唯修相应”的事,绝不是读一读原典,比对一下经句,参考一些凡夫学者的分别知见就能正确把握佛法精髓的。另一方面当上台以“学者”的身份发表论文时,如果不能小心辨认、自我克制,这难免也是一种名利。而以“名利”的因心研究佛法,充其量不过是属于“佛学”的凡夫世智辨理而已,不要引生大邪见就大幸了,如何还能期望这类的研究能够与佛法的正见相应呢?
  (二)会不会被误以为这就是一种修行,一种表现佛法应有的方式?
  办这个活动大家花这么大的精绅、人力与资金,也好像法喜充满,这样一来如果不细心定位它的意义与价值,则那些以学术为第一标准、视学术方法才是佛法义解的人就更要甚嚣尘上了。我们必须了解到:佛法实修所得的义解跟世俗学术的研究知解,基本上并无直接或必然的关系。学术充其量只是一种研究学问的世间方便,而佛法的正确把握却绝对是一种“实修”的结果,两者的方法与目的皆不一样!出家人自己一定要弄清楚,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最明显的例子是,我在会议上谈到的一件事情,我说:“做为一个出家人,当我觉得需要去研究经典时,我就应该努去研究经典”此时,竟然有人在台下对我的话回应说:“佛法是可以研究,但没受过学术训练,经典要怎么研究?”这种想法多可怕啊!六祖慧能大师没有受过“学术训练”,但他不知道如何看经典吗?古来的祖师大德,包括天台智者大师在内,都没有受过所谓的“学术训练”,他们的思想如何到今天还能指导人类,受人们认可与尊敬呢?说这类话的人,完全否定了修行所得的智慧领悟之事实,他甚至也没弄清楚经典原来是该怎么研究的?其实佛门中的所谓研究经典就是诚心正意地重复阅读,一再地诵持、礼拜、抄写、思惟经义以降伏其心,乃至劝人听讲、自己也去听讲等等,这样而已。因为经典的一切内容,无非都是清净心的流露,了解经典的过程,无非就是“净心”的过程!
  固然这当中,也不妨去考察一下名相的内涵,各版本的异同等等细节问题,但这基本上是以“信心”为前导,以“实修”为目的而做的努力,此则不同于以“疑心”为前导,以“学问”为目的的所谓“学术研究”。因此如果今后我们办的学术活动,仍无法避免这种“学术为尊”的迷失,则活动的本身是失败的,其毁坏佛法正义的因果也是可怕的,希望主办单位能三复斯言。
  所以所谓的佛学学术活动、学术会议等等,我们都要适当的给予厘清、定位,一个为修行而来的佛弟子,应当认知那只是世间的一种方便法,不应该因为它也有达到一定的弘法效果,就一直膨胀它的价值;我不客气的说,如果主办的人还没有弄清它的真正定位之前,就这样一直下去,那他自己本身都可能陷到世俗的名与利里面去了,这是我们做一个道人应有的良知与警觉!
  (三)由出家人主办这样的活动会不会一再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这就是在弘扬佛法,而且弘扬佛法必须这样才好?
  如果展现出这样的气氛与错觉来的话,那也是不对的。应该定位这是众多弘法方式中的一个办法、一个善巧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更不是“最好的”方式。所谓考据文献,比对文句与引经据典,并不是理解佛法的理想方式已如前述,这只是一种世间的学问考据。但佛法的流传事实,并不一定会因为你的考据努力,而流露出所谓的“真实”来,因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一定就一定会留下痕迹。一味地用欧美人士所理解的人类社会与宗教文化现象,来理解佛法的演变与内涵是极不适当的。很多佛法乃修行的不可思议现象,及教法演变的历史与方式,都是人类凡夫所无法理解,而且也不是少数残缺的历史文物所能考据出来的。那些自作聪明的盲说瞎猜,你说会有什么价值呢?要知道“历史真象”何不努力修行求证绅通,不是更直捷了当吗?
  例如大乘经典中,佛陀每要讲演时,一定会放光动地,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现在的人则自作聪明地硬说那是“寓言”,是为了要增加对大乘经典的信心,才不得不“写成”这样子。以这种凡夫知见来抹杀佛法的超经验性,正就是所谓的“学术规格”,而一些无知的出家人,竟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才合乎科学”,实为可悯之至。学术要求的,是可被人类印证的、可被看到的、人类经验相应的所谓“事实”。然而佛法虽然以人为基本,但那是就修行方便的立场说的,而不是说佛法以“人类”为限。佛教对六道众生都要平等普度的,因此它的教法绝不会只局限于人间,而是通遍于十方法界的!为什么不符合人类的狭隘经验就说它不是佛教呢?今日,一天到晚在谈“人间佛教”,把所谓的人间佛教想成只受限于“人”为立场的佛教,那是错误的,而人间的所谓学术正是这样子!
  宗教学术起源于十九世纪西方的传教士,西方的传教士本来研究他们自己的神学,在十九世纪,为了弘扬他们的宗教而来到东方,并研究东方的宗教以利他们的传教工作。注意!他们是西方“唯一真神”的信仰者,除了“上帝”以外,他们是不承认有其他超能力之存在的。因此面对著佛教,他们也只把佛当做一个“社会改革者”来看待,把佛教的流传当做纯粹是社会人文的现象,所以绝不承认佛教的不可思议、也不承认有超越人类的佛、菩萨、乃至他方世界佛来此世界广度众生之事。这些西方传教士们认为,这都只是宗教“寓言”罢了,他根本也不相信佛有所谓开悟的不可思议神通力。为什么?因为如果他相信了这些,那东方的佛岂不就超越上帝了?对他们而言,上帝是唯一的“神”,所以必得将佛当做通于世间的“人”来认知,并且用这种方法来做所谓的宗教学术研究,才能满足他们的研究需要。然后这样的基本研究理念,到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时传到了美洲;日本明治维新到欧美去学回来的也正是这些东西。在清末民初时,中国人民族自信心全失,五四运动之后几乎一切都向外学,很多知识份子到欧美、日本学习,尤其是到日本所学的研究佛学那一套,几乎就是欧美的那一套,而欧美那一套其实正是当初神学院的那一套,神学院那一套就是不相信佛的神秘力量,不相信佛法的不可思议,只相信佛不过是“人”而已。所以他们把佛法的一切流转与发展,当做是一种纯世间宗教、社会、文化与人类学范畴的现象,完全失去了佛教修行、开悟和证道等等不可思议的宗教内涵,也完全把佛教设限在二千五百年之中,而不承认有三世佛法与十方佛法的概念。这些人完全不用宗教修行立场来看待佛法,这样研究佛法对吗?然而这却正是学术的价值与方法所在。
  人类有时是多么的无知与贡高啊!所能看得到的世界如此地狭窄,只要一张纸就可以遮住人的眼睛,然而自信满满的人,却认为这样所看到就是所谓的“真实”,而认为那正是价值所在,真是很荒谬。就广大的佛法内容看,人类能知道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极大部份的认知,都是自己妄想出来或用猜的,然而往往这就是所谓的“学术”。多少人不懂学术、而却又迷恋学术、迷信学术,甚至拿学术来自我标榜,像这样子如果是世俗学者,那也就罢了,可是如果是想要修行利生的佛弟子还那样子,那就很可怕了。所以我说过让这种活动做为一种度生的善巧方便,或许还无可厚非,然而我们千万不可过度膨胀了它的价值,或迷惑了它的本质,要运用它的人,一定要懂得如何控制它,一定要对所谓的佛教学术研究定位清楚,这样子我想若能取其利而去其弊,那也是很好的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