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教文化与社会和谐——通过“信仰”来促进社会和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理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文化与社会和谐——通过“信仰”来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佛学院副教授 理净法师
  内容提要:
  信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灵魂”,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社会的和谐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富有,而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上的富有,只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得到同步的发展,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人们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心理上的健康和思想品德的提高,而“信仰”是最直接有效的指导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所以“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信仰,而更是一种最有效的社会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有效的运用“信仰”来提高和加强人们的思想品德,那将会为建设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本文将通过佛教信仰的四点精神来说明:一是奉行五戒、止恶扬善;二是修习四摄、服务社会;三是慈悲喜舍、利益众生;四是六和精神、和谐标志。
  关键词:信仰 佛教文化 和谐社会 五戒 四摄 慈悲 六和
  绪 论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政府的主要工作和社会意识,也是国际社会的大形式。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都走上了富裕道路,但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并不和平,无时无刻都发生着灾难和战争,人们的生命无时无刻都在受到威胁,建立和谐社会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尤为重要。而“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方面、多元性的概念,不是仅用某种制度、政治、文化、物质,甚至武力所能达到的,而是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共同的“和谐”才能显现;更重要的是这种“和谐”不仅仅是现象上的平定、安全所能表达的,而是需要从人们的内心生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平等思想。只有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的信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种保护意识,那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建立起一种“和谐社会”。
  而“信仰”作为古老而传统的一种精神文化,对人们的心理意识能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依靠“信仰”来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品德品,通过心灵的净化而建立社会的和谐。“信仰”是一种国际性的社会教育,不再是某种意义上单纯的宗教信仰。由其是佛教的信仰蕴藏了非常丰富的佛教文化和思想教育,人们通过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教育,促进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完善社会道德教育。唯有人们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和道德教育的加强,才能建立一个全面的真正的和谐社会。比如一个佛教徒首先要奉行五戒十善,而五戒十善的主要思想就是限制人们不要去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以此体现了佛教止恶扬善品德;其次要修习四摄六度,而四摄六度的主要精神在于教导人们要无私奉献,以些表达佛教徒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服务社会的精神;再其次是养成慈悲喜舍的高尚品德,而佛教慈悲喜舍的主要精神是普度众生,以此体现了佛教利益众生的大无畏精神;另外佛教的六和精神也是和谐的象征,佛教以此六和精神建立和谐僧团。由此可见,佛教文化中的“信仰”精神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一定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 奉行五戒 止恶扬善
  佛教虽然戒条很多,但最基本的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i]在这五戒中最起码对于社会的和谐有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社会责任感;二是伦理道德观;三是诚信意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经济利益的观念,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却使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空虚,更多的人只知道从社会中获取利益,而忽视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由金钱、名誉和诱惑人们忘记了亲情、友情之间的伦理道德,变得唯利是图甚至六亲不认,失去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相互理解的最起码伦理道德;更加重要的是有人为了“名”和“利”,而不择手段、阿谀奉承、行贿受贿的违法行为,失去了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基本的诚信意识。
  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始于家庭的和谐,这就要求人们要担负起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履行自己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当今社会提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尤为重要。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只有安定和谐的小家庭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大家庭。在佛教的五戒中“不偷盗”就是体现了佛教徒对社会的责任感,佛教要求人们要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任尽义务,要舍己为人、帮助他人、普度众生,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归为己有,不能去做有损他人、破坏社会利益的事。如果人人都能建立信仰,那我们的社会就不会再有抢劫、盗贼破坏他人生命和财产的案件,也就建立了社会的和谐。“不妄语”体现了佛教对社会的诚信意识,佛教要求人们待人真诚、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诚信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友善的关系,诚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缺乏诚信与友爱的社会必然造成人心的紧张与对立,使人们变的越来越冷酷与无情。“不邪淫”体现了佛教的伦理道德观,佛教规定人们不能有除合法夫妻之外的不正当男女关系,不仅保护了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同时也建立了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不邪淫不仅是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也是家庭稳定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可见,人们如果能够奉行佛教的“五戒”者,最起码可以对社会带来责任感、伦理道德、诚信意识等社会良好风气,通过佛教“五戒”来促进和完善社会的道德教育。我们的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感,需要友情、亲情之间的伦理道德,需要人与人之间建立相互的诚信意识。从建立和皆社会的理念而言,佛教五戒的精神对我们的社会将产生正面的影响,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佛教戒律只是对佛教徒而言,与科学、教育、政治、法规相违背,这是对佛教文化不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而形成的,希望通过文化、媒体及有关窗口进行正面宣传,使得佛教文化对我们的社会教育和社会和谐产生极积作用。
  --------------------------------------------------------------------------------
  [i]五戒:不杀生是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或毒品。
  -----------------------------------------------
  二、修习四摄 服务社会
  “四摄”是佛教徒用来修菩萨道的根本保证,也一个佛教徒从事于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佛教徒在社会中,无论何时何处都要以“四摄”来要求自己,运用“四摄”来普度众生服务社会。佛教“四摄”[i]的内容主要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在此四摄法中“布施”是属于社会福利事业;“爱语”是属于社会教育事业;“利行”是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同事”是属于社会企业管理。所以就佛教“四摄”而言,作为一个佛教徒“服务社会”就是行菩萨道。近二十几年来我们国内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佛教的各项文化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们建立和谐社会也起到了极积作用。
  佛教“四摄”对社会和谐也有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社会文明教育;三是社会公益事业。从佛教的“布施”精神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对于社会福利事业的作用,就当前国内外佛教界团体,都非常注重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当人们在受了自然灾害时,几乎每次都会有佛教团体的捐赠物资。到目前为至,仅国内大陆就有上百家佛教慈善基金会,代表广大的佛教信徒以布施财物,为社会所做的福利事业无以数记,有多少人都得到了佛教慈善事业的帮助。如2005年东南亚海啸时,两岸四地上千名僧人在北京灵光寺佛牙塔下举行了隆生的祈祷法会,并发动了四众弟子募捐仪式,当场就现金募捐了1290多万人民币。[ii]由于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对我们建立和谐社会具有极积作用。佛教的“利行”精神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主要体现,社会公益主要是用来救助社会中一些能够要帮助他人的事业,人类的社会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我们的社会有很多人是需要他人的帮助,所以也就有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形成。而佛教界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比如台湾“慈济功德会”[iii],如今已经是世界著名的慈善事业,是佛教慈善事业的带头人。并在 2006年大陆“中华慈善奖”[iv]榜上有名。这些足可说明佛教公益事业对社会和谐产生的具大作用。佛教的“爱语摄”是社会文明教育的具体体现,对我们今天的文化教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佛教“爱语”主要就是倡导人们要用慈善、友爱、悦耳的语言来引导他人,不讲不文明的粗恶语言、咒骂和诽谤他人,应赞叹他人的功德。佛教的“同事”精神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德事业上,对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就是让企业的员工团结一致,让企业为社会多作公德。佛教的“同事”摄即体现了僧团之间如何和睦团结,让这种团结的精神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从以上佛教的“四摄”精神来建立和谐社会,运用佛教“四摄”的精神来促进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如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就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认为每个人都要去服务社会,替社会谋利益,以个人人格影响社会、服务人群;赵朴初居士也提倡“人间佛教”思想,认为以奉行五戒、十善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利益人群。觉光法师在“世界佛教论坛”上说[v]:佛教有服务社会,开展慈善福利,推动社会救助的责任,佛教积极参与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持续深入开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扩大规模及受益层面,对推动社会救助、营造全民行善的氛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慈悲喜舍 利益众生
  “慈悲喜舍”是佛教徒行菩萨道的主要方法和措施,也是佛教对社会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慈”能与众生乐,“悲”能拔众生苦,“喜”能生众生欢喜,“舍”能舍众生烦恼。此“慈悲喜舍”称为四无量心,是说菩萨以此四种方法来救度众生苦难,使众生能够脱离烦恼得到真正的解脱。菩萨于世的主要任务就是救度众生出离苦海,佛教认为众生所处的世间是生死转回的苦海,要得到解脱就出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所以“慈悲喜舍”是利益众生的高尚行为。
  此“慈悲喜舍”的精神对社会和谐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让人奉献爱心,帮助社会弱者;二是能让人心理健康,放下忧郁健康生活。由于现代化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社会出现了分配不均和贫富悬殊的现象,虽然有大多数人走上了富裕,但仍然有不少人还生活在比较贫穷的阶段,离我们所要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有一定距离,仍然需要社会的帮助和爱心奉献。而佛教的“慈悲”精神主要就体现在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去帮助一切需帮助的人们,为我们的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华严经》所说:“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在《大智度论》中也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vi]。此即是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的表现,以佛教出世的精神做社会和谐入世的事业。同时也由于机械化工业代替了比较落后的手工业劳动,在社会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使得更多的人在心理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使得近几年来心理学在中国突然走热,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心理压力。通过人们的“信仰”就能解决人们心中的忧郁和不安,减轻人们的紧张工作中形成的压力,使得心情放松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佛教通过禅定和诵经来缓解人们过于紧张的情绪,有不少心理学家想通过佛教博大精深的理论,来完善和促使心理学在中国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信仰”也许就是人们心理疾病的最好良药。
  由此可以说明,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每个人都保持有一种正确的信仰,也许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安祥,这就是人们的信仰对社会和谐的贡献。如《涅槃经》中所说:“为诸众生无量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vii]。这就是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喜舍精神,我们真心希望通过佛教的慈悲喜舍精神,为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
  [i]四摄: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
  [ii]2005年06月01日 新华社报道:印度洋发生海啸后,中国红十字会组织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活动。为感谢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国红十字会31日对在救援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及地方红十字会进行了表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出席了中国红十字会印度洋海啸救援工作表彰大会。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佩云在会上对于中国佛教协会的捐助进行了表彰,彭佩云说:在救援行动中,众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都踊跃捐款,如中国佛教协会捐赠1290多万元人民币。
  [iii]“慈济”:从一九六六年起迄今,在他的引领下,从三十位信众所组成的「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经过三十六年岁月的洗礼,如今奇迹似地发展成为约有四百多万会员的庞大慈善团体。这样一个台湾本土性的佛教慈善机构,看似不起眼,在三十六年来却缔造许多动人的事迹。
  [iv]2007年03月19日CCTV:经过两个多月的评选,民政部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今天正式揭晓,根据公众短信票选以及专家评审团评议的结果,阿布力孜·努来克、台湾慈济佛教基金会、黄如论、陈辅唐、大连万达、国家电网、中国三星、南方李锦记、圆梦行动以及中华骨髓库,荣誉2006年“中华慈善奖”称号。
  [v]觉光法师在“世界佛教论坛”上说:佛教有服务社会,开展慈善福利,推动社会救助的责任。慈悲为万善之基、众德之藏,慈悲精神是佛道之根本。佛教的教义教规,不仅有陶冶品性,净化思想的作用,并且在佛教伦理德目的指导下,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社会服务及慈善事业是佛教履行社会责任最具代表性和最直接的方式。佛教积极参与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持续深入开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扩大规模及受益层面,对推动社会救助、营造全民行善的氛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vi]《大智度論》 (卷26) ;T25,p0256b。
  [vii]《大般涅槃經》 (卷15) ;T12, p0454a。
  -----------------------------------------------------------
  四、六和精神 和谐标志
  佛教的“六和”精神是管理佛教僧团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体现社会和谐的主要标志。佛教的“六和”也名为六和合或六和敬,即修学佛法者必须要做到互相友爱、相互敬重。一是身和同住:即大家一起共住要和平共处;二是口和无诤:即大家一起共事要和谐无诤讼;三是意和同悦:即大家一起工作要思想统一;四是戒和同修:即大家一起工作要制度统一;五是见和同解:即大家一起工作要见解一致;六是利和同均:即大家一起工作要利益均等。佛教僧团就是因为奉行“六和敬”,因此才能和谐清净。我们将佛教“六和”精神运用于和谐社会,如果一个家庭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使家庭和眭美满;如果一个团体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够发挥团体的力量;如果一个社会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使社会安定;如果一个国家能奉行佛法,行持六和敬,就能够使国家富强和平。
  当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和平,到处充满了战争和灾难,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同行之间、朋友之间相互争执,竞争和战争同样让人们的生活不能平静。人们祈望世界和平、国泰平安、人民安居乐业,佛教教化和引导世人虔心向善,主张“净化身心,利乐有情”的宗旨,希望通过佛教思想的教育而促进社会和谐。当初佛陀成立僧团标举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心意为民主平等的原则,树立了佛法的平等风范,这“六和”精神无疑是最好的良药。因此,“六和”不仅是建立僧团的重要基础,也是追求人类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所谓身和同住者,是指在身形上要和平共处,大家同事之间要和谐相处。不应当相互斗争、相互残害,而应当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完成所要追求的目标。所谓口和无诤者,是指在言语说话上要心平气和,相互之间不起争论。语言是用来传达和表达自己心中的所想、所思,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相互争论、相互毁谤的武器。所谓意和同悦者,是指在思想意识上要有共同的认识,相互之间要有一种默契感,形成一种不约而同的情景。所谓戒和同修者,是指戒律等法规、法律规章制度上要共同遵守,这样才能使人们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通过规章制度使得所有人遵守共同的制约。所谓见和同解者,是指在意见和见解上要达成一致,才能使一个企业或团体得到稳定有序的发展。如果在任何事件上见解不能达到一致,那就不能够齐心协力完成一项事业。所谓利和同均者,是指在利益上全体员工要平等按劳分配报酬。企业公司的利益是所有员工共同的利益,在分配上要实行均等的按劳分配。
  以上所说佛教僧团的“六和”精神,对社会和谐能够起到三点积极作用:一是自觉遵守国家法规制度;二是建立合理公平的分配原则;三是建立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社会和谐的标志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文化教育、思想道德、遵法守纪、精神文明、民族团结等等各方面的和谐。而佛教“六和”精神能够引导人们自觉遵法守纪,是戒和同修的具体体现;形成社会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是利和同均的具体体现;统一的思想意认和行为准则,是身和同住、见和同解、口和无诤、意和同悦的具本体现。所以说佛教“六和”精神,对建立和谐社会同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结 论
  从以上所举之例即可说明佛教文化对我们建立和谐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说明鼓励人们具有一种“信仰”,对我们的社会稳定和和谐是有多么的重要。当今人们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可却在精神上变得极为的贫穷;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畸形。这些生活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正常发展。我们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各阶层的不同文化教育来引导,首先要改善人们的心理压力,使得人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然后引导人们在精神上要得到满足,发挥人类本有的爱心理念;唯有人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才能推动社会和谐的进程。本文即希望通过人们自心的“信仰”理念,以佛教文化修养来促进和建立和谐社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