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佛陀“六和敬”教诫的精神,协调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认识佛陀“六和敬”教诫的精神,协调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一、绪言
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处处呈现着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发生了一日千里的急剧转变,已走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阶段,因此也带动社会观念在不断地更新。
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视赢利为危途,只追求温饱,不敢侈言富裕。而现在,不只是在追求温饱的问题了,而是在努力迈向小康和富裕。于是企业单位讲创汇,讲赢利,人民群众竞相“下海”,讲发财,讲收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十亿人民九亿商,弃农经商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这种经济发展转型的情况下,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社会秩序和价值。因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时代为实行重大变革,都会出现希望与失望并存、秩序与困惑同在的社会现象。怎样协调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然则,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和满足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的焦虑和心灵的空虚,这是不 能漠视的。基于此,我们党和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虽然已取得了成就,但社会精神生活方面的存在问题也比较严重:“道德失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所有这些极端丑恶的社会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共同来关注。
从以上的丑恶现象,暴露了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单是物质的增加并不能完全促成个体心灵安定和社会的和谐,反而在某些方面,使人们偏向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和互相指责缺点及怪罪他人的过失。
那么,人类在今天高度科学发达的物质享受中迷失自己方向的原因,究竟是缺少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宗教规范及其精神教育上,找到启发人类心理的健康及促进社会和谐的功效。吴立民先生1994年初在法国答记者问时指出:“佛教在过去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未来是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缤纷法雨洒巴黎》)。这段话,非常精辟地概括了佛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我们应如何发挥佛教的精神,促进社会团结和谐与进步呢?这是本文要谈的焦点。
二、正视人生缺陷,解救社会危机
我们立身处世、生活方式,首先应该如实地认识一下自己,明白自己到底是怎样一种的存在。尤其是今日之社会,人们在市场经济这种转型剧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生活圈应向何处扩大。如此,当我们在努力增进自己的经济收入带来诸多享受时,必然会丰富我们的生活层面。但是,在我们改善自己生活环境的同时,是否改善一下自己内在的素质呢?也就是说,在利已作事的同时,是否有兼及利他的行为呢?这在佛教中,佛陀明确地告诉我们的人生观,那就是“无我利他,度生无倦”,其最高境界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就是说在自己达到人生的圆满的同时,必须帮助他人也达到人生的圆满。
然而,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人们在急速和频繁中为生活而奔波,有多少时间在考虑利益他人呢?正因为人们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时,缺乏一股纯洁动机,所以人在日常运作中所带来的难题是严重的,在短短的数年之内我们所遇到的难题,要比一个世纪以前的人们在数十年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多几倍。因此,人们只顾自己生活而忽略集体生活,这样必然会导致许多碰撞与折磨的生活补偿,而人的生活境遇因过多的碰撞与折磨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孤立,使自己的“身、口、意”负载着一股难以承受的压力,这种压力将导致自我情绪的萎缩和心灵的腐化!而且,随着“压力”的逐渐累积,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变得弹性而纷乱。
人们在时代进化的过程中遭逢了压力的情绪是多方面的,由于缺乏多方面的方法解决生活层面增多的诸多难题,所以便成为今日社会中的症结的自然现象。今日社会上混乱的生活现象到处是可以发现的。例如过去把工作事来当作一个人的成就感,而现在却成为“拜金主义”的生活工具;过去把文化娱乐当作闲暇中的松弛和愉悦,而现在有些人却把其作为追求刺激和解除寂寞的手段;过去把社团组织当作彼此情感交流,而现在有的社团组织却使人们感到无所寄托。凡此现象,我们发现社会的危机不只是个人、生存受到威胁,而且还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然而,社会危机在今日时代应该如何获得良性的解救呢?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已经花了许多经费和人力,试图扼阻暴力、赌博、******* 等丑恶行为;在思想教育方面也十分重视,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领》,到十四届六中全会所强调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都是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很好教材,以试图培养“四有”的公民素质,由此来解救社会犯罪和混乱问题。但是社会犯罪仍然有增无减。而犯罪行为本身显然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的需要,而表现出种种的丑恶现象。如何彻底根除社会犯罪问题,恢复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有待我们去探讨出一套圆满的生活方式,适合我们的身心健康、规范行为。
佛陀在许多的教法中,分析了人生诸若及诸苦的根源,在彻底揭示人生诸苦之后,导人以解救之道,佛陀的许多修持方法和生活规范,都可以促*****生达到圆满的境地。现从佛陀“六和敬”的生活规范中试探对社会和谐进步的作用。
三、发扬佛陀“六和敬”生活规范的精神,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影响力
“六和敬”是佛陀最初创立僧团时所制定的生活规范,相当于我国寺院里制定的《丛林制度》中的常住规约,因此佛陀的教诫,无疑在于使人达到永恒快乐的境界,也就是佛教所追求的“常乐我净”的和谐生活,这是人类本性深藏着最高境界(如来藏)需要自我变革中在生活上反映出来。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之历史,我们可以从总体发现,人类不断在追求幸福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在这些文化创造者的推动下,人类的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些无非在于推动人类趋向幸福。在众多文化创造者之中,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证悟人生向幸福的真理,并且将这个真理孜孜不倦地教导世人。认为要使社会走向和谐与进步,首先必须明白只有自我改善才能够净化社会。所以佛陀为自己和他人立下“六和敬”的生活规范。“六和敬”具体内容是:
(1)身和同住:每个人必须做到身业清净,大家和睦相处,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举止言谈,具足僧相的风度和庄严,绝无拳打脚踢等粗暴野蛮的举动。
(2)口和无诤:每个人必须做到语业清净,所谓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那么人人说话谦和有礼,悦耳可爱,就没有恶口粗声引起不快的情况了。
(3)意和同悦:人们行为活动中所造的善恶之业,关健不在行为的本身,而是内心意业倾向善恶的根源。华严经云:“三界唯心”,即是我们主观上的智慧与客观法界均融合在一起,主客不二,叫做“一心”。僧众因同一向佛之心,祥和无诤,得大法益,故同一而悦,悦而祥和。]
(4)戒和同修:佛教分在家学佛和出家学佛。在家男女二众和出家男女二众为四众弟子,但都各有戒律,每个人所持的戒条,就是护守自己的生活规范,由庄严的戒行而表现出崇高的人格和戒相,尤其发心受戒时,心中会生起一种“力量”,由于力量再与其他戒子互相感应,其协同作用的力量增加,再发生止恶修善的行动,这种功德的力量作用是不可思议的。从佛教讲“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由清净的戒行得悟人生的真理,并表现出了一种比较圆满戒相。
(5)利和同均:利是指获得有益身心的事物,包括物质上的财利和精神上的法利。僧团中为防范人性的坠落和太过于自私,所以对事物必须平等,一视同仁,须均一切利;况且僧团里的追求正觉,明心见性,必须放下精神上的妄念和物质上的贪念,多行法布施和财布施,广行布施是对治悭贪的方法。故僧团里的一切利必须同均,而不应是损人利已的贪污现象。
(6)见和同解:就是建立共识,即思想上和看法上相同统一,假使对一切问题的看法、想法不统一就会导致分化,那么,就不会产生追求真理的共同目标。
佛陀“六和敬”的生活规范,在佛教里已经延续至今将近三千年的历史,如今佛教衰微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实施六和敬的精神,只有发扬佛教“六和敬”的精神才能重振法幢,亦可使今日社会危机的现象得到改变并走向和谐与进步。
所谓“ 有生皆苦”,它的根源从佛教观点看,在于人类的“身、口、意”所引发出来的“贪、嗔、痴……”等诸业,要制止对人的生命尊严构成威胁的社会危机,必须先清净“身、口、意”三业,抑制“贪、嗔、痴”等三毒,才能达到止恶修善的目的。所以佛陀要求学佛的弟子第一步必须先忏悔三业,所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诸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强调身口意三业是产生社会危机的主因。所以佛陀在僧团里立下生活公约,把“身、口、意”三和敬为首,令人守已生信,断灭烦恼,确保教团形象,进一步获得护持正法的资粮,然后趋向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生活乐趣,在此基础上再立“戒、见、利”三和敬。因此“六 和敬”是佛教僧团生活公约的主要精神。
佛陀不仅是佛法上的理论家,而且是生活规范上的实践家。他为佛教僧团立下“六和敬”的规约,就是为实现自我改关善促进个体发展的实践家。在《阿含经》里,有一位天子为了解除身心的疑惑,身佛陀提出问题说:“内结与外结,人为结缚,瞿昙我问汝,谁当解此结”?这个问题显示了个体困扰与外界环境是有直接关系的,犹如密林枝叶互相纠缠和束缚,故称为“结”。佛陀解答此疑惑说:“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住戒”即是安信于戒律中,严守生活规范。然后以止恶修善的方法,发挥自我坚强的意志力,自我调控“身、口、意”三业的宰制行为,乃至“自净其意,自究其心”的禅风境界,进行自我变革的生活改造,使身心得到清净争脱的“梵行”,故为“解此结”。因此安住戒律,遵守生活规范,故为“有慧人”。所以佛陀不是一位“有智无行”的生活理论家,而是一位“知行合一”的生活实践家,只有“修习心与慧”,勇猛精进,坚韧不屈的毅力,克服“内结与外结”的障难,才能达到人生的真实意义,乃是“解此结”的生活乐趣。
从以上两首偈子对答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对自己生活规范是身体力行的,他对僧团里所创立的“六和敬”精神,也同样身体力行地执行。所以佛陀的教诫,并不是“刑罚主义”,也不是“报仇主义”,更不是“威吓主义”,而是因为要达到人生圆满必须受到这些生活规范的行为约束,才能获得自救之道。所以佛陀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实践家”,以他的实践建立人生至真圆满教育。
既然佛陀是一位至真圆满的人生教育家,那么,他其中的“六和敬”精神,是能够转化今日社会危机走向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社会风气的。要发挥其影响力,我们佛教界人士责无旁贷地要以六和敬的精神引导社会走向和谐与进步。因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其影响因素来发挥它的作用。
从影响因素来讲:即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社会里和人与事发生一定程度上接触,并且与之建立特殊的生活关系,由此表现出各式各样的行为反应。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社会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善恶的行为反应,是依从外界讯息而作出各种反应的历程,称为“社会影响历程”。因此,个人的善恶行为不是自发性的,而是有其“影响来源、影响讯息、影响对象和影响情境”四大因素的影响力。所谓影响的来源:即是人与人之间的讯息传递,主要从语言、文学、姿势、表情、信仰等等,表现出讯息的重要因素,故称为“影响讯息”;所谓影响对象:影响者内心的知觉和活动的动机,包括对事物的反应态度和认同感,都是一种相互关系的交互作用;所谓影响情境: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外在环境,与受影响者之间产生了交往的方式。
社会一切现象皆由这四大因素影响造成,那么,我们要发挥“六和敬”的精神,协调社会和谐与进步,亦然通过这些因素发挥社会的影响力。因此,弘扬六和敬的精神,让六和敬的生活规范入社会,使社会每个人的举止言谈都能符合社会期望,使社会秩序得到永久性的维持。
四、认识“六和敬”的精神,协调社会和谐的真实意义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真理无非在揭示人生苦、空、无常、无我,然后通过从社会生活体验到人生的缺陷和危机的揭示,认清人之可悲,研究出人生之解救之道,教化从个人力行推展有益于大众的事。六和敬的规范就是这种转变的功效,通过六和敬的行为规范,发挥个人的动力去做利他事业,并从中认真体悟到自己的存在,建立起自我与大众和合形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然后共同建设“人间净土”的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社会和谐意义呢?
在西方国家里的传统文化,认为个人的发展在于获得新的知识,所以一味强调“知识就是力量”,这也是一般人通常所注意的新鲜的感觉和事物。然而这种新的追求却给现代人类并没有随着新的东西获得而产生新的理想与智慧,反而忽略了日常生活环境的人和事,乃至遗弃了任何精神及伦理等自己所具有的才能,也使我们对人生的意义变得模糊不清,对人们也变得冷漠残酷;使人的本真的生活方式和尊严消耗殆尽。因此,如何拯救现代人类腐化的生活?佛教六和敬的精神,可以迎接这种前所未有的危机的挑战,使人类向前拓展,为实现这种人类文明的生命,要求人们为此进行生活规范的实践,经由六和敬生活熏习的生命,要求人们为此进行生活规范的实践,经由六和敬生活熏习的生命,会坚定人生的世界,确立人的本真的庄严。这就是人生变革,实现自我完善的真实意义。
人类的行为经受六和敬生稍大熏陶,进一步按照佛教的义理去开发人的生命深层的佛性。在佛教“唯识宗”提出了人类本身潜藏八识心王的基本思想,在八识心王中第八阿赖耶识是人类本身的无形力量。阿赖耶原意是储存所、储存库之意,它作为一识,包含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集合体,从有意识的世界既有贪、嗔、痴等*****的一面(这一面在现代人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从无意识的世界里纯是真善美慧等来表达佛性的一面。佛性潜藏在意识里,需要自我改变才能够启发佛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通过六和敬的行为规范,进一步开发佛性而形成一股强大无比的改造人性恶的力量,使精神危机得以根除或削弱,从而把生命推进到更高的境界。
完*****类自我变革,促进个人净化,最终的目标就是成佛,而以成佛的最终目的实践过程就是自我变革的过程,六和敬正是自我变革的过程资粮。然而成佛并不是什么玄妙高远的奇特之事,佛就是战胜了由贪、嗔、痴带来的人生痛苦和社会危机,以一种和谐慈善的态度和行为对待社会,对社会所有的现象和睦协调,也能对所有的人施以慈善。因此,只有通过六和敬的生活实践,从人的生命深层进行自我造化,才能使现代文明所面临的深重危机得到根本的解决。
以上是自我改造的意义,但个人改造与促使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是有一统一关系的。
因此,六和敬的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活规范,也是共同形成社会和谐和现代文明的集合体。那么就其相互关系来说,六和敬在现实生活的体现,可以充分地尊重所有人的生存权利和维护人格的尊严,这种最基本的伦理就是佛教所表明的“慈悲”,而不是以个人的行为成为引发他人行为之刺激。从影响因素上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社会互动不只是发生在直接接触的情境,就是距离千里之外的人,也可藉由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讯息,进行某一程度的交往。因此个人行为与社会都是互动的关系。那么,我们不应该以个人行为影响大众的利益,应该克服盘踞于个人心灵中魔性的欲望,扬弃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的贪婪,树立起慈悲济世,利益人群的新世界。
慈悲原意就是给人快乐(慈)和拔苦(悲)的精神。所谓拔苦,就是把众生苦当作自己的苦去感受,然后建立起“同苦”的基础上,共同去根除潜伏于人生命中的众苦;所谓欢乐,在佛法的观点上就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快乐,而不满足于自我的局部快乐,更不是逃避现实,仅仅为了获得个人的解脱的快乐。慈悲济世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了相互尊重和相互帮助的最高价值。
由于慈悲济世的精神给人类带来尊严,那么,六和敬的生活规范可使个人行为符合于社会的期望,也使社会倾向于统一,由于统一的力量使人类在社会的大同生活里感到和谐与诚意,为此建立了共识。如此,六和敬使个人的行为走向正规化,社会亦然趋向和谐与健全的结构,那么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定趋向蓬勃发展。
五、结语
时间易过,日月如梭,我们去圣遥远,佛陀一代时教,距离我们已经三千年了。如今,地球运载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考验。
我确信三千年前佛陀一代时教能够救治今日时代的需要,因为佛陀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类有过去、现在与未来,而佛法永远是注重现时。他所创立的六和敬的生活规范,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只要我们发挥六和敬的精神,抑制“贪、嗔、痴”三毒,代之以慈悲心引领人们转向幸福与和平。
六和敬的精神是佛教“和合众”的具体教条和意义,它的主要精神在于要求每个社会团体都能够同心同德地成就人生圆满的生活,创造完善事业。纵观历史上的各朝各代,每个开国帝王创建一个政权,都是几位元首率领人民同心同德建立起共识所成就的伟大事业,故使每个朝代能够绵延几百年,使每个朝代都能够朝着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健康发展。故云:“三人同心,其力断金”,因此,在今天发展市场经济转型的新思想、新观念的新时代里面,用佛教六和敬的行为规范去迎接新的生活,让我们以更加团结和谐和文明进步的精神风貌来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