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用荣辱观培养人的道德 --一个佛门弟子对荣辱观的一得之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用荣辱观培养人的道德 --一个佛门弟子对荣辱观的一得之见
  遵纪守法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也必须借助于道德的力量来完善人格。
  今年4月,上海展开“文明在我脚下”交通秩序整治活动,下大力整治行人乱穿马路、非机动车乱闯红灯陋习。由于许多人往往存在荣辱观模糊,道德缺乏的问题,他们认为乱穿马路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谈不上耻辱问题,况且“法不责众”,无所谓。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因此还出现少数人暴力抗警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但是,有关执法部门这次动了真格,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严格的交通管理和加大执法力度,目前,乱穿马路的现象有了很明显的改观。“以乱穿马路为羞耻”的这种文明风尚正在逐步形成,这无疑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表现。
  从行人如何走路,引发本人作为一个佛子,对如何用荣辱观来培养、提高人的道德素质的思考。实质上,小事情维系著一大荣辱。“一斑可窥全豹”,人人只有善于从类似过马路的日常小事上明辨是非,区别善恶,才能培养自己的荣辱观,道德观。戒律与法律的实质都是一种制度,戒律是僧团内成员必须遵守的制度,而法律则是全社会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制度,能否自觉遵守法律制度,既体现荣辱观,也凸显道德底线。知荣明辱,就是提出了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近代太虚大师的“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就是将佛陀出世的本怀运用到现实生活,深入社会,走进人群。与佛教教义思想紧密结合的佛教伦理道德观,有因果相循、五戒十善等内容,不仅对佛教徒有很大的束缚力,而且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佛教徒,在遵守佛教伦理道德规范的同时,更要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做一个遵纪守法、知荣明辱的可爱的信教公民。
  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早在一千多年前,惠能大师就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说,佛法只有融于生活中,才能有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佛法就在当下,就在衣食住行中,能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我们佛子应以高尚的品质充实内心,以良好的道德修养来庄严自己,利于社会。
  用荣辱观丰富人的道德修养。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宗旨,正是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圆满道德的良津,它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是实现道德的指南,诸佛菩萨是道德家,五戒十善是道德的纲目,六度四摄是道德的内容。我们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从身边事情做起,以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在实践中逐步积累,以推动我们社会更和谐、更美好。
  荣辱观是人生道德的体现,为道德的最高准绳,更是佛教建设人间净土、我佛子进入菩提大道不可缺少的动力,亦是佛教历经千年,深受人们所尊奉喜爱的根源所在。普天之下的人能够把佛教讲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融于生活中,则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妙用,达到实现人间的祥和,人格的完善,也只有真正用荣辱观来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才有可能实现“天下一家,人我一如”的理念。
  让我佛子们共同发扬荣辱观,让世界充满温馨,充满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