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概况——宗教文化
玛尼堆:在西藏的城郊乡野,村边路旁,山顶沟端,到处皆可看见一堆堆用石块垒起的石堆,称玛尼堆。藏族人民不论男女老幼,不论徒步或骑马,只要负重从前经过,总是顺时针方向绕其左侧转过,有些甚至要旋转数周,以祈消灾免祸,赐福延年。
玛尼堆,多由刻满藏文和多种图案造像的石块组成,藏文多刻“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即阿弥陀佛之意)和各种佛教经典,字体流畅规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藏族文明版本。雕刻造像的玛尼石堆更是丰富多彩,内容广泛。有反映苯教拜物意识的龙、鱼、日、月画像,还有各种鸟头、兽头人身像,其雕刻得奇形怪状,活灵活现。亦有反映佛教意识的释迦、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妙音女神、度母、大威得金刚及各种护法神像、天王像,其刻画得形象逼真,浑厚有力,栩栩如生。也有着意刻画宗教史上有名人物的造像,如宗喀巴、莲花生、文殊等像。这些作品形状准确,线条明快,刀法娴熟,风格多样,民族特点浓厚,不但反映了藏族群众尊崇佛教、消灾祈福的信仰和愿望,同时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绚丽多彩的藏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宝库。
龙达:又称风马,汉族俗称其为经幡,多用以寓指人的气数、命运、五行。典型的风马幡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五彩布幡或纸幡,五种颜色兰、绿、白、红、黄和上绘的五种动物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中央的马代表土,奔驰的马背上驮有佛、法、僧三宝。右上方的动物是鹰或大鹏鸟、右下方是狮子,左上方是天龙,左下方是红虎。风马幡以五行的循环往复表示生命的经久不衰。
龙达常挂在屋顶、房头、堤岸、山顶、祭台等高处。
八宝吉祥: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中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大多以壁画形式出现,也有少量雕刻和塑造的立体型。这八种吉祥物的标志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如宝伞代表佛陀头,胜利幢代表佛陀之身,宝瓶代表佛陀的喉咙,金鱼代表佛陀的眼睛,海螺代表佛陀之语,莲花代表佛陀的舌头,吉祥网代表佛陀之意,金轮代表佛陀之足。近代八宝吉祥的图案或标志在藏族地区被广泛地用作装饰。
煨桑:即用松柏枝焚起霭霭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据说在煨桑过程中产生的香气,不仅使凡人有舒适感,山神闻到也会十分高兴。因而信徒们以此作为敬天地诸神的一种贡品,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
转经:是围绕寺院或神山圣湖绕行一周或数周的祈祷仪式。藏族群众认为神山圣湖养育并护佑着他们,寺院是供奉菩萨和诸神之所,更是自己敬仰之地。能绕着这些神圣的地方转游诵经,即可积功德、免灾难。所以转经是藏族群众礼拜祈祷的重要内容,也是其精神和信仰寄托的集中表现。
磕长头
是藏传佛教信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在藏区的大小道路上,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不畏千辛万苦,沿途三步一磕,用身长丈量着道路,耗时数月甚至数年至拉萨朝佛。
行进叩拜时,双手合十高举过头,前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部,再将双手移至胸前,迈第三步,然后双膝跪地,全身俯伏,两手前伸,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重复前边动作。叩拜时口中要不断念诵六字真言。
面具:藏族群众称面具为“巴”。在西藏的宗教祭祀、民间戏剧和歌舞活动中都少不了面具的帮衬作用。面具大致分为宗教、民间两大类,宗教面具所占比例较大,可分为本尊、护法神及伴属神(又称随从者)三类。本尊泛指佛的化身,如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度母等。护法神则是被佛祖或其它高僧所降服,并立誓归顺佛法、护卫佛法之人。护法神有地位等级之分,常见的三眼护法地位较高,相应二只眼的地位则较低。伴属神,即为本尊、护法神的随从者,在密宗金刚法舞中经常出现,多随从诸神伴舞,形象以动物为主,如老虎、狮子、狼等。
宗教面具多为立体或半立体,一般是脱胎制作,最后上漆。在制作面具时,均要塑为怒相,有利于消除烦恼与邪魔。
民间面具的数量虽不如宗教面具,但涉及范围很广,主要用于藏戏、歌舞、民间祭祀、说唱等。
唐卡:是流行于藏区的一种卷轴画,常绘于布帛或丝绢上,是西藏绘画的主要形式之一。唐卡通常悬挂于寺院殿堂中,也可卷起带于身边。按所用材料的不同,唐卡可分为国唐和止唐两种。“国唐”是用丝绢绸缎等材料以手工绣制而成,“止唐”是用颜料绘制于画布上的作品。唐卡的表现题材十分广泛,包括佛像、画传、历史、民俗等各个方面,是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
贝叶经: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源于古印度,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树叶子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
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所写。贝叶经有的用墨汁写成,有的用针刺成。西藏贝叶经数量很多,较大的寺庙或个别私人手中都有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字的藏本,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
灵塔:是一种具双重功能的塔,既是佛塔,也是陵寝。通常由塔座、塔瓶、塔刹三部分组成,在灵塔内供奉活佛的肉身。灵塔集佛教“四界”思想(即土、火、水、空)于一体,使这四种要素通过灵塔表现为有形有质的实体。活佛高僧的遗体保存于灵塔中,不仅体现了肉体复归“四界”的佛教思想,还象征着“出生--生活--精神--死亡--出生”这一生命轮回。
六字真言: 汉语音译为唵、嘛、呢、叭、哞、吽。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从字面上解释,六字真言是“如意宝啊,莲花哟!”这一句感叹句。其内涵较深,具体解释是“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要身、口、意与佛成为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二字,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又叫嘛呢宝。据说此宝隐藏在海龙王的脑袋里,有了此宝,各种宝贝都会来聚汇,故又叫“聚宝”。“叭、哞”二字,梵文意是“莲花”,表示“莲花部心”,比喻佛法像莲花一样纯洁。“吽”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靠力量才能达到“正觉”--成佛的境界。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循环往复念诵,消灾积德、功德圆满。
护身符:以“咒语”等构成的神秘图案,经开光加持后,可使佩带者防灾难,保平安。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