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文化渊源、内涵及研究现状
少林文化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历史和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多元文化于一体的少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少林文化包罗万象,涉及面极广,包括少林禅宗文化、少林武术文化、少林医学文化、少林艺术文化等。少林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研究。研究少林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正气,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我国的文化实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论述少林禅武文化,以抛砖引玉,供方家不吝指正。
一、 少林文化的渊源
谈少林文化的渊源必须从少林寺说起。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腹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的皇家寺院。因其地处少室山(嵩山的一座山峰)下的丛林之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号称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也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后来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是与少林文化的特质和魅力分不开的。因少林寺的建立,中华禅宗和武术便有了开宗立派的根本。
1、禅宗的渊源
禅学是佛学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总相法门。在开悟的人看起来,所谓头头是道,法法皆真。可是对于迷昧的人看起来,就是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当年在灵鹫山,释迦牟尼拈花不语,摩诃迦叶破颜含笑,一机一教,相得益彰。佛开口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与摩诃迦叶”。这句话意即“大地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真理。这就是佛教禅宗的学说。简单的称为禅学。
禅宗中有“西天四七,东土二三”的说法。经过西方禅宗二十八祖后,禅学又传到东土中国有了六位祖师。可谓是灯灯续焰,一脉相承。禅在其诞生地印度并没有成宗,而是在传入嵩洛地区后后,成为中国佛教延绵不断的主流宗派。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此修行,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后传法于慧可后离开。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予慧可,自此,禅宗在中国有了传法世系。禅宗因此称少林寺为祖庭,奉达摩为初祖,慧可为二祖。
禅宗经过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等诸位大师的弘扬,终于产生了中国禅宗杰出的六祖慧能大师。慧能本是广东人,后来到弘忍大师的东禅寺,被安排去舂米。五祖弘忍为了选择法嗣,让弟子们每人作一首偈,神秀作了一首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一听,认为这四句话道理虽然说得很好,只是渐次法门,还是执著于有修有证的执相染修,不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清净妙修、修即无修的道理,慧能当即也作了一首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道出了佛果菩提无形无相。神秀的偈子是有修有证,依次深入,就像古人说的“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法未为真”。而慧能大师的偈子,是无修无证,也正是“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刹土现全身”。这正揭示了禅宗的真谛。五祖弘忍知道慧能是佛门法器,就为慧能开示说法,机教相当,心心相印,并将正法眼藏和祖传的衣钵传给惠能,称为东土第六代祖师,后将禅宗更加发扬光大。
禅是“静虑”,佛教称安静地深思为禅定。印度佛教在中国传法的过程中产生了教条化、形式化的弊端,只重考据文字而不重把握精神,逐步丧失了教义的灵魂。针对这种偏颇的倾向,达摩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提出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否定了印度佛教那一套修行的阶梯层次和累世修行,主张人人都具有佛性也就是“本性”,人人都先天地具有成佛的智慧也就是“菩提”,人人都能够通过觉悟佛性而成为佛。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是因为对自身的本性没有觉悟。一旦“拨开迷雾见青天”,明心见性,自性就是佛,把佛变为举目常见的平常人。禅宗传到唐代,六祖惠能提出顿悟的主张,连坐禅也免了,认为顿悟并不要求离开现实生活,“举足下足,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提水斫柴无非妙道”,在日常劳动生活中都可以顿悟成佛。至此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禅宗便正式形成。禅宗流传久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教义和修行方法的简易性。禅宗的简易性,主要体现在“见性成佛”的主张上。
少林武术始于南北朝,盛于宋、明,历代研练,枝脉繁衍,遍及各地。少林武术从创始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少林武术的渊源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的技击术。古时候人兽同居。人,飞不如禽,走不如兽,禽兽用爪牙扑人,人用智技制服禽兽,技击术开始创造,东周末年始渐完备。荀子云:齐人隆技击。汉书云:齐民技击强。这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技击术。二是少林寺所处的独特位置。少林寺处在少室山阴的密林之中,少林寺创建之始,山高林密,野兽出没;少林寺处在洛阳和许昌的交通要道上,来往商贾众多,作为皇家寺院,少林寺有着庞大的财产,历来就是山贼窥视的目标。为抵御野兽和山贼的袭击,少林僧人需要以武自卫。三是少林僧人的坐禅和日常生活。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僧人长久坐禅,身体困倦,需要活动筋骨,消除疲劳。总起来说,少林武术是少林僧人出于自卫和锻炼身体的需要,在前人技击术的基础上,模仿野兽的动作,并结合日常劳作的动作,如挑水、扫地、打柴、烧火动作,综合加工提炼而成的。
在唐代之前,出于自卫及保护寺院财产的需要,少林僧人开始大量习武,少林武术进入实战阶段,开始威名远扬。至唐代,因救驾李世民有功(即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少林寺得到朝廷赏赐的大量田地和财物,并拥有一种较高的政治地位,遂成为中外驰名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少林僧兵的合法性,也在这时得到官方的正式确认。此后,宋、元、明以至清初,从规模、地位、影响等方面来看,少林寺都是国内最为重要的寺院之一,且加以“祖庭少林禅寺”、“大少林禅寺”的尊号。自宋代始,少林功夫已自成体系,风格独绝,被称作“少林派”,成为中国武术派别中的佼佼者。明代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少林寺僧兵多次应招出征,血染沙场,屡立战功,少林武术再次扬名于天下。
少林武术源于达摩不过是在清末民初之时。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僧菩提达摩,来中国河南嵩山少林寺,讲授佛教禅宗。他不主张用文字说教,而采用“壁观”的办法,静坐修心。他在嵩山乳峰上的一个古老石洞中(原名蚩尤洞,今为达摩洞),面壁九年,“安坐参悟”。由于长期静坐,精神与肉体都不免疲倦。血肉之躯始终是血肉之躯,达摩被恶劣的环境折磨煎熬得非常辛苦。而且身居深山密洞之中,经常受毒蛇凶兽的威胁。他便根据深山中豹跃、猿攀、雁翔、虫爬等动作,并效仿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和锻练身体的各种动作,初创了便易实用的体操活动,作为健体护身术来研练。有时也练几手便铲、手杖、棍棒等动作。碰有野兽袭击时,便用此与其搏斗,这就是达摩铲、达摩杖等器械的由来。达摩初创的这些初级动作,根本称不上拳术,仅是开创了少林寺僧众健身搏击之风。
少林拳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历代僧众,参考我国民间长期研练的健体护身术,及他家拳术之特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长期研练的结果。少林拳博采众家之长,集武术精华于少林。例如宋初,曾先后汇纳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韩通的通背,马籍的短打等十八家拳法的精华,著成拳谱。再如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曾入寺教授临阵实用的棍术。这样少林武术与诸家流派取长补短,互相交流促进。经过历代研练和总结,终于发展成为拳术、器械俱臻胜境,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套路精湛,枝脉繁衍的武术流派,独树一帜,誉满世界。古人神化达摩创造少林拳,无非是为了显示少林武术的高古神秘罢了。
二、 少林文化的内涵
少林文化的主体是禅宗和武术。在少林寺,禅宗的分支之一曹洞宗宋代以后被视为正统。所以曹洞宗的思想应为少林禅宗的核心思想。
(一)禅宗和曹洞宗的内涵
中国佛教的特色在于禅。因为禅宗可以改变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风气,能塑造独立的个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自在洒脱的人生,能使人类达到彻底的精神解放,这就是它的特点所在。禅宗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不断走向解脱的过程。禅宗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六祖慧能大师提出的即心即佛,顿悟成佛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佛性平等,即心即佛的思想。六祖千里迢迢从岭南到湖北的黄梅寺参见五祖时,五祖就问他:汝是何方人?六祖慧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人。五祖问:你来干什么?慧能答:不求余物,唯求作佛。五祖又问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堪作佛!六祖当仁不让地回答说: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上面这段简短的对话充分反映了六祖佛性平等的思想。二 、佛是自性。六祖说:自性就是佛,佛就是自性,学法作佛募向外求。自性悟,众生是佛;自性迷,佛即众生。这可以看出佛是什么?佛就是自性。所以,在《坛经》中,心、佛与众生三无差别。《坛经》曾概括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三、心性本净。心性本净的思想,我们还可以从《坛经》中去找。六祖跟神秀求法偈的区别就是:六祖慧能明确主张自性清净就是佛,众生本来具足。这种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缩小了众生与佛的距离,打破了在家与出家的界限,甚至打破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和生死与涅槃的界限。四 、明心见性。明心风性,禅宗也称为心地法门。“ 达摩西来一字无,只凭心地用功夫 。”现实中万象森罗,千差万别,众生的差别是什么呢?我们说是业力。但在禅宗看来,明心见性才是修道人主要关心的问题。只有明心见性了,只有开悟了,修学才可以上路。明心见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明心,就是明了诸法都是从心而生的。《六祖坛经》和其它一些经典都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见性,即见到自已本来的自性,见到自性即见到自已本来是佛,只有明心才可以见性。《楞严经》说:众生迷即为物所转,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这是明心见性的境界。
禅宗,尤其是唐、五代以后,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唐武宗灭佛以后,中国佛教最具特色且能起主导作用的,就是禅宗。宋代时,“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衍分为临济宗、曹洞宗、为仰宗、法眼宗、云门宗。少林寺自宋代革律为禅后,少林寺就成了禅宗独步天下,而元朝福裕任少林寺方丈后,曹洞宗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有称为曹洞家风,有称为洞上宗风的。
曹洞宗的开山祖师是洞山良价及其弟子曹山本寂,洞山良价二十一岁时即到嵩山受具足戒。曹洞宗接引学人,并不像临济宗那样机锋峻烈,棒喝齐施,而是犹如精耕强作的老农,其接引学人的方式比较温和,绵密回互,妙用亲切,反复丁宁,故称为“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这就是说曹洞宗禅师们在教禅学禅、接引学人时,师徒之间常常是应机接人,方便开示,而不多言说,玩弄禅机。曹洞宗绵密细致、反复丁宁风格的接引方式及曹洞宗风主要体现在:一、三种渗漏。“渗漏”,在曹洞宗语汇中所指的是执滞于某种东西或方面,主要是指参学之人往往执滞于见解、情识、言语三个方面。三种渗漏具体指见渗漏、情渗漏、语渗漏。见渗漏指的是参学之人执滞于自己所知道的方面,从而造成对于禅的错误的见解。只有通过转位,即破除参学者对于见解的执滞,才可得到相谈玄机妙用。情透漏指参学者执滞于情识之境,因此未能真正认识到,禅在本质上是一种假铭,是空,而把情识之境视为实质,在接引这类学者时,必须破除他们对于情识之境的执滞。语渗漏指参学之人不要执滞于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真正表达出人们对于禅的本质的认识。二、四宾主。曹洞宗的四宾主是从体用关系来讲的,主是体、理,宾是用、事。四宾主表现为四种不同的体用关系,即主中宾、宾中主、主中主、宾中宾。主中宾即体中用,指理体被事相所遮蔽,参学者只执著于宾、事与用,在破除对人的执著。宾中主是指在破除对境的执著。主中主是指要破除对于人、境的执著,而做到物、我两忘,人、法俱泯。宾中宾是指非有非无。四宾主主要破除参学之人对人、境的执著,做到自然解脱,其目的是要做到物我两忘。三、三路接人。参学之人根机各不相同,曹洞宗在接引参学之人时提出了“三路接人”之说,即三种方便设施:“鸟道、玄路、展手。”所谓鸟道,通俗地说,鸟之行空,了无踪迹,曹洞宗教导参禅者要像鸟之行空那样,不着痕迹,无所执滞,无心无事,任运自然。所谓玄路,是指针对语渗漏提出来的一种接引学人的方便设施,强调的是认识到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把握玄中之玄而不执滞于语言文字本身。玄路可用明中有暗、暗中有明来解释。所谓展手,就是禅师展双手欢迎参学者,使参学者能够直入禅门,是一种最简便的接引参学者的方便设施。四、三种堕。即类堕、随堕、尊贵堕。类堕落指“冥合初心而知有”。随堕是指参学之人以外道六师为师,外道六师为堕,参学之人随之而堕。尊贵堕指知道有所不取。三种堕是参学者容易犯的错误,他们没有认识到外物的存在都不过是一种假有,对此不能有任何执滞,要真正悟解到声不声,色不是色,一切都是虚忘不实的,这样才能不落于三堕中。曹洞宗中最具特色的是洞山良价与曹山本寂所阐发的“五位之说”,五位分为正偏、功勋、君臣、王子四种。曹洞禅师以五位之说作为教禅学禅、接引勘验参学者的方便设施。清凉文益在《宗门十规论》中称曹洞宗风为“敲唱为用”,即接引勘验参学者时,以五位相配合来说法,因而有敲有唱,使参学者能从中分辨出偏正来。
(二)少林武术的内涵
自古以来,少林武术所传功夫极多,五花八门,有“七十二艺”之说。这些功夫,按性质分,大致可分为内功、外功、硬功、轻功、气功等。所谓内功以练精、气、神为主,功成后整体内壮。所谓外功、硬功,多指锻炼躯体某一局部的猛力,轻功专练纵跳和超距,气功包括练气和养气。按技法又分拳术、棍术、枪术、刀术、剑术、技击散打、器械和器械对练等共一百多种。从其内容构成看,少林武术是一个有结构的庞大技术体系,其中包含着一个有序的文化积累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杂乱的历史经验堆积。首先,少林武术主要是以套路为基本单位,每个套路是由多则上百个、少则几十个的动作组合而成。动作之间的连接设计,不仅严格遵循人体运动规律,同时也充分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平衡、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等原则)。其次,套路与套路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有所照应。表面上看,是按照难易次第排列,是学习的阶梯或模式;深入地看,实为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之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殊模式。所以,少林武术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宝库。因为少林武术是一个技术知识体系,其中隐含着一套严格的学习模式,所以,很自然地被少林寺僧人转化为学佛修禅的程式。在少林武术成为僧人们学佛修禅的手段以后,僧人们又会反过来将自己的宗教徒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注入少林武术,使少林武术的内涵和品质得以提升,达到“禅武合一”的境界。这就是古代所说的“禅武不二法门”,今天谓之为“武术禅”。
少林武术动作和套路讲究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神形兼备,其中最著名的是“六合”理论: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根据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最合乎人体自然结构的动作,才是最合理的。少林武术经过漫长历史的检验,不断地去芜存精,留传下来的套路,都是非常珍贵的精华部分,能使人体潜能高度发挥,实为最优化的人体运动方式。所以,少林武术都是具有健身的养生功能,其中的《易筋经》、《洗髓经》等,就是非常著名的健身养生功法。
少林武术作为一种武术流派,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少林武术刚健有力、刚中有柔、朴实无华、利于实战,招招势势非打即防,没有花架子。拳势不强调外形的美观,只求技击的实用。步法进退灵活,敏捷,有拳打一条线之说。在身段与出拳上,要求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进退出入,一切自如。步法要求稳固而灵活,眼法讲究以目视目,运气要气沉丹田。其动作迅如闪电,转似轮旋,站如钉立,跳似轻飞。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短而精。拳术套路大部分在三十六个(组)动作以内。套路短,组合招势严密紧凑。二、拳打一条线。少林武术套路的起、落、进、退、闪、展、腾、挪等尽在一条线上运动。三、步法随便。少林拳最重要的特点是“拳打卧牛之地”。练功不分场地大小,对步法要求随便,大小以自己能发挥最大能量为宜。四、滚出滚入。一为身形的滚出滚入,二为手形的滚出滚入。五、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发一拳一掌,其力量最大之瞬间在非曲非直之间。六、起望高、束身而起。落望低、展身而落。七、禅拳合一。由武入禅,由定生慧。八、以防为主。少林武术是用来护寺、防身、健体之用。佛教戒律决定了少林武术的招势结构以守、防为主。九、攻防合一。在少林武术的招势结构上,不存在完全的进攻或完全的防守招势,攻中有守,守中有攻,只不过是攻防成份比例变化。在进攻动作中防守成分少些,在防守动作中进攻成分少许。十、小手花众多。少林武术结构紧凑严密,几乎每个动作中都有小手花。小手花所起作用相当大,截、沾、刁、扣、封、搅、扳、收等招法,这些小手花可称为少林武术的精髓,使少林武术达到滴水不漏程度,让对方无空可钻。十一、朴实无华。十二、刚健有力。十三、缩身动作多。缩身作用有三:一者利于防守,身形的束缩,目标缩小,使敌不宜取之。二者利于进攻,目标缩小利于闯入敌门。三者,闪、腾、挪灵活,看猴观猿,便知其妙。十四、腿法多。因腿力量大,杀伤力强。十五、发声多。少林僧人演练少林武术时,不时会发出“嗯、噫、哈、哼、威”等如虎啸般的怒吼。十六、内外合一。这里所讲的内外谓内功和外功,内功亦可称为气功,外为外部形体的功夫。平时通过对意念(气)的专项训练,用时专注于手脚,其力自现。
少林武术不同于其他武术门派的特点是禅拳一体,禅拳并传,以武悟禅,以禅导拳。少林作为禅宗的发源地,少林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与禅宗有密切的关系。禅宗修行全凭自身体验,这一点与武术的锻炼有相通之处。古代武术本身的特点是口传身授,拳谚云:拳打百遍,其理自现。武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要靠习武者多年的练习体验,领悟才能达到。禅宗是一种修养,武术则是内外兼修,二者的最高境界都要经过“悟”才能达到,“悟”是它们修炼的共同手段。少林武术与禅学互为一体,少林武术“出于心灵,发于心性”可以说深得禅学精髓。中国化后的禅宗形成的宽容性和世俗性给武术提供了在佛教寺庙中落脚的环境;同时宗教的内在稳定性和超世俗性又给武术在寺院中长期发展和延续以保障,不至于因战乱和朝代更替使其中断和停滞。二者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少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宗教史上的一大奇观。它的产生、发展过程就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思想。综观禅宗的特质,主要有三个:即一调和性,是指对佛教外部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妥协,依从,迎合,附会,自然更包括某些类似或一致的观点的赞同、推崇、吸收和融合;二是融摄性;三是简易性,它主要体现在见性成佛,顿悟成佛。这三点特质对少林武术的产生,发展起了决定作用。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在少林寺中,无论是建筑与壁画、塔林与碑刻,都体现了一种‘和为贵’的精神”,并称赞说“这是中华文化最根本的东西,是中华精神的精髓”。无论禅宗和武术,其本质都有“和”的内涵。在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上,少林僧人念诵《九和经》,实际上体现出了少林文化的精髓和本质。
三、 少林文化研究的成果和现状
少林文化的研究古已有之,明代傅梅的《嵩书》,清代叶封的《嵩山志》、焦钦宠等编著的《少林寺志》、景冬扬的《说嵩》,改革开放后编辑的《新编少林寺志》,徐长青的《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郝路的《少林武术拳法要略》,梁以全的《嵩山少林拳法》,温玉成的《少林访古》,张国臣的《中国少林文化学》,吕宏军的《嵩山少林寺》,蔺钦明、常松木的《嵩山少林寺旅游指南》,王长青的《中国少林武术大全》、《少林武术百科全书》等书,都对少林禅学和武术做了不同的介绍和研究。但少林文化这个概念,则是1999年张国臣在《中国少林文化学》一书中提出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郑州市委领导提出要加强少林文化研究,尤其是对少林禅、武、医的研究,登封市委、市政府旋即成立了少林文化研究会的工作机构,但实际上并没有开展工作。原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赵国成先生等人合著的《嵩山访禅记》则对少林禅、武、医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
在永信法师的主持下,少林武术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前对少林武功的弘扬停留在对套路的挖掘、整理上。永信法师认为,少林武功自唐以来名扬天下,定有其内在的因素,它的功法,套路就基本质与其他武术流派没有根本的不同,那么少林武功的能遗世独立,卓而不群,应是“以禅入武”的结果,正是禅宗的“明心见性”、“顿悟”等思维方法造就了少林武功的博大精深及明代的辉煌,少林武功是“禅化”的武功,因此,他提出了“武术禅”的概念。他说:“少林武术不仅之是一系列的动作,套路,这些只是少林武术的外表。少林武术的核心是功夫、动作、套路,只是获得功夫的阶梯;如果没有动作,套路。功夫就无从学起,无从表现。但仅仅学习动作,套路,也没有窥得少林武功的真谛,少林功夫的极致就是练就不动心,内心不乱”,“内心不乱为定”,表现在外,就是“外不著相为禅”。外不著相,才能变幻莫测,博大精深。如果练不到不动心,在生死关头,心乱,则手乱脚乱,学了功夫等于没学。练就不动心,就不再贪生怕死。不贪生怕死并不是不热爱生命,相反更热爱生命。学会热爱生命,才是学禅的真正目的啊!永信法师的这番话,讲千古少林不传之言,揭示了少林武功的精髓,揭示了“禅”与“武”的关系,向世人开启了参禅的另一条途径。
在 “武术禅”思想的指导启发下,少林寺除已有的武僧团之外,又成立了“少林寺传统武术推广办公室”、“中国嵩山少林寺少林武术工作室”、对传统少林武功进行研究、推广,并带动对少林禅的弘扬。少林武功的整理研究也结出了硕果,以永信法师为主编先后出版了《少林武功医宗秘笈》、《中国嵩山少林寺武功传世秘笈》等典籍,并且更深入的,规模更大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正在展开。在永信法师筹划下,少林寺及少林文化研究所在2002年3月,向海内外武术工作者发出通知邀请他们参加2003年4月中旬在少林寺举办的“少林武术学术交流研究会”,对少林武术的历史,理论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研讨,并且相继出版了《少林功夫研究文集》、《少林功夫学》、《少林武术论文集》等。这是少林武术发展史上一次空前的盛事,对当代少林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观少林文化研究,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一是研究少林武术文化的多,研究少林禅宗文化的少。改革开放后,少林武术抢救挖掘整理小组、少林武术协会、少林拳谱整理小组、少林书局等团体组织出版了大量介绍少林武术拳法套路的书籍。释德虔(王长青)出版的武术专著就达八十多部,国际上有“少林书王”之称。而研究少禅林禅文化的专著则一部都没有。二是介绍少林文化的多,研究少林文化的少。综观出版的有关少林寺的书籍,多是景点介绍或拳法套路的作品,除《少林访古》、《少林功夫文集》外,研究少林文化的专著和论文集则很少。三是推介少林禅武文化的多,论及少林医学和艺术的少。所出版的有关少林的书籍中,除了释永信主编的《少林医宗秘笈》和王长青主编的《少林寺医术精华》外,提及少林医学的基本没有。
少林文化研究的缺位,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直属的研究机构如少林文化研究会仅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固定的编制和经费,没有像新郑黄帝文化研究那样的投入和机制。二是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少林寺院虽成立了少林文化研究所、少林书局,但因没有专家的全程参与和指导,除出版《少林访古》、《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少林功夫文集》外,成果并不十分突出。三是缺乏相应的少林文化专业研究人才,登封市籍虽有很多热爱少林文化的有识志士,但都因工作在身,再加上文献的缺乏,不能投入过多时间进行研究,也很难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因此,我们建议登封市委、市政府应担当起少林文化研究的主导作用,成立相应的机构,建立相应的机制,拨付一定的启动资金,成为少林文化研究的原动力,以使少林文化在宣传登封,以至宣传郑州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少林寺也要成立相应的常设机构,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推动少林文化的研究,成为少林文化的源动力,进一步提升少林文化的研究,揭开少林文化神秘的面纱,让少林文化成为人们的精神财富,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