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国之本、教之本与人之本——荣辱观与个人道德价值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对待道德修养的问题上,自有悠久的优秀传统。两千多年前,古人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后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成为中华的传统美德。注重生命自觉和智慧启迪的佛教文化,以其特有的宗教凝聚力和协调力,对人类道德的提升、精神开拓、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上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在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时期,佛教同样有着其不容忽视的时代意义。
今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在全国各界掀起了学习高潮。其后,在大理召开的世界佛教论坛共识座谈会上,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法师也提出佛教“八荣八耻”荣辱观:“以爱国爱教为荣、离经叛道为耻,以勤修三学为荣、犯戒空谈为耻,以禅悦法喜为荣、低级趣味为耻,以谦虚惭愧为荣、憍慢浮躁为耻,以感恩随喜为荣、贪著嫉妒为耻,以和合大众为荣、拉帮结派为耻,以培德惜福为荣、奢侈放逸为耻,以利乐有情为荣、损人利己为耻。”细读这两个“八荣八耻”的内容,不难发现两者有着以个人道德品格修养为本的共性。立国之本与立教之本都在于人,而个人的根本在德性。
平常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经常要面对其他人发表的各种评论,比如说一个人举止得体,或者说另一个人道德败坏等等,被评论的人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或者非常开心,或者有点生气,或者无所谓。那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反应呢?这完全取决于这个被评论的人是否在意自己的举止、相貌或者道德修养等问题。如果一个人认为道德高尚有意义,那么得到道德高尚的评论,便会很开心,觉得是一种荣耀,反之则会觉得自卑,甚至耻辱。可见,如何看待“荣辱”的问题事实上是以何为价值取向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人真正在乎的是什么,认为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所以,有怎样的价值观,就会有怎样的荣辱观,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也可以说价值观反映一个人的道德追求,而荣辱观则是一个人道德底线。所以,修养道德品格对树立人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有着无可厚非的重要作用。 
  佛陀说:“学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毁骂,对恶毒攻击不能如饮甘露,即不能算是学道的人。”据《菩萨戒经》所载,佛陀修行时,曾经被五百个“健骂丈夫”追逐恶骂,不论佛陀走到哪里,他们骂到哪里。佛陀对此的态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具慈悲而用观察”。这种忍辱精进的修持,使佛陀终于证得了无上菩提。所以,忍是一种勇敢的力量,也是一种牺牲,一种定力。培养出定力、牺牲的精神,对于修养品德才会有增长。可见,在修养道德品格的方法上,佛教通过念佛、参禅,通过奉持戒律、慈悲喜舍来培养道德和人格,并认为“忍辱”是培养道德品格最有力和最有帮助的方法。而忍耐是一种修道的方法,不能说是更本的途径,要在修行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就要从“忍耐克己”到“宠辱不惊”,这正是在正确荣辱观基础上实现个人价值观的飞跃。要真正做到知荣辱而又宠辱不惊,这就要在修养自身道德品质的同时,关照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拥有一种充满正气的博大而包容胸怀。
中国佛教的理论博大精深且历久弥新,佛教奉行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通戒,以及围绕这个通戒建立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反映出佛教对个人伦理修养的修持要求,更深蕴着个人对社会众生的人文关怀。
首先,“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慈悲是充分反映了个人与众生之间的关系。平等是对其他人其他生物的关怀,慈悲则是平等的道德体现。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平等慈悲的“缘起说”和“无我说”强调个人与众生都自爱因缘之中,每人人都和他人息息相关,“万物无自性,缘起性空”,有一种自他一体的观念,是一种博大之爱,涵盖一切生物,以一种爱的凝聚力要求人们要互相帮助和团结关爱。每个公民既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又是劳动者和服务者;既享受他人的服务和劳动成果,又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劳动成果。主人翁的地位要求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服务他人与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所在。
其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恶从善”的善恶观。奉行去恶行善,是清除内心的无明烦恼,从内心消除对善恶的对立,以保持思想清净和行为规范,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教导人们趋善避恶,并化恶为善地修养道德,无疑将宗教修行意义上的清静无染、驱除烦恼的性灵生活与世俗伦理意义上的弃恶行善、修身明德的社会生活相结合,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对要求法制与德制观念相结合的当今社会,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的“大爱”在佛教中也有所强调。每个都有生老病死,饿了,有食物吃、冷了,有衣服穿;累了,有房屋住,一生中享有他人与社会给予的的资助和馈赠。社会人的生命完全倚靠整个社会集体的劳动和努力来维持。而社会人的安居乐业,和平安康则要有国家的昌盛富强。没有国家,不但不能抵御外患,国内人民的生命也没有保障,生活也没有安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族的安慰和强弱与每个国民的日常生活是休戚相关的,只有把国家的治理好了,个人的幸福生活才有可能,这样的民族大爱就要求我们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修养道德不是一时一日的事,而是要长期,甚至终身的追求,而佛法修持更是清贫而艰苦的过程。同样,一个民族兴盛富强,更需要所有国人的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和荣辱与共!不忘中华民族千年的优良传统,将对自身的道德要求、价值追求与爱国爱民的精神投入到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工作的每一件小事与细节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同心同德向幸福生活与伟大事业的共同目标奋勇前进,等待我们的将是辉煌卓绝的明天!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