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十)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十)
水月观音
毗卢洞19号龛水月观音(当地人称紫竹观音,也有称跷脚观音、风流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是观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是中国佛教寺院和佛教徒经常供奉的观音菩萨像之一。有人认为水月观音是比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的佛教义理。水月观音的形象,最初是在敦煌千佛洞中发现的。我国最古老的唐代制作的水月观音雕像,被收藏在法国的罗浮宫。水月观音以“世间所绘观水中月之观音”得名。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此像为唐代著名画家周昉首创,其后盛为流行。这尊水月观音雕刻于宋。观音高3米,悬刻于长、宽约10米的石窟中,头戴繁密贴金宝冠,内镶嵌一小坐佛;蛾眉上竖,凤眼下垂,直鼻微隆,朱唇略闭;上身穿着短袖薄袈裟,袒胸露肘,璎珞象虬曲而下的几绺金色瀑布,翠环网坠于胸腹;下身结带结一绣花轻薄如蝉翼的长裙,紧贴于腰腿之间,裙角、褶纹飘逸自然,而有风韵。她坐在一张长3米的弧形荷叶上,上身微向左侧,两手佩戴膀圈,左手抚撑叶面;一秀美的赤脚,右腿弯曲踩于叶面上,右手挽放膝头,五指自然下垂;左脚悬于莲台下,轻轻踏着莲花蕊。她背后刻有象征南海普陀山紫竹林中的紫竹,为全国罕见的北宋石刻艺术精品,专家把她誉作“东方美神”。其精湛的镂空雕技展露出中国古代超然的艺术魅力,堪称世界雕塑的一颗璀璨明珠。
观水月观音,恰如一个休闲的少女,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秀、面目俊美的女性,犹如妙龄女郎,焕发着青春的光彩,展露出俏丽的美容。一种佛家少女端庄而洒脱、善良又柔和亲昵的意境,使我们感到这种意境犹如清流见底、甘甜芬芳的山泉,缓缓的沁入心田,滋润着心田。
水月观音美的魅力,是通过她面部表情的宁静、严肃、庄重、恬然、体形比例的和谐、衣裙的轻薄、飘带的轻逸、姿态的自由放纵等诸方面来刻画整体风度,其线条精巧,立意崇高而庄重。颇见作者刀法娴熟、刻工精细、传神入化,不失神工鬼斧之妙。
有人认为水月观音是对宗教教义的叛逆。事实上,她仅仅是一定程度上对宗教仪轨的破除,在神性中融入了人性。水月观音并没有给我们展现一个鲜活或者说是现实的人——女性形象。我们只有从她婀娜的姿态中,从传统的神话中去感觉和联想到一个女性的存在。水月观音是那个时代伦理风尚的一个折射,反映了当时北宋的精神文明,审美价值和对人体美的纯洁渴求。今天看来,水月观音没有乳房,是不能和维纳斯雕像相提并论的,不足为美。但这是按照佛教教义而雕塑的,菩萨像只能雕塑成童胸。但雕刻艺人在遵循教义时,又用璎珞来装饰胸部,使整个造像保持了女性这一美丽形象。从造像整体来看,作者并没有使雕塑成为“宗教的婢女”,而是实现了由宗教艺术向世俗趣味转化,将高逸的宗教气息和散逸的世俗生活气息融入一体,既维护了宗教的神性追求,又摒弃宗教庄严、肃穆的态度,改变了观音正襟危坐的形象,为雕塑美做出了大胆尝试。
水月观音通过人体来表现,而人体是最完美的审美客体,她袒露的肌体使人联想到中华女性传统美中的冰肌玉洁,似乎使人感到了体温,薄如蝉衣的衣裙下潜藏着青春和永恒的生命力,似乎从那美的胴体上散发出了醉人的芳香。尽管她袒胸露臂,却不失端庄典雅与崇高优美。这是由于静穆安详的面部表情显示出女神内在的纯洁与娴雅而朴实无华的个性。明快的线条修饰出的轻爽飘逸的衣带,使人感到她婀娜美丽;侧身翘脚生于莲台之上,更加托出女神的洒脱和典雅。她端庄恬然的姿态,是通过女人的体形去刻划女神的圣洁美。她是人格化了的神,是精神美和肉体美的完美统一。
值得我们充分注意的是,水月观音充分运用了光学、力学。镂空的宝冠顶接崖顶,才使如此细节至今得以保存,下身飘带镂空不断,全靠莲台支撑,巧妙之处难以言表。另外,无论你从哪里看,她的眼睛都能看到你,表现了观音观世间疾苦的意象,这是很难表现出来的。
水月观音的美,我们不禁惊叹雕塑家的艺术技巧和艺术修养,雕塑家的人格气质、学养胸襟、审美追求和理想尽在刀锋。当然,水月观音是出自哪一个雕塑家,我们不得而知。紫竹姑娘和伏二石匠的爱情故事也只是一个传说(据《大足县志》记载,安岳确有姓伏的雕刻家)。不过,这个传说倒是说明了雕刻家把对爱情的纯洁渴求融入了艺术品,赋予了艺术品的生命。也许正是这样,水月观音才给了我们亲切感和美感,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思和联想。
净瓶观音
卧佛院19号龛观音菩萨龛。唐代作品。龛高1.9米、宽1.8米、深1米,像通高1.65米。观音头戴高花冠,项后有桃形头光,璎珞繁丽,双手已毁,隐约可见左手下垂执净瓶,跣足立于仰莲台上。该观音面相方圆,身材修长,不同于一般以丰腴为美的唐代石刻造像。特别是眉清目秀,显得雅静含蓄,在庄严妙相之下,不乏人间女子形象。
千佛寺24号西方三圣龛右壁上部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跣足立于仰莲台上,头戴高花冠,面相丰圆,璎珞饰体,项后有桃形头光,右手下垂提净瓶,左手屈肘当胸。此造像具有唐代菩萨造像的显著特征,显得雍容华贵,造像圆实丰满。观音仰望天空,仿佛详察、透悟宇宙发生发展的真谛,从而悲悯人世的诸多苦恼;又似在屏息静听何处传来祈求救苦救难的声音,以便寻声救苦。
千手观音
千手千眼观世音像,也称千手观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这种像是佛教密宗所讲的六观音(圣观音、千手千眼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一说七观音)之一,但并不只是密宗的寺院才供奉,而是显、密两宗都信奉供养的,所以在好多寺院中都能见到。
相传在久远的过去,有一位千光王静位如来,为众菩萨宣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心咒)。当时观世音菩萨只是初地(菩萨乘五十二位之中十地位的第一地名)菩萨,也在场听千光王静位如来讲咒法。千光王静位如来用金色的手,摸着观世音菩萨的头顶说:将来要你掌握这个“大悲心咒”,到充满罪恶的世界去拯救一切众生,使众生得到安乐与幸福。观世音菩萨在千光王静位如来的指点下,在大悲心咒的启发下,发出誓言说:将来我若能到人世间去普济众生,我愿意长出一千只手、一千只眼睛,这样我就能更好地救苦救难。当观世音菩萨刚发完此誓言,立即就长出了千手千眼。佛经中说,观世音菩萨是为了拯救地狱、饿鬼、畜生这三道之中受苦受难的众生,才化作千手千眼菩萨的。可能因为这三道之中的障碍太大,需要菩萨用千眼千手才能拯救得了受苦的众生。这也说明观世音菩萨有无比特殊的威力和伟大的慈悲心肠。
其实,说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也只是形容、比喻菩萨威力、功德的伟大,按其威力、功德,何止千手千眼。塑造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的庄严宝相,是代表菩萨有透彻一切佛法的智慧,有千万种普济众生,利益众生的高明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教化众生,脱离苦海。
圆觉洞21号龛千手观音。据《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说:“菩萨于身上,具足四十手;一一手掌中,各有一慈眼。”各手又具二十五有,以此象征千手千眼。因此,一般都以四十只手表现千手观音。该龛的千手观音,除少数手保存较完好外,大多已毁,莲座左右分别刻有恶鬼、穷叟、供养菩萨、婆仙、吉祥天女。吉祥天女形同五代时期的妇女形象,现面部已风化,双手已毁,造型头大身小,项后有圆形头光。右下角刻有四小供养人像。龛后壁左右上角各刻五小坐佛于祥云上。
圆觉洞26号龛千手观音。龛内刻千手观音倚坐于金刚座上,跣足踏仰莲台,左右共40支手,上左右二手捧一阿弥陀佛小坐像置于冠顶上,中二支双手合十,下二手结弥陀定印,余手各执法器,身后有火焰纹背光。金刚座左右各刻四部众,一恶鬼,一穷叟跪求施舍状。
佛慧洞千手观音。清代作品。千手千眼观音身高1.5米,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千只手臂镌刻于身后的岩壁上,像高达7米,宽约5米,呈桃形。手臂与身体巧妙结合,十分自然,千手执千种法器,以高浮雕圆刀琢刻,立体感十分强烈。手掌中所开千眼,或张或闭,喜、怒、哀、乐,非常传神。
十一面观世音
十一面观音的特殊相貌,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十一面中,前三面为慈相,左三面是瞋相,右三面是劝进相,最后一面是怪笑相,顶上的面相是说法相。敦煌壁画中就有十一面观音的坐像,中国著名大画家张大千还临摹过。十一面观音也是密宗六观音之一,密号憨慈金刚。
卧佛院45号龛是十一面观音,也可以称为十一面千手观音。龛高1.8米、宽1.3米、深0.2米,像通高1.35米。这尊观音跣足立于仰莲台上,细带束腰。十一面基本已毁,六臂倒还可见,正中双手合十,右上一手举法钤,左上一手举宝轮,右下一手施降魔印,下有一恶鬼呈惊恐状,左下一手施与愿印,掌中的钱落至穷叟袋中。该像体态端正,有丰满的肌肉感,着装袒露,衣纹清晰、流畅,富有女性特有的优美感,可以看出是一件精美的唐代艺术品。采用浮雕和线刻结合办法,主体像、六只手臂及法器和莲台为浮雕,其余手、眼采用线刻。这种雕刻手法,虽是为了利用有限空间,但更多地是考虑突出人体美,如果均为浮雕,这种茂密的手、眼,只会令观者目眩,而快不会欣赏出观音的人体美的。总之,该像衣纹流畅、线条悠美、身材苗条,是难得的佳作,特别是衣裙刻画得薄如纱,仿佛可见膝盖骨和小腿,足见雕刻者高深的功力,在简单、明快的线条中,衬托出女性的纯洁与美丽。
准提观音
准提观切音菩萨是密宗六观音之一,是观世音破“人道三障”的化身。准提观音意思是心性洁净的观世音菩萨。华严洞龛口右侧刻的是准提观音,该观音像三头六臂,头戴化佛高花冠,袒上身,饰项圈,下著裙,趺坐于铺帛几案上,中二手合十,上二手托举日月,下二手分别执镜和印,印上刻“仙佛合宗”。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