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佛法和谐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飞跃发展的社会。高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社会突飞猛进,财富、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社会物质生活高速发展。
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国泰民安,一派幸福祥和景象。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精神文明极大充实,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国家初步步入小康,一窥大同胜景。
中国改革开放2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复合增长9%以上,人均GDP逾1000美元,创造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当一国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经济发展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建的关键时期。
中国经济与社会正步入危机多发期。改革需要攻坚,新旧体制矛盾交织,利益调整频繁,社会转型加快,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过去的一些观念、规矩、习惯正在被冲击,被改变。处在这种情况下的人们,在迷茫中徘徊、竞争、选择、归属、落定。同时,这个时期的一些社会现象,也给人们心理造成压力和失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心浮气躁,易触发社会危机,体制建设、思想道德阵线必须正视严峻局面,引导、调节、保护社会心态,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
为此,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八荣八耻”。胡锦涛同志在关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提出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表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笔者认为,在中国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的中华佛学不应自避于时代的洪流之外,而应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出自己的力量,贡献心力一片。
新中国创建立来,社会主义佛学在广大爱国僧众的参悟下一直获得良性的发展。而新时期荣辱观、建设和谐社会为佛学理论研究注入了新动力,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政府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其主导思想即,和谐是建立在一个共同规范基础上的彼此认同、求同化异,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主张社会和谐发展,从精神层面将中国和世界和谐推向极乐。
在佛教的经典理论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和谐社会”与和合思想相互印证的依据。
修行人舍力弗曾询问佛陀弟子马胜:“你的师父是谁?他说什么法?”马胜比丘回答说:“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他说的法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做如是说’。”
可见,任何事物的存在与消逝,都不过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而已。我们同意人们价值观念的相对合理性,但并不是执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事物发展的相对性,任何正确思想的发展难免险阻,就像修炼者会遭遇试炼和考验,呈螺旋式上升。
西方科学以“脑”是人思考的根本,中华历代皆侍奉“心”,“心”不仅是思考的源泉,而且是包容哲学道德观念的所在。《华严经》中“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的佛语,被视为佛法心要的高度概括。在佛弟子看来,人内在身心乃至外在山河大地,无非都是因为心所造的业力所成。
大乘佛教总结为“万法唯心”,世间三界五道、出世间的声闻、缘觉皆是由心而生。然而,尽管万法唯心,心莫大焉,但包括人类在内的三界一切众生都被无明所覆,而产生贪、瞋、痴,致使烦恼丛生,最终导致生老病死的苦果。
在这种认识的背景下,佛教提出了“自知其心”、“自宰其心”、“自净其心”的发展观点,而达到明心见性、自证自悟、自成佛道的自我解脱的终极目标。由此可见,建设和谐不是空洞的口号,每个修士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内心做起,从实践做起。
建设和谐社会能投机取巧吗?能以他人的修为替代吗?其实是不能的。哪怕别人为你塑造了良好的和合环境,如果自身不勤加修炼,还是无法彻底感知内外和谐、精神与肉体飞跃的圆满。
例如佛学中道谦和尚的故事。道谦拜在大慧宗杲门下,参禅多年,但没有发现禅的奥秘。他的师父派他出远门去办事,他对这种修炼形式非常失望。同门宗元和尚同情他,于是结伴一起远行。
道谦向宗元诉说了自己久参而不能悟道的苦恼,并求宗元帮忙。宗元说:“我能帮助你的事尽量帮助你,但有五件事我是无法帮助你的,这五件事你必须自己去做。”“当你肚饿口渴时,我不能代替你吃饭、喝水,你必须亲自吃饭、喝水;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自己来,我一点也帮不上你。最后,除了你自己之外,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一席话打开了道谦的心扉,他顿时感到快乐无比。半年之后,道谦回到了原来的庙里。大慧在半山亭远远地看见他,高兴地称赞他已经“脱胎换骨”。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为了使这个小世界和睦、和谐、和平,先贤为寺院制定了“六和敬”的规则:据《南山钞》载,要使寺院安详和谐,井然有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理和”,即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是“事和”,也叫“六和”,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并认为“和尚”的定义,应是“以和为尚,故名和尚”。
“六和敬”从汉代沿传至今,也称为“六和精神”,是佛学和合思想的核心之一。简单解说:和,就是和谐一致的意思。遵守共同的戒律(戒和),见解一致地共同修学(见和),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利和),生活上相互照顾(身和),言语上互相劝善止恶(口和),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意和)。
通过这六和达到僧团的和谐一致,大而广之,可以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大成世界的规范与佛学修道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佛教基于其缘起思想和平等观念,向来讲究“和”,是主张和平的宗教。按照缘起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孤立存在,万事万物息息相关,是一种和合共生的关系。《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教就要紧紧抓住这个“和”字,广为宣教,利基社会。
为使社会安定,必先使人心安定。最为关键的一条是,党和政府,要有为民安定的政策,落实政策要有强有力的措施,言而有信,实事求是。作为宗教,要辅助政府做好为民安心的工作。说到为人安心,佛教自有其般若智慧。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静定,睹明星而悟道。他说:“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有了佛祖的“安静”,才有后来诸多高僧大德、修持入定的禅者流传下来的“安心”、“心安”的佳话。
佛禅所谓的安心入定,不仅仅指的是形式上的“坐禅”,更深层的意义是追求一种境界。而且佛教禅法的修习更注重伦理道德的修养。佛教禅法以“戒”为根基,所谓“禅定心城,以戒为基”,主张只有满足一定的心理和行为道德规范,才有可能产生良性“安定”的境界。
从现代的观点来理解,叫人安心、定心,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规范作保证,并以般若智慧的正见为中心,使禅定和般若智慧相辅相成,法治与道德治理齐抓共管,方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当我们的生活中可口可乐越喝越多,称心可乐之事却越来越少;当现代化的都市喧嚣湮没了无尽风情,导致焦虑、烦躁、不安乃至肆无忌惮的纵欲时,佛学如一溪清泉,涤去我们心头的尘灰,化解心中的郁闷。
一般民众不能坐禅,但可以从禅者“安心”的妙法中到启示。比如禅者所说的“静中求静未为贵,忙中取静才是真”就很值得借鉴。顺其自然,不去强求而已。要用“不休中亦能休、不闲中亦能闲”去克服那种“休而实不休、闲而实不闲”的心乱如麻的状态。
只要把心“放下”,常人的“心静”、“心乐”是可以作到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滚滚红尘、嘈杂人海中能留下一片“安心”的净土,节欲净心,使现代高节奏的生活能够缓一缓,哪怕有一瞬间的“心安”,在宁静祥和的辉光中,有一刻的物我俱忘、天人合一的感觉,那是何等的惬意啊!
“放下心”不是“放弃”,不是遁世逃避。对于外在事物的态度,是放下而不是放弃。我们接受好坏、高低、贵贱、美丑等现象。因为佛法中明确规定:“佛法不与世间争”,“恒顺众生”,“佛法与世间无违”。
虽不否定,却深知变化无常。面对现实历事练心、历法观行,训练自己不去执着。感受“但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在这样的过程中,放下情绪化,主动适应社会的变革、科技的发展,不放弃应该承当的责任和义务。
因为放下不是放弃,所以佛教徒面对现实,会转化现象在心中的执着。待到因缘成熟之际,就会突然的发现“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实不虚,是一种完全醒来后的感受,多元化相容的和谐。
当年的释迦牟尼佛曾经手持一朵菩提花,示现诸大弟子。只有大迦叶破颜微笑,留下“迦叶微笑”的典故。此中“菩提花”,代表一切现象的分子,一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是汇聚大海的基础。如《梵网经》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释迦”。《无量义经》说“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和谐、和合是根本,表现形式又是如此多元多样,菩提是和谐,楼宇是和谐,微笑是和谐,庄严是和谐,相互之间相依相待,圆融无碍。至此和谐可达大成。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犹如滔滔江水,奔腾喧嚣,发展一日千里,永不停息。而佛教的使命不在于华丽的道场外表,不在于空洞的说辞,而在于其敢于反映时代要求、人民需求、精神诉求的真实勇气。
民族和国家处于社会变革、科技革新、行业蓬勃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营造人文关怀和探索事实真相的环境中,佛学就必须要学会承担追求理想和制造民众人格精神的重责。我们期待着以佛教“和合”精神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相互促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共同得到继承和创新。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