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和谐思想实践与道风建设
佛教的和谐思想实践与道风建设
作者:宏演法师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深远影响的儒家学说,有过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构想。《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以,“和”是一切待人、处事、接物的根本。大同世界的构想,和而不同、中庸、中和、家和万事兴的思想等等,都在理论上、道德行为上乃至生活上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人生而努力,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为国人所熟知。
和谐思想和精神在佛法中也得以构建并给予实践。出家人的团体被称为“僧伽”,中文的意思就是和合众。出家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以上,禀承佛教“六和敬”的精神——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以这六和的和谐、合聚的精神,团结生活在一起,就叫做“和合众”。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人共事,外则同行其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在“六和”上加一“敬”字,更显佛门弟子彼此之间待人、处事、接物的尊重和谦和。
身和同住,是行为规范的和谐。大家同住在一起,和睦相处,不发生磨擦,不发生打架、斗殴等粗暴野蛮的举动。
口和无诤,是语言准则的和谐。大家同住在一起,说话的语气,要谦和礼貌,不恶口相向,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事件。
意和同悦,是心理感受的和谐。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自我平衡,理性、乐观、豁达,心胸开阔。大家同住在一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怀,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大家一起欢悦,不因为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感受,或者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
戒和同修,是道德基础的和谐。佛教七众,各有戒律,但在每一众中都有著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法。以比丘僧团为例,比丘就有共同受持的二百五十条的戒法。而对于在家信众所应遵守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前面四条被称为性戒,这表示不管这戒法是不是为佛教所制订,其性质决定只要有所违犯,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称为性戒。五戒的奉持为人们排除了不稳定、不安定的因素,提供了信任、安全、和平、诚信的基础,为和谐的人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和同均,是利益均衡的和谐。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收获,大家是均等的,平等享受,不因厚此薄彼,使之发生利害冲突。
见和同解,是共同理想的和谐。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大家在见解思想上要和谐统一,团体中才不会有矛盾和冲突。否则,个体份子思想多、意见多,各持成见,自以为胜,那么这个团体必定精神溃散,有种种不和谐的声音。思想既然统一,行动自然也趋于一致。
佛教徒的六和生活,不但可为佛教团体的生活准则,也可为普通社会一切团体的生活准则。从世间法来讲,“六和敬”的精神小至家庭、公司、社团,大至国家所不能或缺。因“见和同解”,大家便能同心协力,建立共识;“戒和同修”,人人皆能持戒守法;“身和同住”,人人便能彼此督促,互相学习;“口和无诤”,大家不互相谩骂,可以增进团体的和谐;“意和同悦”,人人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法喜充满;“利和同均”,大家分享各项物质建设的成果,造成均富社会。六和敬的精神是佛陀在重视持戒守法的法治精神外,还重视经济平衡与思想统一。一个健全的团体,法治精神自然不能缺少,但如不重视经济的平衡和思想的统一,便是这个集团趋于分化或崩溃的致命点。小而团体的斗争,大至世界的斗争,其发生的原因,多半在经济失其平衡的支配和主要思想不能统一。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拟出团体共同生活的原则,和平共处的要素,使后世一切团体生活的原则和秩序,都不能越此六和敬的范围。
佛法在“六和敬”思想的引导上,设定了禅定和智慧的心性训练来体验“六和敬”准则所带来的和谐生活,使“六和敬”精神成为可以达成的理想境界而不是空谈和空想。
禅定的修学方式多种多样,佛门中关于禅定修学常见的方式有静坐、诵经、礼拜、念佛、持咒等等。通过禅定的训练,可以加强自我约束的能力,自制力得到提升,使因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逆境而引发的种种狂燥、焦灼、暴怒、不安、颓废、消极等情绪趋于平和、稳定,负面的不良情绪得到良好的改善,从而达成行为、语言的和谐,进一步感受心理和谐。同时,禅定的修习可以祛疾健身、却老延年,优化、变革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等生理变化,还可以做到益智开慧、伏断烦恼、提高智商情商、优化心理结构等心理效应,使身心愉悦、健康。
佛教的智慧建立在空性的基础上。空,不是一无所有,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在透析了森罗万象的差别后归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平等观,并且用这种平等观的智慧去协调千差万别的种种对立,进而主动积极地、理智地化解矛盾,让自己和他人都得到心灵上的宁静和幸福。缘于这种平等观,人和自然、人和万物相近相亲,形成一种非常的和谐境界。六和敬中的见和同解,就是建立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平等观的共识上,而达成的思想统一的和谐。
此外,佛教还有多元文化统一的和谐。表现在茶禅一味、诗辞、书画、音乐、建筑、雕塑等众多艺术的统一和谐,以及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统一和谐。文化和艺术品味的修养和提升,非功利的审美,摆脱了低级趣味,形成有情趣的和谐人生,以审美情趣的素养陶冶和谐心境而达成和谐。
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平等观的共信认同,到宁静、愉悦的心理认同,再到行为、语言、道德上的认同和审美情趣的认同,以及佛门日课、日常仪轨的运作,佛门秩序得以建立。晨钟暮鼓,井然而有序,僧团清净、庄严、和谐的道风,由内而外、由个人到整体的从容淡定而慈慧祥和的气质得以充分体现。
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整体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由过去的相对静态向动态、由一元向多元、由强调主体向更强调个体和物质利益的文化过渡。相较于过去封闭的自然经济基础的和谐,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空前发展、信息的高速发展、个性主体思想的解放、开放的知识经济基础上的和谐之差异显而易见。个体主体价值观在现代经济制度创新中逐渐显性化,一方面对现代化的进步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个体拜金主义的过份突出而失衡导致了传统美德的缺失;对自然资源的过渡攫取,使生态环境过度受损等不和谐问题,便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和谐。佛门清净、庄严、和谐的秩序也不可避免的遭受当前社会经济大潮所引发的不和谐的声音的冲击。
片面强调用孔子“正名”的方式把“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混乱无序现象变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有序状态,使动乱的局面回归到秩序的轨道,也不够科学和客观。文化的传承,不是为了继承而继承。但优秀的传统,在处理主体和个体上所累积的丰厚经验,仍然有值得商榷和借签的作用。过与不及所带来的矛盾、对立、冲突,仍然必须用中和的方式给予拔正。现阶段佛教清净庄严、智能圆融、慈悲平等、和合宽容的精神,还要从社会与佛教的互动中来寻求和谐的基础。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在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同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思想道德基础。而在现阶段,佛教的道风建设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和谐和平衡的同时,不应该舍弃旧有的佛门秩序,应该回到以六和敬为团体生活的原则和秩序中来。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