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中国佛学院副教授 理净
建立“和谐社会”是当前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全社会每一个公民所要承担的责任。“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全人类所共同祈望的社会形式,需要一个多元性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佛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是社会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作为佛教徒理应发挥自身的特色作出应有的贡献。但要为“和谐社会”服务,就必须要树立起自己对社会的公众形象,而佛教要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就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风建设”。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佛教的“道风建设”,来更好的为“和谐社会”服务。本文认为只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能加强佛教自身的“道风建设”。
一、内强素质
(一)、以戒为师
佛教要加强自身素质,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佛教“戒律”对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佛陀涅槃时遗教佛弟子应当“以戒为师”[①],因此戒律也就成了后来佛教徒行为所依据的准则,用来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每一个佛弟子都要守持佛戒,佛教的戒律因佛弟子的身份不同,而有不同类别的戒律。在家二众以三归五戒为根本,出家二众以比丘戒、比丘尼戒和菩萨为准则。“五戒”是所有在家众和出家众所共同遵守的戒条,也是作为一个佛教徒所必须守持的根本戒条。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经历了各个朝代和各种文化政治体制,在中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思想,但佛教戒律却千百年来一直代代相传无有改变。正因为佛教戒律对佛教徒的严格约束,才使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和普及,历朝历代皆以佛教思想来兴帮兴国,历史上有无数的高僧大德为当时国家的兴盛而献策献计,被当时的统治者册封为国师而名垂千古。
“戒律”是佛教正法久住的根本保证,做为一个佛弟子应当必须受持戒律,尤其对于一个僧人来说更为重要。佛入灭之后令一切佛弟子皆以“戒”为师,有戒律存在即是有佛法住世。如《四分律戒本》所说:“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②]在《华严经》中也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③]这就说明了戒律对佛教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比丘戒牒之首页也说:“佛陀住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防非止恶,戒为根本;转凡成圣,戒乃舟航。”所以,“戒”是续佛慧命、绍隆佛种的根本。如果要想佛教兴隆昌盛,戒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条件。只有出家僧人持戒清净,才能赢得世俗之人的尊敬和赞赏;只有重视戒律才能保持僧团的清净和庄严;只有大力弘扬戒律才能使佛法昌盛正法久住。因此,戒律是佛法昌盛的根本,也是加强自身“道风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发扬佛教“六和精神”
佛教的“六和”[④]精神是管理佛教僧团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加强佛教自身“道风建设”的重要精神。“六和”者,一是身和同住:即大家一起共住要和合共处;二是口和无诤:即大家一起共住要和谐无诤;三是意和同悦:即大家一起共住要思想统一;四是戒和同修:即大家一起共住要共同持戒;五是见和同解:即大家一起共住要见解一致;六是利和同均:即大家一起共住要利益均等。佛教僧团只有共同奉行“六和”精神,才能和谐清净共住。我们今天佛教在加强“道风建设”的这一重要课题上,如果能够重视和发扬“六和精神”,那佛教内部出现的很多问题和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我们之所以提出佛教加强自身“道风建设”,就是因为人们经济意识的强盛而对“六和”精神谈化;由于社会不良现象的诱惑而忽视了对“道风”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寺院的经济收入和寺院的修建工程,而忽视了“六和精神”对僧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片面的认为只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就能管理好寺院。使得部分僧人争名夺利、拉帮结派、祟尚金钱、腐化坠落,使得不少佛教寺院在管理上松散而出现问题,僧人的非法行为在社会上形成不良映象。为了建设“和谐社会”,佛教要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就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风建设”,以“六和精神”严格管理僧团,提高僧人的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使得僧人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
加强佛教自身的“道风建设”对建设和谐社会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佛教僧团的“六和”精神,对社会和谐能够起到三点积极作用:一是自觉遵守国家法规制度;二是建立合理公平的分配原则;三是建立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社会和谐的标志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文化教育、思想道德、遵法守纪、精神文明、民族团结等等各方面的和谐。而佛教“六和”精神能够引导人们自觉遵法守纪,形成社会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统一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所以说,佛教“六和”精神,对建立和谐社会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二、外树形象
(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加强佛教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佛教界的主要任务,由于近些年来全国佛教基本处于寺院的恢复和修建方面,忽视佛教文化教育工作,使得部分僧人和佛教徒文化素质不够,给社会形成了不良映象,认为佛教寺院卖门票、做佛事等以赚钱为目的,忽略了对佛教教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虽然近几年来在国内开设了不少佛学院,但有不少数在规模上和教学质量上都不完全符合,只是走形式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佛教教育的重要性。而这些佛学院也只能培训少数人,并且还只能是出家僧众,对于更多的在家佛教徒却没有机会学习佛教理论,大多数寺院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这到一点。
我们就目前佛教教育整体而言,不仅要加强和完善佛教院校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质量,而且还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来大力发展全方面的佛教教育。由于目前佛教界的力量有限,我们的佛教院校只能面向部分出家僧众,而还有更多的在家佛教信众同样需要接受佛教教育,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创造更多条件来加强佛教文化教育。除了为出家僧众开办佛教院校之外,我们应当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寺院开办佛学培训班、佛教夏令营、佛学讲习所等,为更多在家信众加强佛教理论教育。另外,还可利用佛教刊物来宣传佛教文化知识,来加强对广大佛教徒的文化教育。虽然目前有不少佛教刊物,但大都内容相同办的并不够理想,如果能办一些有特色而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类型的刊物,将会更好更有利于广大信众的学习。只有加强和提高佛教徒的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对外树立起佛教的良好公众形象。
(二)、发扬“人间佛教”精神
佛教向来被称为“人生佛教”,其精神主要体现在佛教的人性化和生活化,佛教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引导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生观。佛教的思想如果脱离了生活,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意义;如果不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生观,也就失去了佛教应有的价值。所以,佛教真正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佛教的“人间佛教”思想。由此可见,我们今天倡导“人间佛教”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佛教在当前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能够继续生存和全面普及的基本方针。
人们生存的世界除了战争之外,还有人为和自然的种种灾难,也有社会竞争而带来的工作压力,这些都使人们生活地非常辛苦。人们虽然物质生活有所提高,但却在精神上越来越负重,需要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来支持,而佛教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承担起了人们精神文化的支柱。因此发扬“人间佛教”精神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际遇,树立起佛教对社会的公众形象。
当今人们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可却在精神上变得极为的贫穷;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畸形。这些生活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正常发展。我们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各阶层的不同文化教育来引导,首先要改善人们的心理压力,使得人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然后引导人们在精神上要得到满足,发挥人类本有的爱心理念;唯有人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才能推动社会和谐的进程。
注释:
--------------------------------------------------------------------------------
[①]《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卷二云:“佛临灭时阿难请问四事。第二问云: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言:以戒为师。”T40, p0181c。
[②]《四分律》 卷一; T22, p0567b。
[③]《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六; T09, p0433b。
[④] 六和:一是身和同住,二是戒和同修,三是见和同解,四意和同悦,五是口和无诤,六是利和同均。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