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佛教文化发展基本要素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文化发展基本要素

导  言
    
  佛教为亚洲宗教文化思想之巨流,中世纪,中国佛教学术文化艺术发展盛况,尤以禅宗
思想与唯识哲理,至今仍为东亚诸邦之重视。然而时代迁替,物质文明之冲激,人类心灵渐
成疲乏;吾人本身之智慧,渐成幽隐!
  向称重视大乘思想之中国,对时代之使命,应予发扬佛教“般若思想,菩萨精神”之著
重实践;如佛教净化思想与清众生活而能予适当之表扬,使发挥于文学艺术之创作,以其直
接影响人类社会之改善,创造理想之文化思潮,以其导致世界和平,消弭唯物思想之偏激祸
害。
  现代需要佛教思想与精神之双面发展,必需将知解化为行动,使智慧融于生活中,直接
与人们发生亲切之关系,佛陀之慈悲二字,不是一只是讲述之理论,而是属于实践之行动,
故“般若禅”之复兴;一面是净化底静态中心禅心,一面是悲愿无穷之禅行,不必侈谈“公
案”而务实学行,以充实现代佛教文化发展之要素。


一、佛法与人生
    
  万法唯心,非自然性,非定命论。说明人之福祸善恶,乃由其一念心生。故谓智以止观
修习心行,观照心思起伏而善巧调练,如何使此心念纯净而不趣恶,明智而不愚闇,旷达而
不偏私,终于无我平等之生命光辉,圆满慧命,无缺无余,是般若波罗密多-究竟涅槃,即
彻底具足。经云:智人调心并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凡有思想的人,为人生的开拓而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追求,寻求那自在解脱的安乐,法
华安乐行品教示:住忍辱地故安身,而不卒暴故心乐。不动名安,无虑为乐,法华安乐行品
:“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进而归源固本,无量妙慧之
展开,亦须赖柔顺安乐之心以发挥人生之大行径大事业。而人类文化之最高领域皆源乎此。
  人生活在智慧底真理中,而获得培养,智慧便是粮食。什么是人生的真义,于此不难找
到答案。人类文化之高潮,不是物质文明之惊人猛进可以代表,应有一般和谐安顺而不卒暴
之气氛,那是温熙纯璞,而影响净化心理底转变,一如完善之学术,文艺美术和融泄于生活
的受用,于此现前,似乎是为希望而生存,自在无忤的人生便存在无比挚真的愿望。
  佛教说,有信愿行,愿谚,就是事实,会达到来临。故佛法以阐明:“自作自受之旨,
说明人生观。以缘生之旨,说明宇宙观”。使吾人对宇宙人生之大谜获得明了之观点,然后
对照其观点之症结处,痛下针对工夫。然后可征知宇宙对人生,应负荷之责任;而人生对宇
宙亦应先尽若何之义务。吾人本此义务之观念,虽然处此已往不可知,未来不可测,即现在
之生命亦不能绝对作得主,对那样时空间之错织交遍中之吾人同居其内之世界,但佛告诉我
们,“世界是一合相”;以此一合相,故不能相分,则人与宇宙必须合作。吾儒谓“顺天者
存,逆天者亡”,即佛家谓心生万法,真如平等。
  依“佛陀”观察,人生宇宙本为平等真性中之自相,不受时间之迁流,不落空间之边际
,故无去无来。无生无灭之……普遍之平等真性,自在流行而已。(见常惺法师佛学慨论)
人生真正之安乐,人类真正之和平,必赖人人心中获得自在,大自在,而大自在之产生,乃
由于吾人对宇宙万物之本真,得到圆融之了解,而此了解,可以佛法“缘起”之说,加以研
究,则悟明宇宙人生之万象,“是皆无生中之幻生,无相中之幻相,一言以蔽之曰:无性缘
起”而已。由此,而知因中缘起,皆在吾人一念心中,为圣为思。故七佛通偈:“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人生世界之净,是一念心净,故云救世必先救心。佛法,是心法,是心学。佛教,是心
教。无论大小乘经典舍五蕴、八识、十二处、十八界,而至上达真如,无有可述处。而般若之
照,无论其“光”其“能”,仍是照心所,心空。心经:“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是心行
。佛教对人生之启示,是对“心”之开发智慧之源泉,而泉流本自众生之心坎底里。
    佛法遐纵,神功浩旷
    求兹非远,寄乎一心
近代天台谛闲大师论心诣妙理之门,道不远人也。
  “人生”,正像大海孤蓬,要能真的找到一种真理,终生信赖,俯首无言的信受奉行,
从此人生安顿下来,心安命立,脚踏实地去创造自己一生之前途;那真是谈何容易。为的
就是难;难得之事,是值得可贵的,所以佛说:“信为道源功德母”。然而“信”心之不易
发起,尤其是处于此时代的心身交紊之生活中,如何教人提得起信念!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他认为宇宙万物的转变,原是那因果关系之使然。无
非根据人的行动、思动、进展之状态。虽人类社会之各种生存活动,演变不同;但都源于其
动机之如何,而形成其果报的范围,不会例外。这就是世界各宗教中对人类社会之能以有系体
之分析,而于科学生活中最适宜的,可说唯有佛教。故近代欧美人士认为佛教是一接近科学
的宗教。其实佛法就是分析人类之苦痛来源,以期导至超生。而之消弭其来源,以达到人生
离苦得乐大自在。故谓,一念现前,虚空无碍。此无碍心,我得自在,人自在,进而影响人
人自在,人类和平,亦由人人得此一念清净之自在心。
  “所谓‘佛法’者何?佛是觉悟者,其觉悟的法,宇宙间事事物物因果法则,对于宇宙
  人生如何发生变化,都有详析的指示,故科学所发明的,不出于因果的范围。…………
  故说佛法是理智的,现在的,将来的原子理论”(见太虚大师原子时代的佛教。)
  “佛法,其实就是人生法。所有佛教中所讲之教理,无不是由有情之欲界众生(五蕴四
大),近而超出于色界无色界(五蕴空,清净四大),这生命的升华,可说是绝对的成功,
得三无漏之佛法,超出三界,成就解脱德。(将于第八节般若禅说之)
  佛教中称这林林总总的世界人生为有情界-动物,器世间-物质。“而此器世间随有情
世间而转变,以各别之关系,造成有情世间之生命。此生命是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很长很
远。譬如长江中之江流…………”,吾人生存在此世间,应该透视观察我所的人生,依佛经
中说,这人生之生命,也是极其可尊贵的,故有“人身难得”的一句譬语,从这句警语再进
一层的了解这生命奥妙,竟然可以发现“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原来人人都可以成佛,即人
人都可以成为大觉者,因为佛经已开明地说:“佛不是宇宙人生的创造者,它是一个彻悟宇
宙人生的真理者”,它将彻悟之法则说给了世人,即所谓佛法。“佛法难闻”这又是一句譬
语,佛法能使我能达到平等、独立、大无畏的卓绝精神,故谓佛度有缘人,没有机缘之人,
是当面错过的。
  生存于世,对于宇宙人生真理未能明了,实在是一种负担。但就其所以蔽障者,不外因
于心地散乱不宁,思想不能集中。若能从定慧培养,日久功深,俟得力时,便如明镜一般,
照了一切。近代天台宗谛闲大师曰:“吾人一念心之性,一一无非之妙”,此即吾人生命中
之慧命,不变之本体,悟此不变之体。
  凝神千古,一念万年,如廓落长空,寒潭皎月,竖不只三际,横何但十方,放之则沙界
  俱含,收之则毫端有剩,苍茫何经,斯不变之妙也。
佛法启示人生,从固本起用,非只是离群索居,深入山林始是修学佛法。其实佛法所示人者
,都不外体用互为,故大乘佛法忥方便智:
  能得随缘之因,应机利众,接物有方,如空谷之传声,若摩尼珠随色,此即随缘之妙也

  由此观佛法不但是消极个人之弱点,净化心身,而是改善人生世界,使之互助发达繁荣
,而得欣欣向上,成就圆满之世界。因为大乘菩萨是悟彻因缘生法,“彼生我生,彼灭我灭 

”,于是把人类世界看成一张大网,彼此都是互相交织而共依相生,由此悲心愿力,同舟共
济,守望相助之慈悲心愿,悠然以兴,这说明佛法与世界人生之影响,不是消极,而是另一
面积极与努力,创造理想之极乐国。


二、佛教对时代之启示
    
  佛教是一种社会:即是由多元聚合而成的一种组织。佛教这组织;是由佛法之精神及其
学说而为经络所组成的教会。这教会之宗旨、思想、精神及其任务为佛教之宗旨在于觉性
,佛是求觉之代表者,一坐六年是为觉悟而牺牲。开悟大觉之后,其思想之奋发与严净,即
思惟如何度脱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于悲智双运中,刻苦奋励,‘不为自己求安乐,
但愿众生得离苦’之精神,慈悲方便是佛教之任务-本质。”
  佛教本著如此之资素,戒定慧是内心之一种潜力,也是行为之一种光热之能,“故可由
凡找真达佛位者,是此三学之力”(戒、定、慧)。现世人类渺茫不安,继续迷惘之心理现
状,而产生彷徨不定之情绪,都由于失却此信心,所以对自我之人生,茫然无知,对过往之
圣哲人物,无从联接得上,心思上之倾慕进思的信仰,对时代社会更谈不上前途之信心。于
是盲目般的度过日子。因为“知得多,而信得少”,因其所知离心逐物,故知而不起深入研求以
令心皈旨,只是物貌之相认,故心物两离,心神不契,人类处境及前途之堪虞,故关怀世道
,拟提倡心灵智慧之学说,则莫若佛教慧学之能摄众生矣。(参见太虚大师慧学与人生)。
  “人,必须成长在真理之中,而倚赖于真理之摄受护持,终于信仰真理,而成为真理之
双生共住者。所谓真理,是绝对融通而平等,真理是宽阔之康庄大道,通遍人类过去未来及
现在,使个个都有希望,只要肯下工夫,回得头来,作就佛果。
  但是此时代信物质,耽于物质,而忘本体之心深,难起信心,故须有“静”之观念,静
之习惯,使心思能于紊中开出一片明净之镜子,这时可能对平日一切否定之观点,也会耐心
去细思一下,当在细思之时,已萌一念信心之柔顺境界。人生之几许大事业,大关键,都在
这一念柔顺之心而透过重围。“佛从静中成正觉”。
  现世界是动的时代,谚云:惊天动地;如阿波罗之飞越冲天,社会繁荣而须动用地下,
人心之动,为物所炫,为奇幻心惘,若非有可致宁静之方法,以启迪世人之就范者,诚人生
之一大悲剧仍在演变中!
  “现代佛教文化复兴之基本要素”,发扬般若思想,以期心行互显。今之时代,应于思
想行动互相启发,于鉴古照今,能具一大反省,一番自新。佛教文化之内学潜元,佛菩萨悲
智之愿力,佛教同仁,应有创作性之共同努力,使佛教普遍化、艺术化、生活化。其实佛教 
根本是如此,不是神秘,不是高深莫测,更不是一般弃智任情之宗教,而是人生之佛教,处
处与人生紧密地联在一起,而且是人生必须的一部份。如佛经中有“明法品”,“安乐品”
,“净行品”,“般若照明品”,“心经”,“佛说父母经”,“般若护国仁王经”这许许
多多都是吾人的用云为中不可或缺之质素,所谓“得之者圣,失之者邪”。就其浅者言,得
之者乐,幸福,失之者苦,灾难重重。何者,因为人之根本,必有明理得法,而身心安乐之
要求,又何须心行之净化。要想获清净,自然要有智慧之明,言一切一切,都是内心之创造

若论伦理社会方面,齐家治国,以孝为万善之本,以仁政为治平之本.以智慧为人生之
本,倡导复兴佛教文化思想,何止是佛教文化复兴之基本要素,简直是现世多苦难中人类社
会之基本要素。因为佛教主张从个人做起,而个人亦须从自己的心做起。要用智慧照明了自
己的五阴所蕴的受、想、行、识,原来是生活上的积聚受纳,与经验而生起的种种思想与行
为之现象。再由此“色”身又直接去周旋与应付此现象,如此如斯的藤藤葛葛,纠缠不清,
矛自重生,于是“识”心分别取舍好恶,而形成心难自在,生活不宁。由是幸福无门,一切
苦乐无常,茫茫人海,随浪沉现,故谓苦海无边者,即指此人海也。然而人果真苦耶?倘一
旦明法洞达,究明“心”法一念之兴,于“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
厄”,苦乐烦恼,原无自性,皆因缘生,自然“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即澈底到达
解说),因知时代人生,乃是充满希望,不是长夜昏闇之恐怖世界,孤独绝望的牺牲品。
  然而人之不觉,何由而成正觉,佛经三藏十二部,七千余卷,重心的理论,尽在一个“
缘”字,因缘生法,吾人活于现世之社会人群中,一切一切之接触,皆属缘之感召,紧愚不
肖,曰正曰邪,或福或祸,或苦或乐,皆由缘生。佛法所演之教化,菩萨所发之大愿,“众
生无边誓愿度”,就是要散播许许多多之善缘。智慧之缘法,以使大地芸芸众生,有情来下
种(有情是指一切之有机体之生命),即是利便于一切人们有接触之机缘。故启示时代人群
发挥本有智慧之利生事业,必须多多发展与倡导,以使佛教之基本精神重现于斯世。“众生
有病我亦病”之无穷悲愿,民胞物与之德性,亦即中国儒家之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如出一辙。
  故大乘思想之菩萨精神,在中古时代,中国隋唐佛教之隆盛,流布于亚洲各国进而发展
成为东方文化主流之一大系,经千余年后直至今的,仍对时代有著潜移默化之启示。


三、中国隋唐佛教思想之重要性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自初世纪至十八世纪前后,约分为:翻译、传播、兴盛、保守这
四个阶段。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之黄金时代,因为承接著前代之传播;尤以东晋时代道安慧
远师徒对南方佛教之发展,开出庐山禅净律学之风。所以隋唐佛教,新教义之组织,新宗教
之成立,实为中国佛教精华之所在。当时佛教高僧辈出,就中以先有智者,后有吉藏。当时
隋炀帝尝迎请智者大师设千僧会,自受菩萨戒。吉藏精研三论,乃承罗什学系之法门,而网
罗魏晋以来南北朝时代诸宗之学说严正详论之。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等为其主要之
著论。晚年依天台祖师智者之学说,盛赞天台法义,遂于是宗,咨受天台观法。
 第六世纪末页前后之时期,当时被誉为东土释迦之智者大师,十八岁出家,二十三岁受
业于光州大苏山之慧思禅师门下,(慧思师事惠文祖师),入普贤道场行法华三昧,(即依
妙法莲华经为修持观法)诵该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诸佛赞言: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
如来)之经文,豁然妙悟现前佛说四十九年法要,而至法华经之最后圆通妙法,方便示教,
实归一乘妙义,了如指掌。当时南岳慧思禅师叹曰:“法付法臣,法王无事也”。天台大业
之开宗筑基,遂负在智者大师之肩上。时方三十岁之青年高僧,奉师命往金陵,应请讲法华
经于瓦官寺,时陈帝勒停朝让一日,王公将相皆来听讲。天台宗开宗纪元,佛教传来中国约
五百余年(时陈大建元年),其开创划时代之弘布,及整理释迦一代教化之判释,将佛说法
四十九年,分为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之五时,又将一代教化之分序“化仪
”、“化法”之释义(见天台四教仪)。此为佛教学说在中国发展至极有系体组织之时代。
且天台止观之精义,乃佛陀超智之妙慧,乃上承三论及般若思想之精华,下启华严圆顿之法
要。
  天台三种止观,(空假中)虽出自璎珞经,但进而能于一心而为观,则依大品般若经所
说,般若开会法,具空有融通,后以“实相无相”(即实相般若)。至此,“大乘止观与摩
诃止观”法门,直与达摩了心顿悟大同小异 (可说无异无别)。(达摩祖师初来与智者大
师盛弘天台,其间约在六十年前后)智者大师以教观并宏,禅心禅行,两全无缺。后唐六祖
之学般若,是了达般若之真义:“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所以证明,天台止观之如来
禅,融通六祖般若禅,虽传灯录“仰山章”曾以此为二门,然依宗密撰“禅源诸诠集都序”
,则云无有异别。
  溯源 早期中国之禅宗,净化之功,东晋慧远大师盛倡净土,念佛助禅功,而心则摄禅
也,观其法性论:“至极以不变无性,得性以体极为宗”。此自性禅,即是从自己性分中体
悟而来,非有假借于他人者,切切实实,以自己禅定工夫之练调,而至禅行一如,是实智,
是实法“自然入实法”。吾人于此大时代中,必须有真实之理想,有真实之事业,但更须有
真实之学行,而此真实学行,须知,必从真实之修养工夫而成就。
  中国佛教思想之发展,自隋至唐,此时惠能六祖盛宏禅风,直指心源,顿悟自性,本然
是佛。此般若观照功深,非浅般若。般若如明镜:“如喻心以镜,盖谓镜能照物,镜无流滞
,常寂常照,三际空寂,究极而论,镜实无知,心果若是之无知乎”。(见竹窗随笔)故六
祖以明镜亦非台,将有知之心,无知之镜,一扫而空。禅:洒洒落落,无依无托。然此不过
是一般路程,真参实学之过来人,更有句上一著路。昔般若和尚示众云:“心地清净,但见
镜物现前………得知一切深浅,却向水边林下保养圣胎,直待天出,方可出来扶扬宗教,普
度群生”,旨哉斯言也。“现代佛教文化发展基本要素”,也得于此吃紧一著,以为今后佛
教思想发展之辅导功臣。禅,是澈底般若之诠义,而发展般若之真义寂净之般若思想,在中
国六百年间,经隋唐盛放般若花。唐朝惠能禅盛兴之间,华严宗挹天台宗法脉而更发挥之。
自唐太宗至高宗之世,杜顺乃兴华严之初祖,同时道绰、善导、玄奘、道宣等大德群兴,更
称此时佛教形成黄金时代。因当时宏净土者善导,宏法相者有玄奘,宏律教者有道宣,所谓
佛日耀于隆盛,即其时矣。
  尤以玄奘大师译出六百卷般若经,显扬唯识法相之论义,译解深密经,辩史边论、二十唯识
论、成唯识论等,于是唯识宗在当时为倡盛一时,玄奘大师是唐代佛教学术发展之主要人物
,同时更是中国佛教发展之中心人物。佛教三藏经典,浩如烟海之学说,究其要旨,总归二
门;一为龙树(佛灭后七百年)依般若显真空无相之妙理(即后来禅宗之根源)。一为无著
(后龙树二百年)依瑜伽师地论成唯识法相之开祖。故谓般若与唯识,乃佛教义理上成为“
体空”与“析空”之互揖互显,体用互彰之化法开合。佛学系统明乎此,则对佛教思想必无
偏枯之蔽,此为亚洲佛教学者所应重视,亦为现代国际研究佛教者应予注意。


四、般若思想菩萨精神
    
  般若(Prajn^a^)华言智慧。非一般人聪明智慧之可比。佛言般若,乃显自性菩提之性智
-法身。然法身每为尘蕴所障,故须藉般若显之。经云:般若如大火,般若如清凉池,无物
不化,面面清凉。喻般若之体用胜义,皆为真空妙觉之境。梵网经云:“离菩提心戒”,何
以得知“离菩提心”,必有般若之照。般若主照,因般若本身是光体,是照用,而具光与照
中且产生热能,是以般若之空性而起方便妙智。
  中国隋唐时代之禅匠大德,不只洒落自豪,目空万象,且能启发愿、力、智、方便诸度
。源于悲心,恫愍苍生。月称论师赞颂菩萨大悲心愿:
    悲性于佛广大果
    初犹种子长如水
    常时受用若成熟
    故我先赞大悲心
佛教两件大事;一是空,一是有。空有相融,即归妙智,即“真空妙有”。妙有,有而不即
;离相。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云:
    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
    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
故曰空中起方便用也。其实佛教所论之“空”,不是等于没有,六祖之“本来无一物”,也
不是等于零。故云“本来无一物,唯有四悉檀”(悉檀又云,利他义)
    长明一盏灯,夜对心更寂
    多少醉眠人,梦中犹未息
憨山禅师欲将他之心灯照醒多少醉眠人,于方便门中出入之菩萨行,是具足十度波罗密(布
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愿、力、智、方便),是乃为缘大慈,同体大悲。无
我精神,“受一切苦,不以为劳,于诸功德不取不舍”,自然不计苦乐。
    病骨如松秋更瘦,幽怀邻菊晚能芬
    鼪鼯同径偏相得,牛马任呼总不知…………(雪峰禅师语)
永嘉证道歌云“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根得五力,惟证乃知难可测……利物
应机终不吝”。从净化后之施为举措,圆融无碍,真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番
光景,一番妙用,和盘托出。
  现世物质繁荣,生活享受,穷奢极侈,然而另一面,空虚寂寞,精神与心灵之饥渴,究
其隐忧,实在缺憾于自觉,没有自觉,简直是人生之大悲剧。唯有不断自觉之人,便如羸弱
之人获得治疗而致康复,现世需要这些治疗与启示。人能充实自己才能充实他人,故这时代
极需要促醒自觉之治疗,以康复人性中之般若心,则凸由自觉而获得究实,进而发挥般若思
想-菩萨精神,是现代之救治妙药。


五、佛教文化发展之趋势

    五、佛教文化发展之趋势
  人类心灵的荷负,与时俱增的带来了更多之重负。然而人类心灵的希望,亦与时代之逼
迫而更形成渴望-望获得心灵之自由,望达到精神上之舒展。但这一切的希望,必须关连到
一个大前题-人“心”的安定,自由世界的胜利,人类和平的前途,始有希望。对偏激机械
的唯物主义,若不予以调整,改造,则冷酷、残忍之气氛,无法消灭。
  唯物思想之偏激侵袭时代中,自然有碍于影响佛教文化思想之发展,这阴影一直笼罩了
几乎半个世纪。在大乘佛教发祥地之中国大陆,可说在形式上完全破产了。
  幸然,中华民国定都台湾,大陆高僧集中在只一水相隔之台港之间,仍能自力更新,为
复兴佛教而努力。且更因近一二十年来,力求发挥东方文化思想之重视,欧美学者研究佛教
思想,可影响西方文化之光大。近年来,许多有关东方文化学术宗教之集合,都在西方学者
努力发展之不断推进中,多曾经使受磨折之亚洲文化,似能借得若干营养,以助生机,尤以
佛教之存在,近因世界人士之倡导,也更促亚洲人士之重新重视。一九六一年美国华盛顿了
解堂之筹备创设(佛教在其六种宗教中具一重要性),一九六七年联教组织公报之提倡佛教
文化艺术,并于次年在锡兰召开世界佛教艺术专家会议,(这工作可能延至一九七八年之久
)。一九六八年精神高峰会议,并通过宣言,成立世界宗教理事会,以促进宗教间之连系,
期有助于世界人类之和平。还有亚洲人士主办之佛教世界友谊会,泰国世界佛教僧伽联合会
(锡兰)佛教领袖会议(韩国)。佛教充满复兴之预兆,以启发佛教人士努力之机缘,已经
环绕在四周遭,这是东西文化交流之进上一层之高度探寻,精神文明的佛教学术之精华,为
西方人士之敏锐眼光中又重新启开一序幕。
  源自佛教哲理所产生之佛教文化,自然受到相当之重视。故凡属佛教教义之研究,及有
关文学美术之创作,都必然在提供研究及发展之中。
  这时代是科学气氛之时代,如不能透过科学的气管,虽然存在,但已是半枯萎的状态了
。佛教教义,自始自今,不是迷信的产物,而是堂堂正正为对“人”的问题,为“人”心底
解剖与治疗之良医。(佛称为大医王)。不管是原子时代,太空时代,未来时代,佛教仍是
佛教,而不是一般之宗教,因为佛教把一切问题都还归到本位,只要人类存在,佛教亦必存
在。
  佛教之教理能透过科学而发展,比较适合时代心理,因为现世是人权时代,人要求自尊
自立,自我升华,所谓民主时代之今日,佛教之思想,正吻合这种要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人人都可成佛,只要能下修持之工夫,达到与佛陀所修之果位,就是证佛位。佛不是独一
之创造者。这种理论,给与时代思想之共鸣,一切众生所拥有之生命,是尊贵的生命,有自
我创造之权能,人性中之光辉,要“人”自己去开发,而此意义,亦即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
而终生努力。人类宝贵之文化遗产,多为是超公利、超荣誉之无名作者,佛教本质就是超越
者,故德人迈格文( Wm. M. Megovora ) ,著佛教哲学通论中说:“佛教之哲学是超越
哲学”。
  世界欲想祈求安定无诤,必须有一种文化可以导人心于平静、安和,使人类心灵可以填
补空虚,获得充实。佛教文化之发展,征之过去之史迹,无论是在其本土之开创时代,或自
印传入中国,中国又传播东亚诸邦,乃至最近二三十年来,流播到欧西各国,此种传播过程
之趋势,可说是自然的发展。佛教自二千五百余年前发起于印度,正当婆罗门教衰落之时代
,社会充满不平等不自由之现象,佛说一切众生平等,给予苦难者,莫名之救治。佛教传入
中国,初是东汉社会,对天地神祇有莫大依托的趋向,而佛教传入,正说出了人的本有佛性
,是最真实、最尊贵的自性菩提,(即人生的本质具智慧)。中国当时上达王侯,下至庶众
,对于佛说般若慧悟之思想渐获了解。中国人本然是敏于思索之民族,一经接受佛教之教义
,由是广为信仰。当三国时朱士行最初讲“道行般若经”于洛阳,继为东晋道安于襄阳讲放
光般若经二百余次。(十五年中每岁必重复再讲,未尝废辟)
  可知般若思想宏播,人,要求智慧之启悟,这是当时风气之趋势。故佛教在中国,不加
费力,自然发展。正如近年,日人展开在太平洋近岛之海屿(夏威夷)作有计划之传播,(
檀香山有日人设禅堂)进而金门区内竟有大规模之禅堂,由美洲北岸而延至东部纽约,早已
设有美国第一禅学院。美国各地普遍设立大小(小的较多)佛堂,(或名禅堂),周日讲唱
参加人数,常在数十多至一百不等。(笔者留居美国时,亦时有参加)
  最近几年来,中国的法师渡洋赴美者亦为数不少,(闻已有寿冶老法师竟在纽约创建宏
大之寺院中)。但是在美国最流行之佛教思想;以禅宗之为人乐以接受,铃木大拙先生是在
欧美最为人熟识重视者,当笔者旅美时曾知纽约有名之杂志(Life)曾以宽阔之篇幅刊出铃
木之禅宗论文,并将其照片显著介绍。最近禅宗思想在美国青年的脑海中,更尊崇了一位像
披头的寒山子,对他的禅诗,极为向往不过这与真有基础之佛教文化流布,而能感格时代思
想者,似乎不大取得关联,只可说佛教在欧美活动,这是时代之一页。
  其实欧人研究佛教学说,早在第二次大战以前,欧美方面与锡兰之接触,盖锡兰地理当
欧亚交通之冲,故西方人士多止息其间,于是锡兰佛教亦因之而介绍与彼邦之认识。其次是
日本维新时代以后,其文化之进步,故佛教亦于此时代之特别兴盛,且日本与欧美早有接触
,致而做欧美人士对于日本佛教之注意与研究。在中国方面,比较保守,佛教僧侣注重潜修
(所以现亚洲各地僧侣之仍能坚持保守戒行者则只有中国),少与外间往还。至民国以来太
虚大师访问欧美时,始在各大城市之学术文化团体及各大学演讲座谈多次,遂引起彼邦人士
对中国现代佛教之予以新认识。据太虚大师全书“亚欧美佛教之鸟瞰”一文中:“一般人对
中国佛教之兴趣,同时即发起创设一世界佛学苑。由多数之公意,认为设于中国为宜,此近
来中国佛教之世界化也”。惜我国频年战乱,未能实现!
  东方民族所拥有之文化,大致为调善情意的文化。西方民族之所有文化,大致为扩充理
智的文化。东西文化互相调协,将为人类一大福星。现代佛教,在欧美的发扬,锡兰方面所
传播者,多为有部佛学之教义也,有其可称之处。近一二十年来,则是禅宗之流行,反而对
整部大乘佛教之基本思想及其精神,不无隔靴搔痒之感!近代美国有“嬉痞禅”。德国某学
者曾说禅宗似是近乎魔术的境界,真使人瞪目结如,不知所可!
  因此本论文中特别提出般若思想之重视性,以般若之修摄与发挥其方便功用,为补充今
时西方禅风之仿佛。
  中国之大乘佛教思想,将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融冶为远东文化主流的重要地位。由是而
传遍于蒙、藏、日、鲜,形成与希腊文化播传欧陆各地之遥遥相对。而中国大乘佛教思想所
孕育之文学美术,与人文生活之种种深富幽美高度文化之涵融,实为“欧洲文化集团外之特
殊光彩”。中印乃东方文明古国,而产生了亚洲佛教文化,这不是偶然之事。
  佛教文化,统而言之,即一切的文字般若(即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之著论等)及艺术创
作(绘画雕刻建筑、音乐等)乃至清净众中之“毗尼日用”(日常生活)。皆为佛教文化之
涵义,兹就此三方面略述其慨要,以便申明现世佛教文化发展价值及要义。
  经论中之佛教文学-文学般若,以中国而论,上承中华五千年文化之深厚种子,而接壤
古印度佛陀智慧思想之源泉:
    佛陀流布人间之美的文字,大乘之法华经、华严经,及称赞诸佛净土经等次第流传
    。在印度文学中乃呈深博雄丽之奇观。传入中国浓厚之文学风气中;类皆臻文学作
    品之上乘,是于佛陀在世时,他的大弟子大迦旃延,是当富文才之人物,后来一位
    大诗人马鸣菩萨,所著“佛本行赞”,文采裴然,至今仍为文人之推重。
中国佛教艺术之幽致雄奇,而且具有感人净化与深思之摄受。尤以中国之禅宗文学(语录)
为最奇特、超脱、自在,而感人肺腑之辞,竟似家常话:
    一句弥陀,说山中话
    六月松风,人间无价(彻悟禅师)
此种能陶冶性灵之佛教文艺,应为渴求人类心理澄清者予以重视,予以发扬之。
  佛教艺术之蔚为一大系统,最近已为联教组织重视研究,予以提倡,此为最明显之一端
“现代佛教文化发展之趋势”,由此应可联想到佛教文化思想已运在世界文化思想之一环。
论佛教艺术,当以中国为最丰富,佛教虽源于印度,但印度之佛教艺术,自公元初年始,至
七百年间已渐形不盛,而中国则自东汉到唐宋,将及一千三百余年,仍有不断发展。且中国
本身之艺术,早为世界所向往。佛教艺术本身方面,尤以崖窟雕塑造像之艺术,在亚洲而论
,除阿富汗巴米扬河畔崖壁佛像而外,则有印度之阿姜塔与中国之敦煌、云冈、龙山等地,
其他别处不可多见。莫高窟之伟大石雕,仍有极多佛像出现,但其中也有佛教以外之夹杂之
现象,故有不纯之观感。
  佛教艺术之成功,在予人以一种摄受之潜移默化之力量。因为佛教艺术不只是一种审美
或唯美的艺术品,而是佛陀思想之影响于作品之含蓄,使欣赏者可以藉此艺术品为媒介,而
能体会佛法之妙义。如听佛教音乐亦自然如是,欣赏佛教画亦如是。最特色之禅画,就更深
的给人以明净之启示。
中国画格三品(神品妙品能品)外,还有逸品,佛教以禅宗为教外别传,则国画之视禅
画,亦可称为画法中别出神解之艺术,禅有南北之分,画亦有南北之别,至于论作画与写画
,作画者为画作,写则写其胸中之逸气,彼于一念中非为画作。
  “佛教法界之人生美”,使我们对佛教文化中生能极大之启示,更使我们联想到社会文
  化之一般活动,如何看到一种强烈之对照。
  “显示由佛陀之身心美,与种种人生宇宙交涉而能用之美”。
  “…………随好中之炽盛,光照十方佛刹微尘数世界,遇其光,闻其声,蒙其香者,皆得
  展转向上增进,成就善行”。
佛教之“清净众”生活,直接与一切佛教文化艺术之真相生共存,如早上之唱念音乐,住寺
院之接触一切佛教庄严,及经典严净之教化,此种以行为思想之净化表达佛教之崇高文化,
是净戒律仪之所资,而成为佛教文化之具体融贯。
  因此,思及现世佛教文化思潮虽然已流布欧美,但惜“佛教法界人生之美”,尚未能深
入具体地界绍到彼邦,此实为今日研究东方文化学术者之义务,更是东方佛教民族之重责。
  今后东方佛教人士应如何努力贯融佛教之文化真义-为创造“常遍圆满之法界的自然美
”,不仅是艺术上之优美,实为人生圆满底真善美。
    “要求由较美至于完全进化及建设之目的,以要求由较美至完善。故佛教从积极上
    肯定之审美的观念,而有佛教艺术美之涌现。”
    “无量之世界,如网珠交映,光影重重,相摄相入,相得相成,即以一多、大小、
    永暂等互无障碍之宇宙真相……”。
但愿人类文化之鲜明皓洁,如秋夜月明,冬晨晓日。地球东西文化之汇流,应是必然的趋势
,唯有努力于平等无我底大而深广的自然底般若妙境中之净与美而求生活-才是人类的真正
文化。但愿此趋势之发展-建立人间净土。


六、般若禅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
  ,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禅,华言静虑,佛从静中成正觉,万物静观皆自得,静为动之本。写要高飞,必静敛双
翅以便举扬。亦由静而净也。禅在中国之发展,是妙微之事。初,禅定,静虑,去恶,澄心
工夫,即净也,“心净则国土净”,维摩经为大乘思想之门路。净、超三界、出六道。
  净,须由静而致之。故止观初门:“息诸缘虑,凝变真心,觉心身混然”,进而心慧开
发,安心净虑,自性禅也。自初祖东来,直指见性,立地成佛,虽不立文字,然将楞伽四卷
“藉教悟宗,壁观安心”,历代祖师,安心了心,无往而不自在。此亦自性清净之体,“何
其自性,本自清净”,此六传祖师悟此清净自性,般若禅机,大火如炬,似清凉池,由是南
宗演化,一代宗师直启心源,所谓“不依他立,不立文字之禅机。迨后一花五叶之宗门,迄
成而源流滚滚,法脉相承而未替。”
  “风来疏竹,风过而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潭不留影;是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
而心随空。”般若偈云:“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禅,照了,故“
无事不见”。此湛然常寂,圆妙无滞之心体,以月喻,以水喻:“道人一样平怀处,月在青
天影在波”。六祖坛经:
    “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
    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火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
    是…………”。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明还初道人:“心不可不虚,
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禅藉般若之照,虚实自如,故六祖呵责:“
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谓为邪见,“著无记空”。惠能自性禅机:
    “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
    体无碍,即是般若…………一切般若,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般若者,
    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
    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般若各形相,智慧心即行。”
有唐一代之中国佛法,妙在发挥般若禅,在惠能六祖坛经中,具体明确指出: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至佛地。智慧内观照
    ,内外明彻,识自本心。”
净明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禅,在中国,发展到惠能时代,直指心源,“涅槃妙
心,实相无相”,(世尊嘱咐迦叶),妙在简截了当知愚之分,一念之隔,此禅风之绝唱,
直盛千百年。但学者不究其所以一念之机,徒慕其一念豁然之境,是以数百年后,题不对机
,故近代明眼人论禅之感想:“必须立能大愿志,先学律仪勤加约束,将无始习气淘炼一番
。至通达名学言说所诠义,然后更名知道诸法实相非思量分别所能到,进而向禅宗去下一番
死工夫,得个自证自悟。(太虚大师全书)”
  惠能当日于五祖座下,能于一闻金刚般若,即通达名字言说所诠义者,因其已下一番淘
炼工夫。其实真正嗅到般若法味之禅功,不外悟后而修,或修后而悟。修与悟,如炊饭与肚
饱,否则谈禅与说食又何异之有。亚洲佛教同门若能重视于此,使“般若禅”之真义,如法
流布人间,岂止佛教之前途光明,抑亦人类前途之光也。
  近年来,西方人士对禅之兴趣相当普遍,然佛法之精义非思量分别所能知晓。超乎知解
,直契本源,净智总持,使得悟入佛法乃治心之学,故“智人调身并调心”。心为根本,识
得根本,始许识禅。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
即证菩提。问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是。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见大珠
和尚顿悟门论)。须知佛以般若母,般若以禅定母。如前云定静之功,可致静净。净心即摩
尼珠,圆净无缺。无隐闭意…………禅。
  昔晦堂禅师住山时,常与黄山谷谈话,黄云:我儒家经书,有可参者否?师云有之,曰
:“吾无隐乎尔”。黄不解,遂去。间多日,又会谈毕下山,师送之于后,黄嗅山中桂花香
,黄甚赞之,师在其身后,送拍其肩曰:吾无隐乎尔。黄山谷顿然大悟。
    怡然心境了然同,大道无私处处通,举世岂怀身后虑,谁人暂省事前空,门开严石
    千山月,廉卷溪楼一槛风,羸体健来知药力,缘心寂后觉神功。
  黄山谷访晦堂神师,当然不止一次。但不管他几多次,黄山谷上山下山,来来去去,总
是他去访晦堂禅师,这一来,他是多么的老实,他是那样的清闲,省得了事前空,于空闲无
事中,也许总觉得又有些什么事,晦堂禅师说了那句在黄山谷心中早已嚼烂的话,他不曾懂
,但他心中记得山上有位晦堂禅师,一路青山绿树,黄山谷又来禅师的住处,他们也谈过了
话,下山了,那种意味,那分道谊,够得上被禅师陪送一程,可能是默默地,轻轻地步履踏
过一段段的绿荫山径,桂花的香,黄山谷的嗅觉,是大好的机缘,经晦堂禅师一语道出,那
时,黄山谷只有回复到自己的根本上讨个消息。这是禅,不是话头禅,是黄山谷自己的禅-
自性般若禅。
  湛山文钞引此公案时论黄山谷顿悟之机缘:“因环境开悟,故法法全彰,头头是道,乃
悟现前的华藏世界,无去无留,无取无舍,那是“无隐乎”之大义,可谓实智也”。故谓实
智必从实际上修,然后不堕浮光掠影,信斯言也。环境,是自己调剂的,尤以心的调伏,是
属于自己的工夫。普明禅师牧牛图颂:“渐调渐伏息奔驰,度水穿云步步随,手把芒绳无少
缓,牧童终日自忘疲”。这不外圭峰禅师叙述禅门三宗之根源:“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灭无
寄宗。三、直显心性宗”。(禅源诸诠集都序)。此即坛经“以定慧为体”之般若宗旨。
  复兴般若,综禅源诸诠宗绪,亦融汇五般若于一行三昧。般若一重思维,一重践行,故
云“禅心佛心”。基于般若之原素;启发思想与精神。五种般若:
    文字般若    闻慧
    观照般若    妙心
    实相般若    真如
    方便般若    悲智
    眷属般若    亲善
此综合般若之要义,即为“智慧人生创造”之要素,亦即“现代佛教文化发展之基本要素”

  弘一大师撰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般若犹如树根”,又云
:“不学般若波罗密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又云:“般若波罗密多能生诸佛,
是诸佛母”。大智反论云:“第一利益众生,无过于般若波罗密。是故佛以般若经卷,殷勤
嘱咐阿难…………若失一句,其过大多,何以故,如经中说三世诸佛,皆从般若得”。虽然
禅人不必以有佛可成,有众生可度,禅人可以无心,但严土熟生,并非无事。唯般若始能心
行互显,西来祖意,宗说并弘。先了安心之旨,后授楞伽四卷,又立“二入四行”,理入行
入等为初祖禅门之学说。“所谓不立文字,非摒去一切文字言教之意,不过以文字言教为指
月之标,渡河之筏而已”。昔杰峰禅师,闻邻僧咏证道歌,豁然得悟:
    夜半忽然忘指月,虚空迸出日轮红。
即文字离文字。文字立不立。不立立。妙心无处著织尘。
  禅心,是妙心,不为尘劳所缠惑。现代禅宗大德虚云和尚在禅七开示时,亦只教人借一
句话头把无明劫贼杀掉,(无明尘扰劫去智慧),使八识转过来成为大圆镜智,七识转为平
等性智,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可知修禅,就是下“转识成智”转凡为
圣之工夫。这才是老实工夫,真实知见。现在确须有真实行藏,真实学门,以挽浮动之风气
,故行深般若,融摄天台、华严、唯识各宗之精华,溶冶于一炉,综合般若,融通空有,二
谛总持,(空有),三学增上(戒定慧),以此慧心智力之充沛精神,发展佛教文化学术艺
术之创作,而成为东方文化思想之重振,亦即中华文化复兴之一种活力,故谓:“般若禅”
之复倡,乃现代佛教文化发展之基本要素。


柒、智慧人生之创造与人间净土
 
  “放去收来一线牵,等闲去没太虚边,无心落影留春水,得意乘风破晓烟。质幻自应超
象外,音希谁解听声前。可怜都作儿童戏,几度空劳下远天。”我们读了彻悟禅师这首咏纸
鸢的律诗,真是秤怀惕恻,不能无所自警也。
  人生像一叶扁舟,人生又像一只纸鸢,在大海波涛中需要有个好舵手。在纸鸢放出时,
需要细心把玩!
  人,是微妙的一回事,人生是艺术作品之过程,被赞叹,被冷眼,尽在这过程中而两可
。人生是这样多么可喜,人生,又是那样的多么可怜。时间是仁慈的,同时时间也是残酷的
,它把许许多多亳无交代的一生,从呱呱堕地时又带它到衰弱而老死。非只如此,时间冶铸
一个人,从无知幼弱之稚年,进入少壮方刚之强大,在这盛年当壮之岁月,航行,又不知茫
茫人海中,风飘浪涌,何处是归程?可悲可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的确需要有一智慧之引擎,引导自己,成就
他人。佛教大乘思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最重要之教诫。人生之自觉,还有什么方法比
此更真实可靠呢?然后可以看到大海中之浮沉中之被救拔者,然而要使自己站立得起来,也
得有一定方向。
  以佛教之真理为前导,创造智慧的人生。但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于兹事繁人稠之世界,   
工业竞争之社会,如何能使一般人都于生活重荷之中,亦能获得智慧的引擎,藉以创造智慧
之人生?只有回向自己,使自己安静下来,在缤纷五彩的世界中淡然无碍,智慧便悠然而生

  其实佛教之真理,简要而言,只有两面,空有相融。而有必化之于空,空必妙行于有,
此空有二谛之相辅相成,便是吾人生活过程中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具足之时,再加以综合
发挥,这发挥之过程,已是比一般生活之深度体验。“二谛总持”,必然自然进化到“三学
增上”即戒、定、慧,三个学门互为增益,在此三学增益与升华,即可“法身”显-大彻大
悟。人生至此,是不受无明烦恼及荣辱得失之因扰。是天地间之自由人,是人世中之“独立
平等,无畏”之受用。自然化为解脱之大自在。唯其得此自在,才能使他人亦能获得自在,
我自在,他自在,人人自在,天下平安。现今天下不得平安者,由于人不能获得自在,亦无
能于自在,更不知有所求于自在,是以人不自在,故天下紊乱不安。
  现在我国大陆同胞,可说没有一人能得自在,所以证明彼等无法创造真正之文化。紊乱
不安之情绪,只有制造混乱灾祸与痛苦之根源。经云“众生有病我亦病”,我们能得自由,
亦可以希望获得求谋自在,因此可发展研究人类世界之文化,但是如何才能使此种智慧为先
导之文化,对时代人类有所协助,藉以创造未来之人类和平与幸福,依据本题之研究,必须
从一个“静”字下手。佛教“禅”之一字,(此稍异于他禅),原文是禅那( Dhyana )在
中国新译是“静虑”,旧译是“去恶”。于此将新旧译一并合用,则为:“静虑去恶”, 顾
名思义,已经很够我们学习与修持之用功了。由于静虑而至净化之心境,由于去恶而达至善
之品格,一切自在平安之福报都跟著在后头。
  现世之人生与学问,似乎成了片段,把许多本来要连在一起才能产生美好的效果,籍以
创造幸福之人生,但往往被人分割了。如哲学、心理学、艺术、逻辑学等,都是相辅相成,
如妙为运用,则对社会文化,人类思想,极有启发之助,尤其是宗教(在此指佛教),更是
能融摄这些学问而能增益于学问者,应有互融互摄而互显之功,惜为世人分裂成为孤立之学
问,而其功用则尤不相同了。如佛教中之五般若,至能互摄为致用。如“文字般若”,其本
身就含有佛法,故谓文字禅。文字中含有启发人生之智慧,由此智慧之观照,可超越于无我
,由无我之解脱而生,众生平等之大悲观念,于是世界一切生命都为我眷属,当慈护之,当
善调之。智慧人生,可循此五般若而到达,非难亦非易,尽在吾人之一念心所趋向与否而已

  物质文明发达,人,无欠于物,但欠于智慧。此智慧不是世间聪明之智慧,而是般若明
净之妙慧-五般若。愿关怀佛教发展,而为人类贡献之佛教同仁,共同倡导五般若之思想,
成就智慧人生,使今后佛教思想如冬日之太阳,清秋之夜月,予人类以温暖以光明。
  吾人学佛,并非要脱离人世间而学佛,佛说:“佛法不离世间法”,所以研究佛法,及
推扬佛法,就附有建设人间净土之功德。但是现世之人间,泪与血染成斑烂可怖,如何能求得
一片干净土呢?其实这虽是问题,若细而思之,则可获得解答:染上血泪之世界,何尝不是
人之为者,人既可使此为秽土,当然也可使此世界为净土,实际只是在“人”之一念-智慧
人生之创造,如果一人有此观念,而致多人有了此观念,而致人人有了此观念,则“心净国
土净”,自然世界焕然一新,人间净土,何难而致。
  近代佛教巨人太虚大师,他主张先划一地区,以为示范性之建设人间净土,使欲向智慧
人生之创造者,盍归乎来,然后续渐影响社会国际之趣向,否则茫然不知著手处。
    “人间净土,然要有一具体建设为表现之,尤足以资观感…………。惟以分清划之
    整个山为善事。假有周围数十里之一山…………水泉充足,竹木茂盛,由[土龙]耕种稻
    麻,可敷万人衣食,在高山深平稳之处,建一大寺…………住般若众…………。”
  此太虚大师在其遗著“建设人间净土论”文中所述有具体之建设,且划出净土林间之设
施,以“般若众生’与“法华众”为对住,“律众”与“禅众”亦为对住。按大师所计划之
发展佛教,都以实践实行为要务。近世佛教,疏于实务,未能发挥佛陀精神,若使人能真的
获得佛教智慧人生之创造与人间净土之建设,大师计划不能实现,诚实可惜。
  其实佛教之发展,不必执为一种宗教亦可,视佛教为一种人类文化之创造,未尝不可。
因佛教于“般若金刚经”已说道:“实无有众生实灭度者,菩萨若有众生可度,则不名为菩萨
。”
  这证明佛教不只是一种狭义为推崇自己的教会而努力。“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
离苦”,在华严经中,处处发现,欲求建立人间净域,成就智慧人生之祈愿。
  话头回转来说,在佛教大乘经典中,创造智慧人生与人间净域,也不一定要建设一处地
方,经已说明“心净则国土净”人人有心地法门,则人人皆可建设净土,这是人人可为之方
便门,万法由心造,何去何从,由君选择。


结  论

  世界之广大,物质之丰富,但难得一块干净土。有心人欲求救治法,拟汇合东西文化之
文流,期有改善人类世界之前途,此实为有效之卓见。然而真正之文化,必须从“心”法以
究其根源,所以物质科学灿耀之时代,而精神领域之宗教活动,仍属重要之地位。一九七一
年一月第二十八届东方学者会议,在澳洲坎培拉国立大学举行,议程内容比前有增加,因为
此次会议项目内之第二项有亚洲宗教问题之讨论,中国佛教法师出席,曾提出“现代佛教文化
发展之基本要素”一文,以为佛教文化思想于二十世纪时代之今日,固有介绍与补充之必要
。佛教本身不只是一种宗教,故提供于世界学者共同研究。盖佛教文化之基本要义,充分诚
挚严净之质素,极有影响时代前途之光辉。但数千年来,佛教如一棵极大之树大,历久风霜
,不免颜色黝然,然其枝叶浓荫,足以为大地覆荫清凉。世界如今,正需要浓荫之清凉,东
方为佛教之祖地,故于此时此地凡对佛教思想关怀者,宜群策群力,以倡导般若净化之思想
,以提倡菩萨悲智之精神,旨在启示人生杀一安祥净化之心境,进而努力于生存之意义底创
造-造创智慧之人生与人间净土。复倡教行并重“般若禅”宜为佛教思想当前之重视。本论
文第五、六、八、各项,即切言其旨矣。愿此大悲心,蒙熏法界,而为先进者附骥焉。

                  (第廿八届国际东方学者会议于澳洲坎培拉大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